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一地理期中练习试卷高一地理期中练习试卷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50 分 1 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B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C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D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2 改革开放后 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 两者的共 同之处是 A 都是政策性移民 具有自发的性质 B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 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 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 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 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 安史之乱 引发的人口迁移 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 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 4 2001 年 11 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转变为现代型的 省级行政单位是 A 黔 鲁 京 浙 苏 B 豫 新 京 浙 苏 C 渝 琼 京 津 沪 D 沪 京 津 浙 苏 5 引起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人口的出生率 人口的死亡率 人口迁移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6 城市等级的确定 主要依据是 A 城市的人口规模 B 城市的用地规模 C 城市国民生产总值 D 城市的进出口总值 7 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 靠近交通干道 拓展城市范围 降低生产成本 保护城市环境 A B C D 8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形态呈条带状格局的城市有 兰州 成都 重庆 北京 9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 A 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 B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C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 D 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 10 下列不同等级 不同种类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 正确正确的是 A 书店 超市 C 医院 储蓄所 11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指 A 农业生产都必须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 B 各农业区具有不同的自然和农业景观 C 农业区自然环境各因素是相互联系的 D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12 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是 干旱 半干旱 湿润 半湿润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2 13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 中部平原 西部高原 南部沿海 五大湖附近 14 泰国的平原地区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的中部平原 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盆地 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大牧场放牧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D 季风水田农业 大牧场放牧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15 既有大面积商品谷物种植 又有大牧场放牧业分布的国家是 A 日本 B 加拿大 C 美国 D 西班牙 16 产业革命前 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人口出生率低 人口死亡率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17 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商业区用地 工业区用地 住宅区用地 文教区用地 18 水稻喜高温多雨 绝大部分分布在 A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B 南美洲热带雨林区 C 美国东南部和巴西东北沿海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 19 20 题 地租水平 距市中心距离 O AB C 甲 乙 丙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 19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 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 B 租赁者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C 城市建筑物的艺术性和自然环境 D 该地区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知名度 20 如果仅考虑图示因素 城市地域结构应该是 A 扇形模式 B 同心圆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混合模式 21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低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22 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 正确正确的是 A 牧羊业占主要地位 B 气候干旱 植被稀疏 C 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 D 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3 23 有关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主要原因或特点的叙述 不正确不正确的是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工人增加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24 引起大量人口迁入攀枝花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矿产因素 C 气候条件 D 光照条件 25 我国东北 西北的国营农场 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 混合农业 B 水稻种植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二 双项选择题 10 分 26 我国古代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商 战争 自然灾害 旅游 27 关于城市等级体系的叙述 正确正确的是 A 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B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 C 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近 D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少 28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的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表现为 A 大气污染 B 水土流失 C 土地退化 D 垃圾污染 29 目前在一些西方大城市 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有 A 大城市环境恶化 地价上涨 B 市区环境优雅 但供水困难 C 高速公路 地铁的迅速发展 D 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 30 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 正确正确的是 A 商品谷物农业是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B 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C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D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4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 综合题 31 根据 A B 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 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 老人占 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 国 2 若 A 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 20 年后 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若 B 国人 口按现有趋势发展 且它是发达国家 该国的就 业人口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 若干年后 该 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是 32 读 常州市功能的分布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双项选择题 形成常 州市工业分布特点的原因是 A 历史过程中自然形的 B 城市土地日益紧张 工 业 污染日渐突出 C 为了降低企业成本 保 护城市环境 D 城市功能分工的必然结果 2 单项选择题 常州市工业的分布除具有上面所列出的分布特点外 还有一个明显的 特点是尽量把工业布局在铁路线 公路线和运输河道附近 其原因是 A 便于工人上下班 B 便于购货人员就近订货 C 工业企业货物运量大 缩短运输线路可降低成本 D 就近交通线路装运可节省工人体力消耗 33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写出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 A B C 2 A B C 三地均为 气候区 水热资源丰富 从地形上看 水稻田多分布 5 在 和 地区 3 本地区 稠密 丰富 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4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是 34 读下面两图 回答问题 1 图甲和图乙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和 2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3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 经营的 种植的植物中均有 35 读下面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图 完成下列各题 a b c 1 图中排列顺序是 A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B a 扇形模式 b 同心圆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C a 多核心模式 b 同心圆模式 c 扇形模式 2 a 模式中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趋向于沿主要 线路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3 b 模式中城市各功能区用地以 区为核心 呈 状向外扩展 4 c 模式强调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并非只形成 个商业中心区 而会形成 个商业中心区 其中一个商业区为城市的 其他商业区为次 一级的商业区 5 在城市各功能区中 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 多位于 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主要呈 状或 状分布 36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若图中 A B C 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A B C A2 A1 B2 C1 B1 6 那么表示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填写图中的序号 表示国内人口迁移的 是 填写图中的序号 2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3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 一是 二是 4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 国家历史上和 国家当前人口迁 移的主要表现 37 读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较变化曲线图 回答问题 1 A B两条曲线中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 是 曲线 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曲线 2 从图中可看出 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 化 起步 水平 年以后 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人口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3 从图中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 水平 20世纪70年代开始 由于人们对 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和小城 镇 的逐步完善 出现了 现象 38 读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土地利用立体结构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D A B C E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土地利用立体结构示意图 1 填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 A B C D 2 在 A B C D E 五地中 适宜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