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_第1页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_第2页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_第3页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_第4页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 from his own research into the field of networked education this author addresses strategic issues related to the design of onlin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 both 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starting with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educational affordability of network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cade of 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online courses that would exploit the strengths of networks while embodying the features of teacher training following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to apply these principles into the design of online teacher training courses through a design case created by this author keywords networked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online course design strategies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在网上远程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践体会 在 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网上教师教育课程设计的策略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作者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并藉此提出了教师教育网 络课程设计的若干指导性原则 在实践层面上 作者在文章末尾提供了一个课程 设计的范例 该范例吸收了信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 不但是文中所提出的设计原则在实践中的体现 更为网络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 个可供借鉴的网上课程模型 关键词 网上远程教育 教师培训 网络课程 设计策略 教育部正在实施一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工程 2000年9月初 本 人应邀为项目评审专家做了一次关于网络课程设计的讲座 就教师教育网络课 程设计的策略问题发表个人之见 不料受到好评 本文主要是根据此讲座的内容 整理而成的 首先从分析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出发 提出了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 指导性原则 并提供了一个基于这些原则的网络课程设计范例 一 网络教育的基本特点 为了能够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 首先应该了解网络教育环境的基本特点 也就是 说懂得网络技术能够给学习带来哪些特别便利条件 笔者将网络教育的主要特 点归结为四点 1 资源共享 一般而言 我们将网络资源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都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 包括网 络环境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人力资源 网络环境资源是指构成网络教育空 间的各种物理器件硬件设备等 如计算机设备 网络设备 通信设备等 以及形 成网络正常运行空间的各类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 网络信息资源则是指在网络上 蕴藏着的各种形式的与教育相关的知识 资料 情报 消息等的集合 网络人力资 源则通常包括具备或开发或建设或应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的能力的个体 如网 络硬件结构设计 维修人员 网络系统开发人员 网络系统安全维护人员 教育 网页开发人员 网络用户等等 在这三部分资源中 网络信息资源是核心 因为 其他两部分资源是为信息资源的建立 传播和利用而服务的 不同于以往传统的 教育信息资源是以书籍 报刊 磁带 磁盘 胶片 广播 电视等为物质载体的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是一种以电子网络为录存载体和传输媒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具有传递迅速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非凡特性 2 时空不限 网上教育活动可以在个体 群体 众体三个层次上进行 按活动方式可分为异步 教学和同步教学 同步教学具有空间上的自由度 异步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均具 有很大的自由度 下表显示可以用于支持各类教学活动的部分网络信息工具 同步 实时 异步 个体 ip电话 可视电话 web vod ftp e mail 群体 视频会议 聊天室 mud moo web vod ftp usenet 计算机会议 众体 网络视频广播 卫星ip web vod ftp bbs 网上教育的时空不限性给教学活动带来虚拟性 现在虚拟教育已经成为人们津 津乐道的话题 虚拟教育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 校内模式指在校园网上开 发的各种教育应用 校外模式指网上远程教育 可以把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有机 结合起来 成为一个无缝连接新型教育系统 对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来说 这种双 重办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发挥其教育优势 现在国家鼓励重点院校开办网上远 程教育是一个明智之举 3 多向互动 双向互动曾经是教学系统设计所追求的目标 而网上教学能够做到多向互动 从 学生视角来看 