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1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2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3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4页
人生的导师——孔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生的导师人生的导师 孔子孔子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子一生求学进取 追求人生之道的历程 2 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 3 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 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点 1 了解课文中所介绍的孔子生平 2 积累孔子的名言 学习孔子不舍恒心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1 了解介绍人物时既要抓住主要特征 又要融入作者情感的写法 2 文章思想内容的感知 教学方法 1 运用评点法 通过写及时感受理解孔子的人生魅力 2 通过讨论 总结 让学生了解介绍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 导入一 导入 当今世界 在全球范围内 中国文化正被世界各国关注 在许多国家兴起学习 汉语的热潮 兴起了解中国文化的潮流 在国外建立了许多 孔子学院 为什么 这些传播中国文化的学院都以孔子命名呢 孔子是怎样一个人呢 在今天的课文中 我们将了解到一些知识 也许会找到答案 让我们学习复旦大学郜元宝先生的文章 人生的导师 孔子 二 作者简介二 作者简介 郜元宝 男 汉族 1966年生于安徽铜陵 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 1992年博士毕业 留校任教至今 现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博士生导师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现代汉语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史 鲁迅研究 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 三 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三 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一 默读课文 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同学讨论互助解决疑难 在句旁写出它 的大概意思 并谈谈这些话对自己的启示 例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的意为 我年轻时地位卑贱 因此能够从事很 多低下的劳作 恒惑德之未修 学之未讲 的意思是孔子经常为自己没有修养完美的德行 没有很好地进行讲学而感到困惑 二 层次结构 1 本文介绍了孔子的人生简历 请你为他写一个简明履历表 时间 年龄 主要经历 公元前 551 年生于山东省曲阜县南 3 岁时丧父 15 岁 30 岁学习 劳作 做过仓库出纳 牛倌 30 岁 55 岁 从政 先后到鲁国 齐国做过几任小官 还一度 任鲁司寇 55 岁以后周游讲学 完成孔子学说 公元前 479 年离开人世 2 用第一段中的一句话概括孔子一生的历程 明确 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 3 说说哪些段落谈到了孔子对我们的人生指导 明确 文章的第 3 6 自然段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第3 4自然段 点出孔子是人生的导师 第二层次为第5 6自然段 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 人生导师 相结合 作简要的介绍 4 课文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总结全文 5 小结 本文是一篇文字纯朴 内涵丰富的介绍人物的文章 整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 1 2 自然段 简述孔子生平 概括孔子的主要特征 一生 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 第二部分 第 3 6 自然段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第 3 4 自然段 点出孔子是人生的导 师 第二层次为第 5 6 自然段 将孔子一生不舍恒心地追求精神与 人生导师 相结合 作简要的介绍 第三部分 第 7 自然段 总结全文 三 把握课文内容 1 通过对孔子的生平的了解 你认识到他具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 好学 所以博闻多能 勤奋刻苦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乐观积极等 2 这样的孔子 你认为他能做人生的导师吗 为什么 结合课文谈一谈 明确 孔子的经历给我们启迪 孔子的言行可以做我们人生的向导 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 孔子出身低贱 但是能专心做事 并积极乐观地 做好 实现人生价值 成为让人尊敬的人 孔子敏而好学 一生求学进取境界不断提高 让我们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 孔子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 