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高考历史 三轮冲刺练习 中国近代史部分 四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又指出:“同胞们! 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中国民族就是我们全体同胞! 我们能坐视国亡族灭而不起来救国自救吗?”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反对妥协退让政策B.已由幼稚走向成熟C.提出统一战线主张D.举起民族主义大旗20世纪初期,汉语中出现了相当多的以“国”字开头的词语,包括“国画”“国乐”“国术”“国药”“国学”“国医”等,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些词汇的运用逐渐普遍化。这反映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B.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C.外来文化刺激民族文化发展D.新文化运动纠正了形式主义偏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指出:“本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党,随时都须准备武装暴动的党,在民族革命的进程中,应该参加武装斗争的工作,助长进步的军事势力,摧毁反动的军阀势力,并渐次发展工农群众的武装势力。”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掌握了国民革命军队的领导权D.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历史背景是()A.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A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B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C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D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抗战即将胜利之时,毛泽东发文谈道: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毛泽东的上述言论表明()A中国共产党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B国民党窃取了抗战胜利果实C蒋介石在抗战后期已经放弃了抗战D中国主要矛盾由外向内转变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五年内兴建钢铁、有色冶金、机械、电力、电器、化工等大中型工厂并利用外国资本、引进国外技术。该计划( )A使近代中国实现了工业化B有助于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C有效遏制了官僚资本成长D成功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根据南京条约,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因此,南京条约()A.反映了英国贸易自由化的要求B.导致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C.损害了中国贸易和司法主权D.使英国对华贸易居于出超地位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了不同的谜底:屈原(原子弹)和苏武(苏联出兵),周恩来则认为是“共工氏”(传说中的水神),还有人认为谜底是华佗(拖,意为牵制)。这些不同的谜底说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功绩被忽视B.国际援助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C.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D.人们对抗战胜利不同的理解和认识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关于红军长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央红军先后经历了湘江、大渡河、遵义、岷山到达陕北吴起镇B.长征精神的总结和发扬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C.四渡赤水是毛泽东第一次领导红军取得的胜利D.遵义会议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阅读18941920年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资本平均年增长率表,此阶段()A官僚资本因甲午战争失败而衰退B重工业资本超过轻工业资本C外国资本因特权而占据主导地位D民族资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原因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饬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仟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可附搭”由此可知(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列宁认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能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法国大革命 B.俄国二月革命C.辛亥革命D.新民主主义革命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A工人斗争由自发阶段走向自觉阶段B工人阶级逐步成为独立政治力量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日趋尖锐D工人阶级的民主意识在迅速提高材料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思潮情绪化”的结果,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上近代化的进程。请回答:(1)结合史实评价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情绪化”的结果。(2)结合史实评价辛亥革命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上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材料二由本以治末,洋务之纲领也。欲明洋务必自此始。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材料三论者徒夸其水师之练习,营务之整顿,火器之精良,铁甲战舰之纵横无敌,为足见其强;工作之众盛,煤铁之充足,商贾之转输负贩及于远近,为足见其富。遂以为立国之基在此,不知此乃其富强之末,而非其富强之本也!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摘编自王韬纪英国政治(1)根据材料一,说明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其主要贡献。(2)概括材料二观点并作简要评价。(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中王韬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一,指出其原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编者按:亮剑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之一。亮剑中体现的亮剑精神是: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亮剑精神,是我们国家军队的军魂。剑锋所指,所向披靡。)亮剑中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亮剑的主角李云龙,抗战初任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团长,指挥全歼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后来,李云龙会同国民党358团团长楚云飞袭击日军县城守备部队,全歼日军守备部队官兵,从此二人惺惺相惜,成了朋友。1941年冬天,李云龙率独立团在野狼峪设伏,全歼日军两个中队,引起极大震动。日军为剪除独立团,袭击赵家峪,并将李云龙妻子抓进平安县城。于是,独立团直接进攻平安县城。攻城期间,楚云飞部自觉阻击驰援平安县城的日军。在平安县城之战后,楚云飞派两个营进驻李云龙团部所在地大孤镇,此举激怒了李云龙,李云龙以演习为名,围困楚云飞部,迫使其撤离大孤镇。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李云龙与楚云飞在淮海战场上交战,双方险些同归于尽。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业被当作士农工商之“末”,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近现代意义上的商法起始于清末大规模的商事立法,其间完成了包括钦定大清商律(1903年,包括商人通例和公司律)、破产律(1906年)等一系列商事法规。这些法律从形式、体例到内容都具有创新性,符合中国法制近代化的需要。它完备了中国近代的法制体系,有助于中外法律文明的相互融汇。摘编自许世英论清末商法的实施及其效果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明文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一十七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第二十三条规定,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复议。但参议院对于复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材料三美国宪法的产生源于美国社会本身具有的独特的民主、共和传统和西方古典自然法思想及长期实行的悠久的普通法传统从而构造出美国宪法中规定的“三权分立”和“联邦制”等国家权力配置方式与制度设计,使美国宪法既有明确的原则,又有具体的条款,既可以操作,又富有弹性,从而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长久的适应力。摘编自彭澎论1787年美国宪法的宪政理念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修订法律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的共同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答案解析D;解析:中共在长征途中发出抗日号召,并没有涉及反对妥协退让政策的内容,故A项错误;“由幼稚走向成熟”是指遵义会议,故B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提出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C项错误;宣言中号召中华民族一致抵抗,故D项正确。答案为:C解析:20世纪初期,汉语中出现很多“国”字开头的词语,20世纪20年代以后,这些词语的运用逐渐普遍化,反映出外来文化刺激民族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出现很多“国”字开头的词语并不能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也不意味着中华文化由世俗走向高雅,故排除A、B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具有形式主义偏向,故排除D项。