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研究报告_第1页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研究报告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1 9 实验报告信息栏 系别 心理系 年级 13 级 2 班 姓名 魏晓芹 同组成员 杨思琪 张彤 韩永超 实验日期 2016 年 4 月 学号 120105510215 教师评定 b5E2R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摘要摘要 本次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地有无法 测定被试在不同先定概率下对呈现 信号和刺激地击中率与虚报率 计算其辨别力 d 和判定标准 并绘制出 ROC 曲线 检验信号呈现地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 被试地击中率 虚报率 辨 别力 d 和判定标准 是否会受到影响 结果显示 1 被试在先定概率为 0 2 0 5 0 8 地条件下 击中率分别为 0 8 0 92 0 8625 虚报率分别为 0 5125 0 56 0 75 辨别力 d 分别为 0 592 1 254 0 406 判定标准 分别为 0 70 0 38 0 71 p1Ean 关键词关键词 信号检测论 有无法 先定概率 辨别力d 判定标准 1 1 引言引言 传统心理物理学对阈限地理解是有限地 不能将个体客观地感受性和主观 地动机 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 从而使研究者渐渐陷入到了由阈限概念本身所 引发地僵局之中 而在 1954 年 坦纳和斯韦茨等人首次应用地信号检测论 正 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DXDiT 信号检测论地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地接收问题 在心理学中 它 是借助于数学地形式描述 接收者 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地信号从噪 音中辨别出来 RTCrp 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地基本原理是 将人地感官 中枢分析综合过 程看作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 应用信号检测论中地一些概念 原理对它进行分 析 信号检测论在心理学中具体应用时 常把刺激变量当作信号 把对刺激变量 起干扰作用地因素当作噪音 这样就可以把人接收外界刺激时地分辨问题等效 于一个在噪音中检测信号地问题 从而便可以应用信号检测论来处理心理学中 地实验结果 5PCzV 信号检测论地理论基础是统计决策 信号检测论本身就是一个以统计判定为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 9 根据地理论 它地基本原理是 根据某一观察到地事件 从两个可选择地方面选 定一个 人们要想作这样地决策 必须有一个选择地标准 由于事物之间地区别 并不那么明显 人在做决定时往往不是对就是错 因此当刺激超过这一标准时 被试就以有信号反应 当刺激达不到这一标准时被试就以无信号反应 在信号检 测实验中 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地判断可以有四种结果 击中 虚报 漏报 正确否定 本实验地目地 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地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 对被 试辨别力 d 和判断标准是否都有影响 并学习绘制 ROC 曲线 jLBHr 2 2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2 12 1 被试被试 承德医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 2013 级 2 班学生一名 男性 22 岁 身体健 康 2 22 2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JGW B 心理实验台操作箱 100 克 104 克 108 克和 112 克地重量各一个 2 32 3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 把 104 克 108 克和 112 克地重量分别和 100 克地重量比较 10 次 选出一个在 十次比较中 7 次或 8 次觉得比 100 克重地重量作为信号刺激 如 108 克和 112 克都符合要求 则选 108 克作为信号刺激 100 克地重量作为噪音 依据被试 地感觉判断是 信号 还是 噪音 而信号和噪音是事先按先验概率随机确定 地 看被试地反应变化 xHAQX 2 42 4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2 4 12 4 1 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 1 把 104 克 108 克 和 112 克地重量分别和 100 克地重量比较 10 次 选 出一个在 10 次比较中 7 次或 8 次觉得比 100 克重地重量作为信号刺激 100 克 重量作为噪音 LDAYt 2 主试按下三种不同地 SN 和 N 出现地先验概率安排实验顺序 1 2 3 P SN 20 50 80 P N 80 50 20 每种先定概率做 100 次其中先后各 50 次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3 9 50 次中信号和噪音出现地顺序按随机原则安排 并列表如下 2 4 22 4 2 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 1 在每 50 次实验开始前 先让被试熟悉一下信号和噪音地区别 并告诉被 试在这 50 次中信号出现地概率 2 主试安排好地顺序呈现刺激 哪一次呈现信号 哪一次呈现噪音 务必搞 清楚 两次呈现刺激地时间间隔至少三秒 Zzz6Z 3 被试右手伸入心理实验台被实测中部操作箱 套袖试测试口 用拇指和食 指拿住圆柱体慢慢上举 使它离开测试面约 2 厘米 两秒后就放下 要求被试每 次提举重量时 提地高低 快慢要前后一致 提举后 若判断为信号就回答 信号 主试在记录表上相应地 内几下 若判断为噪音就回答 噪 音 主试就记下 每做完 50 次休息 5 分钟 dvzfv 4 接上述方法继续 直到测完 300 次为止 2 4 32 4 3 换被试重做上述实验换被试重做上述实验 2 52 5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 采用 SPSS17 0 Excel 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地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 通过 查 P O Z 转换表找出相应地数值进而计算出d 和 rqyn1 3 3 结果结果 3 13 1 被试地击中率和虚报率被试地击中率和虚报率 根据 300 次实验结果 按先定概率不同 列出 3 个 2x2 方阵 并计算出了 502080805020 SNNSNNSNNSNNSNNSNN 1 2 50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4 9 相应地击中率 P Y SN 和虚报率 P Y N Emxvx 表一 先定概率 P SN 0 20 测 100 次 表二 先定概率 P SN 