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_第1页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_第2页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_第3页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_第4页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1 页 共 11 页 目目 录录 一 编制依据 2 二 工程概况 3 2 1 工程总体概况 3 2 2 建筑设计概况 3 2 3 建筑外立面设计概况 4 三 施工部署 安排 5 3 1 外墙淋水的部位及淋水范围 5 3 2 各栋号外墙淋水部位 5 3 2 外墙淋水试验实施的时间 6 3 3 劳动力组织与职责分工 6 四 施工准备 6 4 1 技术准备 6 4 2 材料计划 7 4 3 施工机具计划 7 4 4 劳动力计划 7 五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7 5 1 布管和淋水一般要求 8 5 3 外墙淋水试验记录和问题处理 8 六 淋水试验质量要求 9 七 成品保护 9 7 1 淋水用水 9 7 2 外墙饰面砖及铝合金窗 9 八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9 8 1 组织措施 10 8 2 安全技术措施 10 8 3 文明施工措施 11 九 环保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 11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2 页 共 11 页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中信富春山居工程外墙外立面防水效果 满足业主入住使用功能 不断 提高建设工程施工质量 有效解决住宅工程外墙渗水质量通病 贯彻东莞市住房和城 乡建设局 2013 年 1 月 17 日下发 关于在我市开展住宅工程装饰装修分部验收前外墙 淋水试验的通知 编号 东建质安 2013 7 号 文件精神 结合中信富春山居项目工 程特点 依据设计施工图纸 技术文件 按照现行施工验收规范 技术操作规程 国 家质量检验标准 国家法令法规 政府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中信集团工程质量标准 采用外墙淋水检查的手段 加强外墙渗水质量缺陷控制 特编制本外墙淋水试验施工 方案 编制本方案依据的施工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规范及标准详见表式 1 1 表式 1 1 编制依据表 序号类别名 称编 号 1 图纸 中信富春山居工程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 包 括设计变更 图纸会审记录 设计交底等 2 施组 中信富春山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 方案 中信富春山居工程外墙工程施工方案 中信富春山居工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中信富春山居铝合金门窗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4 国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13 5 地方要求 东莞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东建质安 2010 82 号 6 地方文件 关于在我市开展住宅工程装饰装修分部验收前外墙淋 水试验的通知 东建质安 2013 7 号 7 中信集团 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管理办法 8 合同中信富春山居总承包施工合同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3 页 共 11 页 二 二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12 1 工程总体 工程总体概况概况 工程总体概况 见表式 2 1 表式 2 1 工程总体概况表 序号项 目内 容 1 工程名称中信富春山居地下室 1 10 号住宅楼 2 工程范围中信富春山居地下室 1 10 号住宅楼主体及配套设施 3 工程地址东莞市厚街镇大迳村 4 建设单位东莞市伏嘉物业投资有限公司 5 设计单位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6 勘察单位韶关地质工程勘察院 7 监理单位广东华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8 安全监督东莞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9 施工总包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10 合同范围 经审批的设计施工图纸中全部内容 具体以工程量清单以及招标文件要求为 准 11 合同性质总承包合同 12 投资性质自筹资金 13 合同工期共 570 日历天 14 安全目标东莞市安全文明施工单位 15 质量目标东莞市优良样板工程 2 22 2 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 建筑设计概况 见表式 2 2 表式 2 2 建筑设计概况表 序号项 目内 容 1 建筑功能集住宅 商业 公共配套设施为一体的住宅小区 2 建筑特点空气对流 采光性好 绿化配套好 外墙高档石材及涂料融合 色泽靓丽 3 