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_第1页
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_第2页
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_第3页
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_第4页
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暑假大学生支教实践报告 我们去支教的地方叫做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好梯乡付家庄 村付家庄小学 陇南一带的农村教育体制是这样的 他们把一个乡划为一 个学区 一个学区有一个总校长 学区总校长负责全乡所有的 学校管理 包括乡镇中心小学和各个村子里面的小学 我们 支教的付家庄小学就属于好题学区 总校长姓马 宕昌县是国家级贫困县 而据当地人说 好梯是宕昌最穷 的一个乡 付家庄是好梯最穷最偏僻的村子 这些是我们途 经宕昌县城转车时 当地的司机听说我们一行人要到付家庄支 教 对我们说的 司机还说 付家庄太穷了 我一个本地人在 那里都住不下去 你们肯定住不久的 付家庄的贫困程度可见 一斑 我们从宕昌县城坐车到好梯乡用了两个小时 从好梯乡 到付家庄村 用了一个小时 后来据我们的学生说 从村口到 好梯去赶集走路只要四十分钟 可见山路之崎岖狭窄 从县城到好梯乡的路稍好些 是柏油路 虽然很窄 但车 走起来还算平稳安全 从好梯到付家庄的路就全是土路了 仅 容一辆车宽的小土路修在陡峭的山腰上 就像其他的盘山路 是以一小段一小段的大坡度直路和一个个的发卡弯相互连接而 成 路很窄 紧靠一侧车体的是峭壁 而另一侧车轮的外沿就 是几百米深的山沟 在直路段行驶时已经令人心惊胆战 每当 过弯时 我们竟都以产生了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想法 我们上 山进村子那天恰逢下了场小雨 在雨刚过的时候 进村的路是 完全不能走的 湿滑泥泞 不要说开车 就连走路都很容易滑 倒摔到山下 这也是受当地地质条件的限制 从地图上可以看 到陇南市附近都是连绵的山脉 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两千米以 上 而我们所在的宕昌县距离 2019 年 8 月发生特大泥石流的舟 曲县只有六十公里车程 两地地质情况完全一致 都是重重的 山岭 山体大多是以粘土 沙砾构成 土质松散 很容易发生 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恶劣的地质灾害 每当下雨的时 候 村民都嘱咐我们不要随便出门 可能有危险 村子附近的山都很陡峭 没被开垦的地方大多有六七十度 的坡度 因此大多村民家的房子都建在了一个个山头上 只 有山顶的小部分地带地形平缓一些 这也导致了村民与村民之 间 家家距离都非常远 往来很不方便 受地质条件影响的另 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当地的农业 由于土壤以粘土为主 当地 的土地极为贫瘠 可耕种面积也很少 高海拔和土壤结构的限 制导致当地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就只有小麦 大和土豆豆 产量 也极低 小麦的亩产量甚至不足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 当地 不适宜种蔬菜 几乎不适合任何蔬菜生长 所以当地人的餐桌 上几乎就只有土豆 农业的极度落后是付家庄贫穷的主要原因 之一 造成付家庄贫困落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闭塞 在前文中提到的土路是 2019 年才修的 此前村民进出的通 道就只有蜿蜒险陡的小泥径 