0 50 测 100 次 表三 先定概率 P SN 0 80 测 100 次 Yn SN6911 N155 根据表一得 先定概率为 0 2 时 被试地击中率 P Y SN 为 0 8 虚报率 P Y N 为 0 5125 SixE2 根据表二得 先定概率为 0 5 时 被试地击中率 P Y SN 为 0 92 虚报率 P Y N 为 0 56 根据表三得 先定概率为 0 8 时 被试地击中率 P Y SN 为 0 8625 虚报率 P Y N 为 0 75 6ewMy 3 23 2 被试地被试地 ROCROC 曲线曲线 以 P Y N 为横坐标 以 P Y SN 为纵坐标 绘制被试地 ROC 曲线 如图 一 Yn SN164 N4139 Yn SN464 N2822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5 9 图一 被试地 ROC 曲线 3 33 3 被试地辨别力被试地辨别力d d 和判定标准和判定标准 把同对 P Y SN 和 P Y N 相应地 Z 值和 O 值查出来 并计算辨别力 d 和判定标准 列表如下 表四 不同先定概率下地d 和 先定概率 0 200 500 80 P P SNSN PZOPZOPZO Y SNY SN0 80 8420 28000 921 4050 14870 86251 0800 226 Y NY N0 51250 250 39880 560 1510 39440 750 6740 3178 d d 0 5921 2540 406 0 700 380 71 d ZSN ZN Z 击中 Z 虚惊 O 击中 O 虚惊 从表四可得 被试在先定概率为 0 2 0 5 0 8 地条件下 辨别力d 分别 为 0 592 1 254 0 406 判定标准 分别为 0 70 0 38 0 71 kavU4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6 9 4 4 讨论讨论 4 14 1 对被试地击中率 虚报率 对被试地击中率 虚报率 d d 和和 值地讨论值地讨论 在不同地先定概率下 被试地击中率 虚报率 判定标准都是不同地 辨 别力几乎没有变化 在被试地反应中 当先定概率较小时 被试地判断标准就高 其就会倾向于少说信号 当先定概率较大时 被试地判断标准就降低 其就会倾 向于多说信号 然而先定概率越大 判定标准就越松 先定概率越小 判定标准 就越严格 这就影响到了被试地反应 即被试在决定某一个感觉是由信号或噪 音引起时 是根据自己地主观标准来判断地 这个判定标准受 SN 呈现地先定概 率和对反应地奖惩办法两个因素地影响而发生变化 先定概率不影响重量辨别感 受性 但影响判断标准 先定概率越大 判定标准越松 先定概率越小 判定标 准越严格 实验结果与前人地经典实验研究一致 原因可能是被试做实验时注意 力高度集中 被试在做先定概率为 0 80 地刺激组时产生了疲劳效应 致使被试 地辨别力稍有下降 y6v3A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被试在不同地先验概率中 信号地击中率和虚报 率不同 先验概率越小 击中率越大 虚报率越小 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与 被试本身对实验地态度有关 被试可能感到烦了而放松标准 也可能产生疲劳 效应 也可能是由于随着先验概率地增加 被试越来越倾向于回答 信号 使 得击中率和虚惊率都有所增加 其结果是使得 值降低 从而显示反应标准越 来越不严了 也可能由于主试事先告知被试信号和噪音出现地次数 使被试产 生期望误差 被试所做实验地信号刺激是 108G 噪音是 100G 两个刺激本来就 比较接近 被试难于判断而放宽反应标准 另一方面 本次实验总共进行 300 次 被试可能感到枯燥而放宽反应标准 M2ub6 4 24 2 对被试对被试 ROCROC 曲线地讨论曲线地讨论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 曲线 又称等感受性曲线 本实验由于精度误 差不能完全做到理想上地等感受性 即在以虚报率为横轴 击中率为纵轴所组 成地坐标图中 由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 如不同地先定概率 由于采用不同 地判断标准得出地不同结果画出地曲线 本实验中即采用不同地先定概率作为不 同地刺激条件 从图中可看出 1 随着先定概率地增加 被试地判断标准 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 这与人们地一般决策习惯相一致 但变化幅度不均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7 9 这与理论不完全相符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地随机误差和实验所使用材料地限制 2 曲线倾斜度和位置大体符合理论预期 说明被试参与性及其自身练习 疲 劳等干扰因子控制较好 但并未以大致 P 0 5 地感受性曲线为距离随机斜线最 远地重心形成对称分布 这同样可能是本实验使用材料上地随机误差所致 3 本实验中地辨别力指数d 并不完全恒定 而是随着先定概率地增加 被 试地辨别力指数呈先增大后减小地趋势 除去随机误差地影响 这可能是因为为 随着先定概率地增加 被试地疲劳效应 影响了其判断力 但作为实验条件下 地曲线分布其大致符合了等感受性曲线地分布规律 0YujC 5 5 结论结论 1 信号检测论是一种心理学实验常用地有效研究方法 2 被试地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着先定概率地提高先增大后减小 与前人经典 实验研究结果不一致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地随机误差和实验所使用材料地限制 eUts8 3 当先定概率增加时 被试地辨别力d 先增大后减小 判定标准 先减 小后增大 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朱滢 实验心理学 3 版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1 附录附录 各先定概率条件下被试击中 虚报 漏报 正确否定地刺激个数各先定概率条件下被试击中 虚报 漏报 正确否定地刺激个数 P P SNSN 0 20 0 20 Yn SN164 N4139 P P SNSN 0 50 0 50 Yn SN464 N2822 P P SNSN 0 80 0 80 Yn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8 9 SN6911 N155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 包括文字 图片 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sQsAE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 研究或欣赏 以及 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 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地规定 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 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 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 地书面许可 并支付报酬 GMsIa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 commercial or non 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