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 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4 页 共 11 页 4 建筑层数地上12 25 层地下1 层 2 32 3 建筑外立面设计概况 建筑外立面设计概况 2 3 1 饰面砖外墙墙面 见表式 2 3 1 表式 2 3 1 饰面砖墙面 层数 内至外 外墙做法 1 墙体 2 封堵外墙螺杆洞 3 墙面水泥砂浆拉毛 4 素水泥浆一遍 内掺水重 3 5 白乳漆 5 满挂 1 0mm 20 20 规格铁丝网 6 挂灰层 20 厚 打底 12 厚 面层 8 厚 1 2 5 防水砂浆 内掺 LB 70 维尼龙聚合物水泥重的 8 7 5 厚 1 1 水泥砂浆加水重 20 的 108 胶粘贴 8 10 厚外墙面砖 8 纸皮砖水泥砂浆勾缝 劈开砖专用填缝勾缝 2 3 2 涂料外墙面 见表式 2 3 2 表式 2 3 2 涂料外墙面 层数 内至外 外墙做法 1 墙体 2 封堵外墙螺杆洞 3 墙面水泥砂浆拉毛 4 刷素水泥浆一遍 内掺水重 3 5 白乳漆 5 满挂 1 0mm 20 20 规格铁丝网 6 抹灰层 20 厚 打底 20 厚 面层 8 厚 1 2 5 防水砂浆 内掺 LB 70 维尼龙聚合物为水泥用量的 8 7 外墙腻子两遍 砂纸磨平 8 染刷外墙涂料底漆 9 染刷外墙涂料面漆 2 3 3 铝合金门窗边做法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5 页 共 11 页 1 铝合金窗边塞缝采用 1 2 水泥防水砂浆填实 2 塞缝外侧 100mm 宽 1 5mm 厚水泥基防水涂料 三 施工部署三 施工部署 安排 安排 3 13 1 外墙淋水的部位及淋水范围 外墙淋水的部位及淋水范围 1 淋水栋号 中信富春山居地下室 1 10 号住宅楼主体及配套建设工程 2 淋水范围 淋水栋号的所有外墙 外墙淋水范围包括建筑外墙 铝合金门窗 雨棚均应进行 24 小时淋水及蓄水检验 3 23 2 各栋号外墙淋水部位各栋号外墙淋水部位 1 1 号楼外墙淋水楼号 从屋面层 21 层 18 层 15 层 12 层 9 层 6 层 3 层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2 2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从屋面层 57 30m 17 层 54 30m 14 层 45 30m 11 层 36 30m 8 层 27 30m 5 层 18 30m 3 层 12 30m 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3 3 4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从屋面层 69 30m 21 层 66 30m 18 层 57 30m 15 层 48 30m 12 层 39 30 9 层 30 30m 6 层 21 30m 3 层 12 30m 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 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4 5 6 7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从屋面层 75 00m 25 层 72 00m 22 63 00m 19 层 54 00m 16 层 45 00m 13 层 36 00m 10 层 27 00m 7 层 18 00m 6 层 15 00m 3 层 6 00m 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 置图 5 8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从屋面层 17 层 15 层 12 层 9 层 6 层 3 层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 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6 9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从屋面层 12 层 10 层 6 层 3 层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7 10 号楼外墙淋水楼层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6 页 共 11 页 从屋面层 11 层 9 层 6 层 3 层各布设一圈环形管道 环形管道从 32 25 变径 见环形喷淋管道平面布置图 8 1 10 号楼 淋水实验管道 63PVC 主管分别从各栋楼供水加压泵出口处连接 3 33 3 外墙淋水试验实施时间 外墙淋水试验实施时间 外墙全面淋水试验在外墙施工完成后进行 每段外墙淋水试验不得少于 2 次 第一次全面淋水试验目的 全面检查 发现渗漏点并进行整改 第二次全面淋水试验目的 最后全面检查 确保交楼时外墙渗漏率接近零 两次淋水试水期间安排多次整改后淋水 目的是检查返修的效果 淋水试验应在外架拆除之前完成 外架拆除之前完成门窗封闭 并完成两次淋水 试验 由于本工程属于外墙采用饰面砖的工程 第一次淋水应在饰面砖粘贴和填缝完 成后进行 3 43 4 劳动力组织与职责分工劳动力组织与职责分工 为了施工管理 我项目经理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工 程经理为副组长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领导小组 其机构组成 人员编制及责任分工如 下 组 长 曾良虎 项目经理 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副组长 刘从学 项目总工 技术总部署 方案编制 戴良德 工程总监 负责现场施工指挥 质量监督工作 组 员 李兴华 洪汉林 现场施工管理 