脓毒症和炎症介质_第1页
脓毒症和炎症介质_第2页
脓毒症和炎症介质_第3页
脓毒症和炎症介质_第4页
脓毒症和炎症介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脓毒症和炎症介质,Sepsis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一、脓毒症及其相关的术语, 概念感染(Infection):微生物入侵正常或消毒宿 主的现象。菌血症(Bacteremia):血液中出现细菌生长。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ystemic Infla- 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 由各种严重的临床损害所引起的系统性炎症反 应,满足二项或以上的下列条件:,体温(T) 38或36;心率(HR) 90次/分;呼吸频率(RR) 20次/分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32mmHg;外周血白细胞数(WBC) 12000/mm3或4000/mm3或10%的幼稚 白细胞。,脓毒症(Sepsis): 由已证实的感染引起的SIRS。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 脓毒症伴有器官功能不全、低灌注或低血 压;低灌注可以有但并非一定要有乳酸中 毒、少尿或精神状态急性改变。,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 严重脓毒症的一种亚型;容量复苏无 效性低血压;血管活性药有效性低血 压。感染诱导的低血压(Sepsis-induced hypotension): 缺少其它低血压原因情况下,收缩压 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mmHg。, 脓毒症及其相关术语的内存联系,图1 脓毒症相关术语的内存联系,二、病理生理-阴阳理论, 概念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促炎 占主导(Pro-)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抗炎 占主导(Anti-),单核细胞上HLA-DR30%,且单核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如TNF-或 IL-6)的能力下降。混合拮抗反应综合征(MARS): 中间态(Intermediate),CHAOS C Cardiovascular compromise (通常表现为 休克,在这种情况下SIRS占主导) H Homeostasis (恢复健康,代表SIRS与CARS 的平衡) A Apoptosis (既不是SIRS也不是CARS占主导) O Organ dysfunction (单个或多个,SIRS占 主导) S Suppression of the immune system (过敏和 /或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CARS占主导), 内在联系-脓毒症的临床过程,局部促炎反应 最初损害 局部抗炎反应 (细菌、病毒、创伤、烧伤) 促炎介质过剩 全身反应 抗炎介质过剩 SIRS MARS CARS C H A O S SIRS占主导 平衡 细胞死亡 SIRS占主导 CARS占主导 伴轻微炎症,三、炎性介质, 概念炎症: 致炎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一种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变化包括变性、渗出和增生。局部红、 肿、热、痛,全身发热、白细胞增多。炎症介质: 是一类参与炎症反应并具有致炎作用的体液性 生物活性物质。, 分类及其作用按来源分: 血浆源性和细胞源性按化学性质分: 胺类、脂类、肽类和蛋白类,致炎因素 激活细胞膜磷脂酶A2 细胞膜磷脂 花生四烯酸 lyso-PAF 环加氧酶 脂加氧酶 PGG2 5-氢过氧花生四烯酸 PG环内过氧化物 (5-HPETE) PGH2 PAF LTA4 LTB4 5-HETE LTC4 PGD2 PGE2 PGF2 PGI2 TXA2 LTD4 SRS-A LXA4 LXB4 LTE4图2 脂类炎症介质的生成途径,致炎作用 表1 各类炎症介质的致炎作用 致 炎 作 用类别 炎症介质 舒张 增加血管 吸引 组织 致痛 发热 急性期 血管 通透性 白细胞 坏死 蛋白胺 组胺 + +类5-羟色胺 + +脂 前列腺素 + + + + + 白三烯 + +类血小板激活因子 + + 激肽 + + +肽 补体 + + +神经肽 + + 类 纤维蛋白肽 + +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 +白介素-1 + + +蛋白介素-6 + 白肿瘤坏死因子 + + + +类 溶解体成分 + +“+”表示有作用,释放方式和相互作用 细胞源性炎症介质非细胞毒性释放:细胞主动分泌和释放之后自身 并不破坏和死亡。方式有:,胞质颗粒中释放-组胺膜磷脂代谢产物释放-前列腺素自分泌和旁分泌释放-细胞因子,细胞毒性释放:溶酶体,血浆源性炎症介质,图3 血浆源性炎症介质释放的反馈作用,因子 纤溶酶原前活化物 激肽释放酶原 a f 纤溶酶原活化物 激肽释放酶 凝血酶 激肽原 激肽 纤维蛋白肽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C1 C1- C3 C3-,纤溶系统,激肽系统,补体系统,凝血系统,四、细胞因子(cytokine), 概念cytokine源于希腊词语“Cell”和“Mover”,是一种低分子糖蛋白。局部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影响细胞行为,甚至诱导替在的系统效应。分为促炎和抗炎二大类。, 主要细胞因子的来源及其效应肿瘤坏死因子(TNF,分、三种),由网状内皮系统(单核细胞、肺巨噬细 胞、肝脏Kupffer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 产生;血浆中t1/2约为1418min(平均15min);应激反应中起中心作用,尤其是内毒素 引起的炎症反应,是Sepsis和MODS的主 要炎性介质。,刺激IL-1、IL-6、TNF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刺激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激活,增加粘附分子的表达,激活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低血压和发热。,白介素1(IL-1,分为分、二种形式存在)主要由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产生,也可由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和角化细胞产生;内毒素和TNFa会促使其分泌;也是Sepsis中主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刺激TNF、IL-6、IL-8、APF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刺激T和B淋巴细胞,增加内皮细胞促凝活力及粘附分子的表达;诱导骨髓肌蛋白溶解,引起发热,促使急性相蛋白的产生和释放。,白介素-2(IL-2)由TLC产生。刺激TNF和的释放。增强TLC的增殖和毒性TC的功能,引起低血压。,白介素-6(IL-6)由多种细胞产生。促使T、B细胞激活,增强中性粒细胞的激活和聚集。刺激急性蛋白的产生和释放,引起发热。,白介素-8(IL-8)由内皮细胞产生。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具有趋化作用。是中性粒细胞激活和迁移的一种重要调节因子。,白介素-10(IL-10)是主要抗炎因子。抑制单核细胞产生和释放TNF、IL-1和IL-6。,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巨核细胞生长(G-CSF):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或内皮细胞产生,在增加多形核粒细胞(PMN)数量方面作用较大;刺激巨核细胞、巨噬细胞生长(GM-CSF):主要由炎症部位的卫星细胞产生,偏重于维持PMN的完整功能。,干扰素(IFN-) 刺激TNF、IL-1、IL-6的释放;促使巨噬细胞的激活和功能增强。,细胞因子研究的一些共识,分泌细胞的差别:局部活性细胞因子通常由T细胞产生;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常具有系统活性。,感染性休克和严重创伤性休克的差别:感染性休克中TNF和IL-6激活程度较高,并且与致命的预后相关;创伤或创伤失血性休克中TNF正常,IL-6升高不明显,并且与预后无关;IL-6升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