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1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2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3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4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安徽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从历史的角度比较秦 隋两朝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 结束分裂 实现统一 B 为巩固统治 而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C 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D 采取残酷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2 2 分 以古为鉴 可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 被唐太宗比喻为 一面镜子 的是 A 房玄龄 B 魏征 C 长孙无忌 D 杜如晦 3 2 分 宋朝有谚语曰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A 宋朝重武轻文 B 宋朝重文轻武 C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从军收入低 4 2 分 电视剧 贞观长歌 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 贞观之治 时期的历史 下列有关 贞观之治 出现 的原因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 生产时间有所保证 B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 注意轻徭薄赋 发展生产 C 唐太宗注意用人 重视纳谏 政治比较清明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 劝民农桑 轻徭薄赋 5 2 分 新唐书 的选举志记载提及 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 这表明 A 隋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 B 唐朝选举制度比较陈旧 C 科举制起源于隋朝 D 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6 2 分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7 2 分 和同为一家 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A 回纥 B 吐蕃 C 南诏 D 靺鞨 8 2 分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完善 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这一时期 处于发展的黄金时 代的是 A 诗歌 B 散文 C 史学 D 戏曲 第 3 页 共 13 页 9 2 分 据统计中国流失海外的文物大约有 170 万件 比国内所有博物馆藏品的总和还要多 其中世界上 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现在就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这件珍贵的国宝是 A 大唐西域记 B 金刚经 C 天工开物 D 丹经 10 2 分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治国举措的共同之处是 A 抗击突厥 B 建立行省 C 设节度使 D 重用人才 11 2 分 下列关于北宋东京居民生活的情景描述 不符合史实的是 A 除夕夜 守岁 B 在酒店用交子付账 C 到城里去吃冷饮 D 到瓦子去娱乐 12 2 分 澶渊之盟是 之间的盟约 A 北宋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南宋和金 D 南宋和西夏 13 2 分 我国是茶的故乡 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盐酱醋茶 那么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第 4 页 共 13 页 A 隋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14 2 分 对东北地区的开发作出重大贡献的少数民族有 契丹 女真 南诏 吐蕃 A B C D 15 2 分 南宋和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澶渊之盟 B 靖康之变 C 郾城大捷 D 宋金订立和议 16 2 分 岳飞墓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的对联中 佞 臣应指 A 李林甫 B 秦桧 C 杨国忠 D 魏忠贤 17 2 分 宋朝时 普遍受到社会尊重的阶层是 A 商人 第 5 页 共 13 页 B 农民 C 手工业者 D 士人 18 2 分 宋代时期 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粮食作物品种是 A 玉米 B 马铃薯 C 番薯 D 占城稻 19 2 分 瓦子 勾栏在宋代城市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A 士大夫的提倡 B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 农民的需要 D 达官贵人的需要 20 2 分 两宋时期 同时并立的有辽 西夏 金 下列哪两个政权没有并立过 A 北宋和辽 B 北宋和金 C 南宋和辽 D 南宋与金 21 2 分 下列哪部著作 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A 水浒传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第 6 页 共 13 页 D 红楼梦 22 2 分 继王羲之之后 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 颜真卿 B 柳公权 C 阎立本 D 吴道之 23 2 分 唐玄宗统治后期 贪图享乐 不理政事 最终导致边将叛乱 唐朝从此日趋衰落 历史上把这一 叛乱称为 A 大泽乡起义 B 隋末农民起义 C 安史之乱 D 唐末农民起义 24 2 分 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学习 据地图内容判断 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 西汉推进大一统 B 唐朝 和同为一家 C 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 隋朝巩固和拓展疆域 25 2 分 我国一些地方至今仍保留着除夕夜 守岁 的风俗是源于 A 唐朝 第 7 页 共 13 页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二 二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26 3 分 人物追踪 请结合图片及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 按时间写出以上人物的序号是 2 被 唐宗 喻为自己 知得失 的镜子的人物是 3 宋祖 于 年建立北宋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7 20 分 江南历史悠久 物产丰饶 景色优美 人才辈出 我们热爱祖国 也要热爱自己的家乡 据此 回答以下问题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江南百姓以稻米为主食 你知道距今七千多年前就懂得栽培水稻的 是什么人吗 2 全长 18 公里的无锡古运河风光散发着江南水乡气息 大运河 无锡段 的申遗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 进行 你知道这条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哪个朝代最先开凿的吗 3 古运河中有一处胜迹名为黄埠墩 有一位写下千古名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抗战派 大臣曾被元军拘押于此 你知道这位大臣是谁吗 4 你知道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是在哪个朝代吗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8 50 分 第 8 页 共 13 页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历史上 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 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 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 历山大大帝 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 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 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 其实 即 使他们在位时 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 100 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贞观初 太宗谓侍臣曰 为君之道 必须先存百姓 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 腹饱而身 毙 吴兢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 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曰 今 汉兴 海内一统 清康熙帝曰 合天下之心以为心 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 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1 材料一中秦始皇的 庞大帝国 正式建立于哪一年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秦始皇为巩固 帝国统一性 采取的经济措施 2 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 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3 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 5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6 材料一中秦始皇的 庞大帝国 正式建立于哪一年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秦始皇为巩固 帝国统一性 采取的经济措施 7 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材料二的思想 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8 材料三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9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方面的主要事迹 10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第 9 页 共 13 页 29 25 分 唐 宋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 广泛的对外交往 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 而且 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 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 如广州 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 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从西太 平洋到印度洋 波斯湾 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 海外贸易的收入 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所表示的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 请你用 序号 国家 史实 的模式 用史实 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 如 新罗 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学习唐文化 2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情况如何 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3 宋代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 4 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唐 宋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5 上述材料说明的史实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发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二 二 二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3 3 分分 26 1 26 2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