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_第1页
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_第2页
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_第3页
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_第4页
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小学第八册音乐教学设计 全册全册 第一课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快乐的节日 二 综合训练 二声部发声练习 听记和节拍练习 三 欣赏 渴望春天 童声合唱 莫扎特简介 教学目的 一 启发同学以热情 欢快的歌声赞美幸福的生 活 抒发远大的理想 二 进行二部发声练习 要求掌握音程和声部间 音量的平衡 三 感受歌曲 渴望春天 中明朗 愉快的情绪 和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较好地理解歌词和音乐形象 把这首歌 唱得既有乐感 又富有诗意 教学难点 弱拍上的和点节奏 X X X 第 2 页 共 12 页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具准备 琴 录音带 机 局部打击乐 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复习第七册教学内容 2 学习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复习上学期有关内容和歌曲一首 1 小结上学期的音乐教学 指出缺乏的地方 主要以肯定与褒扬为主 2 复习歌曲 小青蛙 你唱吧 指导同学用优美的歌声 欢快的情绪歌唱小青蛙 的辛勤劳动 从而使同学从小懂得维护有益动物的道 理 3 对同学提出新学期的学习要求 为今后的学 习 获得更好的成果打下基础 三 授新 1 节奏练习 a 2 4 X X X X X XX X 第 3 页 共 12 页 b 2 4 XX XX X X X0 目的 突破难点 这后面学唱旋律中的弱拍上的 和点节奏 作好铺垫 让同学边拍节奏边读 熟练后 只读不拍 2 学唱歌曲旋律 1 启发引导 这首歌曲是同学比较熟悉的 可 能有的同学已很熟悉这首歌 可让对这首歌较熟悉的 同学谈谈对这首歌的感受 再播放录音 让同学感受 歌曲情绪和内容 2 采用听唱法的形式教学旋律 a 老师范唱 同学听 并体会歌曲表达的回想感 情 b 师指导同学试唱 分句逐句学唱 c 放手让同学试唱 连句成段 师纠错示范 d 同学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3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综合训练 一 二声部发声练习 2 学唱歌词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第 4 页 共 12 页 二 综合训练 一 二声部发声练习 1 分声部练习 要求同学在发母音 U 时声音 要集中 要注意口形 2 注意断音与连音唱法 要求同学在有顿音记 号处均唱断音 声音要短促而有弹性 3 二声部合起来 要求力度的对比要鲜明 以 造成回声的效果 三 继续上节课知识 一 复习旋律 二 学唱歌词 1 同学随琴完整演唱歌词 2 老师纠正演唱中和缺乏 3 师问 歌曲中的情绪要怎么样体现 同学 讨论后 回答 4 放录音让同学体会其中的情绪 四 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处置 2 欣赏 渴望春天 综合训练 二 听记 练习 3 介绍莫扎特 第 5 页 共 12 页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继续上节课知识 1 复习歌曲 2 歌曲处置 把本课发声练习中获得的断音与连音的唱法用于 歌曲演唱中 第一与第三乐段要唱得欢快而有弹性 尤其是在断音标志的地方 更要唱得明显 第二乐段 要唱得连贯而抒情 吐字要亲切 清晰 这首歌曲的 词曲结合紧密 非常口语化 让同学较好地理解歌词 和音乐形象 则能唱得既有乐感 又富有诗意 从他 们的内心唱出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未来的神往 激发 他们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 3 听录音 让同学感受歌曲中的情绪 4 同学随伴奏带边唱边处置好歌曲的部情绪 缺乏地方再做示范 5 让同学用热情 欢快的歌声来演唱这首歌曲 并用打击乐器伴奏 6 小结 三 欣赏 渴望春天 1 初听歌曲 使同学对全歌有初步的印象 2 出示综合训练 二 第 6 页 共 12 页 1 复习 2 4 拍的含义 2 反复听 1 3 次 仅听 第一乐段 3 同学独立完成该题 4 老师讲解 5 视唱第一乐段进行核对 3 复听全曲 可多听两遍 让同学感受歌曲的 重复 对比 发展和情绪的高潮 直至最后的完满结 束 四 介绍音乐家莫扎特 1 莫扎特是伟大的奥地利作曲家 维也纳古典 