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削加工的参数化编程探讨_第1页
数控车削加工的参数化编程探讨_第2页
数控车削加工的参数化编程探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期 总第 1 6 5 期 2 0 1 1年 4月 机 械 工 程 与自 动 化 M EC HANI CAL ENGI NEERI NG AUTOMATI ON No 2 Apr 文章编号 1 6 7 2 6 4 1 3 2 0 1 1 0 2 0 1 6 4 0 2 数控车削加工的参数化编程探讨 黄晓 东 陈 爽 江 西理工大学 江西 赣州 3 4 1 0 0 0 摘要 介 绍 了一种基于 F ANUC O T 系统宏指令 的实用参数化编程思路 以解决普通数控 系统无法 以系统 内 部插补指令加工非圆 凿线的问题 以抛物线为例 介绍 了数控车 削非 圆曲线的粗车 精 车编程方法 关键词 插补 非圆曲线 抛物 线 数控 系统 参数化编程 中图分类号 TG S 1 文献标识码 B 0 引言 数控机床在金属加工领域的主导地位正逐步凸现 出来 数控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 的结晶 数控 机床的使用使得金属加工质量对操作者技能的依赖性 大为降低 使得以前不可能的复杂高精度加工变为可 能 普通数控系统一般只提供直线插补 GO D 圆弧插 补 GO 2 G0 3 而在现实数控车削中经常需要加工一 定精度的非圆曲线 如抛物线等 这时就无法直接采 用此类数控系统内部的插补指令 为加工此类特定曲 线 可考虑用微细小直线段拟合非圆曲线的方法来达 到精度要求 首先针对非圆曲线建立笛卡尔坐标系 车 削加工中常 以工件右端面中心点为工件坐标系原点 X 轴 z轴平行于机床坐标系 再从坐标系原点出发建 立一系列非圆曲线的割线 可由曲线方程计算出割线 族 与非 圆 曲线 的交 点 坐标 最终 用 直线 插补 指令 G0 1 连续插补出各微细小直线段 各条割线间的间隔角度随精度要求的不同进行调 整 故精度要求越高 要求割线间的间隔角度越小 计 算量也随之增加 程序也变得更复杂 F ANUC 一0 T 系统提供了 A B两种用户宏指令 对特定非圆曲线采 用宏指令编程可将程序参数化 使程序精简易懂 能 有效解决计算量增加带来的程序庞大等问题 1 典型 非圆 曲线方 程分析 本文以抛物线为例 对抛物线曲线方程作出分析 在 r O Z平面内建立笛卡尔坐标系 如图 1所示 抛物 线 的标 准方程 为 z 一 一2 p z 户 0 1 其 中 P为抛物线的焦准距 数控系统在进行插补时 要实时计算出下一步的 抛物线坐标点的坐标值 可根据z 一厂 z 的函数关系 给定一个 值 此处采用半径值 可计 算出相应 的 z 值 一 荔 p 0 2 此外 还可以根据抛物线的参数方程求解曲线上 各点的坐标值 参数方程如下 其 中 O 为斜率角度变量 c 为抛物线动径横坐标 F 一 0 一 一一 1 1 图 1抛 物线 示 葸 图 运用式 2 和式 3 两种方程计算插补点的过程 中 要注意到不同计算方式带来的精度问题 我们可以 在数控机床粗车 半精车加工阶段采用公式 2 精车 加工阶段采用公式 3 来计算数控系统要求 的各插补 点坐标 值 2 加 工编 程举例 2 1 编程 实例 已知待加工榔头手柄尾部为一抛物线 材料为 4 5 圆钢 毛坯直径为 1 6 mm 加工尺寸如图 2 所示 建 立该工件右端抛物线函数与参数方程如下 收稿 日期 2 0 1 0 u一 0 1 修 回日期 2 0 1 O l 2 O 8 作者 简介 黄晓东 1 9 7 7 男 湖北钟祥人 讲 师 硕 士 研究方向为数控技术 叫 一 一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1 年 第 2期 黄晓 东 等 数控 车削加工的参数化编程探 讨 1 6 5 r 2 7 一 4 z I z一 一 4 t a n a L 2一 一 4 t a n a t an a 图 2加 工 工 件 2 2 加 工工艺路 线 分析 圆钢毛坯直径 为 1 6 mm 由图 2可以看 出工件 各段 的加工余量较大且不相 同 故宜采用先分段走直 线 粗 车 粗 车 用 量 取 0 5 mm 留 出 精 加 工 余 量 0 2 mm 然后精车出图纸要求尺寸 图 2中与本文无 关处之加工工艺 如螺纹 退刀槽 滚花等在此不予 讨论 2 3 程 序 实现 2 3 1 程序变量设置 工件坐标系以工件右端面回转 中心点为原点 以 便于编程 抛物线段的切削可以由端面车刀完成粗 精 加工 不需要设置刀偏补偿 以该端面车刀作为标准 刀 本文为便于说明修改系统参数 将 F AN UC系统 默认的直径编程模式改为半径编程模式 F ANUC系 统提供了两种不同功能范围的宏指令 分为 用户宏 程序 A 用户宏程序 B 这里采用用户宏程序 B编 写程序 参数化编写程序需要用变量对加工参数作 出 定 义 F ANUC一 0 T 系 统 提 供 了 