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折旧法的比较常见折旧法的比较 虽然折旧的方法有很多 但我国允许企业选用的折旧方法只有以下 4 种 直 线法 工作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 不得随 意变更 如要变更需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加以说明 近年来 人们对加速折旧 法表示强烈的兴趣 笔者也认为此方法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切合实际 覆盖问题 更全面 下面对 4 种方法进行叙述和比较 1 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 是最简单并且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假定折旧是由于 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 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 造成的陈旧和破坏 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 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 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 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此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除以预计使用年限 求得每年的折旧 费用 在各使用年限中 固定资产转移到产品成本中的价值均是相等的 折旧 的累计额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这种方法具有易懂和易操作的优点 却忽略了 何时受益 何时付费 的配比原则 特别是在一台设备使用初期和末期要与 它的使用高峰期承担相同的折旧费用 显然是不合理的 由于直线法模式简单 只有在以下各项条件之下才是正确的 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 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 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 或现金流量 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各种必要的估计 包括预期使用年限 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这种方法就存在很多不足 首先 固定资产在使用前期操作效能高 使用资产所获得收入比较高 根 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 前期应提的折旧额应该相应的比较多 其次 固定 资产使用的总费用包括折旧费和修理费两部分 通常在固定资产使用后期的修 理费会逐渐增加 而平均年限法的折旧费用在各期是不变的 这造成了总费用 逐渐增加 不符合配比的原则 再次 平均年限法未考虑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 和强度 忽视了固定资产使用磨损程度的差异及工作效能的差异 最后 平均 年限法没有考虑到无形损耗对固定资产的影响 优点 优点 平均年限法最大的优点是简单明了 易于掌握 简化了会计核算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 在实际工作中 又有哪些固定资产使用平均年限法比较合适呢 根据影响折旧方法的合理性因素 当一项固定资产在各期使用情况大致相同 其负荷程度也相同时 修理和维护费用在资产的使用期内没有显著的变化 资 产的收入在整个年限内差不多时 满足或部分满足这些条件时 选择平均年限 法比较的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 平均年限法适用于房屋 建筑物等固定资产折 旧的计算 2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 又称变动费用法 是按照计算期内固定资产的预计完成的工作 量来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实质上 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 根 据规定 企业专业车队的客 货运汽车 大型设备以及大型建筑施工机械可采 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由于各种专业设备具有不同的工作量指标 因而 工作 量法又有行驶里程折旧法和工作小时折旧法之分 工作量法假定折旧是一项变 动的 而不是固定的费用 即假定资产价值的降低不是由于时间的推移 而是 由于使用的缘故 对于许多种资产来讲 工作量法这一假定是合理的 特别是 在有形磨损比经济折旧更为重要 使用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按每个服务 单位分配投入价值 对服务价值降低的计量则是次要的 它的理论依据在于资 产价值的降低是资产使用状况的函数 根据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或设备的使用 状况来计提折旧 假定固定资产成本代表了购买一定数量的服务单位 可以是行 驶里程数 工作小时数或产量数 然后按服务单位分配成本 这种方法弥补了 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时间 不考虑使用强度的特点 折旧方法的改进折旧方法的改进 上述折旧方法均具有一定的武断性 而且其所依据的数据 如现金流量或 净收入是相当难于计量的变数 因此 折旧方法还需要不断的更新 完善 可 考虑使用的备选方案是 1 不需分配的方法而以每期期末的市价来计量剩余资产的价值 2 以现金流转和资金流转表代替收益表 避免折旧分配 3 侧重于使用能够预测的统一折旧方法 而不管其逻辑性 4 尽量采用折中的分配方法 从本质上讲 折旧也是一种费用 只不过这一费用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 在的货币资金 但这种费用是前期已经发生的支出 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 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实现 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还是从收入与 费用的配比原则来讲 计提折旧都是必要的 企业要根据各类折旧方式所适用 的条件 合理地选择折旧方法 不同折旧方法税收影响不同折旧方法税收影响 客观地讲 折旧年限取决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 由于使用年限本身就是一个 预计的经验值 使得折旧年限容纳了很多人为成分 为合理避税筹划提供了可 能性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 可以使后期成本费用前移 从而使 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在税率稳定的情况下 所得税递延交纳 相当于向国 家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例 1 某外商投资企业有一辆价值元的货车 残值按原值的 4 估算 估计使用 年限为 8 年 按直线法年计提折旧额如下 1 4 8 60000 元 假定该企业资金成本为 10 则折旧节约所得税支出折合为现值如下 60000 33 5 335 元 5 335 为 8 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如果企业将折旧期限缩短为 6 年 则年提折旧额如下 1 4 6 80000 元 因折旧而节约所得税支出 折合为现值如下 80000 33 4 355 元 4 355 为 6 期的年金现值系数 尽管折旧期限的改变 并未从数字上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税负的总和 但考虑 