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_第1页
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_第2页
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_第3页
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_第4页
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 罗 涛 佟学俭 乐光新 摘要 本文在分析瑞利衰落下正交空时分组码接收信噪比的基础上 得到了正交空时分组 编码信道容量的表达式 并给出了在接收天线数一定的情况下 增加发送天线数所能得到的信 道容量的上界 研究表明 在发送天线数一定时 瑞利衰落下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随 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接收天线数一定时 信道容量也随着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发送天线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会出现地板效应 关键词 信道编码 空时分组码 分集技术 信道容量 中图分类号 TN911 22 文献标识码 A 一 引 言 1998 年 Tarokh 等人在 Telatar 对多发送多接收天线信道容量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 空时编码的概念 该编码把天线分集 信道编码和调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有效地提高了 系统在衰落信道下的传输性能 这一技术提出后 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已经得到了 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ALamouti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分集方法 采用两副天线发送 一副天线 接收 获得与一副天线发送 两副天线接收相同的分集增益 Tarokh 等在 ALamouti 工作 的基础上 将正交编码的方法结合这种简单的分集技术 提出了正交空时分组码并研究了 其编码和译码方法 本文将在正交空时分组码接收信噪比研究的基础上 推导出瑞利衰落 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容量的表达式 数值计算表明 在发送天线数一定的条件下 瑞利衰 落下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随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接收天线数一定的条件 下 信道容量也随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发送天线数增加到一定数量后信道容量 的增加就不明显了 二 系统模型及接收信噪比的计算 考虑副发送天线 副接收天线的无线传输系统 设 为第 副发送天线到第副接收天线的衰落系数 假 设需要传送的信息符号序列为 采用列正交编码矩阵 并按行发送 在个时刻内完成一个编码码字的发送 中元素 表示 时刻第 副发送天线所发送的信号 的线性组合 记 上标 表示对矩阵求转置 为第副接收天线的接收矢量 表示关于第副接收天线的信道矢量 为 第副接收天线接收的复白高斯噪声矢量 设复噪声每维噪声方差为 2 为信号矢量 假定在传送一个分组码的时间内 1 2 信道参数恒定 这样 系统的第副接收天线的接收矢量可以表示为 1 式中称为第副接收天线的信道矩阵 表示为 2 假设信道已经准确地估计出来 可以利用判决准则 3 分离出条独立的输出支路 每条输出支路可独立进行译码 4 假设各发送符号等能量发送 则在发送信号序列 的总能量 限定的情况下 各输出支路的接收信噪比为 5 式中 定义 表示平均每个符号发送的能量 四 瑞利衰落信道下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 在加性白高斯噪声 AWGN 下 由 5 式得到瑞利衰落下空时分组编码信道 一个空时分 组码码字时间内 即共个时刻 的瞬时信道容量为 6 式中为复信道 设是方差为 1 的零 均值独立高斯随机变量 则服从瑞利分布 于是 6 式的瑞利衰落下空时编码信道的 瞬时信道容量可改写为 7 令 8 则为服从分布的随机变量 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9 所以 平均信道容量为 10 注意到每维的方差为 0 5 应有 11 直接计算 11 式的积分很困难 现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我们先看发送天线数一定时 信道容量与接收天线数之间的关系 图 1 a 给出的是发送天线数 1 时 信道容量的数值与接收天线数之间的关系 SNR 由 0dB 开始依间隔 5dB 增加 图 1 b 为信道容量与发送信噪比 SNR 的关系 由 1 开始依间隔 1 增加 由图 1 知 在发送天线数一定时 信道容量随接收天线数的 增加而增加 且在接收天线数较小时增加较快 随着接收天线数的增大容量的增加逐渐变 缓 理论上 信道容量随接收天线数的增加会不断增加 但实际系统中是不可能无限增加 下去的 由图 1 b 知 要得到相同的信道容量 采用两副接收天线的系统比采用一副接收 天线的系统需要的发送功率可减少约 3 到 5dB 图 1 发送天线数 n 1 时 信道容量 C 与接收天线数 m 及发送信噪比 SNR 的关 系 图 2 接收天线数 m 1 时 信道容量 C 与发送天线数 n 及发送信噪比 SNR 的关系 下面我们看接收天线数一定时 信道容量与发送天线数之间的关系 图 2 a 给 出的是接收天线数 1 时 信道容量与发送天线数之间的关系 SNR 由 0dB 开始依 间隔 5dB 增加 图 2 b 为信道容量与发送信噪比 SNR 的关系 由 1 开始依间隔 1 增加 由图 2 知 在接收天线数一定的条件下 信道容量随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且在发送 天线数较小时增加较快 但当发送天线数增加到一定程度时 图 2 中近似为 4 信道容量 几乎不再增加 事实上当 时 根据大数定理 相当于每个子信道的发送信噪比乘以接 收天线数 得到接收天线数一定时信道容量的上限为 12 由图 2 b 知 要得到相同的信道容量 采用两副发送天线的系统比采用一副发送天线 的系统需要的发送功率可减少约 1 到 2dB 四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瑞利衰落下正交空时分组码接收信噪比的基础上 得到了正交空时分组编 码信道容量的数学表达式 并给出了在接收天线数一定的情况下 增加发送天线数所能得 到的信道容量的上界 在发送天线数一定时 瑞利衰落下正交空时分组编码信道的容量随 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在接收天线数一定时 信道容量也随发送天线数的增加而增加 但当发送天线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容量的增加就变得不十分明显了 参考文献 1 I E Telatar Capacity of Multi 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 R Technical report AT T Bell LaboratTries Internal Technical Memorandum June 1995 2 v Tarokh N Seshadri and A R Calderbank Spacetime codes for high data rat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criterion and code constnlction J IEEE Trans on I T 1998 44 2 744 765 3 S M Alamouti A simple transmit diversity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