1 0 0 1 4 9 5 O o 5 3 1 两类公共变量 1 O 0 1 4 9为断电清 零型变量 5 0 0 5 3 1为断电保持型变量 准备段 程序编写如下 020 1 0 N1 0 G5 4 G4 0 G4 9 T0 1 0 0 M0 6 M0 3 6 0 o F 0 1 确定坐标 系 初始 化系统 N2 0 G0 0 X 2 1 0 5 Z 1 0 确定起刀点 N3 0 1 0 0 0 5 z方 向粗 车背吃刀量 N4 O l O l o 2 方向精车背吃 刀量 N5 0 1 0 5 8 抛物线 开 口 8 mm 半径值 N6 0 1 0 6 I 6 抛 物线 2向长度 N7 0 1 0 7 一o 5 精加 工余 量 N8 0 UO 1 0 5 一 l 0 0 粗 车段 z向 坐标 值 N9 0 1 2 0 0 精加工初始角度 2 3 2 粗车路线 粗车路线示意图如图 3所示 刀具从起刀点向 z 轴负方 向按粗车背吃刀量 1 0 0进给 沿 轴负向直 线切削毛坯 每一次直线进给需确定相应的 坐标值 其算法 思路如下 当 坐标值大于抛物线开 口值时 一一1 6 精 加工余量 当 z坐标 值小 于或等于抛 物线 开 口值 时 一 X 2 精加工余量 当 2 7 坐标值等于零时 z 0 图 3 粗车路线圈 用绝对跳转指令结合条件跳转指令语句可实现上 述的粗加工过程 选择F ANUC一0 T系统 用户宏程 序 B 编写程序如下 O 0 1 0 0 N1 0 0 G0 0 z l 粗车 2轴起点 Nl l 0 WHI L E 1 1 0 GE O D O 1 坐标 大于等于 0 开始循环 N1 2 0 I F x GT 8 G OTO N1 3 0 如 坐标超出抛物线开 口宽度 8 NI 3 0G0 1 z 一1 6 1 0 1 FI 5 车削到 z 一1 6 精车余量 为 止 N1 4 0 I F X L E 8 GOT O NI 4 0 如 z坐标在抛物线开 口宽度 以内 开始循环车 削 NI 5 0 G0 1 z 一x x 4 1 0 1 F 1 5 用抛物线 方程计算 z坐标 并保 留精加工余量 Nl 6 0 X X 一 1 0 0 z自减 准备下一次循环 N1 7 0I Fx 0G OTON1 9 0 如 z 一0加工结束 N l 8 0 END l Nl 9 0 Go o X 2 0 0 Z 1 0 0 返 回换刀点 2 3 3 精车路线 在给定精车背吃刀量的情况下 角度的细微变 化能精确反映加工点坐标值的变化 因此可 以采用 n 角度变化量近似拟合抛物线曲线 完成抛物线精加工 程序如下 N2 0 0 GO O Z 1 o X O o 精加工起点 0 o 1 O N2 1 0 G9 6 G6 4 S 1 0 0 0 FI 0 恒定圆周 速度控制 连续路径加工 N2 2 0 G0 1 Z 0 直线插 补 切人工件 N2 3 0 WHI L E a t 1 2 0 L T 9 O DO 2 角度小于等于 9 0 准许循环 N2 4 0 1 2 0 I 2 O 1 角度从 0开始 白加 每次增加 I N2 5 0 G0 1 x 一4 TANE 1 2 o z 4 TAN 1 2 0 TAN 1 2 o 计算角度对应坐标点 N2 6 0 END 2 N2 7 0 GO 0 X 2 0 0 Z 1 0 0 返 回换刀点 曲线加工完成 3 总结 数控编程是 目前 C AM 系统中能明显提高效益的 主要环节之一 本文采用F ANUC 一0 T数控系统提供 的宏指令编程模式 运用参数化编程模式来探讨解决 一 般中低档经济型数控系统不能直接加工非圆曲线的 问题 在数控机床的应用 日益普遍的情况下 通过调 整编程模式 充分挖掘数控系统的潜力 拓展数控机 床的使用范围 以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 对工厂 的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转第 1 6 7页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2 0 1 1 年 第 2 期 机 械 工 程 与自 动 化 1 6 7 8圈后的螺纹几乎不受力 因此增加螺母 的高度不能 提高螺栓的连接强度 重要的是使螺母受力均匀 为 解决这一问题 可将螺母设计成如图 5所示结构 这 样既将受力最大的螺纹切除 又可保证环槽 内的螺纹 受拉伸应力 而其余螺纹受压缩应力 为使螺栓紧固 后螺纹载荷均匀 亦可从螺栓人手 如图 6所示 在 螺栓末端加工一锥形孔 再结合相应的螺母 能在一 定程度上促使螺纹结合部位载荷均匀化 以避免振动 疲劳首先损坏螺纹受力最大的丝牙 卜 图 1 抗振螺栓结构形式 图2杆中心钻孔 图3球面螺母 2 4涂覆 粘接 剂 图 4 载荷分布 在中间螺纹段 如图 7 B段所示 涂覆粘接剂 外 套塑料套管封装 粘接剂主要成分为环氧树脂 在融 化状态装配 塑料套管破损 粘接剂流出填人装配间 隙中 待一定时间后粘接剂固化 此时螺栓通过粘接 剂与装配件固为一体 其 目的是借用非金属材料具有 一 定的吸振能力 