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I)卷_第1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I)卷_第2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I)卷_第3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I)卷_第4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秦统一中国》同步练习(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9 9 课课 秦统一中国秦统一中国 同步练习 同步练习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秦灭六国秦灭六国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2 分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实现大统一的封建王朝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秦朝 隋朝 西晋 元朝 A B C D 2 2 分 中国银行行徽 图甲 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 图乙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 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图甲 中行行徽 图乙 古钱币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3 2 分 2016 七上 晋江期中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大帝国指的是 A 夏朝 B 秦国 C 秦朝 第 2 页 共 10 页 D 西汉 4 2 分 2018 七上 紫金期中 秦始皇被称为 千古一帝 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 灭掉六国 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实行分封制 修建灵渠 A B c D 5 2 分 2016 九上 武城期中 为巩固统一 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 A 统一文字 B 统一度量衡 C 盐铁官营 D 统一货币 二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6 2 分 2019 七上 滨州期中 汉书 地理志 言 秦并兼四海 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故不立尺土之封 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表明秦朝在地方上采取的措施是 A 推行分封制 B 实行郡国并行制 C 推行三公九卿制 D 推行郡县制 7 2 分 2019 七上 潍城期中 如图是四方古印文 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第 3 页 共 10 页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8 2 分 2019 山西 有学者指出 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 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 也 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权制 9 2 分 2019 深圳模拟 最近 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了 关于在北京市 山西省 浙江省开展国家监 察体制改革试点方案 决定在这三个省级行政区设立专门的监察委员会 以依法加强监察工作 请问在秦朝的中 央机构中承担 监察 工作的是哪一个官职 A 丞相 B 太守 C 太尉 D 御史大夫 10 2 分 2019 七上 韶关期中 中国银行行徽 图 1 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 图 2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第 4 页 共 10 页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三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巩固统一的措施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1 2 分 2019 七上 东莞期中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记载 秦始皇到梁山宫 见丞相车骑甚众 显 示出不高头 后来身边人告诉了丞相 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 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显示出自己的暴戾 打击丞相 B 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 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12 2 分 2018 七下 大庆开学考 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其疆域辽阔 有关秦朝疆域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A 西起临洮 B 东至大海 C 北到长城一带 D 南达南海 13 2 分 2018 七下 云南月考 长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一个外国人曾这样评价 一个能够修 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 秦长城的起点是 A 西起临洮 东至辽东 第 5 页 共 10 页 B 东起临洮 西至辽东 C 东起鸭绿江 西至嘉峪关 D 西起嘉峪关 东至鸭绿江 14 2 分 2019 九下 滨海月考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 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 强国 比如战国时 期统一中原的秦国 18 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 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 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 你认为他们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A 发展经济 B 武力掠夺 C 制度创新 D 科技强国 15 2 分 2017 七上 简阳期中 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考试选拔 C 地方推荐 D 皇帝任命 四 四 材料探究材料探究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6 10 分 2019 七上 揭西期末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 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 废除土地国有制 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这就破坏了奴 隶制的生产关系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 黥劓其博 斯年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诸侯畏惧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 自以为德兼山皇 功过五帝 乃更号曰 皇帝 命为制 令为诏 除谥法 第 6 页 共 10 页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2 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 3 材料三中 初并天下 的 王 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并天下 有何意义 4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 5 材料二 四中商鞅和秦始皇釆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17 20 分 2019 七下 北海期末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作为悠久的多民族国家 在制度方面多 有建树 而且体系之完备 经验之丰富 影响之深远都是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 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当时 隋唐时期 的条件下 这是一大发明 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 平民 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 公卿 可以参政的机会 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人称它为中国古 代的 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 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 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唐代 宰相共有三个衙门 当时称为三省 一中书省 二门下省 三尚书省 钱穆 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四 明太祖认为 自秦以下 人人君天下者 皆不鉴秦设相之患 相从而命之 往往病及于国君者 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五 故宫导游说 这个不起眼的偏房 如图 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 成为了这个王朝 的权力中心 第 7 页 共 10 页 1 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 2 请问材料所指的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是什么 此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3 请问材料三中唐太宗进一步完善的是哪种政治制度 4 由于材料四的认识 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 5 导游所说的 偏房 指的是哪一机构 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何影响 18 20 分 2018 七上 金坛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 法令出一 别黑白而定一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 秦新破六国 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 始皇下其议于群巨 最后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 庆 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但从制度本身来说 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 的地方政权 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护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 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 之梦 材料四 制定国家监察法 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第 8 页 共 10 页 选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从其产生之日起 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 大一统的性质 其职能就 具有维护 推动 发展和形成多民族 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摘自 凤凰网 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上 是谁 他建立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 材料二中 古封国制 是指哪一制度 材料二认为郡县制与 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 相比 有 什么主要特征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汉统治者是如何 规范 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的 4 材料四反映了我国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监察制度的建设 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 13 个州部 每州部派刺 史一人 你认为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5 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 9 页 共 10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秦灭六国秦灭六国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二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