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是一项是( ) A . 朗润 抉别 小心翼翼 呼朋引伴B . 诅咒 狼狈 众目睽睽 绌绌逼人C . 点缀 覆盖 美不盛收 喜出望外D . 渊博 书塾 淅淅沥沥 截然不同2. (2分)(2017杭州)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B . 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C . 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 , 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D . 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 , 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的支撑。B .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C . 能否规范的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D . 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二、 古诗文积累与阅读 (共3题;共36分)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困于心,衡于虑_必先苦其心志_(2)用现代汉语翻译“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贫,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 (4)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5. (12分)阅读苏轼的莲一诗,回答问题。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注释】抵:至,到。泛,浮行。旋:不久,随即。风味:美好的口味。(1)下列与本诗描写的对象不相同的是( )A .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B .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州。C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D . 素花多蒙别艳欺, 此花真合在瑶池。(2)试分析“旋” 字在表达上的作用。(3)简要赏析“露为风味月为香”这一句的妙处。6. (10分) 名句默写。 (1)_,多易必多难。(老子) (2)令初下,群臣进谏,_。(邹忌讽齐王纳谏) (3)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4)结庐在人境,_。(陶渊明饮酒) (5)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 (6)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出师表中,表现作者不求功名利禄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_,_”。 (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作者舍己为人以及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的句子是:“_,_”。 三、 语言运用 (共2题;共10分)7. (5分)阅读下面的新闻,拟写新闻标题。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李宣良)为确保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顺利进行,现场磨合纪念大会各项组织工作,自8月22日夜间至23日上午,在天安门地区及长安街沿线进行了纪念大会专项演练。据了解,此次演练为全流程、全要素演练。抗战老兵、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参加演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应邀参加阅兵的10多个外国军队方队或代表队,参加了分列式演练。1万多名官兵、500多台装备、近200架飞机演练了阅兵式和分列式;国旗护卫队,解放军联合军乐团、合唱团,礼炮分队,以及负责纪念大会报道的中央有关新闻单位也参加了演练活动。参加演练的人员精神饱满,所有演练过程顺利有序,各项演练取得预期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纪念大会的各项组织工作积累了经验。3.5万余名各界观众现场观看了演练。8. (5分)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网2016年4月22日讯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20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20分)说明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2)选文第 段划线字“约”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10. (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教育是民生之基4月上旬,国家发改委通报显示,教育收费居去年全国价格举报之首。而在过去6年中,关于教育收费的举报有5年是居于首位的。群众反映的教育乱收费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不执行“三限”政策违规收取择校费、赞助费;“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以改制为名举办“校中校”、“校中班”乱收费。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可见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教育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教育政策措施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千家万户。对于教育,我们既应着眼于国计,也应着眼于民生,多从民众的角度去考量。“人不可以无学”。今天,鲜有人相信“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成就其未来的,正是教育。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家庭是贫还是富,自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开始,莫不把相当的精力与钱财投在孩子的教育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大眼睛,那一个个贫困学子的身影,激起的总是人们最朴素的情怀:求学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它为懵懂孩童慢慢开启着一个新奇的世界,又导引着他们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最终才成长为有益于社会、把握自己未来的人。从孩子到成人这个时期,则是接受教育的黄金阶段。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不遗余力地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就业是民生之本,决定着每一个家庭的生计。而拥有社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则是实现就业的前提。目前群众关心的一些大学生就业困难、每年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说到底,是教育结构与发展模式存在偏差。只有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题,实现每一个家庭的就业权益。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无论是教育的机会公平,还是教育资源的配置公平,对每一个家庭、个人来说,往往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择校费”、“赞助费”等乱收费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教育存在不公平。如果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搞“锦上添花”,强校愈强,弱校愈弱,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必然导致教育发展不均衡,禁止教育乱收费就会“按下葫芦起了瓢”。古人云:“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今天,比这个“人才”概念包容更广的人力资源,已成为第一资源,比这个“教化”涵义更丰的教育,已是民心所系,民生之基。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也应该有所作为。(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文中第段中划线词“锦上添花”是什么意思?(3)文中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有力论证了“教育于民于国之重要,是民生之基”?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北宋诗人秦少游有诗云“韶华不为少年留”,然而水过留痕,雁过留声,在已逝的韶华中,总有一种东西镌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抹之不去,它可以是一种声音,一抹微笑,一个眼神;它可以是一份思念,一份感动,一份悔恨请以“抹不去的_”为题,写一篇文章。【注释】韶华:美好的时光。要求:(1)填全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感情真挚,不得抄袭。(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