从前的路别说是四个轮子的汽车 就连马匹牲畜走起来都很困难 以前村子里面盖的房子 砖瓦 都是村民自己从外面一块一块用背篓背回来的 即使是现在的 这条路 也没有大型车辆能进来 因为路极险 宕昌当地的司 机都不愿走付家庄 我们在来之前也是事先委托在当地长期支 教的志愿者帮我们找到的宕昌技术最好的司机才敢跑付家庄的 路 因行路难 致富在当地成为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也是因为闭塞 这里的村民尽管思想和不开明 他们都很 淳朴 走在路上 遇到在田里干活的人 他看到你都会满面笑 容的跟你打招呼 我在别的地方没有见过像他们脸上这般纯真 的笑容 他们的笑容是在跟你说 不是因为你是谁 只因为你 是我们的客人 我们真诚的欢迎你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原始的 尊重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赤诚的面对 在付家庄 我们体验到 了 路不拾遗 夜不闭户 因为这里的人家都是没有墙或是篱 笆一类东西的 他们只有一两间住人的屋子 家里仅有的一两 只鸡也是放养的 任它四处跑 但是他们从没有丢过东西 也 没有担心过鸡会被人偷 也只有封闭的环境 才能保留这么纯 真的心灵 还是因为交通闭塞 这里的环境从未收到过任何污染和破 坏 空气纯净清新 通透性极高 也因为没有污染 这里的水 比大多数品牌的矿泉水都要好喝 早上起床 旭日在山间隐现 层层云朵就在你眼前的山腰上涌起 清晨时分 路边大朵的野 花花瓣上还带着露珠 闪耀着清新的华彩 也许是因为空气好 水质好 我们在这个人口甚少的小村子里见到了数位九十几岁 高龄的身体强健的老人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纯净的风景 才孕 育出这里人们纯洁的心 在付家庄 我们住的地方在村口 是新盖成的村委会 四 间刚刚完工的平房 看起来还不错 只是因为才完工不久 屋 子里还没有通电 床是几个凳子上面搭一块木板 两个人住一 张床 没有被褥 我们的用水条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离 住地二三十米远的地方就有一处水龙头 只需要我们自己拎着 水桶去打水 我们来之前听说吃水的话要到山下去挑 还要翻 山越岭 经过几次家访 我发现我们的居住条件可能是全村最好的 村里大部分人家住的都是低矮的 不知道经历的多少岁月 的小瓦房 房屋面积一般只有十几平米 每户人家里一般都是 两间房 一件住人 另一件作其他杂用 当地人的取暖都是靠 在屋里生火盆 就是一个直径二十几厘米的盆子 在里面放一 点树枝或是其他柴 需要烧水的时候就在火盆上面架一个小铁 圈 上面放水壶烧水 大部分人家屋里面的墙壁一都是片黢黑 大概就是因为年复一年的居住 房子也就这样被烟火熏了多少 年 也是因为贫穷 盖不起新房子 老房子就一直这样一代 又一代人住着 大部分人家的屋子里面都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一般都只有一个贴着墙放着的一米高的小立柜 貌似也是用了 很多年 一如墙壁 黢黑油亮 还一直在 服役 除了小柜子 就是一家人睡觉的炕 占据了半个屋子的面积 而像锅碗瓢盆 这些用具 都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 在屋子的一角摆了一排 连一个盛放的柜子都没有 我们在家访时看到 几乎每户人家家里都有一台十四 五 吋大的小彩电 用布套罩着 放在小柜子上或是炕上的角落里 电视在当地仿佛是一种象征符号 有了一台电视机对当地家庭 来说或许就意味着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落后生活走进了新时代 尽管只是十四五寸大小的 在大多数地区二十年前就已经淘 汰了的小彩电 因为据我们了解 大多数人家一年到头都不会 看一次电视 开电视会费电 也因为听普通话对他们来说有困 