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重建家园心得体会_第1页
玉树重建家园心得体会_第2页
玉树重建家园心得体会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玉树重建家园心得体会玉树,承载着藏族同胞生命记忆的故地,三年前遭受了一场地震灾难。在她经历的种种灾难中,这一次,恐怕是她遇到的颠覆性的重创了。然而,谁会想到呢,仅仅三年时间,她竟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崛起在青藏高原上。 走进玉树深处,你才会发现,这场地震,虽然给予玉树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地震伤及的只是玉树的外表。传承在玉树同胞心中的民族历史、精神信仰、传统生活,始终如故地默默延续着。 历尽沧桑的嘉那嘛呢石经城,经过修葺后,显得更加庄严神圣。漫漫 1700 多年风霜雨雪中,从四面八方堆积于此的 20 多亿块形态各异的嘛呢石,在岁月的沉淀中,彼此相互枕藉着,紧紧地依靠在一起,构筑起了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嘛呢堆。这座凝聚着藏族人民精神信仰的嘛呢堆,在这场大地震灾难中,不但没有坍塌,反而在这期间,又增加了一层历史厚度。 记得地震后第一次来到玉树时,整个玉树被笼罩在一片尘埃中。面对废墟中的玉树,我心中充满着难以言表的痛楚。无数的生命、家庭、建筑,在一瞬间便化为了眼前的惨景。使人不禁感叹人类生命的脆弱。然而,当我来到嘉那嘛呢石经城,我被眼前藏族同胞动人的场景震撼了。在倾斜、裂着缝隙的白塔下,满地狼藉的嘉那嘛呢石经城周2 / 3围,竟川流不息、默默行进着身上落满尘土的老人、妇女、青年、孩子,经受了身心、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他们,将痛苦、悲伤隐去,一张张黝黑的脸上,依然是千百年固有的虔诚、平静,他们步履迟缓,但步伐坚定地绕着石经城缓缓走着。将铭刻着生命箴言的嘛呢石,敬畏地摆放在这里,聆听着嘛呢堆发出的远古民族精神的启示,在这里重新凝聚起民族生命的希望。在祖先生存的遗址上,不改初衷的开启了新一轮生命历程,就如同他们手中转动不停的经筒。 在那一刻,使我深刻地认识了玉树,认识了顽强不屈的藏族同胞。 如今,再一次来到浴火重生的玉树,看到已揭开面纱的新玉树,心中不禁感慨万千。在全国人民的援建下,玉树不仅重新站立起来,而且跨入到了现代城市的行列。沿着玉树“真情街”一路走去,只见新建的格萨尔广场、文化中心、医院、学校一座座建筑,都预示着玉树美好的未来。 12 下一页又要告别玉树了。我特意起了个大早,夜色朦胧中,一轮十五的明月,高悬在玉树的山巅。清柔如水的月辉,将远山近谷映照得清晰可见。远山上起伏的沟壑、岩石,在梦笔般的月辉晕染中,呈现出了如同笔墨飞白般的斑斓碎影,为远山更增添了一种神秘。我欣喜地迎着巨3 / 3大的月亮,披一身月光跑去。跑步中,见几缕薄纱般的云彩漂浮而来,默默缠绕住月亮,将它静静地拉到远山背后。在我正遗憾间,身后一缕霞光,忽地从天边射出,鲜红的生命曙色,马上淹没了阴柔的月光,一下将整个玉树大地染成了金色。 一尊巨大的塑像,赫然矗立在眼前。那是藏族人民的英雄,格萨尔王的青铜塑像。在地震中,他始终岿然不动地挥鞭骑在马上,深情地凝望着故乡高原,成为玉树藏族同胞精神的象征。此刻,他在喷薄而出的曙光中,化为一座巨大的剪影,璀璨的阳光,勾勒出他威武的轮廓,使其更加充满着撼天动地的英雄气概。 玉树晨曦中,我脑海中再次出现了藏族同胞手中旋转的经轮。轮回昼夜的轮回、寒暑的轮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