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调查方法》PPT课件.ppt_第1页
《监测调查方法》PPT课件.ppt_第2页
《监测调查方法》PPT课件.ppt_第3页
《监测调查方法》PPT课件.ppt_第4页
《监测调查方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一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的特点和原则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一 内容和特点 环境影响评价所涉及的监测工作主要有 评价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情况 包括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强度和排放速率以及排放总量等 污染源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包括河流水体 大气 环境噪声 动植物生长情况等 为建立模型或验证模型而必须进行的监测 一 环境影响评价监测的特点和原则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原则 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监测计划时原则 1 强调数据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同时尽量节省资源2 注意施工期间的环境影响监测3 应拟定项目建成后的长期监测计划 二 监测工作程序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一 确定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要求 是与评价项目的性质 规模 污染物的种类与排放量以及所在地点的环境特征等有关的 不同等级项目的环境监测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 首先应确定项目评价的等级 二 监测工作程序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制定监测计划 监测计划的内容主要为 确定监测范围和时期 确定监测项目 布设采样断面 垂线和 或 采样点 确定采样频率和时间 决定采样分析技术 提出数据统计处理的要求 确定数据的利用及建立数据库 质量控制要求 二 监测工作程序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三 监测工作的实施和报告 完成监测任务后 应编写监测成果报告 这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 环境现状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一 调查的方法 环境现状调查方法 常用的有三种 即资料搜集法 现场调查法和遥感法 1 资料收集法 往往不够全面 需要用其他方法进行补充 2 现场调查法 分为现场环境考察和污染源调查 3 遥感法 一般适用于大区域的影响评价 如森林 荒漠 城市群 海洋等调查 三 环境现状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现状调查的内容 1 地理地形图件收集评价区及其界外区的地形图 比例1 25000 1 100000 在图上标明拟建项目范围 水系 敏感点位 评价范围 监测点位和断面等 三 环境现状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现状调查的内容 2 自然环境资料 1 地貌 附近地区的地貌特征以及植被分布等情况 2 地质状况 相关的地质构造 如断层 坍塌等 3 气象资料 最近的气象台 站 的近年的气象资料 风向 风速 日照 降水等 4 水文资料 水位 河宽 流量 流速 流向 坡度等 5 土壤资料 土壤类型 分布 物理化学性质 结构 污染物来源 水土流失等 6 生态调查 植被情况 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和濒危野生动植物分布与品种 主要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现状等 三 环境现状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现状调查的内容 3 社会经济状况调查内容 1 评价区及周围地区的区域发展现划及环境规划要点等 2 评价区内居民区分布 人口数量 3 与项目有关的当地科技文化 医疗卫生 公共设施等 4 工业与能源 5 农业与土地利用等 6 交通运输状况 三 环境现状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一节概述 二 现状调查的内容 4 文物与重要景观文物指有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建筑物 遗址 纪念物或具有历史 艺术 科学价值的遗址等 重要景观是指具有重要美学价值并明令保护的特定区域或景物 如自然保护区 风景游览区等 这类资料可从文物 景观保护单位 林业和旅游管理部门收集到 地方的历史档案 地方志也是资料的重要来源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一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一 确定监测范围 监测区域范围一般与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大体相当 为了查清清洁对照点 背景点 的浓度 往往需要在评价区外 选择拟建项目主导风向的上风侧不受当地工业污染的地点进行监测 对于评价区附近的名胜古迹 游览区等特定保护对象 可以根据特殊要求设置专用监测点 一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二 监测布点和确定监测时间和频率 1 监测点的数目和布设 1 监测点数目应根据评价区的大小 工程特征 气象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而定 数量不宜过多 以满足评价需要为原则 一般规定 一级评价项目不应少于l0个 二级评价项目不应少于6个 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 则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安排监测 否则可布置1 3个点 一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二 监测布点和确定监测时间和频率 1 监测点的数目和布设 2 监测点位置布设方法 网格法 适用于监测以面源为主的情况 同心圆布点法 适用于所在地风向多变的孤立源 扇形布点法 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 功能分区法 通常是在居住区 工业区 交通繁忙区和清洁 对照 区等不同功能区设点监测 配对布点法 适用于线污染源监测此外 还应考虑在敏感点 如风景区 医院 学校 文物保护点和居民集中区 布点 并且在主导上风向布设对照点 一 大气质量现状监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二 监测布点和确定监测时间和频率 2 监测时间和频率 1 在一年中的1月 4月 7月 10月 代表四季 各进行1次监测 如果经费或时间受限制 则一级评价项目应在冬 夏两季各进行一次 二级评价可取一期 季 不利季节 必要时才做二期 2 一级评价项目至少每次连续监测7天 每天采样次数不少于6次 3 二和三级评价项目 做条件最不利的一个季节的监测 每次5天 每天至少采样4次 4 常规监测因子有SO2 NO2 TSP PM10 二 