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后者对企业更为有利 如上例所示 折旧期限缩短为 6 年 则节约资金 9339 元 当税率发生变动时 延长折旧期限也可节税 例 2 上述企业享受 两免三减半 的优惠政策 如果货车为该企业第一个 获利年度购入 而折旧年限为 8 年或 6 年 那么 哪个折旧年限更有利于企业 避税 8 年和 6 年折旧年限的避税情况 1 折旧年限 8 年 年提取折旧 60000 折旧各年避税额 第 1 2 年 0 第 3 4 5 年 9000 第 6 年 18000 第 7 8 年 18000 避税总和 81000 元 2 折旧年限 6 年 年提取折旧 80000 折旧各年避税额 第 1 2 年 0 第 3 4 5 年 12000 第 6 年 24000 第 7 8 年 0 避税总和 60000 元 可见 企业延长折旧年限可以节约更多的税负支出 按 8 年计提折旧 避税额折现如下 9000 3 791 1 736 十 18000 5 335 3 791 46287 元 按 6 年计提折旧 避税额折现如下 12000 3 79l 1 736 十 24000 0 564 32031 元 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 通过逐渐损耗 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 而转移到产品成本或商品流通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折旧的核算是一个成本分 摊的过程 即将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按合理且系统的方式 在它的估计有效使用 期间内进行摊配 这不仅是为了收回投资 使企业在将来有能力重置固定资产 而且是为了把资产的成本分配于各个受益期 实现期间收入与费用的正确配比 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 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的大小 利润的高低 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多少 因此 怎样计算折旧便成为十分重要的事情 几种常用的计算折旧的方法对所得税的影响 1 使用年限法 使用年限法是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扣除预计残值 按预计使用年限平 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 使用年限法又称年线平均法 直线法 它将折旧均衡 分配于使用期内的各个期间 因此 用这种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 在各个使用 年份或月份中都是相等的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原始价值 预计残值 预计清理费用 预计使用年限 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 率 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1 净残值率 折旧年限 100 使用年限法的特点是每年的折旧额相同 但是缺点是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 修理费越来越多 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 的前几年 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2 产量法 产量法是假定固定资产的服务潜力会随着使用程度而减退 因此 将年限 平均法中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改为使用这项资产所能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数 量 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预计清理费用 预计残值 应 计折旧资产的估计总产量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当年产量 单位产品的折旧费用 产量法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3 工作小时法 这种方法与产量法类似 只是将生产产品或劳务数量改为工作小时数即可 其计算公式为 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清理费用 预计残值 应计 折旧资产的估计耐用总小时数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当年工作小时数 使用每小时的折旧费用 工作小时法同产量法一样 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出固定资产使用期间的折 旧和费用的配比情况 4 加速折旧法 加速折旧法又称递减折旧费用法 指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 在使 用早期提得多 在后期则提得少 从而相对加快了折旧的速度 加速折旧有多 种方法 主要有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 年数总和法 又称合计年限法 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净残值后的净额率以一个逐年 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这个递减分数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 数 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数字总和 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 已使用年限 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 1 2 100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年折旧率 2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 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 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 2 折旧年限 100 月折旧率 年折旧率 12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以 前两年内 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采用加速折旧法 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得到补偿 但这并 不是指固定资产提前报废或多提折旧 因为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提折旧 从固定 资产全部使用期间来看 折旧总额不变 因此 对企业的净收益总额并无影响 但从各个具体年份来看 由于采用加速的折旧法 使应计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 用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 必然使企业净利前期相对较少而后期较多 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企业会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 首先 不同的折旧方 法对于固定资产价值补偿和补偿时间会造成早晚不同 其次 不同折旧方法导 致的年折旧额提取直接影响到企业利润额受冲减的程度 因而造成累进税制下 纳税额的差异及比例税制下纳税义务承担时间的差异 企业正是利用这些差异 来比较和分析 以选择最优的折旧方法 达到最佳税收效益 从企业税负来看 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 采用年限平均法使企业承担的税 负最轻 自然损耗法 