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结合教材的简介进行介绍 2 讲述一 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 莫扎特七岁那年 当他从德意志来到巴 黎演出 巴黎一位女歌唱家唱意大利歌曲要他为之弹 钢琴伴奏时 莫扎特先听她唱一遍之后 即能不看乐 谱伴奏 从头至尾一点不错 唱完之后莫扎特要求她 再唱一次 自身在琴上又新作了一个伴奏 唱十次 十次伴奏都有新的变化 使听者都为其才干惊叹不已 故事二 十三岁的莫扎特 路经罗马 在教堂听 了九部合唱曲 回家之后 凭记忆把这九部合唱曲的 乐谱全部记出 这样长大而复杂的乐曲 听一遍就能 全部默写出来 其记忆力真是非凡 第 7 页 共 12 页 五 总结 第二课 教学内容 一 歌曲 摘草莓 二 读谱知识 常用速度标志 二 三 综合训练 1 旋律填空练习 2 速度练习 四 欣赏 百鸟朝凤 唢呐独奏曲 教学目的 一 指导同学运用气息的控制 作有弹性的歌唱 和力度与速度的变化 来表示歌曲轻快 欢悦的情绪 颂扬热爱军属 尊敬老人的美好心灵 二 认识常用的速度标志 并通过音乐实践活动 体会其在音乐中的表示作用 三 通过旋律的填空练习 培养同学区分旋律是 否通顺 流畅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1 速度 是本课教学重点 这一知识点贯 穿于课文各项内容 歌曲 欣赏 综合训练等 之中 教学时要充沛体现这个知识的巩固 运用和实践 2 歌曲 摘草莓 的教学重点是 以轻快 欢 第 8 页 共 12 页 悦的情绪唱出 小姑娘 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1 运用气息的控制 作有弹性的歌唱和力度与 速度的变化 来表示歌曲轻快 欢悦的情绪 2 通过旋律的填空练习 培养同学区分旋律是 否通顺 流畅的初步能力 课时布置 二课时 教具布置 琴 录音带 机 打击乐器 局部 道具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读谱知识 速度 2 综合训练 二 3 学唱歌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读谱知识 常用速度标志 二 综合训 练 二 1 复习常用速度标志 一 基本速度标志 2 讲解 当乐曲的某一句 因感情的需要而渐 慢 渐快时 可标上临时变化的速度记号 这里的 渐慢 渐快 是对基本速度的部要求相对而言 第 9 页 共 12 页 当乐曲需要回到自身的基本速度时 则可标志上 原 速 表示从标志处起恢复为原来速度 3 综合训练 二 速度练习 1 启发同学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 想象列车行 驶的全过程 使他们生动而自然地运用速度的变化来 表示列车飞驰的情景 2 歌唱时要注意变速自然均匀 与其后的固定 速度标志所规定的速度衔接 三 授新 1 学唱歌曲旋律 1 听录音 感受歌曲的情绪 2 采用听唱法的形式教学旋律 a 老师范唱 同学边听边体会歌曲表达的思想 感情 b 指导同学试唱 分句逐句学唱 c 放手让同学唱 连句成段 老师纠错示范 d 重复练习直至熟练 2 小结 四 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词 第 10 页 共 12 页 2 综合训练 一 3 欣赏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 综合训练 一 选择旋律填空 1 让同学视唱直到熟练 2 展开讨论后选择旋律填空 必需用唱谱来填 入 也可由老师弹奏 同学通过听辨 判断哪种填 入使旋律最通顺流畅 第一乐句的最后一小节是 2 相对来说 6 8226 5 43 2 0 比 5 8226 6 32 2 0 更通顺 同样 6 8226 5 43 1 没 有 5 8226 6 32 1 流畅 答案是 53 10 53 10 2 8226 2 26 5 6 8226 5 43 2 53 10 53 10 2 8226 2 26 5 5 8226 6 32 1 三 学唱歌词 1 复习旋律 2 听录音 感受歌曲的情绪 3 随琴完整演唱歌词 第 11 页 共 12 页 4 老师纠正演唱的缺乏 5 让同学讨论 歌曲中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四 歌曲处置 1 第一乐句的旋律比较平稳 是对景物和心理 的刻划 第二乐句后半局部的音调跳跃跌宕 描绘了 小姑娘活泼轻捷的身影 第三乐句由两面三刀个重复 的 具有舞蹈节奏特点的旋律型构成 模仿了采摘草 莓的灵巧动作 1 8226 6 12 33 60 第四 乐句是乐段的扩充局部 前四小节取第三乐句句首的 两面三刀个音为素材 处置成有劳动节奏特点的音调 配上衬词 哟喂 节奏先松后紧 力度不时增强 突然 后四个小节的音区提高了八音 这是全曲的高 潮 音调高亢 加上倚音的运用 颇有山歌的风味 第五乐句的音调比较委婉柔和 好似情绪激动后 虽 然暂趋平静 但意犹未尽 继续抒发着对美好事物的 赞叹和喜悦心情 教学时注意 1 第一 二句开始小节中的弱拍强位休止 63 03 不作机械的停顿 应该有藕断丝连的 感觉 这样才干唱出音乐的韵味来 2 1 8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