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诗教学要关注儿童- 文/李竹平 来源:素质教育大参考 听一位教师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如骨鲠在喉。教学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学生自读过课文之后,教师就课文内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下来:雪地上来了哪些小画家?文中怎么写的?它们用什么画的?谁没来呢?青蛙为什么没有来?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冬眠?文中有几个小画家?想一想雪地里还会有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呢?老师问了,学生答了或者老师帮学生答了,最后,教师提议:“让我们用高兴的语气从头到尾读一读课文吧。”至此,“课文”学完了,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儿童诗呢?不见了! 我们不禁要问,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得到了什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吗?知道动物用什么在雪地上画画吗?如果这就是这首儿童诗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课堂阅读的目的,就是编者选编的全部意图,那还不如向学生提供这样一个文本:下雪了,小鸡用爪子在雪地上画了竹叶,小狗用爪子在雪地上画了梅花,小鸭用脚丫在雪地上画了枫叶,小马用蹄子在雪地上画了月牙。青蛙在冬眠,它没来画画。 当然,像上面那样漠视课程目标,漠视文本特性,漠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需要的课堂虽然存在,却已非主流。但是,无视阅读在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上的巨大作用,不明了不同文本在语文学习中的不同价值,更不了解儿童诗之于儿童的无可替代的语文教育价值的现象却不在少数。有道德有思想的语文课堂,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生命品质,丰盈学生生命内涵的高度,把儿童诗还给儿童。 一、儿童诗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 儿童诗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来源于生活,是作者运用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运用儿童的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讲,儿童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对儿童生活的真实形象的反映。它经过提炼,却不留提炼的痕迹,因为儿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下雪了/下雪了”,只有儿童才会因雪而惊喜,因雪而雀跃;“雪地上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只有儿童,才会有这样的敏感,才会为这些“平常”的脚印心动,生发天真美丽的遐想;“不用画笔不用纸/几步就成一幅画”,只有儿童,才会对小动物的“高超本领”心生羡慕,发出赞叹;“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觉呢”,只有儿童,也只有儿童那颗纯真的心才关心活泼可爱的小青蛙现在在干啥。这首儿童诗,就是丰富多姿的儿童生活的一个真实片断的诗意存在,诉诸于童言童语,洋溢着童真童趣,表现了童心童情,学生读之诵之,当会心于其情,会意于其景,诗意弥漫心怀。 简单地说,儿童诗就是这样一类诗歌,它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它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审美特点,情感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最易激起儿童感情上的共鸣。 选编进小学语文课本的儿童诗分为童话诗、寓言诗、科学诗、故事诗、讽刺诗、题画诗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类的儿童诗,都反映着儿童的生活和情感,都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如“春雷跟柳树说话了/说着说着/小柳树呀,醒了/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洗着洗着/小柳树哟,软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柳树醒了)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从中获得关照和愉悦,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如“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我想)再如“去年春天/爷爷送我一粒种子/种子在泥土里生根发芽/我懂得了自然/今年春天/奶奶送我一只小鸡/看着小鸡渐渐长大/我懂得了生命。”儿童诗中盎然的儿童情趣是儿童生活中本来固有的因素,只不过是由诗人采撷发现并进行了形象化的描摹而已。儿童诗把真实的儿童感受通过形象含蓄地表现出来,没有抽象的呼喊,运用优美的语言创造了童稚而优美的意境,给儿童以感染、感动。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歌唱/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 二、儿童诗教学把儿童诗还给儿童 儿童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短小而又文思流畅、内容丰富、意境优美、情感充沛、生动有趣、闪烁着思想与智慧火花并给人以美的享受的文字就首推儿童诗了。尤其是儿童诗那活泼的童趣、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想象,常令人感动、难以忘怀。它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文本典范。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儿童诗教学,绝不是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是要以最贴近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心灵与诗歌对话,与大千世界的对话。这种对话应该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时时滋养着儿童的精神世界。(一)发现童趣这边风景独好 儿童诗教学,也就是童诗教育,是语文对生命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和需要出发。儿童的天性首先表现在一个“趣”字上,一件事物,儿童感觉有趣,才会产生兴趣,才会兴味盎然地沉浸其中。儿童诗就是这样一种诗歌,它充满童趣,饱含情趣,只要教师有“把儿童诗还给儿童”的意识,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地与儿童诗牵手、亲近,进而发现“风景这边独好”。 1.情景现童趣 儿童喜欢儿童诗,首先是因为儿童诗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学生打开一首儿童诗,一句一句地用心读下来,诗歌所描写的情景就会在学生的眼前鲜活起来,生动起来,那份童趣便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心中漫开了。