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基础知识_第1页
煤气基础知识_第2页
煤气基础知识_第3页
煤气基础知识_第4页
煤气基础知识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气基础知识煤气基础知识 1 煤气指的是什么 其共性是什么 工业上所讲的煤气是指含有 H2 CH4及 CO 等多种可燃气体成份的混合气体 其特点是发热量 高 使用方便 应用广泛 共性 易燃 易爆 有毒 2 工厂煤气是怎样分类的 我集团所用的煤气有几种 各煤气成份含量是怎样的 工厂煤气一般按煤气成因和方法来分 常用煤气有 焦炉煤气 高炉煤气 转炉煤气 铁合 金炉煤气 发生炉煤气 天然气 油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 我集团所用的煤气包括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转炉煤气 成份如下 种类 成份 名称符号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 甲烷CH40 820 23 碳氢化合物CNHM2 氢气H21 5 1 858 602 5 一氧化碳CO27 307 960 70 二氧化碳CO28 123 3 515 6 氮气N255 577 817 2 3 我集团所用三种煤气的主要性质是怎样的 种类 性质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 发热量 KCaL Nm3 850 9503900 44001800 2200 重度 Kg Nm3 1 2950 45 0 551 368 燃点温度 700650610 700 爆炸范围 空气中体积百分比 40 706 3012 5 75 燃烧温度 理论温度 14001880 理论空气量 Nm3 Nm3 0 83 0 853 6 4 0 特性 无色 无味 有剧毒 易燃 易爆 无色 有臭味 有毒 易燃 易爆 无色 无味 有剧毒 易燃 易爆 4 高炉煤气特性是什么 高炉煤气是在炉内冶炼生铁时 作为副产品被释放出来的 它是一种无色 无味的气体 高 炉煤气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含有 CO 等可燃烧物质 有剧毒 2 高炉煤气的热值较低 燃烧温度也较低 只有与炼焦煤气混合后才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 求 3 高炉煤气含有大量灰尘 含尘量高达 15 25g m3 只有经过除尘 洗涤方可使用 4 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 一般为 50 80g Nm3 它能降低煤气热值 在流速较快的 情况下进入燃烧室还可引发爆炸事故 5 焦炉煤气特性如何 焦炉煤气是炼焦生产的副产品 是含有氨 苯 焦油等多种贵重产品的原料 焦炉煤气 热值较高 但含有较多杂质 为防止堵塞和腐蚀管道及设备 保证正常运输和使用 必须进 行净化处理 处理后的焦炉煤气主要特性如下 1 有毒 焦炉煤气中含有 6 9 的 CO 还有氨 苯等有毒气体 2 易爆 焦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 H2 一般为 56 60 易与 O2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3 热值高 由于 H2 CH4 碳氢化合物的含量高达 80 2 88 6 因此有很高的热值 6 转炉煤气的特性是什么 1 由于 CO 含量极高 所以有剧毒 2 转炉煤气热值较高 不用混合其他煤气就能满足一般用户的要求 3 转炉煤气一般在吹炼中期回收 回收是间歇性的 又因它有剧毒 易燃 易爆 回收危 险性大 7 煤气发热值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在标准状态下 单位体积的煤气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全部热量 称为煤气发热值 8 什么是煤气重度 单位体积的煤气在标准状态下所具有的重量 9 煤气燃点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能够使煤气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最低温度 10 什么是煤气爆炸极限 当煤气与空气 氧气 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能够爆炸的浓 度范围叫爆炸范围 11 什么是煤气燃烧 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 在明火和燃点以上高温作用下 所进行的缓慢而有节 奏的化合反应 12 什么是煤气爆炸 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结合 在明火或燃点以上高温作用下 发出骤然激烈的 化合反应过程 13 煤气发生着火 爆炸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1 煤气与空气混合浓度在着火 爆炸极限内 2 遇明火或燃点以上的高温 14 爆炸事故有哪些特点 1 爆炸事故的突然性 2 爆炸事故的复杂性 3 爆炸事故的严重性 15 煤气为什么能使人中毒 因为煤气内含有 CO 人吸入煤气后 CO 进入体内 它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特别容易结合 而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分离速度极慢 使血红蛋白失去带氧能力 这样人体各 