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第10课 游褒禅山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三维设计三维设计 2013 2013 年高一语文年高一语文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第 1010 课课 游褒禅山游褒禅山 记课时检测记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新人教版必修 2 2 时间 40 分钟 分值 62 分 一 基础巩固 25 分 1 5 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 碑文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 持 拿 B 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 责怪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夷 平坦 C 往往有得 得 心得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 帮助 D 何可胜道也哉 胜 尽 盖音谬也 谬 错误 解析 A 项 文 应为 残存在石碑上的文字 答案 A 2 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D 独其为文犹可识 于人为可讥 解析 C 项 两个 乃 都相当于 是 表肯定 副词 A 项 第一人称代词 自己 代词 它 B 项 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 连词 表转折 D 项 动词 有 动词 是 答案 C 3 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D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2 解析 A 项 古义 的原因 今义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或表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 举动 限用于固定词组做宾语 B 项 古义 不同寻常 今义 程度副词 很 十分 C 项 古今意义相同 所说的 D 项 古义 到了 今义 连词 表示另提一事或另一情况 答案 C 4 下列各句中 加点字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B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C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D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解析 例句与 A 项都是名词作动词 BC 两项 为动词作名词 D 项 为形容词作动词 答案 A 5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距洞百余步 有碑仆道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此余之所得也 所谓前洞也 遂与之俱出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A B C D 解析 是省略句 有碑仆 于 道 余 遂与之俱出 是判断句 是 状语后置 答案 B 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 分 译文 2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4 分 译文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 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 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2 尽了自己的 努力却未能达到的人 便可以无所悔恨 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3 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 深入思考并且谨慎地采取 传闻材料 的缘故 3 二 阅读鉴赏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7 11 题 游灵岩记 高 启 吴城东无山 唯西为有山 其峰联岭属 纷纷靡靡 或起或伏 而灵岩居其间 拔奇 挺秀 若不肯与众峰列 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 有亭焉 居其半 盖以节行 者之力 至此而得少休也 由亭而稍上 有穴窈然 曰西施之洞 有泉泓然 曰浣花之池 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又其上则有草堂 可以容栖迟 有琴台 可以周眺览 有轩以 直洞庭之峰 曰抱翠 有阁以瞰具区 注 之波 曰涵空 虚明动荡 用号奇观 盖专此邦之 美者 山 而专此山之美者 阁也 启吴人 游此虽甚亟 然山每匿幽棨胜 莫可蒐剔 如鄙予之陋者 今年春 从淮南 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其客十人复来游 升于高 则山之佳者悠然来 入于奥 则石之 奇者突然出 氛岚为之蹇舒 杉桧为之拂舞 幽显巨细 争献厥状 披豁呈露 无有隐遁 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识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 尚能待人而自见 而况人之异 于众者哉 公顾瞻有得 因命客皆赋诗 而属启为之记 启谓 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 人于登 临之乐不常遇 有其地而非其人 有其人而非其地 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今灵岩为 名山 诸公为名士 盖必相须而适相值 夫岂偶然哉 宜其目领而心解 景会而理得也 若启之陋 而亦与其有得焉 顾非幸也欤 启为客最少 然敢执笔而不辞者 亦将有以私 识其幸也 十人者 淮海秦约 诸暨姜渐 河南陆仁 会稽张宪 天台詹参 豫章陈增 吴郡金 起 金华王顺 嘉陵杨基 吴陵刘胜也 注 具区 太湖的古称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盖以节行者之力 节 节省 B 有轩以直洞庭之峰 直 直达 C 游此虽甚亟 亟 屡次 D 宜其目领而心解 领 看到 解析 直 正对着 答案 