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医药生物产业园_第1页
国内外医药生物产业园_第2页
国内外医药生物产业园_第3页
国内外医药生物产业园_第4页
国内外医药生物产业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 国外 一 美国麻省生物科技园 一 美国麻省生物科技园 1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美国麻省生物科技园创建于 1985 年 是美国最重要的生物技术研究和生产中心之一 属于伍斯特 Worcester 商业发展公司 科技园由生物科技公司 非盈利的学术机构和 一些服务设施组成 2 园区机制 园区机制 科技园的生物科学研究是在麻省生物研究所 一个非盈利的教育和科研公司 的领导 下进行的 生物科技园通过吸引大公司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加速了科学技术从学术研究 到商业应用的转化 3 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 与其它生物技术园相比 麻省生物科技园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1 可以随时提供相对廉价的土地 可提供用户需要的一流的实验室和办公场所 2 麻省大学医学中心图书齐全的医学图书馆 医学院一流的设施 专家和教学医院 3 科研力量雄厚 其附近有 8 所学院和大学 包括占全国医学院前 20 名的麻省医学中 心 4 有规模较大的包括科学家和半熟练工人在内的就业群 5 有提供从医学试验设备和材料等必需品和服务的公司 6 有便利的交通 迷人的自然风景和统一规划的建筑 有适用于各种用途的办公设施 和便利的生活娱乐设施 二 德国海德堡科技园区 二 德国海德堡科技园区 1 园区概况 园区概况 园区创建于 1985 年 是一个迅猛发展的国际科学园 为专门从事生物技术 生物信 息学 医药技术和环境技术研究的公司提供设施和管理服务 其股东是海德堡市政府和莱 茵奈克工商会 海德堡科技园以生命科学中心著称 位于海德堡市大学校园及其它市区场所 占地面 积 16500 平方米 2 重要优势 重要优势 交通便利 园区与各主要交通枢纽之间的交通十分便利 去法兰克福国际机场 乘火 车仅需 35 分钟 汽车 45 分钟 是欧洲科学 商务和社会生活的中心门户 研发氛围 海德堡科技园区能提供非常灵活实用的实验室和办公空间 在科技开发方 面与欧洲分子生物实验室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海德堡大学高分子生物学中心 诺尔公司 罗切医疗公司以及莱茵奈克生物科学研发三角地区另外 80 家中小型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 公司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政府重视 同政府的关系除海德堡市之外 在符腾堡州和德国联邦政府也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 2001 年 5 月 美国费城科技信息所研究报告称之为 德国最重要的研究基地 三 北卡三角研究园区三 北卡三角研究园区 1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三角研究园区 Research Triangle Park 即是由北卡罗来纳州 Durham Chapel Hill 及 Raleigh 三个城镇联结而成的三角地带 占地 7 000 英亩 有四十年的历史 目 前生物科技亦是园区发展之重点 园区有三所著名的大学 北卡州立大学 北卡大学医学院及杜克大学医学院 目前已 有超过 105 家的研发机构或公司进驻 2 形成历史 形成历史 原是一片贫瘠荒凉的土地 依托三角上的 3 所著名大学 北卡罗来纳大学 北卡罗 来纳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而发展形成现今的面貌 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期 北卡罗来纳大学经济学教授奥斯伯特先生别出心裁地提出一 个设想 把 3 所大学连接起来 利用三点支撑一个三角形平面 用来做科学研究基地 把 3 所大学的人才集中起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利用 地利人和 优势吸引政府 财团 公司 企业来此投资创办研究开发机构 奥斯伯特教授认为 充分挖掘大学的科研和人才潜力 让大学的科技成果和人才优势 直接面对市场 把科研经费作为投资 科学家将科研成果当做产品 以科技进步为龙头 带动北卡罗来纳州工业 农业 渔业和商业全面发展 进而促进全州科技 经济 教育 文化等各项事业 使北卡罗来纳州走出困境 摆脱落后面貌 3 园区特点 园区特点 人才密集 该园区为全美博士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根据其州政府预测 未来 20 年 该州生物科技产出将达 180 亿美元 雇用人数近 10 万人 产业集群 三角研究园区 有关生物科技的发展包括生物技术 生物制药 制药 医 疗保健 全与医疗和健康有关 区内并设有生物技术中心 隶属州政府 育成中心 研 发中心及服务中心 综合园区 其特色为混合学校教学研究与公司企业之研发园区 集合研究室 创业大 楼及育成中心 同时规划有中小学 住宅区 旅馆 会议中心 休闲区 人工湖及高尔夫 球场 运作机制 区内土地为租用不贩卖 建设经费主要来自州政府补助 学校贷款及租金 收入 环境氛围 三角园里全部都是学校和科研机构 没有工业制造业和其他污染源 三角 园具有天赋美丽和谐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 北卡罗来纳州政府为三角园 建立了大量学习和生活配套设施 三角园已建设成现代化科学百花园 4 园区启示 园区启示 1 园区核心单位 