基础组织细胞就得不到氧气 特别是人的大脑皮层细胞 对缺氧的反应最灵敏 只要 8 秒钟 得不到 O2就丧失活动能力 失去知觉 造成煤气中毒 如吸入煤气量多和中毒时间长就会死 亡 16 煤气中毒后 人体有那些症状 煤气中毒程度不同 症状也各不相同 按症状可正确地判断中毒者的中毒程度 这便于 及时而准确地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尽快开展急救 1 轻度中毒 表现为头晕 眼花 耳鸣 头痛 恶心 呕吐 四肢无力等症状 但无 昏迷现象出现 2 中度中毒 除具有轻度中毒的各种症状外 还表现出汗多 烦躁 步态不稳 皮肤 和粘膜苍白 随着中毒加重面颊 前胸及大腿内侧出现樱桃红色 此时中毒者意识朦胧 呼 吸微弱 有时大小便失禁 甚至昏迷 这时若能及时抢救 可很快苏醒 一般无明显并发和 继发症 3 重度中毒 除具有中度中毒的大部分症状外 还出现强直性痉挛 手脚冰凉 完全 丧失意识 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 失去知觉 甚至会导致呼吸停止 中毒者的瞳孔放大 对 光无反应 处于假死状态 这时若不能及时抢救 便可导致死亡 重度中毒者有时会出现病 理反射 伴发中毒性脑病 心肌炎 肺水肿及电解质紊乱等 重度中毒者经及时抢救 能脱 离昏迷 症状也可逐渐减轻 但有的中毒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 CO 中毒神经系统并发症 其程度与昏迷程度有关 主要表现为精神失常 痴呆木僵 震颤麻痹 肢体瘫痪 失语 偏 盲及周围神经炎等 17 怎样处理煤气中毒事故 1 凡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应立即打电话报告煤气防护站 到现场急救 2 将中毒者迅速救出危险区域 安置在上风侧空气新鲜处 维护好现场 指派人接救护车 3 检查中毒者的呼吸 心脏波动 瞳孔等情况 确定煤气中毒者的中毒程度 采取相应的 急救措施和处理方法 4 对于较重中毒者 如意识模糊 呼吸微弱 大小便失禁 口吐白 沫等症状 应立即在现场补给 O2 待中毒者恢复知觉 呼吸正常后 再送医院治疗 5 对于严重中毒者 如意识完全丧失 停止呼吸等 应立即在现场实行人工呼吸 在 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准用车送往厂外医院治疗 中毒者没有出现尸斑或没有医务人员允许 不得停止一切急救措施 6 为了便于中毒者的自主呼吸 其领扣 衣扣 腰带等应解开 湿衣服应脱掉 因而 冬季或初春深秋季节 应对中毒者妥善保暖 以免着凉 7 注意中毒者是否有外伤 采用正确搬运和急救方式 急救的同时 应简单迅速处理 外伤 18 空气中一氧化碳允许的安全浓度是多少 与允许工作时间 人体反应情况的关系怎样 我国劳动卫生标准规定 在作业环境中一氧化碳允许浓度不超过 30mg m3 26ppm 在这 个浓度下连续作业八小时对人体没有什么反应 环境中 CO 浓度 mg m3 环境中 CO 浓度 ppm 连续工作时间人体反应情况 30268 小时无反应 50442 小时无显著后果 100871 小时头痛恶心 50044030 分钟中毒严重或致死 10008701 2 分钟中毒致死 19 日常使用煤气应注意哪些问题 1 管道和煤气设备要密闭不泄漏 一旦发现有煤气泄漏点 要及时处理 2 管网内的煤气必须保持正压 煤气压力骤然下降时 应立即关闭阀门 停止使用 以保持管网压力 3 点燃煤气时 必须先提供火源 后给煤气 当点火不着时 应迅速切断煤气供应 待几 分钟后 再重新点火 以上三条可归纳为 不泄漏 保正压 先给火 这是使用煤气的三条 基本原则 20 煤气在使用中为什么规定先点火 后给煤气 因为先给煤气 煤气与空气混合后再遇明火后就会爆炸 所以规定先点火 后给煤气 21 煤气系统用户单位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件 1 操作室挂有所属 区域 设备工艺流程图 2 制定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操作要点 事故处理程序和报告 制度 3 设有相应的煤气设备运行生产原始记录和报告制度 4 安装煤气流量 压力显示 低压报警 安全检测装置等 5 煤气设备专人负责 专人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 具备煤气设备操作及各类 事故处理应变能力 持证上岗 22 煤气柜的作用 1 以盈补缺 合理回收利用资源 2 稳定管网压力 3 保证安全生产 4 调峰作用 环节煤气产生量的不稳定性 23 在煤气区域中一般应注意那些问题 1 严禁在煤气区域打盹 睡觉 无关人员不准在此区域随意进入 逗留 2 严禁一切人员在煤气区域抽烟或一人四处走动 包括与工作有关 3 严禁用煤气取暖或私自乱接煤气管线 4 严禁一人独自到煤气区域工作 应两人以上或有人监护 5 没有安全分析 严禁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或检修动火 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 6 严禁用嗅觉或明火直接检查煤气 24 煤气防火的原则 防止煤气泄露 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 防止煤气接触火源是预防工厂煤气着火 爆炸事故发 生的原则性措施 25 怎样预防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1 加强煤气安全管理 对于从事煤气作业的工人 应进行生产操作和安全技术教育 经考 核合格方准上岗工作 2 凡发现煤气设备漏煤气 应立即处理好 对室内的煤气设备应经 常进行检查 并用肥皂水试漏 3 凡带煤气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