B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至此而得少休也 逝者如斯 而未尝往也 B 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C 而亦与其有得焉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4 D 盖以节行者之力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解析 C 项 代词 他们 A 项 连词 表顺承 连词 表转折 B 项 结构助词 的 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 项 连词 表目的 为了 介词 因为 答案 C 9 以下四组句子中 全都表明灵岩山 待人而自见 的一组是 3 分 峰联岭属 纷纷靡靡 或起或伏 盖以节行者之力 至此而得少休也 升于高 则山之佳者悠然来 入于奥 则石之奇者突然出 氛岚为之蹇舒 杉桧为之拂舞 匿幽棨胜 莫可蒐剔 如鄙予之陋者 A B C D 解析 写的是众山的情状 说的是山上的亭子是可供休息的地方 答案 C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本文作者主要通过对登灵岩山经历的介绍 通过不同人登山时灵岩山所表现出的姿 态 引发一种对生活的思考 B 群山之中 灵岩山身姿挺拔 一枝独秀 像是不愿意与众山峰排列在一起 因此 看到这座山峰的人 都认为它有特殊之处 C 灵岩山上的西施之洞 浣花之池等 都是吴王夫差当年设宴游玩的地方 这就为这 座山峰增添了文化气息 D 灵岩山是一座趋炎附势的山 像高启这样浅薄的人到来时 便把幽境胜景都隐藏起 来 而当长官来游时 则大献殷勤 登高山 则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 进深山 就让奇石 突然出现 解析 灵岩山是一座趋炎附势的山 只是作者的一种感受 并不是事实 像高启 这样浅薄的人 也不恰当 答案 D 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 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识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4 分 译文 2 有其地而非其人 有其人而非其地 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 6 分 译文 参考答案 1 这才知道自己对于这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 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识 素昧 为得分点 5 2 有这样的山而遇不到这样的人 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 都不能完全获 得游览的快乐 非 尽 乐 为得分点 参考译文 吴城的东面没有山峰 只有西面有山峰 这些山峰连绵不断 众多而富丽 起起伏伏 而灵岩山在这些山峰中间 身姿挺拔 一枝独秀 像是不愿意与众山峰排列在一起 看到 这座山峰的人都认为它有特殊之处 爬这座山的时候 需要仰着脸向上走 在半山腰处有 一个小亭子 大概是为了节省路人的体力而建的 到这里 人们就可以稍微休息一下 从 亭子稍微向上走 有一个幽深的洞穴 名叫西施之洞 洞里有一汪水量很大的泉水 名叫 浣花之池 这都是吴王夫差当年设宴游玩的地方 再往上走 有一座草堂 可以供游人停 留休息 有一个琴台 可以站在上面向四周远看 有一个有栏杆的长廊 正对着洞庭山的 山峰 这个小轩叫做抱翠 还有一个小阁子 可以俯瞰太湖的波涛 叫做涵空阁 它在山 水之间动荡着 因此号称奇观阁 大概吴郡最美的山 就是灵岩山 而灵岩山最美的风景 就是奇观阁 我是吴地人 虽然屡次到此游玩 然而这些山峰常常把幽境胜景都隐藏闭塞起来 找 不到幽境胜景 也就挑不出差错 好像灵岩山存心鄙视我这样的浅薄之人 今年春天 跟 随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人饶公和十位门客再一次游览 长官来游 灵岩山就大献殷勤 登 高山 则让优美山景自然出现 进深山 就让奇石突然出现 山间雾气也为长官而舒展 就连杉树桧树都为长官的到来而起舞 不论是明显的 不明显的 大的 小的 争着呈现 它们的姿态 或打开 或敞亮 或显出 或展露 没有什么隐蔽躲闪 这才知道自己对于 这山是从今天开始明白 过去一向并不了解 这与众不同的山 尚能根据不同的人来表现 自己不同的态度 更何况与众不同的人呢 饶公游完这座山后很有心得 于是让那些门客赋诗 并嘱咐我为这件事作一篇记 我 说 天下奇异的地方并不多见 人在登山时能够顺遂也不是常遇到的 有这样的山而遇 不到这样的人 或者有这样的人而见不到这样的山 都不能完全获得游览的快乐 现在灵 岩山作为一座名山 各位都是当今的名士 大概就是山正在等待着而人也正遇上了 这怎 么能是偶然呢 这应该是人用眼睛看到 心里理解 而景物被领会到 理趣被体会到啊 而像我这样浅陋的人 也跟着一起享受游山之乐 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吗 我算饶公的年龄 最小的一个门客 然而敢执笔做记而不推辞的原因 也是因为能够私下里记下这种幸运啊 十位门客是 淮海秦约 诸暨姜渐 河南陆仁 会稽张宪 天台詹参 豫章陈增 吴 郡金起 金华王顺 嘉陵杨基 吴陵刘胜 三 表达交流 15 分 12 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的表述 在横线上将语段补充完整 5 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 大地能载万物 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青松不惧 6 风雪 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强刚毅 参考答案 滴水可以穿石 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 绳锯可以木断 是在告诉 我们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 大海能容纳百川 是在告诉我们心胸要宽阔容物 壁立能够千 仞 是在告诉我们要无私无欲 13 把下面的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 可以增删词语 但不得改变原意 5 分 游褒禅山记 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 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 当时他 34 岁 王安 石与两位朋友和弟弟同游褒禅山后 写成此文记游 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答 参考答案 游褒禅山记 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