答案为:A答案为: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共两党均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培训农民运动干部,发表农村和农民题材文章,应该是在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是在全面抗战开始之后,故C项错误;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故D项错误。答案为:C;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是在1952年底,故A项错误;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即将结束,故B项错误;“北上计划”参观的地点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是东北解放区,辽沈战役后,东北全境解放,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故C项正确;材料说的是中共为争取民主人士的所做的努力,故D项错误。答案为:D;解析: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在抗战后的1946年由于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而破裂,故A项错误;材料中抗战并未结束,故B项错误;蒋介石在抗战后期是消极抗日,但不是放弃抗战,故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毛泽东对国民党的态度,表明当时抗战胜利在即,主要矛盾即将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为:B;解析:根据材料“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制订重工业发展计划可以促进当时中国工业的发展,为全面抗战奠定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中国近代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计划也可以促进官僚资本的发展,故C项错误;这一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故D项错误。答案为:A解析:根据材料“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而不必跟官办贸易机构打交道”可知,英国主张在中国贸易自由化,反对中国政府的干预,故A项正确。答案为:D解析:“华佗(拖,意为牵制)”,意为中国有效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其中包括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战,故A项错误;B项本身说法错误;材料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是抗战的中流砥柱,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谜底的不同可知,人们对抗战胜利的认识有所不同,故D项正确。答案为:B解析:中央红军先到达遵义,然后强渡大渡河,故A项错误;红军长征中体现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国革命的精神财富,促进中国革命发展,故B项正确;毛泽东在长征前领导了三次反“围剿”胜利,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故D项错误。答案为:D;解析:官僚资本在19141920年呈下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各个军阀大肆出卖国家权益而使官僚资本所占比重下降,故A项错误;图表没有体现重工业与轻工业的比例关系,故B项错误;通过图表的比例关系,可知外国资本并不占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通过图表可知民族资本在各个时期,都保持在10%以上的年增长率,故D项正确。答案为:C;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美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就是为了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C项正确。答案为:C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开平矿务局采取募股集资的股份制方式设立,说明洋务企业受到西方经营方式的影响。故答案为C项。开平矿务局属于民用工业,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煤矿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答案为:D解析:法国大革命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与材料中“特殊性”不符,故A项错误;俄国二月革命是俄国的民主革命,是沙俄历史发展的产物,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阶级矛盾尖锐的产物,故C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组成部分,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足,资产阶级软弱,故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这是特殊性的体现,故D项正确。答案为:B 答案为:A;解析:材料中“一部分人参加的斗争,大都是在被逼无奈”表明是自发,“牵涉方面广、斗争复杂、组织严密、斗争策略娴熟和胜利成果(经济、政治诉求)全面”表明是自觉阶段,故A正确。一 、材料阅读答案为:(1)该观点错误。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客观上有利于辛亥革命的进行;清末“新政”等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随着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湖北革命党人乘机策划起义。(2)该观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无法也不可能担当实现中国近代化的使命。辛亥革命不仅没有打断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反而在事实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联系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是当时激进主义情绪化的结果”的观点是错误的。本题的回答首先是表明对材料中观点的看法,然后根据教材有关内容,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民族危机、革命力量的发展、有利的革命时机等方面来论证说明辛亥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2)本题的回答首先要表明观点,联系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打断了当时通过改良走上近代化的进程”的看法是错误的。论证说明过程一方面可以从清政府改良进程的失败,另一方面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来进行。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严重;洋务运动开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贡献:传播西方思想,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变革。(2)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评价: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不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的道路。(3)变化:由主张“中体西用”到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原因:对西方社会的了解,使王韬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制度问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王韬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结合18491894年的史实回答,即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这一时期;第二小问,其贡献应依据王韬的主要活动总结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1年1月国开电大专科《办公室管理》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6年中国铝包装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真空保鲜袋行业市场规模及未来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江西吉泰庐陵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岗位调整及部分岗位延期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旅游集团招聘二级企业正职负责人1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南开放大学2025年秋《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形考任务1-3答案
- 2025西藏拉萨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30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三州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招聘技术经理人6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核医学科甲状腺癌术后放射碘治疗指南
- 2025版酒店物业合同租赁标准模板
- 2025年中医确有专长考试题(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卷(含参考答案)三套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 章节测试答案
- 样品确认书三篇
- 001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讲
- 高二英语阅读理解30篇
- (新版)广告设计师(高级)备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汇总)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英语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胃肠间质瘤诊疗共识
- 网络安全等保三级建设整改方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建设整改方案
- 电厂烟气脱硝(脱硫)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