往往是具有强烈研究导向的大学医学中心 而大学所带动的研究氛 围 学术气息 研究方向与医疗环境 往往成为研究园区的特色 2 园区管理单位 往往不是大学本身 毕竟大学或研究单位的专长是研究本身 所以 都有一个专责管理单位 3 园区功能设施 园区设有育成中心 以管理技术的移转 厂商辅导的业务 同时 也设有共同的研究实验室与办公室 4 附近生活机能 园区位置除上述的邻近大学医院与研究单位外 附近生活机能也是 相当重要 便利的交通 商业 居住环境 也成为研究人员与厂商是否进驻的要件 所以 具有吸引力的商业与生活条件成为园区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国际的眼光看待新的园区 开发 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区环境 方可吸引国际级的厂商进驻 四 英国剑桥科技园 四 英国剑桥科技园 1 园区简介 园区简介 英国剑桥科技园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剑桥郡 风景秀丽 交通便利 剑桥郡以剑桥大学 和成片的高科技生物技术机构及公司闻名于世 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区域 形成了以大学 新兴公司和大型跨国公司密切协作 的产业网络中开展业务的极具创新特色的经济形态 2 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 10 多家企业从大学实验室衍生出来 在剑桥第一次形成了以技 术为基础的公司浪潮 1970 年 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在离市中心 3 英里的城市西北角规划出了 24 英亩土地 建立剑桥科学公园 利用学院传统的科学和创新优势 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毕业于剑桥的 年轻人受到政策鼓舞开始在此创业 从大学学院衍生出的公司的成功经验鼓励了更多科技 公司进入科技园区 到 1987 年 众多高技术小公司广泛地分布在各个领域 这片 130 英亩的土地上集中 了近 500 家高新技术企业 为 4000 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年产值以数亿英镑计 3 重要因素分析 重要因素分析 1 倡导特殊的创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文氛围 剑桥作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区的优势在于它有一种使创业精神转换成为科 技创新的环境条件 倡导特殊的创业精神和独特的人文氛围 剑桥科学园区的成功 剑桥大学在其开发过程及发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剑桥作为国 际著名的大学城 是以浓厚的学术传统著称于世 剑桥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直接促成了剑 桥现象的产生以及剑桥科学园的创建 2 极具吸引力的生产 居住 工作条件 据剑桥大学商务研究中心的调查 剑桥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为极具吸引 力的地方环境 科技园区内交通便利 通讯网络发达 电力设施充足 剑桥郡离伦敦市中心 60 英里 远 驱车大约只需要 1 个小时 剑桥园区以欧洲商业经济中心伦敦为跳板 广泛建立了与 欧洲与世界的联系 整个园区美丽清洁 生活便利 文化 教育 娱乐设施齐备 具有良好的生产 居住 条件 其中 灵活的租赁合同 停车场 与其他企业交流或结网的机会 良好形象和相互 信任 咨询服务 设施分享以及与大学的联系等优势 都促进了园区企业的发展 对员工 和经营管理人员极具吸引力 五 日本神户医药园区 五 日本神户医药园区 1 发展简介 发展简介 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使神户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水平至今只恢复到震前的 80 为了重振经济 神户市提出了建设 医疗产业城 的构想 在神户人工岛上建立一个 经济科技园区 吸引国内外知名的医药企业设立高科技研究中心 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产 品 园区工作人口基本上都是侯鸟式的 工作在园区 住在神户 园区也提供健康服务 如为每一个进入的工作人员提供全身体检 2 形成因素分析 形成因素分析 医疗产业城构想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 医疗产业将成为 21 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预计 到 2011 年 日本国内医疗产业市场规模将达 91 万亿日元 医疗相关从业人员 480 万 随着日本社会 加剧老龄化 对医药 护理和健康等关联产业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目前日本近 1 3 亿人 口中已有 18 是 65 岁以上的老人 预计到 2050 年 老龄人口比例将达到 32 3 平均 3 人中有一位老龄者 另一方面 日本关西地区 特别是神户周围 拥有一大批著名的医药企业和医疗研究 机构 在这里兴建医疗高科技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同时神户人工岛上正在兴建一个 机场 预计 2005 年投入使用 从医疗科技园区到机场只需 4 分钟 到大阪关西机场只需 30 分钟 将来在移植器官 血液 患者及家属 医疗用品等的运输上非常方便 3 园区主体功能 园区主体功能 在 10 年多时间里 神户医药园区相继引入神户大学 医院等设施 园区由三个核心 产业组成 医疗机器开发 药品临床研究和再生医疗的临床应用 