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1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2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3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4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苏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III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被誉为 彩云之南 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 怡人的气候 更有悠久的历史 这里曾生活着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2 2 分 北京 2008 年第 29 届奥运会吉祥物是 5 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 借鉴 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 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A 北京人 B 河姆渡原始居民 C 半坡原始居民 D 大汶口原始居民 3 2 分 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 下列表述中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A 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 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 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 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4 2 分 在下列传说的人物中 谁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首领 A 尧 B 舜 第 2 页 共 14 页 C 禹 D 黄帝 5 2 分 公元前 841 年 周王朝发生了 国人暴动 事件 当时周王朝统治者是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6 2 分 为了巩固政权 西周统治者实行了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7 2 分 洹水安阳名不虚 三千年前是帝都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8 2 分 下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 某中学 走近历史 社团通过研究它的相关 资料 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第 3 页 共 14 页 A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 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 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 大量应用于百姓日常生活 9 2 分 修建于战国时期 使成都平原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的水利工程是 A 长城 B 灵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10 2 分 从夏 商 西周三代的覆亡中 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 重视教育 B 得民心者得天下 C 发展经济 D 增强军事力量 11 2 分 战国时期与春秋时期相比 A 霸主出现更多 更替更频繁 B 周天子的地位有所提高 C 诸侯国的数目不断增加 D 战争更为频繁惨烈 12 2 分 下面四幅图片 分别是中国古代典籍的封面 如果你要查阅有关法家的主张 你应该查阅的书籍 是 A 墨子 第 4 页 共 14 页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13 2 分 周朝分封的齐鲁两个诸侯国大致都在今山东境内 而山东简称 鲁 与以下各项中哪一项关系最 密切 A 齐桓公 尊王攘夷 损害了周王的威信 B 齐国综合实力远远弱于鲁国 C 老子及其学说对后世影响巨大 D 孔子及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14 2 分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体现在 A 城市的出现 B 金属货币的使用 C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D 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15 2 分 既属于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的诸侯国是 A 齐国 B 晋国 C 燕国 D 赵国 16 2 分 公元前 209 年夏 900 多个农民被征发去渔阳戍守长城 途中遇到大雨 不能按期到达 情急 之下 他们当中的领队人杀死押队的军官 发动起义 材料中的 领队人 是 A 李斯 韩非 B 项羽 刘邦 第 5 页 共 14 页 C 陈胜 吴广 D 商鞅 李冰 17 2 分 西汉时期 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 它为西汉进入鼎盛局面奠定了 基础 关于 文景之治 出现的原因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吸取秦亡教训 B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C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汉初 休养生息 政策取得成效 18 2 分 这是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 在这一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中国的 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 指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之治 19 2 分 提示历史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下列因果搭配错误的是 A 丝绸之路开辟 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 陈胜吴广起义 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C 文成公主人藏 密切了汉藏两地的交往 D 郑和七下西洋 延续了中外的友好往来 20 2 分 战国时期 使秦国能够最终兼并六国 为统一全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事件是 A 商鞅变法 B 李悝变法 C 管仲改革 第 6 页 共 14 页 D 邹忌改革 21 2 分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 8 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 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 即位年龄 1011311281512 寿命 岁 2723130393634 A 统治者实行暴政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陈胜吴广起义 D 诸侯割据一方 22 2 分 据史书记载 某官吏 纠弹为之责 私言于始皇 百官甚畏之 称之为 风霜之吏 此官职应是 A 御史大夫 B 丞相 C 太尉 D 刺史 23 2 分 使儒学居于独尊地位 成为此后整个汉代以至两千年封建社会间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的历史事件 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汉武帝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C 隋唐创立科举制 D 清朝统治者大兴 文字狱 24 2 分 汉初高祖采取了 兵皆罢归家 的措施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A 巩固统治 B 增加农业劳动力 C 稳定民心 D 稳定社会局势 25 2 分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记载 秦始皇到梁山宫 见丞相车骑甚众 显示出不高兴 后来身边人告 诉了丞相 丞相为之收敛 秦始皇猜测有人泄漏了他的话 便把当时在场的人都杀了 秦始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是 A 显示出自己的暴戾 打击丞相 B 让所有的人都害怕自己 C 维护皇帝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 D 为即将进行的政治改革营造声势 26 2 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史记 B 春秋 C 农政全书 D 宋书 27 2 分 2015 年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在我国古 代 也有一项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麻沸散 它是我国最早的全身麻醉药剂 其发明者是我国古代名医 A 扁鹊 B 李时珍 C 张仲景 D 华佗 第 8 页 共 14 页 28 2 分 丝绸之路 是中外联系的纽带 沟通中西的桥梁 被称为流动的 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 一结论的是 A 汉朝的使者 商人沿路西行 B 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 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 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29 2 分 在达州市中小学生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上 刘老师将自己的心得概括为 班级管理如烹小鲜 应该无为而治 同时要强化德育教育 让学生学会仁爱 他的班级管理理念中蕴含着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学派 的主张 A 儒家 法家 B 道家 兵家 C 道家 儒家 D 墨家 儒家 30 2 分 如图材料描述的作品是 A 史记 B 兰亭序 C 资治通鉴 D 红楼梦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例题 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桂陵之战后 错误 在桂陵之战后 第 9 页 共 14 页 理由 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是在长平之战后 桂陵之战是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的战役 下图是生活在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子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555 分分 32 20 分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有着辉煌的历史 依据所学内容及题中 的图一回答问题 1 中国人和水稻打交道七八千年 那么距今约 7000 年的长江流域哪一聚落居民就已种植水稻 2 看图一 他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 教民播种五谷 的农业创始人 请问他是谁 3 工具的革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观察上图说说图二和图三的工具分别最早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 4 图四是我国历史上哪一工程的示意图 该工程是什么时期由何人主持修建 该工程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这一工程至今仍发挥哪些作用 第 10 页 共 14 页 3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好的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礼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君书 更法篇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古风 材料三 孝武初立 卓然罢黜百家 表章六经 遂畴咨海内 举其俊茂 与之立功 如武帝之雄才大略 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 随诗书所称 何有加焉 汉书 武帝传 1 材料一中 商君 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的精神付诸实践的是什么事件 商君 改革的理论 基础是什么 商君 改革与材料二中的 秦王扫六合 有什么联系 2 材料二中 秦王扫六合 后 为了防止地方割据 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中 武帝之雄才大略 在 针对地方割据问题上 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三中武帝 罢黜百家 表章六经 是把什么思想作为统治思想 对待 武帝 所推崇的思想 材 料二中的 秦王 是什么态度 武帝 和 秦王 采取不同思想统治措施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秦始皇 汉武帝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3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材料中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青铜器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 这一著名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2 在推动 社会在大变革 中 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什 么 第 11 页 共 14 页 3 通过对以上几个历史时期的问题的探究 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