组织协调 廖健 杨湘南 交底 现场施工技术指导 细部施工做法管理 李广云 现场施工质量检查管理 梁尤江 材料的采购 配备 曾银花 淋水试验资料的整理 四 施工四 施工准备准备 4 14 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 1 熟悉 关于在我市开展住宅工程装饰装修分部验收前外墙淋水试验的通知 编号 东建质安 2013 7 号 2 编制施工方案 针对工程特点及材料特性 编制具体的施工方案 并经监理 建设 单位批准 3 技术交底 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 安全交底 使其掌握施工的关键技术及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7 页 共 11 页 对相关工序的配合 4 24 2 材料计划 材料计划 1 25 20 32 2 4 63 4 7PVC 管 25 32 63PVC 管直通 25 32 63PVC 管弯接头 25 32 63PVC 管三通 3mm 钻头 胶水 异 径接头 堵漏灵防水材料等材料 根据施工施工方案 编制工程所需的材料用量计划 作好备料 供料工作和确定仓库 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 原材料的进场检验 原材料进场由现场质量员按照公司制定的原材料进场验收 标准进行原材料进场验收 同时填写材料进场验收记录 3 原材料的技术性能 应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 4 34 3 施工机具计划 施工机具计划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机具 设备的要求及施工进度的安排 编制施工 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 落实施工机具设备需用量计划 确保按期进场 准时开工 具 体施工机具配置情况见表式 4 1 表式 4 1 施工机具配置情况一览表 序号机具名称数量用途 1 铁抹子若干 2 靠尺 2m 若干 3 密齿手锯若干 4 卷尺若干 5 打磨搓子若干 6 钢丝刷子若干 7 高压注浆机若干 用于渗漏点整改 注 表中未详尽施工工具 由施工班组根据使用情况进行配置 4 44 4 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计划 各分项工程施工人数配置情况见表式 4 2 表式 4 2 施工人员配置情况一览表 分项工程名称施工人数 人 外墙淋水 水电工 55 外墙渗水点 修补工 110 门窗工程 塞缝 20 门窗工程 防水 40 杂工 10 架子工 10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8 页 共 11 页 五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五 主要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5 15 1 布管和淋水一般要求 布管和淋水一般要求 1 挂墙淋水线管采用 25 32PVC 管 用 3mm 钻头在管上沿直线钻孔 孔距 50 80mm 喷嘴 对着墙体或窗体 在被检表面形成连续水幕 2 淋水 PVC 管挂墙的总长度 包括主管所接多根 PVC 管 应根据水压而定 需保 证 PVC 管每个小孔都有充足水量流出 3 淋水适当采用施工消防用水 但钢管内壁已生锈产生 黄水 则不得使用 4 挂墙淋水管应挂在建筑外墙顶部位置 供水主体可临时绑缚在阳台栏杆等位置 并注意保护成品 挂线管时不应采用在墙上打钉等破坏墙体 成品的措施 5 淋水检验开始前 淋水单位应将淋水范围内铝合金门窗全部关闭 因安装原因 无法关闭的门窗由门窗施工单位负责封闭 5 25 2 建筑布管淋水要求 建筑布管淋水要求 1 建筑各立面挂管间隔为每 3 层 若立面中间有横向凸出线条断开 则应根据线 条位置分段布管 见喷淋环形管道平面布置图 2 分段淋水应自上而下逐步进行 3 阳台处淋水管可断开 本工程 1 10 号楼分别在部分楼层顶板处存在线条 故立面挂管的分布楼层顶板 处围绕建筑外立面周圈进行挂淋水管 由于淋水试验现场布管较多 现场消防水压无 法满足 1 栋楼同时进行淋水试验 故做现场需要保证同时不能超过两栋同时做淋水试 验 5 35 3 外墙淋水试验记录和问题处理外墙淋水试验记录和问题处理 5 3 1 第一次全面淋水 1 第一次全面淋水持续时间不得少于 24 小时 本次全面淋水必须进行 不能因 下雨而中断或免除 2 第一次全面淋水具体布管和淋水等工作 铝合金门窗 幕墙等专业分包单位予 以配合 应合理安排淋水时间 以便进行检查记录 3 监理单位负责记录各时间段渗漏发生情况 并进行现场标识 拍照 铝合金门 窗安装单位配合进行 严禁施工单位对渗漏点隐瞒不报或故意遮掩 记录时必须以房 号为单位全部记录 记录表见附件 1 4 淋水检验记录时间段至少包括开始淋水后 4 小时 8 小时 12 小时三次 以后 每 4 小时记录一次 对于 4 小时内即渗漏的点应做特别关注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管 理人员应全程参与其处理过程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9 页 共 11 页 5 汇集铝合金门窗 幕墙安装单位应及时分析渗漏发生的原因 落实责任单位 对出现的渗漏问题由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对每个渗漏点的整改工作及时 进行监督和跟踪检查 如实记录整改完成情况 5 3 2 整改后淋水 1 整改后淋水持续时间不得小于 12 小时 不超过 24 小时 2 淋水检查由渗漏责任单位负责布管 淋水等工作 3 淋水检查不限次数 直到监理单位确定相应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为止 5 3 3 第二次全面淋水 1 第二次全面淋水持续时间不得小于 12 小时 不超过 24 