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 11 中旬刊 摘要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史中意义深 远 这次改革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同时也要看到 改革存在的问题 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后的教育改革有很大 启示 关键词清末新政教育改革评价现代启示 20 世纪初期晚清社会内外交困 清政府进行了一场自救性的 改革 史称 清末新政 在教育方面 主要推行壬寅癸卯学制 并且 废除科举制 兴办学堂 大量派遣留学生 这次教育改革尽管是昙 花一现 但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史中意义深远 影响重大 1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最积极的意义在于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 化进程 从教育机构看 学堂代替了书院 虽然仍以 四书五经纲 常大义为主 不过更改章程 增设西学 实质上是将原有书院转 化为近代新式学堂 导致了 学堂 作为一个用来指称教育机构的 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再次发生重大的变化 学堂不再专指学习外 国语言和西方军事技术的教育机构 甚至也不是专指讲求西学的 教育机构 而成为清末新式教育机构的通称 科举考试的废除打 碎了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新思想 敢于创新 从培养对象上看 受教育的对象由少数的特权阶层转向了大 众 培养对象大众化是教育的近代化地标志之一 1909 年 各级各 类新式学堂己达 5000 多所 在校学生超过 160 万人 1 从这些数字 我们可以看到受教育的人数急剧扩大 并且学习内容更加宽泛 不 限于四书五经传统的儒家经典 而是更加重视实业教育 各级各类 学堂几乎都设有实业类 师范类的学校 学校的建设趋向专业化 教育近代化的另一个标志就是教育的制度化 从教育的发展 过程而言 教育要经历从非制度化的过程走向制度化的过程 而教 育的制度化是在近代社会才产生的 并非与教育的产生是同时进行 的 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虽然也有制度 但是这些制度只能是属于 教育实体的类别 而这次的新政教育改革推进了教育制度化的进 程 癸卯学制 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学校教育规范化 制度化 保 证了教育的实施 同时也启动了中国近代学制建设的步伐 这在中 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在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之际 清政府还通过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厘定教育宗旨 加强了对全国教 育事业的宏观管理 这是在国家层面上第一次厘定教育宗旨 它规 定了全国统一的培养方案 近代教育首先是通过学校教育制度化 而使自身成为一种行业和一门专业 这种行业化和专业化对于提高 教育的水准 确立教育的独立价值以及唤醒教育学的自主意识 都 是必不可少的 2 近代学制的颁布实施 教育规模的扩大 教育管理 体系的建立 所有这一切 使得教育事业有可能被作为一个总体来 看待 学部的设立使得教育不再隶属于其他的社会部门 从事教 育 就像从事农业 工业和商业一样 是一种社会职业 而且 这种社 会职业还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必须经过特殊的训练才能够获 得从业的资格 稍后 随着教育实践的空前发展 人们开始了对教 育活动本身的理论反思 这种理论反思同时也引起了对国外教育学 理论是否适合中国教育实践的思考 当然 这种反思的结果 是中 国教育学的酝酿和诞生 2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局限性 此次改革由于阶级局限性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 这次改革 是清王朝的自救改革 变法只不过是应付当时濒临灭亡的统治罢了 这注定了颁布之后 实行的效果和力度上没有多少成效 加之当时社 会动荡不安 人心惶惶 也不会对这次改革给予极大的关注 此次改革的仿效性强 自创性弱 壬寅 癸卯学制在许多方面 模仿甚至是完全抄袭日本学制 这是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 不利影响 只是引进了新的教育思想 观念和教育制度 而与当时 的现实国情完全不相适应 也就是说自主创新和本土化做得不够 因此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 众多的新式学堂和旧学堂很难适应 当时的改革 这样反而阻碍了教育的发展 另外教育对象仍然带有歧视性 这次改革表面上是允许大众 受教育 实际上 还有繁琐的程序来限制受教育 例如 癸卯学制虽 然关注了女子教育 但认为 中国此时情形 若设女学 其间流弊甚 多 断不相宜 中国男女之辨甚谨 少年女子断不宜令其结队入 学 不宜多读西书 误学外国习俗 故 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1 这些不合理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3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分析 其积极作用 局限性对我们 今后的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教育改革应该先在思想层面上有个深层次的认识 任何一项 改革 其起点都是从理念开始 癸卯学制的可贵在于是它敢于打破 封建教育理念上的禁区 在意识形态上面 引进西方 把视野扩大到 西方世界 让一种与之完全不同的教育理念来进入到自己的领地 这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 要处理好外来引进和本土化的关系 借鉴 他人的优秀成果是好的一方面 但是一定要符合本土化的要求 处 理不好这个关系 就会导致改革的失措 我们国家有些教育改革就 存在这个问题 有的是全盘借鉴 有的是矫枉过正全面否定自己 改革既要保留了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 又不固步自封和停滞不前 例如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就具有求实精神 怀疑精神 批判精 神 通过比较发现自身不足 有鉴别才有进步进而才有发展 因此 如何处理好借鉴和内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 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历经试验和实践 而不是 照搬照抄别国经验 教育的改革的后续性很强 改革出了重大的失 误将会贻害的是一代人 因此要看清现实条件和改革的环境不能冒 进 做到积极稳妥地改革 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要求 然而 随着改革的深入 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矛盾逐渐演化 为民族矛盾 清廷不能面对预备立宪后的新形势 甚至假借立宪之 名 行专制之实 观念的落后和既得利益的束缚使清廷不能以开放 的心态和全新的思维处理立宪后的新问题 社会动荡不定 最终一 触即溃 因此 要推动社会的发展 保持社会的稳定 就必须及时进 行改革 在改革中求发展 在发展中求稳定 这是清末新政教育改革 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和深刻启示 参考文献 1 孙培青 中国教育史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48 346 2 瞿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财产公正协议书范本
- 注塑机设备租赁协议合同
- 永嘉专业会计代理协议书
- 汽车挂靠合同解除协议书
- 艺人签约合同之终止协议
- 电动摩托车租赁合同协议
- 混凝土浇灌施工合同范本
- 渡资产使用权合同或协议
- 腾讯产品包销合同协议书
- 汕尾打印机租赁协议合同
- 2025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第二批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人民警察法试题及答案
- 线下潮人项目活动策划与执行方案
- 内地西藏班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学堂在线 生活英语听说 期末复习题答案
- 仓库库存预警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 供水水费收缴管理制度
- 房产中介店经营管理制度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专题讲座
- 枣庄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