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习通史背景学通史补断裂 第15课时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山东考纲 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业的发展 课标提示 1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 中国古代的农业 一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 农业的起源 1 原始农业 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 2 地域特色 北方以旱地粟麦生产为主 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 产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2 生产工具的革新 1 刀耕火种 最初主要使用石斧 石铲 木耒 骨耜 石镰等简单工具 3 灌溉工具 如翻车 筒车等 3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 原因 保证农业生产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都江堰 原因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 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 男耕女织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影响 调动了自耕农的生产积极性 生活比较稳定 分工简单 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 个体农耕 4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 大规模简单协作 商周时期 生产力落后 多采用此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 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2 土地私有制 确立 战国时期井田制崩溃 土地私有制确立 形式 主要有君主私有土地 和自耕农私有土地三种形式 春秋时期 地主私有土地 田制 3 均田制 原因 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实施 485年 北魏颁布均田令 两朝沿用 内容 按性别 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 赋税收入 隋唐 2 经营方式 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 1 原因 土地兼并 3 特点 农民受剥削较重 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有利于农业发展 4 趋势 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 2 概况 出现 战国时期产生 发展 汉代 租佃制比较普遍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 普及 明清时期 租佃制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 1 判断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给自足 中的 足 并非富足 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2 选择 疑是蝤蛴美容颜 蛾眉婉转天地间 高低上下隋唐始 举重若轻似等闲 蝤蛴 天牛的幼虫 身体弯曲细长 这首诗所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 耒耜B 耧车C 曲辕犁D 水排 3 思考 七月七日也被称为 乞巧节 它源于 牛郎织女 的美丽传说 这一传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C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 1 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如生产工具的革新 灌溉 施肥技术等 进行细致耕作 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来增加产品总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它强调集约经营 少种多收 是中国古代农民的伟大创造 为中华文明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 但三者又有交集 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 自给自足 和商品经济相对立 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 经营规模狭小 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三者的关系图示如下 3 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均田制是政府把掌握的无主土地或荒地分给农民 其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维护统治 并不否定或改变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的社会现实 均田制并不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 主要成就 汉代 焦炭 丝国 缂丝 黄道婆 棉布 彩瓷 2 经营状况 1 家庭手工业 特点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其产品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 很少进入市场 影响 对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 但技术落后 生产分散 妨碍了 发育 市场 2 官营手工业 3 私营手工业 概况 西周时期 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 到明代前期为止 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特点 产品主要是满足王室 官府和贵族的生活需要 不计成本 不入市场 资金雄厚 规模较大 分工细密 从征役制发展到 制 概况 春秋战国时期 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 唐宋以来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以后占据了主导地位 并出现了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计工受值 式的雇佣劳动关系 特点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雇募 明中叶 1 判断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 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它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 判断 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始终作为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 3 选择 2009 广东单科 9 改编 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 该局产品 A 全部投放市场 收入归皇室B 全部供皇室使用 不投放市场C 部分用于纳税 部分投放市场D 部分供皇室使用 部分投放市场 B 4 思考 沈氏农书 中记载 家有织户 织与不织 总要吃饭 不算工本 自然有赢 这反映了我国家庭手工业的什么状况 答案 家庭手工业成本较低 自给自足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归纳为 三个三 1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丝织品一直不是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 明代之前 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是麻布 明代中后期 棉布代替了麻布成为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 2 认识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各自地位 1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并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 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 私营手工业自明代中叶以后 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表现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3 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技术革命的原因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发达 领先世界 但却没有向西方一样出现技术革命 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 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基础 重点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 的田园风情 古代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要点1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及其特点有哪些 提示 1 条件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原始阶段的刀耕火种 集体耕作 到春秋战国的铁犁牛耕 个体农耕 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 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 聚焦重点史论突破 史论要点 2 特点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具有封闭性 自足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脆弱性 具有规模小 水平低 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 要点2如何评价小农经济 提示 1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 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 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史料印证 1 史料一中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2 概括造成小农破产的主要因素 答案自然灾害 沉重繁多的赋税等 3 2010 浙江文综 15 改编 古诗 二月卖新丝 五月粜新谷 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哪一特点 答案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重点二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要点1简述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提示 1 秦汉时期 我国江南地区人口稀少 南方经济不发达 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战乱 大量人口和生产技术南流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3 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时期 继续南移 4 北宋靖康之变至南宋 完成南移 