一部薄薄的 论语 其中充满了他 善良 智慧的教诲 这些大多是对人生的指导 不同于西方古代的圣哲 孔子主要是对具体人生做出切实指教 孔子不是以单纯的学问教人 而是以全副的爱心教人 就像一个蔼蔼长者 面对面和我们倾心而谈似的 这样的人 的确有资格做万世的师表 四 总结四 总结 课文以简练的语言 条理清晰地介绍了伟大教育家 思想家孔子 他是一位伟 大的人生导师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更加光 辉绚丽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导入一 导入 从课文中我们能了解孔子的生平 孔子在他的一生中 给我们留下人生宝贵的 财富 那么在这些思想的珍宝中 什么才是孔子精神的实质呢 借助课文我们一起 探讨 二 讨论研讨二 讨论研讨 一 讨论精神实质 1 其为人也 学道不倦 诲人不厌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是孔子对自己的评价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内容吗 明确 学道不倦 无论什么事 都做得非常之好 他特别好学 所以博 闻多能 诲人不厌 如 孔子从自己的切身经验中感到人不学无以成材 无以用世 所以他好为人师 诲人不倦 他说他 恒惑德之未修 学之未讲 把讲学和个人的修养看得同样重要 周游列国讲学 一生宣扬 仁 的学说 感到 吾道穷矣 不知道自己的理 想能否实现 即使如此 他对学生 还是讲他自己 吾道一以贯之 知其不可而 为之 等 发愤忘食 如 为实现 仁 的理想 孔子周游列国 居无定所 颠沛造次 历经困厄 别人说他 累累如丧家之犬 他也无可奈何地承认 然哉 然哉 但 艰难险阻 并没有击垮他 乐以忘忧 如 在路上遭围困 生命都受到威胁 孔子还弦歌不绝 不知老之将至 如 从五十五岁一直到死 他都是周游列国 聚徒讲学 2 以上这些语句的精神实质是什么 引导 不倦 不厌 忘食 忘忧 不知老 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 为了理想 不舍恒心 一生进取 终身追求的精神实质 二 写法分析 1 由此看来 课文最后一段孔子自评的话是否贯穿全文 2 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人物 有很多内容可写 为什么作者只写了与这句话有关的内容 明确 最后一句 或一段 是全文的总结 也是孔子的精髓所在 孔子 是一 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可以介绍的材料很多 要在有限的篇幅内介绍他 作者必须围 绕一个主旨选取材料 并有机地组织安排材料 以集中的材料 突出人物的主要特 征 如果面面俱到 给人的印象反而不深刻 三 拓展延伸三 拓展延伸 1 结合课文 感受孔子对人生的教导 从文中看孔子对人生有哪些切实指教 呢 孔子指导人生 重点在 仁 孔子倡导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的 大同 世界 孔子认为个人应该尽量发挥所学 为社会做贡献 孔子认为做人要讲究志气 孔子重视人的乐观精神 孔子认为要以 义 为标准决定取舍 2 孔子的这些 具体人生的切实指教 从何而来 时隔 2000 多年 于今看来 是否仍有指导人生之功用 请联系实际 展开讨论 畅所欲言 谈谈各自的看法 例如 人的一生应该是一个不断奋斗的过程 就像我们 将来要有一份工作 只有 不断进取 才会不断进步 开拓新的天地 有所创新 面对艰难险阻要时刻积极乐 观面对人生 发挥自己所学 为社会作贡献 把每一份工作做好 实现自己最大价 值 3 文中说道 正是有了孔子这位人生的导师 中国文化才雄踞世界 历久 弥新 请同学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 查阅相关资料 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 课上练习四 课上练习 1 孔子的名言 你能写出几条 2 文中运用了比较的写法 请找出来 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 做人要讲究志气 他说 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 否则就失去了做 人的基本品格 他认为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君子当困厄时不夺其志 小 人可就要乱来了 他表扬最心爱的弟子颜回 说他居陋巷 饭蔬食 尤不改其乐 他的确重视人的乐观精神 在路上遭围困 生命都受到威胁 孔子还弦歌不绝 他 还教学生要以 义 为标准决定取舍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不义而富且 贵 于我如浮云 孔子时时刻刻都想着如何使他的学生成为他理想中的人 他 那些教导 总是在具体的场合下脱口而出 并不是事先想好的一篇文章 届时宣读 孔子 以单纯的学问教人 以全副的爱心教人 他的话 因为都是从他切身 经验中体会出来的 所以看似平凡 却无不蕴含着人生的至情至理 千载以下 仍 让人感到生动 真切 就像一个蔼蔼长者面对面和我们倾心而谈似的 1 选文从哪三点谈到孔子对人生的指导 2 解释 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的含义 3 选文横线处应填的最佳关联词是 A 往往 又 B 不是 却 C 不是 而是 D 不是 还 4 划线句子里 如果把 无不 换成 都 表达效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君子谋道不谋食 君子忧道不忧贫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 君子安于穷困 小人遇到穷困 就会胡作非为了 3 1 做人要讲究志气 重视人的乐观精神 教学生要以 义 为标准决定 取舍 2 君子安于穷困 小人遇到穷困 就会胡作非为了 3 C 4 无不 是双重否定 语气强烈 意在强调孔子的话语来自现实生活 亲 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