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II )卷_第4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 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检测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2 分 在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讨论过程中 小明认为这是一次恐怖袭击 小龙认为这是一次捍卫民族利益 的正义行为 小华却认为他们都不对 它的最大影响是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老师总结时却充分肯定了他们的 结论 这三个方面是同一个事件 这三个方面是 A 原因 结果 影响 B 手段 目的 影响 C 原因 过程 结果 D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2 2 分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 一球两制 的新格局的话 那么 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 没有显 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 的支持和拥护 这种体制 是指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新经济政策 D 市场经济体制 3 2 分 19 世纪 60 年代 美国 俄国和日本为了解决国内面临的严重危机 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其产生的相同作用是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废除了封建专制 C 维护了国家统一 D 摆脱了殖民压迫 4 2 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 它懂得改变 这个改变体现在 20 世纪 30 年代是 第 2 页 共 7 页 A 实行法西斯主义 B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D 开创政府对经济干预和指导的先河 5 2 分 研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哪组历史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 关系 A 新航路的开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 C 启蒙运动 独立宣言 的发表 D 经济大危机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6 2 分 绥靖主义在玩喂鳄鱼的危险游戏 可预计最后鳄鱼也会把他给吃了 这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 二战 前对绥靖政策的评价 下列事件验证了丘吉尔推断的是 A 苏台德区被割占 B 法国战败投降 C 苏德战争爆发 D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414 分分 7 12 分 史实与推论 判断正误 1 史实 列宁认为 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 商业 小经济 小企业 资本主义 而是活跃他们 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 推论 新经济政策通过有限地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说明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模式可以相互借鉴 互相交融 2 史实 罗斯福称 产业复兴法 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 最有深远意义的立法 美国的工业产值 第 3 页 共 7 页 1935 年比 1933 年几乎翻了一番 推论 罗斯福新政创造了 国家干预经济 的模式 加强了政府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发生 3 史实 美国实行 新政 期间 通过一项法令 规定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 确定各企 业的生产规模 价格水平 市场分配 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 推论 此举的目的是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相对过剩 4 史实 丘吉尔在 1941 年 6 月 22 日发表广播演说 俄国的灾难就是我们的灾难 也是英国的灾难 我 们要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推论 当英国 苏联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时 英国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调整政策 5 史实 一位德国军事历史学家说 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 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 敌机机 群完全控制了天空 当代不可战胜的大象 坦克的出现 这一切 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 推论 科技用于战争 使战争变得更为残酷 6 史实 雅尔塔协议同意苏联在欧洲战争结束后 3 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个条件 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苏联恢复 1904 年日俄战争前俄国的权益 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推论 雅尔塔会议维护了中国的既得利益 有利于迅速打败日本法西斯 8 2 分 将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事件是慕尼黑阴谋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9 20 分 阅读下列表格与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同 1929 年相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外贸 工业产量 失业人数情况表 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 外贸缩减46 2 40 6 28 4 16 5 8 4 37 2 工业产量下降 70 69 1 50 48 50 2 3 失业人数1700 万476 万近 300 万85 万300 万近 3000 万 第 4 页 共 7 页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1938 年罗斯福在谈到 新政 时说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为了永远 地纠正制度中的严重缺点 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 材料三 1913 1937 年苏联 俄国 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统计表 1913 年 1928 年 1932 年1937 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53221 机器制造业 442121 拖拉机无 42121 联合收割机无无 2111 汽车 总数无 127553 其中载重汽车无 116421 电力 15107432 录自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 1 材料一表格中出现外贸缩减 工业产量下降 失业人数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应对危机 美国和德 国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2 材料二中 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 是指什么 材料中 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是指罗斯福开创了什么新 模式 他希望 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实质是什么 3 材料三表格中 1928 1937 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地位呈现的原因是什么 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过程中经济政策发生了哪两次重大变化 4 根据以上材料 谈一谈美苏两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10 20 分 美国的崛起是世界史上的一个奇迹 其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第 5 页 共 7 页 材料一 独立与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 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 图说天下 材料二 一百多年前 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一份法令 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 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法令的签署预示着备受煎熬的漫漫长夜结束了 令人欢欣鼓舞的黎明到来了 摘自马丁 路德 金 1963 年 8 月演说 材料三 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 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 而 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和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 既是为我们自己 也是为 全世界 富兰克林 罗斯福 1 材料一所述的 美利坚与母邦兵戎相见 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母邦 是指哪个国家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材料二中的 伟大的美国人 为美国的崛起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3 材料三中罗斯福所说的 伟大而成功的战争 指什么 据材料概括指出罗斯福进行这场 战争 的主要 目的 4 纵观美国崛起的历史 你认为大国崛起应具备哪些条件 第 6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1 2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