以降低振动对螺栓的影响 依据使 用要求 可选取不同牌号及类型的粘接剂 图5卸载螺母 图6螺纹载荷均匀分布 图 7涂 覆 粘 接 剂 3结束语 为提高螺栓的抗振性能 避免低应力作用下 出现 早期断裂 需从材料的选取 结构布置 加工工艺以 及载荷的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和设计 尽可能使长 螺栓只承受轴向力 避免其他附加应力的作用 特别 是用于某些重要场合 的螺栓 可采用多种方法以减少 螺纹处的应力集 中 使其承受的载荷均匀分布 参考文献 E l i 彭拾义 减振器 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1 9 7 9 2 机械设 计手 册 编委会 机械 设计 手册 第 3卷 M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社 2 0 0 4 An t i v i b r a t i o n De s i g n o f Bo l t e d J o i n t YI J i n a n No 71 0 Re s e a r c h D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Yi c h a n g 4 4 3 0 0 3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i s p a p e r g i v e s a b r i e f a n a l y s i s a n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t h e m a i n f a c t o r s a f f e c t i n g t h e v i b r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b o l t e d j o i n t A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p r o c e s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a l f o r m o f t h e f a s t e n e r c o mb i n i n g wi t h t h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l o a d wi t h e q u a l s t r e n g t h d e s i g n we c a n i n c r e a s e t h e v i b r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o f a b o l t e d j o i n t b y p r o p e r l y r e d u c i n g i t s s t i f f n e s s a n d d e c r e a s e t h e s t r e s s c on c e nt r a t i on on t hr e a d r oo t whe n t he s t r e ngt h of t he f a s t e ne r me e t t h e r e q ui r e me nt Ke y wo r d s b o l t s v i b r a t i o n r e s i s t a n c e s t r u c t u r e I m I l l l l I l 1 接 第 1 6 5 页 参考文献 1 彝培全 数控机床编程与应用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 社 2 0 0 0 2 王永章 杜君文 程国全 数控技术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 2 0 0 1 Pa r a m e t r i c Pr o g r a mm i ng f o r NC Tu r ni ng HUANG Xi a o do ng CHEN Sh ua ng J i a n gx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y Ga n z h o u 3 4 1 0 0 0 Ch i n a Ab s t r a c t T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s a p r a c t i c a b l e wa y o f p a r a me t r i c p r o g r a mmi n g b a s e d o n t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