建有尖端医疗中心 发 生 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医疗产业支援中心和培训中心等大楼 尖端医疗中心 IBRI 从事与医疗设备 再生性药物的临床测试和临床应用相关的最前 沿研究 理化学研究所下属的发生 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CDB 和神户临床研究信息中心 TRI 是 IBRI 研究能力的有利补充 同时 神户临床研究信息中心还是联系基础研究和 临床应用的基地 4 吸引政策 吸引政策 为了吸引制药企业和研究机构前来医疗产业城安家 神户市政府制定了许多优惠措施 首先设立了 20 亿日元的研究开发支援基金 为资金不足的企业提供支持 其次 进驻企业前三年在技术园区内的办公室租金全免 在固定资产税方面也可获得 减免 六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六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凭借出众的研究实力和政府的积极扶持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处在国际发展前沿 其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制药 农业和食品等领域 占英国行业产出 就业和出口收入的四分 之一 英国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服务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类 1 世界一流的研发服务体系 世界一流的研发服务体系 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 英国已经获得了 20 多个诺贝尔奖 拥有剑桥生物科学公司 重组 DNA 公司等闻名于世的企业 产业集群内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大学和生物技术研究机构 如伦敦生物技术协会 分子 生物实验室和欧洲生物信息协会 为生物技术企业解决生物共性技术 提供技术支撑及保 障 英国科学园中有众多的为初创企业设立的生物技术孵化器 2 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 英国具有较为完善的银行体系和证券市场 满足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 业的融资需要 英国有非常活跃而又成熟的风险投资基金 风险资本投资额占欧洲的 42 在过去的 10 年已为生物技术领域累计投资 3 44 亿英磅 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灵活的发票规则和退出机制 也刺激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积极性 此 外 还有生物技术基金可供中小企业申请使用 3 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配套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例如生物协会 专利机构 律师 招聘和咨询顾问等 与集群内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 临近对集群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它可以为生物公司提供管理经验 政策咨询 合作机会 和联系客户 例如英国地方生物协会除了制定生物技术发展措施外 还为公司 研究人员 之间的交流提供机会 在集群的孵化器和科技园区内 具有完善的法律服务体系 为生物 技术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 4 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和用人机制 健全的劳动力市场和用人机制 一是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 二是低个人所得税 三是股权激励 英国独特的人才市场 环境 吸引了大量的生物技术人员 形成生物技术人才集聚 进而促进了生物技术企业集 群的发展 七 马里兰州的 七 马里兰州的 Cpatiol 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马里兰州的 Cpatiol 地区作为美国第三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其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 有 1 人才资源丰富 研发投入充足 人才资源丰富 研发投入充足 该地区有许多知名大学如 JohnsHPokins 大学 马里兰大学等 同时政府出资建设研 发中心 公共实验室 这些机构里的众多的科学家 大学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为企业源 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 构成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强大研发基础 2 政府政策 政府政策 20 世纪 80 年代政府对创业企业家的优惠政策的出台 促进了开发新技术的企业家的 成长 政府通过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政策倾斜促进当地生物医药集群的发展 3 风险投资企业多 风险投资企业多 有 24 家投资该区域生物医药产业的风险投资企业 许多知名的风险投资机构在马里 兰设立了分支机构 2000 年 投资在马里兰的生物医药领域的私有风险资金有 