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一 一般污染气象参数 1 地面气象资料一级评价项目庇至少包括以下各项 1 年 季地面温度 露点温度及降雨量i 2 年 季风 玫瑰图 3 月平均风速随月份的变化 曲线图 4 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曲线图 5 年 季 期 各风向 各风速段 各级大气稳定度的联合出现频率 年 季 地 的各级大气稳定度的出现频率 二 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进行第 2 和 5 项内容的调查 二 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一 一般污染气象参数 2 高空气象资料 1 规定时间的风向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 2 年 季的规定时间的逆温层出现频率 高度范围和强度 3 规定时间各级稳定度的混合层高度 4 日混合层最大高度及对应的大气稳定度 二 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 二 大气平均场参数和湍流扩散参数的观测 大气平均场反映一定时期内大气的平均状况 其参数观测包括地面观测和低空探测 地面观测内容包括地面大气温度 湿度 气压 总云和低云量 距地面10m高的风速 风向 复杂地形下的山谷风 海陆风等可能出现的频率 时段 低空探测包括距离地面1 5km高度以下风向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关系 并按大气稳定度分类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一 监测范围和时期 1 监测范围确定河流监测范围应考虑以下因素 包括影响比较明显的区域 监测范围可根据污水排放量与水域规模确定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一 监测范围和时期 2 监测时期和采样次数河流水质监测期应选在流量稳定 水质变化小 连续无雨 风速不大的时间进行 采样天数和水样的一般要求 每次3 4天 其中至少有一天对所有已选定的评价参数都进行分析 其它天数只对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取样分析 水样采集应与水文观测同步进行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二 监测的项目 水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监测的水质参数包括以下三类 1 常规水质参数 河流可选用水温 pH 溶解氧 高锰酸钾指数 五日生化需氧量 氨氮 氰化物 砷 汞 铬 六价 石油类 湖泊增加总磷 总氮 等 2 建设项目特征水污染参数 3 敏感水质参数指受纳水域敏感的或曾出现过超标而要求控制的污染参数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布设 1 断面布设 布设在评价河段上的断面应包括对照断面 消减断面和控制断面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二 监测的项目 对照断面 应设在评价河段上游一端 排污口上游100 500m处 基本不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 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质情况 削减断面 应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著的完全混合段 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稀释 净化和衰减情况 控制断面 应设在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 诸如支流汇入口 其他废水排放口 功能区边界 行政边界 常规监测断面 水源保护区边界 其它敏感目标等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一 地表水水质监测 二 监测的项目 2 水样对每个断面或垂线上采集的多个水样是分别进行分析 还是混合后分析 取决于评价的要求和河流中污染物的分布均匀性 一般的原则是 一级评价 每个取样点上的水样均需单独分析 不取混合水样 二级评价 需要进行水质预测的混合过程段 每条垂线取一个混合水样 其他情况可在每个断朗取一个混合水样 二级评价 每个断面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二 地下水水质监测 一 监测范围和监测项目 1 评价范围可根据地貌 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一般应包括项目可能影响的全部地区及部分背景区 2 监测项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属于建设项目自身排放的主要污染物 2 在现有监测资料中已被检出超标的主要污染物 3 为划分地下水质类型和反映水质特征的常规监测项目 如总硬度 钾 钠 钙 镁 碳酸根 硫酸根 氯离子等 4 常见的有害物质 如硝酸盐 酚 氰 有机氯等 5 细菌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二 地下水水质监测 二 监测井的布置 根据污染源的类型和污染物的扩散条件 可以选择不同的布置形式 1 点状污染源 如渗坑 渗井 可沿地下水流向布点 以监测污染带长度 同时再垂直于地下水流向布点以监测污染带宽度 2 线状污染源 如排污沟和已污染的河流 应选择垂直于污染体的适当地段布点 3 面状污染源 如灌区 可采用网格法均匀布点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三 地表水的水文调查和测量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要求掌握历史上长期积累的观测资料 包括河床的断面形状 水位 流速 流向 河宽 坡度等 在采用数学模拟时 应根据所选用的预测模型及应输入的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空气质量现状及污染气象参数调查第三节水质监测和水文调查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一 目的与内容 环境评价的噪声现状监测调查是评价工作的依据 其目的是 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噪声基线状况 并将之与拟建项目投产后的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掌握受影响的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一 监测调查的目的 一 目的与内容 评价区范围内的一般的监测调查内容为 现有噪声源种类 数量及相应噪声级 现有的噪声敏感目标 噪声功能区划分 各噪声功能区内的环境噪声现状和超标情况 及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二 监测调查内容 二 监测调查方法 采用网格法 即在平面布置图上 按经 纬坐标每隔10 50m划正方网格 每个网格的交点即为测点 2 测量时段测量时间分为昼间 06 00 22 00 和夜间 22 00 06 00 并且要选择在无雨无雪的天气 测量时要把传声器放置到高出地面1 5m处 如果测量时的风力 速 超过三级 应加防风罩 大风天气应停止测量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的监测调查方法第四节噪声监测调查 1 测点布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