小时 本次全面淋水也 必须进行 不能因下雨而中断或免除 2 此次淋水中发生的渗漏问题 由责任单位负责整改 淋水检查按上述标准执行 3 若在第二次全面淋水后 按单位工程统计的户均渗漏率不大于 0 1 处 户 则 该楼栋后续可不进行全面淋水检验 各渗漏点整改完成后 责任单位应自行进行淋水 检查 监理应督促落实 第二次全面淋水后 由监理单位填写 第二次全面淋水后外 墙淋水试验情况汇总表 见附件 2 并对渗漏情况进行统计 5 3 4 资料 外墙淋水试验情况记录表 附件 1 和 第二次全面淋水后外墙淋水试验情况 汇总表 附件 2 作为住宅工程装饰装修分部验收的必备资料 未按要求进行外墙淋 水试验或淋水检验不通过的工程 不能进行装饰装修分部验收和竣工验收 六 淋水试验质量六 淋水试验质量要求要求 按单位工程统计的户均渗漏率不大于按单位工程统计的户均渗漏率不大于 0 10 1 处处 户 则该楼栋可停止全面淋水检验 户 则该楼栋可停止全面淋水检验 各渗漏点整改完成后 自行进行淋水检查 直至单位工程无渗漏点 各渗漏点整改完成后 自行进行淋水检查 直至单位工程无渗漏点 以项目经理为首 建立生产 监督相互制约的质量保证体系 做到事事有人管 环环有人抓 并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小组 下设专职质检员 做到事前有交底 事后有验收 七 成品保护七 成品保护 7 17 1 淋水用水 淋水用水 淋水试验所用的水源为施工消防用水 禁止使用钢管内壁已生锈产生 黄水 的 施工消防用水 以免对外墙饰面砖 铝合金窗造成污染 7 27 2 外墙饰面砖及铝合金窗外墙饰面砖及铝合金窗 1 淋水管不得直接采用钉子固定在饰面砖墙面 避免对墙体整体性造成破坏 应固定在阳台栏杆上面 2 工人在操作过程不得对已完成的铝合金门窗框及玻璃产生破坏 3 渗漏点修复整改过程应注意对外墙饰面砖的保护 避免对渗漏点周围饰面砖 产生破坏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外墙淋水试验施工方案 第 10 页 共 11 页 八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八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 18 1 组织 组织措施措施 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的原则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是安全文明施 工的第一负责人 负总的责任 安全总监为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责人 负组织协调责 任 现场设立专职安全员 安全员有 奖罚权 和 一票否决权 安全员的决定 各管理人员 班组长必须无条件执行 安全组织机构 安全检查小组 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 曾良虎 项目经理 副组长 邹 强 安全总监 执行责任人 何 明 安全员 组 员 各施工管理员 各作业班组长 在安全检查小组的领导下 实施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程序 组织每周一次 的全面安全检查 落实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及时纠正违章 冒险 蛮干行为 对查出 的隐患限期整改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8 28 2 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 1 建立安全责任制 进入现场前 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工作 对施工机械操作进行培训 安全员作好安全检查工作 2 严格遵守东莞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3 阳台周边 无防护的屋面周边设置 1 2m 高的两道护身栏杆 并设置固定的高 度不低于 18cm 的档脚板 4 当临边的外侧为通道时 除防护栏杆外 敞口立面必须采取满挂密目安全网 或其它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 5 分层施工的楼梯口 梯段边及休息平台处必须安装临时护栏 6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 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 必须及时解决 危及人身安全时 必须停止作业 7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 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高处作业中 所用的物料 均应堆放平稳 不妨碍通行和装卸 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 作业中的 走道 通道板和登高用具 应随时清扫干净 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 理运走 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 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8 遇有六级以上强风 浓雾等恶劣气候 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 暴风雪及台风暴雨后 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加以检查 发现有松动 变形 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