因此,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教师是不必急于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的,正确的选择是陪着学生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当读到兴味盎然时,再引导学生交流一下自读的初步感受。这时的交流不必深入,只需指向学生最易产生共鸣的那份童趣。例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当学生把诗歌读通顺读流畅后,继续让学生读,直到学生读到小脸上泛起会心的甜蜜,才引导学生交流:喜欢读吗?你从诗歌里看到了什么呀?就让那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尽情地说一通吧哪怕情景的还原是零碎的,对诗歌情景的感受是肤浅的那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呢!此时,学生已经与儿童诗中的童趣产生共鸣了,他们的心已经融进了儿童诗富于童趣的情景中了。 2.想象悟诗趣 儿童诗那充满童趣的情景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儿童诗都是以符合儿童心理的丰富想象创造优美的意境,抒发儿童的童真童趣。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大胆想象加上依赖这种想象的巧妙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在儿童诗中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趣,就要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可爱?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体会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是一个多么形象的联想和想象,而“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又是多么大胆的想象,多么美好的梦想。另一位教师在教学我想时,引导学生把自己对“小手桃树枝”、“脚丫+柳树根”、“眼睛+风筝”、“我春天的土地”产生的想象与诗歌中的想象进行比较,在对比中使学生深切地体验了诗歌中丰富的想象呈现出的诗趣。(二)流连情意一心勾留为此诗 感情与形象的结合构成了诗的意境。儿童诗以营造童稚而优美的意境为长,它情真、意善、境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想象、体验入情入境,引导儿童用心灵与诗歌对话,达到沉浸流连的读诗境界。 1.想象入境 儿童诗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和儿童对话。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用心灵与儿童诗对话,通过沉入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儿童诗的形象,感悟儿童诗的意境。一位教师教学四季(人教版一年级),引导学生品读最后一节(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先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插图,再想象雪人都有哪些顽皮的表现。有的学生想象雪人大肚子往前一挺的动作,有的学生想象雪人边做鬼脸边说话,有的学生还想象了雪人用手拍大肚子的神气样儿。在想象中,雪人的形象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丰满了,接下来的朗读就充满情趣了。 2.体验入情 既然儿童诗是儿童生活的诗意存在,那么,教学儿童诗的课堂上,只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诗歌形象,感悟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架起儿童诗与学生生活之间的桥梁,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实现心灵的对话,情感的共鸣。如,教学儿童诗看电视(人教版一年级),在充分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情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一家人看电视时的情景,设身处地地感受家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从而沟通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真正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意。教学春的消息(人教版二年级),引导学生把诗歌中的“我”想象成自己,在角色体验入境入情,那份春天带来的快乐便激荡在学生心中,再次诵读诗歌,一张张小脸便“春意盎然”了。 (三)展现自我吐出新诗字字香 儿童诗表现的是儿童的生活,抒发的是儿童的情感,因此,学习儿童诗就成了儿童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在语文课堂上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充分地表现出来。在课堂上,除了要让学生通过诵读活动充分展现自己对诗歌形象个性化的理解、体验和感悟外,还要引领学生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吐出新诗字字香”的创造活动中展现自我,享受成功。 一位教师在教学听听,秋的声音的课堂上,在充分品读诗歌前三节的基础上,呈现第五节诗句,并出示相应的画面,让学生照着诗的样式,展开想象说一说。接着,又引导学生生发开去: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用心倾听吧,你还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呢?很快,学生们成了一个个小诗人: 听听/秋的声音/秋风吹起了口哨/“呼呼”/那是和田野打招呼。 听听/秋的声音/大豆裂开了嘴/“啪啪”/那是给秋天的掌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市驾驶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天水市一中开学考试题及答案
-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模拟题(含解析)
- 2025年公营养师之三级营养师能力测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编制说明-集成电路行业智慧零碳工厂评价技术规范
- 哲学与逻辑题库及答案
- 矿业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船员题库解答大全及答案
- qrqc活动管理办法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长期规划(十五五规划2025年)
- 患者的入院护理课件
- 聚磷酸铵阻燃剂市场分析报告
- 2024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真题和解析
- 香港公司章程范本中文
-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4.2洋流(第1课时)(教学设计)
- 古建筑修缮脚手架施工案例解析
- 认知障碍老人护理步骤
- 2025心肺复苏术(CPR)指南与实操
- 游艇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二年级体育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