6960 万美 元 占所有风险投资的 4 4 完善的合同咨询 孵化器等专业化服务 完善的合同咨询 孵化器等专业化服务 该区集聚了 21 家合同研发的外包机构 为创业企业提供规模化生产 临床诊断以及 其他的一般咨询服务 为创业企业专注于技术研发提供了有利条件 集群内的 11 家孵化 器 由公共机构和私人资金共同出资 为创业企业提供研发场地和服务 八 厄勒海峡生物技术产业集群 厄勒区域是一个跨丹麦和瑞典的区域 主要包括丹麦的大哥本哈根区域和瑞典的马尔 默省 总面积 2 万多平方公里 2004 年其总人口达 360 万 20 世纪 50 年代两国之间开 始合作 70 和 80 年代跨区域的合作数量开始大量增长 90 年代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双边贸易量的增长 区域交流的增加 厄勒海峡区域开始创立 1997 年 厄勒海峡大学成 立 2000 年厄勒海峡大桥建成 厄勒区域初步形成 该地区是世界重要的生物技术产业集聚区 生物医疗研究水平仅此于伦敦和巴黎 居 欧洲第三位 厄勒区域的药谷 由生物技术公司 制药工业 公共研究机构和各医院共同 建设 目前是斯堪地纳维亚地区最成功的项目 集中了斯堪得那维亚地区 60 的制药工业 1 生物技术的主要领域 生物技术的主要领域 厄勒地区的生物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生物医疗 食品技术 环境保护等领域 其研究 水平均居世界领先 形成了生物医疗 食品和环境产业集群 1 生物医疗产业集群 厄勒区域已成为欧洲第三大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 集中了斯堪得那维亚 60 的生物医 疗公司 其就业人数 4 万人 占丹麦和瑞典该产业就业总人口的 50 其中研究人员数 4000 人 生物医疗技术在厄勒丹麦增长率达 13 8 医药谷是其生物技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 由隆德和哥本哈根的大学合作建立的第一个 知识型产业孵化器 其大部分位于哥本哈根 马尔默和 Lund 主轴线内 包括了厄勒区域 的大部分 目前已成为欧洲三大生物中心之一 生物 医药公司数量 340 个 其中 200 个开展研发活动 研究人员达 4000 人 园内的诺和诺德 lundbeck 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治 疗蛋白生产企业之一 2 食品产业集群 厄勒区域是一个传统的食品产业中心 几乎所有丹麦和瑞典的食品公司都分布于此 产品出口 150 个以上的市场 提供了瑞典食品出口的 45 并拥有大量的世界知名公司 如 奥克拉 Tetrak pak Arla Foods Danisco Royal Copenhagen 等 并吸引了大量 的国际巨头 如雀巢 联合利华等 为保证厄勒食品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 其建立了厄勒食品网络平台 它由相关大学 私营企业和研究机构组成 主要提供五个领域的服务 质量和食品安全 加工技术 生物 技术 物流和电子商务 食品与健康 推动两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和研发合作 它拥有欧盟 建立的食品领域的研究设施 它还提供了研究合作 知识和创新思想交流论坛 组织研讨 会 建立研究项目等服务 推动政府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 保证了食品领域的国际竞争 力 使食品产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 网络参与者达 450 人以上 在 2003 2008 年间 厄勒食品网络为企业吸引投资达 1600 万欧元 3 环境科学产业集群 厄勒地区环境产业就业人口 2 33 万人 其中研究人员 800 人 年回报率达 115 亿美 元 主要产业领域覆盖废物管理 水和原生环境 能源和政策规划 对环境问题提供建议 该领域的主要公司包括 Sydkraft Rockwool and ABB 1994 年 由于其在环境研究领域 的前沿水平 欧洲环境机构选择建于哥本哈根 为促进环境产业发展 厄勒区域建立了厄勒环境产业发展平台 即厄勒环境协会 为 学术研究 企业协会和公共部门之间建立联系 协调和整合该区域的环境企业 并提供研 讨会 教育 政策和研究有关的课程服务 进一步推动了环境科学产业的发展 吸引了大 量国际知名专家 2 发展经验 发展经验 厄勒生物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与其成功地发展机制密不可分 因此 研究其发展模式 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构建企业服务功能完善的孵化器 厄勒区域构建了众多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孵化器 药谷内建设了 6 个科学园 园 区建设于隆德大学 马尔默大学等周围 并将国家和当地研究机构 医学院迁入 为企业 提供了良好的研发资源 同时 园区为企业提供融资 咨询 营销等免费服务 如 生物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园区 ideon 和 medeon 科学园 ideon 是由区域项目 Interreg IIA project 投资支持建立 位于隆德大学城内 通过免收租金 提供大量免费服务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途径吸引企业入驻 目前 园内生物医疗技术企业 60 多家 员工达 500 多人 medeon 科学园是由马尔默市于 1986 年建立 园区为企业提供大学 医院和专 家网络 指导 咨询 营销 融资等服务 生物医疗公司有 20 多家 2 建立产业协会 