他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课件 信息资源及智力工具进行学习而产 生互动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在线教师 同伴 专家等对话而产生互动 图1显示 这种互动模式 4 便于合作 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学习者可以不受时空限制 不仅能够进行交流研讨 还可以 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支持协同创作 现在许多网络教育平台带有群件系统的功 能 能够支持一个学习群体方便地进行通讯交流 工作空间共享 应用软件共享 和协同创作 二 网络课程设计的若干原则 网络课程设计不能简单套用传统课程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一是要充分发挥网络 媒体的特长 二是要适当体现当代教育改革的精神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可以作 为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 以教育改革为宗旨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是当代教育发展的大方向 网上教育应该做到观念 更新 教法革新 内容从新 评价创新 对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来说 经过这种革新 课程学习熏陶的教师们无疑会转而对中小学教育改革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2 以异步学习为基础 网络既可以支持同步学习 又可以支持异步学习 但从网络媒体的特性来说 更 适合于异步学习 因为异步学习可以利用网络的时间和空间两个自由度 而同步 学习只利用了它的空间自由度 并且目前的网络线路还受到带宽的限制 就目前 而言 在网络上实行同步教学既不经济又不实用 对于网上成人教育来说 异步 学习更是应该大力倡导的 3 以多元载体为环境 网上教育不应该排斥其他媒体 特别是书本和光盘 可以作为离线学习资源 将 离线资源与网络课程相结合 一是可以弥补目前网上中文教育资源不足的缺陷 二是可以减少网络信息传输的负担 三是通过减少在线学习时间而降低费用 因 此 我们主张采用网络 书本 光盘三位一体的学习媒体配置 图2 4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 网上教育应该坚持以学员为主体 营造一种有助于学员探究性学习的环境 促进 一种自主学习的文化 学员自主学习活动包括自学知识 观摩演示 观察案例 寻找信息 探索问题解法 交流研讨 构建作品 自我评价等 5 以案例学习为抓手 在医学 管理学等学科领域 案例学习历来被作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方法 在教育 领域 特别是在教师培训中 更应应用案例学习方法 让学员通过大量的案例观 察与分析 从中体验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 internet 上有许多专门收集教案的网站 6 以学习资源为支撑 传统的课程是一个内容自足的封闭系统 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一个以信息资源利 用为特点的开放系统 课程资源库建设可以采取自建与引用相结合的办法 比较 而言 传统课程开发是以学习内容设计为中心的 而网上课程应该是以学习过程 设计为中心的 而且网上学习过程具有利用信息资源的有利条件 这种基于资源 的学习模式尤其适用于成人学习者 7 以合作学习为导向 合作学习是备受国际教育界推崇的学习模式 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 精神和协同解决问题能力 在教师教育中 如果能够让教师们学会在网上运用电 子手段进行教学研讨和协同设计教案 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 影响 因此是值得倡导的学习模式 8 以电子作品为业绩 网上教学应该让学员尽量利用电子手段完成作业 把他们的电子作品作为学习 业绩 学员的电子作品可以传送给老师 也可以通过网页形式发布 以便接受多方评议 对于教师教育来说 特别有价值的电子作品是信息化教案 教师通过设计信息 化教案的练习就能逐渐形成信息化教学能力 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积蓄力 量 9 以结构化评价为特色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通常采取客观性评价办法 利用大量选择题型的测试方 式 这种基于简单行为反应的测试方式证明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革新的测试理论 主张采取面向绩效的评价 不但要知道学员做得怎么样 还要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对于网上教育来说 比较易行的方法是依据学员的电子作品进行评价 课程设 计者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一些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 称之为量规 通常从 作品的选题 内容 组织 技术 资源利用等方面确定评价的结构分量 并具体规 定各分量的评分等级 有了这种量规 就能大大降低评价的主观随意性 不但可 以教师评 而且可以让学员自评和同伴互评 如果事先公布量规 可以对学生作 业起到导向作用 10 以电子学档为管理手段 网上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 通过建立和维护学员的电子学档 来管理学习过程 电子学档可以包括学员身份信息 学习任务信息 学习活动记 录 学习评价信息 电子作品选集等 三 网络课程设计案例 为了便于示范如何运用上述原则来设计网络课程 笔者用自己承担的一门网络 课程为例 在此展示此课程的基本结构 图3 本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案吸收了信 息化教学的理念和网络教育研究的最新技术成果 主要特点是 1 基于资源库的课程组织 这个课程按内容专题组织成为若干模块 各模块采取网 页结构 并且与教学案例库 常见问答库 faq 评价量规库 媒体素材库 参考文 献库以及作业工具库相连接 2 基于电子学档的管理 本系统用电子学档记录学员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 支持 面向过程的学习评价 3 开放式信息库结构 系统允许教师将优选的学员优秀电子作品上传至案例库 也 可以将学员中提出的常见问题加解答后作为新的faq存入答问库 4 多向互动与合作学习 允许学员利用网上异步的及实时的通讯工具 与在线同伴 合作学习 或者与在线教师和在线专家进行信息交流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近年来在网络教育研究方面形成的基本理念和实 践体会 由于这些研究和实践都属初步阶段 文中观点肯定有许多值得商权之处 仅作引玉之砖而已 参考资料 1 intel corporation intel teach to the future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1999 also 因特尔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