难 电视就这样 会被罩子盖着 放在显眼但不占地方的角落 里闲置着 昭示着当地村民贫瘠闭塞的精神生活 至于其他的电器 就只有一个很小的白炽灯泡吊在屋子里 在晚上发出一点要稍稍强过油灯的光亮 据送我们过来的司机 说 付家庄是四年前才通的电 村民的仅有的收入 就是种地 虽然也有人外出打工 但因为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打工人数很少 因为他们的耕地都是在山上开辟的梯田 加上道路不通 当地人从没加过 使用过任何农用机 耕地都是最原始的依靠 耕牛 家庭条件更差一些的 养不起牛的家庭 就只能靠双手 双脚 和大地山川搏斗 当地的麦子是一年一季 我们到那的 时候刚好是当地麦收的季节 和大多数农村十几年前的情况一 样 用镰刀割麦子 唯一不同的是 因为山路难走 也因为穷困 当地人没有农用车 甚至也没有牲口拉的车 割好的麦子就全 靠肩膀 一趟一趟背回家 受高山气候和土质差异的影响 当 地麦收会持续很长时间 有些人家地里的麦子早早的就熟了 而有些人家可能要晚一两个月 我们在家访时问及收成问题 村民往往是一脸愁容 据说年景好的时候亩产能有两三百斤 而今年天气不好 收成较往年差很多 十亩地也产不下一千多 斤麦子 这仅仅是平原地区一两亩麦子的收成 村子里现在有了自来水 是村民们两年前自发凑钱修的 每一处人家聚居地方有一个龙头 用水没有过去那么困难了 而我们之前听说的吃水要翻山越岭 到有泉眼的山脚下去挑的 情况确实存在过 不过已经过去了 但是村子里的自来水也仅 够日常生活使用 村民种田还是完全看老天爷的脸色 当地村民的饮食结构很简单 因为他们的菜谱上只有一种 东西 土豆 惯常的吃法是用笼屉把一大盆土豆隔水蒸了 然后主食和菜就全是它 一顿吃不完第二顿接着吃 我们的学 生说有时候一锅土豆能吃一周 在当地人的意识里面 可能是 没有饮食健康这个问题的 村子里没有诊所或是社区服务站或是其他医疗点 印象中 好梯乡里也没有 当地人治病要到宕昌县城区 然而去一趟县 城对他们来说难如登天 所以看病对付家庄的村民也就成了传 说 一般有小病 诸如感冒发烧 都只是忍着 大病 也只能忍 着 并且 以当地人的认知水平 他们对什么是重病是没有概 念的 对于付家庄的村民来说 他们面对的最大问题不是贫穷 而是知识的匮乏 因为交通不便 他们跟其他地方极少有沟通 因为听不懂普通话 他们从不会听广播看电视 全村每一个成年 人都是接近 100 的文盲 所以书籍报纸也是天方夜谭 村民的 习惯和生活方式处在大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而意识和 认知水平则因长期的闭塞而愈加低下 曾听过一个著名的苦笑话 有人在黄土高坡上看见一个七 八岁的放羊娃 心生好奇 就问放羊娃 你为啥放羊啊 放羊挣钱 挣钱干啥用啊 娶媳妇 娶媳妇干啥啊 生娃 生娃干啥啊 放羊 这是一个十年前流传起来的著名笑话 生动的说出了西北 农民的愚昧 我们在付家庄所了解到的农民们的心态竟和这个 放羊娃惊人一致 对孩子们的父母来说生孩子养大是为挣钱 孩子挣钱娶媳妇 娶媳妇再生娃 生娃再养大 挣钱娶媳妇生 娃 这就是我们的可爱孩子们所面对的现实 我见到孩子们的时候是第一天到付家庄村 老师带着孩子 们在学校列队欢迎我们 那天孩子们都穿了在中国的校园里很 常见的蓝白色校服 不过都只有校服的上衣 并且已经洗得毛 糙了 系着红领巾 因为路上耽搁 我们迟到了近两个小时 老师就带着孩子们一致战队等着 资料上说孩子都是十二三岁 最大的十六岁 不过当时看起来大多数都像是八九岁的样子 因为营养不良 因为每天吃土豆 孩子们都很瘦小 每个孩 子脸上都带着高原红 眼睛里闪烁着动人的纯真和聪慧 第一 天见面的时候孩子们还有些怕生 都怯怯的 后来相处久了 发现每个孩子都很活泼很聪明 但就是这群孩子 他们每天生活在这里 承受着艰苦的生 活 还有繁重的家务 还有命运的压力 付家庄每天早上六点多天亮 而大部分的孩子每天五点多 的时候已经起床了 他们需要早起做家务 然后再走很远的山 路上学 因为地形条件限制 村民家相互之间的距离都很远 距离近一些的孩子 上学要走一个多小时 远一些的甚至要走 