即产量法和工作小时法 次之 快速折旧法最差 这是 因为年限平均法使折旧平均摊入成本 有效地扼制某一年内利润过于集中 适 用较高税率 而别的年份利润又骤减 因此 纳税金额和税负都比较小 比较 轻 相反 加速折旧法把利润集中在后几年 必然导致后几年承担较高税率的 税负 但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 采用加速折旧法对企业更为有利 因为加速折 旧法可使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内加快得到补偿 企业前期利润少 纳税少 后期利润多 纳税较多 从而起到延期纳税的作用 下面我们利用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一下企业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下缴纳所 得税的情况 例 3 广东某鞋业有限公司 固定资产原值为元 预计残值为 10000 元 使 用年限为 5 年 如表 1 1 所示 该企业适用 33 的所得税率 资金成本率为 10 表 1 1 企业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和产量表 年限 未扣除折旧利润 元 产量 件 第一年 1000 第二年 90000 900 第三年 1200 第四年 80000 800 第五年 76000 760 合计 4660 1 直线法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 估计残值 估计使用年限 10000 5 34000 元 估计使用年限 5 年 第一年利润额为 34000 6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6000 33 21780 元 第二年利润额为 90000 34000 5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6000 33 18480 元 第三年利润额为 34000 8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86000 33 28380 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 34000 46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000 33 15180 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 34000 42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2000 33 13860 元 5 年累计应纳所得税为 21780 18480 28380 15180 13860 97680 元 应纳所得税现值为 21780 0 909 18480 0 826 28380 0 751 15180 0 683 13860 0 621 7535 0 88 元 0 909 0 826 0 751 0 683 0 621 分别为 1 2 3 4 5 期的复利现 值系数 下同 2 产量法 每年折旧额 每年实际产量 合计产量 固定资产原值 预计残值 第一年折旧额为 1000 4660 10000 36480 元 利润额为 36480 6352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3520 33 20961 6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900 4660 10000 32832 元 利润额为 90000 32832 57168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7168 33 18865 44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1200 4660 10000 43776 元 利润额为 43776 76224 元 应纳所得税为 76224 33 25153 92 元 第四年折旧额为 800 4660 10000 29184 元 利润额为 80000 29184 50816 元 应纳所得税为 50186 33 16769 28 元 第五年折旧额为 760 4660 10000 27725 元 利润额为 76000 27725 48275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8275 33 15930 75 元 五年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为 20961 6 18865 44 25153 92 16769 28 15930 75 97680 95 元 应纳所得税的现值为 20961 6 0 909 18865 44 0 826 25153 92 0 751 16769 28 0 683 15930 75 0 621 74873 95 元 3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1 估计使用年限 100 年折旧额 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 双倍直线折旧率 会计制度规定 在计算最后两年折旧额时 应将原采用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改为用当年年初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减去估计残值 将其余额在使用的年限中 平均摊销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2 1 5 100 40 第一年折旧额为 40 72000 元 利润额为 10000 72000 280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28000 33 9240 元 第二年折旧额为 72000 40 43200 元 利润额为 90000 43200 4680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46800 33 15444 元 第三年折旧额为 72000 43200 40 25920 元 利润额为 25920 9408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94080 33 31046 4 元 第四年后 使用直线法计算折旧额 第四 第五年的折旧额 72000 25920 10000 2 14440 元 第四年利润额为 80000 14440 6556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5560 33 21634 8 元 第五年利润额为 76000 14440 61560 元 应纳所得税为 61560 33 20314 8 元 五年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江西省宜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广东省珠海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安阳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六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清洗系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快递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行政执法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国考税务面试真题及答案
- 用火用电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城市沟槽开挖安全监测方案
- 基坑外架专项施工方案(单立杆双排脚手架)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八讲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辽宋夏金时期)-2025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