史论要点 要点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何影响 提示 1 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 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 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 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 商品经济发达 2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迁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了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 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 导致我国南部 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 对人才教育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 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 推动了教育科举的发展 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 4 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 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 北方人民的南迁 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 5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 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 如 放火烧荒 围湖造田 等 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 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史料印证 1 魏晋时期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北方战乱 不利于经济发展 2 试举例说明经济重心南移促进南方文化教育发展 答案宋代南方书院兴盛 程朱理学兴起于南方等 3 2012 安徽文综 15 改编 据有关统计资料 元朝岁收粮赋 河南江北 江浙 江西和湖广等行省占75 左右 由此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答案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 重点三古代中国 享誉世界 的名片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要点1简述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特点 提示 史论要点 要点2导致民营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1 市场因素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 对市场的需求量小 2 官营压制 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加之规模大 技术精 冲击了民营手工业 3 政策限制 手工业者地位低下 封建政府课以重税 4 社会环境 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 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很大 史料印证 1 被誉为 古代中国在国际上的三大名片 指的是什么 答案古代青铜器 丝绸 瓷器 2 史料说明明代以后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地位有何变化 答案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3 2010 上海文综 28 改编 汉代形成的 丝绸之路 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在当时通过该贸易通道输往国外的商品可能会有哪些 答案丝绸和瓷器等 一 读图释义图1农田灌溉工具 翻车 高转筒车 识图读表释史明义 读图要领 1 图片背景 中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农业灌溉 农业灌溉工具不断改进 2 图示内容 翻车 又名龙骨水车 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 后汉书 记有毕岚作翻车 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高转筒车出现于宋代 二者都实现了古代农业从低处往高处进行提水灌溉 具有抗旱 排涝的双重功能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实现了由人力灌溉到自然水利灌溉的转变 3 应用提示 根据图片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灌溉技术的进步 生产工具的改进 小农经济的特点等 图2水排示意图 读图要领 1 图片背景 中国古代手工业中冶炼业一直世界领先 2 图示内容 东汉杜诗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 它不是农业灌溉工具 而是用于冶铁 水排的发明比欧洲早了1100年 在中国古代冶炼工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 应用提示 根据图片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技术的进步及手工业形式和成就等 二 读表释义中国古代手工业未出现生产领域的技术革命的原因 合作探究 你如何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 传儿不传女 传媳不传女 的特点 答案 1 手工业的保守性 封闭性 手工业市场狭小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 具有保守性 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 采取这种方法是防止技术竞争的自卫措施 2 受宗法观念及封建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影响 古代手工业技术一般不传外姓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 有利因素 生产力因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生产关系因素 在小农经济下 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 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 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自身发展动力 小农经济规模小 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知古通今中外链接 政府政策因素 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 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2 不利因素 小农经济规模小 条件简陋 缺乏必要的资金积累和储备能力 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 加之封建剥削沉重 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这就严重地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 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严重的自然灾害 热点材料 2014年1月19日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发布 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发布的第十一个关于 三农 问题的 一号文件 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思考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采取了重视发展农业的措施 当今中国社会也非常重视农业发展 试说明二者的根本目的是否相同 并说明原因 答案 不相同 古代封建社会重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巩固封建统治 当今社会重农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农业经济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应用体验 2 山东地区农业发达 农书是当时农业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反映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农书都出自山东人之手 这三部农书是 西汉时曹县人氾胜之的 氾胜之书 北魏时青州人贾思勰的 齐民要术 元代东平人王祯的 农书 山东历史 高考典例 2013 天津文综 2 从宋代起 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 丝 麻 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 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题答题示范 答题思路示范 宋元 棉花成为重要纺织原料 重要性超过 麻 从棉纺织业的发展认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从材料信息可知 自宋代至明代 棉花作为纺织原料 其地位日益重要 这主要得益于棉纺织技术的进步 故B项正确 A C两项不属于 前提条件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也是棉纺织技术改进的结果 故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鹰潭市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浙江省诸暨市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3年铜川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中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新平县三中2023年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莆田市八中2026届物理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商洛市重点中学2026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年物理高二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一中2026届高二上生物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知识产权许可协议2025年授权期限
- 光伏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四大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 宠物犬鉴赏与疾病防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石河子大学
- 餐饮连锁企业运营管理手册
- 新加坡O水准考试试卷-新加坡O水准考试真题之第三套物理
- T-GDC 126-2021 汽车零部件仓储安全管理规范
- JJG 814-2015自动电位滴定仪
- 《中越传统节日对比问题研究5100字【论文】》
- FZ/T 07019-2021针织印染面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2020年版)
- 体检主要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共23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