两三个小时乃至三四个小时山路 课表安排早上八点上课 有 几个孩子甚至每天早上三点就要起床赶路 因为路途遥远 来 不及回家 午餐时间孩子们都呆在学校里 家里面条件好一点 的孩子 早上上学从家里带个馍 馍放一个上午都干硬得裂开 了 午餐就啃干馍 而大多数的孩子都没有午餐吃 中午有一个 多小时的休息时间 他们会再下课后在外面玩一会儿 在教室 里待一会儿 就这样玩闹一中午 然后下午饿着肚子接着上课 对于这样的条件他们已经习惯了 为了照顾孩子们路途遥远 怕他们回家晚 我们下午都是 三点半就放学 下午放学后 孩子们还要走一两个小时甚至三 四个小时山路回家 然后帮父母干农活 做家务 在农村 因 为父母需要出去赚钱 需要下地务农 所以洗衣服 做饭 打 扫 照顾禽畜以及其他更多我们不了解的家务劳动就全都落在 了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身上 我们经常看到有十几岁的孩子背 了一捆比自己都高的麦子走在路上 走几米歇一会儿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这里的孩子都很懂事 我们以前 所见到的孩子身上的那些骄横的气息完全没有 有的只是纯真 以为在家里要承担所有的家务 孩子们都会做饭 有几次邀请 孩子们到我们住的地方一起玩 孩子们都会抢着帮我们干活 要求要帮我们做饭 在家里他们也从不会对父母有任何怨言 尽管每天上了一天学 晚上回到家之后还要做家务 干农活 每天要完成这些劳动 往往需要孩子在天还是亮着干到黄 昏 一直干到天黑 干完活以后 一些思想开明些的家长会对 孩子说 再给你开会灯 你写会儿作业 之类的话 这个时候 孩子就会如蒙大赦一般 爬到炕上 找一个角落 因为家里 都是没有桌子或是其他可以坐在旁边看书的地方的 学习就只 能趴在炕上 掏出自己那本纸质已经发黄发暗 不知道多少 人用过的课本 就着昏暗的灯光 温习功课 而大多数孩子得 到的只是 都干完了 嗯 上炕 睡觉 这样的不容置喙的 强迫式的命令 家长 这么做为了省电 更多的 是因为他们认为读书没有任何用处 孩子只需要学会干活 将来会种田 能吃饱就成 年纪稍大一 点 十五六岁的男孩子的命运一般都逃不脱结婚娶媳妇或是外 出打工 因为家长的不开明 这么多年付家庄村只出过一个大 学生 也是今年才毕业 正在找工作 也正因为没有过靠读书 改变命运的实例 村民们愈加坚定了他们的读书无用论 这里的孩子都很聪明 我们上课讲的内容他们很快就都能 学会 因为教学进度过快 我们按照城市学校的教学进度编写 的教学规划和教学大纲没过几天就要修改一次 有几个孩子因 为经常在课后到我们住的地方去和我们一起玩 很快就学会了 使用电脑 这可是一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因为条件有 限 更多的因为家长不支持读书 这些孩子们大多只是读到四 年级就辍学了 因为从五年级开始就需要到乡里读书 这是家 长更加不支持的 这些聪明的孩子 他们的才华这一生也就只 能就此埋没在田间 麦丛里 李校长 1991 年开始就在学校里任教 那时他刚刚高中毕业 因为深刻的了解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又亲身体验过村子里的 孩子们受教育的艰难 毅然放弃了在县城里工作的机会 回村 里当老师 在九十年代初 一个高中毕业生在宕昌这样的地方 很容易有一份不错的前途 但是李校长在这个只有三间教室三 四十个学生的学校一呆就是二十年 拿着每个月一百五十块钱 工资 苟老师也是高中毕业的学历 当年他毕业之后经李校长劝 说留在了付家庄小学执教 有十年了 今年三十岁的苟老师依 然是孑然一身 就是因为当地人看不起老师这个本来高尚且光 荣的行业 他们觉得学校的老师没本事 上过那么多年学 收 入还比不上没念过书的人出去打工赚得多 当地人觉得老师的 任务就是看看孩子 老师教的那些课本上的东西都没有用 孩 子大了以后自然要出去打工 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因为鄙视 也就没有人家愿意把姑娘嫁给原本有学识有品貌的苟老师 