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厄勒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平台 如厄勒食品网络平台 由相关大学 私营企 业和研究机构组成 为企业提供五个领域的服务 质量和食品安全 加工技术 生物技术 物流和电子商务 食品与健康 推动两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和研发合作 它拥有欧盟建立的 食品领域的研究设施 提供研究合作 知识和创新思想交流论坛 组织研讨会 建立研究 项目等服务 推动政府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互动 保证了食品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使食品产 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 网络参与者达 450 人以上 在 2003 2008 年间 厄勒食品网 络为企业吸引投资达 1600 万欧元 为促进环境产业发展 厄勒区域建立了厄勒环境产业发展平台 即厄勒环境协会 为 学术研究 企业协会和公共部门之间建立联系 协调和整合该区域的环境企业 并提供研 讨会 教育 政策和研究有关的课程服务 进一步推动了环境科学产业的发展 吸引了大 量国际知名专家 3 适时完善生物技术产业相关政策 丹麦和瑞典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历史悠久 丹麦政府及时发现了该产业 并不断完善生 物技术产业政策 以保证生物技术产品的合法化 1976 年 丹麦设立了基因工程注册委员 会 1986 年 设立了基因技术法 1987 年 提出了第一个生物技术领域研发计划 总投 入 6400 万欧元 支持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 1991 1995 年丹麦又实施了第二个开发计划 总投入 6100 万欧元 90 年代后半期 丹麦通过年度研究计划继续优先支持该领域研发 1998 年 政府制定详尽的生物技术研发国家战略 4 大量的研发投入 瑞典一直是欧洲研发投入水平最高的国家 研发投入占 GDP 的比重达 4 以上 占社 会研发总投入的 20 30 并通过项目投资等形式扶持企业的发展 而丹麦的研发水平 也较高 近年来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 2 以上 而且两国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为研发 活动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提高了企业的研发积极性 保证了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优势 5 众多的生物技术研发人才 厄勒区域高等教育人口数占总人口的 1 4 以上 2001 年当地高等教育机构自发成立了 厄勒大学 整合厄勒海峡两边的 14 所大学和学院 共拥有 15 万名学生 使该区域成为高 等教育 知识生产和转移中心和世界一流的科学区域 厄勒大学于 2001 年建立厄勒科学 区域 主要由企业 区域政府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组成 主要目标包括 推动产学研合作 提供孵化器服务 促进块状区域竞争力的出现 继续发展产业平台 开展平台间的合作 6 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在一国和一区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研发投入 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均居 世界领先 可带动区域相关企业发展 其示范效应推动了该领域产业的兴起 厄勒区域的 龙头企业发展历史悠久 企业自身的努力 政府政策和投资扶持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并由此带动该领域的大发展 如 诺和诺德公司是该地区最大的生物技术企业 目前它已 发展成为全球十大生物技术产业之一 其发展历史悠久 1922 年诺德公司胰岛素实验室首 次成功提取胰岛素 1924 年 诺和公司实验室生产出胰岛素 60 年代两公司已发展成为 世界知名公司 1989 年 两公司合作成立诺和诺德有限公司 集中开发用于糖尿病治疗的 新产品以占领世界市场 在癌症 糖尿病等研究领域居世界领先 丹麦对生物技术产业政 策的完善和投资 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为其提供了重要支持 此外 企业对市场的准确把握 和大量研发投入 也保证了其创新的前沿地位 目前研发人员达 3000 多人 其示范效应 促使 90 年代生物技术公司在厄勒区域大量兴起 九 法兰西岛科学城 九 法兰西岛科学城 1 发展及形成历史 发展及形成历史 1983 年开始筹建 是一个典型的科研 教学和高技术产业密集区 占地 400KM 高 等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 60 科研机构占 43 拥有 3 万多名科技人员 是知识 技 术密集区 从事电子 生物技术 新材料 机电一体化 办公自动化 医药 食品 交通 能源等高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保证法兰西岛科学城开发项目的技术含量 法兰西岛科学城是自然逐步形成的 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在萨 克莱建立了核子研究中心及其附属企业 随后 巴黎第十一大学 理工类 迁至奥赛 国家 科研中心在吉夫学维持建立实验室 汤姆逊公司在戈尔伯维尔建立研究开发中心 紧接着 又有高等光学学校 综合工科学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