在 当地 三十岁还没娶上媳妇 苟老师这一生没什么希望了 尽管已经兢兢业业的从事教育活动十几年 工作经验和教 育水平都经历了实战的考验 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转成正式教 师的机会 他们的身份 在法律上甚至不能被承认为教师 但 是他们都是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没有正式的身份 但是他 们一直默默独自承担着 把全部的心思和热忱放到让孩子们接 受到更好的教育上面 因为收入低 三个老师在教课之余都要种田为生 他们的 生活也比普通村民更加辛苦 但是他们依然心甘情愿的站在讲 台上 老师说以前也曾有公派的正式老师来付家庄小学 但是 看到村子里的条件 公派老师都没有下车 原路又走了 现在 教育部门面临的现状就是正式老师派不进来 付家庄小学就只 能靠着三个老师支撑着 李校长说如果他们撂挑子不干了 这 个学校就会消失 到那时 孩子们就只能到好梯乡乡里上学 孩子们的上学之路会更加辛苦 到那时 因为负担不起住校所 需要的日常开支 更多的孩子会失学 所以老师们坚持着 学校现在有一二三四四个年级 每个年级都有八九个学生 采用的是复式教学 四个年级分两个教室上课 一三年级一个 教室 二四年级一个教室 上课的时候 两个年级分开两边坐 这半部分坐的是一年级 那半部分坐的是三年级这样 上课的 时候 要先给一年级讲 一部分讲完给一年级留作业 这边一 年级在做题的时候再给三年级讲 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教学方 法在我国很多地方施行了很多年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专注力都 很强 我们的孩子们都很聪明 学东西很快 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还没被泯灭 我曾接触过一些城市里的小学生 他们在上 课的时候对老师所讲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下课了谈论的东西 也只是玩具和电子游戏 付家庄的孩子则完全不同 他们对每 件事物都保留着最真挚的探索欲 学校有三件小瓦房的教室 没有平整的操场 只有教室前 的一小块坑坑洼洼的空地是孩子们下课后活动的场所 没有围 墙甚至没有校门 只有三件小瓦房做教室 老师们说现在的教室都还是 1966 年建的 已经用了四十几 年了 只是在 2019 年汶川地震后 县里给了一点钱简单的修葺 过一次 每间教室都只有十几平米大小 地面上是土地 一跺 脚就是满屋烟尘 在教室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屋顶上的瓦 有时 候上着上着课就会有一两块泥块掉在孩子们的课桌上 起初遇 到时把我吓坏了 当时觉得很危险 但孩子们脸上都是一脸的 淡定和漠然 想是司空见惯了 学区中心小学的马校长告诉我们 付家庄小学从没有接受 到过任何来自外界的援助 马校长说 去年曾经有一笔来自某 大型国企的捐款 教育局已经同意用来给付家庄小学新建校舍 当时该学校的土地已经审批通过 准备动工的时候 国企派人 来考察 说付家庄的条件他们不满意 援建的希望小学必须建 在国道边上 付家庄小学的新校舍也就这样不了了之 孩子们 现在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必须坐在每天会从房地上掉泥 巴下来 会漏雨的教室里面学习 这就是我们所了解到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好梯乡付家庄 村 这里贫穷落后 这里闭塞 这里四年前才通电 告别油灯 时代 这里三年前才修通能够勉强通过汽车的路 但这里没有 污染 风景秀丽 空气清新 泉水甘甜 长期生活在这里使人 身心愉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