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选修2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选修2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练习 人民版选修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四四 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近代中国创建民主制度的斗争 建议用时 30 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中国近代化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公车上书 d 辛亥革命 解析 选 a 中国近代化即经济上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政治上出现民主化 中国最早出现机 器大生产是洋务运动时期 2 在以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为首的在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数百人共同联名上书清廷的公 车上书中 该上书最核心的问题是 a 拒和 b 迁都 c 练兵 d 变法 解析 选 d a b c 都是手段 d 才是公车上书的核心目的 3 人人封章 得直达于上 举国鼓舞欢蹈 争求上书 民间疾苦 悉达天听 每日每署封 章皆数十 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b 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c 君主专制统治已不得人心 d 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的热烈欢迎 解析 选 b 百日维新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材料信息反映了 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的强烈愿望 北京大学是中国创立最早的大学之一 它的第一任校长是著名翻译家严复 由此可知北京 4 大学创立的时间可能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百日维新时期 c 辛亥革命时期 d 新中国成立时 解析 选 b 严复是维新派 他翻译的 天演论 影响极大 故 b 项正确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 5 是孙中山对同盟会纲领的阐发 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独立和民主的愿望 a b c d 解析 选 c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因 2 此不能说它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排除含 的选项 1912 年在南京颁布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当时实际结合起来的举 6 措是 a 宣布主权在民 b 规定国民权利 c 实行三权分立 d 实行责任内阁制 解析 选 d 所谓 中国当时实际 指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 但对其又不 放心 所以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国家权力重心在内阁而不在总统 想以此来限制袁世 凯 某收藏爱好者藏有一张民国五年 12 月的房屋卖断契单 如图 原来在落款的日期处 有 7 印刷好的 洪宪 二字 但实际年份却用红印章 中华民国 直接覆盖在上面 下列推断不 正确的是 a 契约单印刷时处在袁世凯当政时期 b 契约单使用时袁世凯的统治已经被推翻 c 契约单的最初持有者反对复辟帝制 d 在 洪宪 二字上加盖 中华民国 是对袁世凯的绝妙讽刺 解析 选 c 该契约单只是一个买卖房屋的官方印制的合同 其内容无法反映契约单的最初 持有者对复辟帝制的态度 故 c 项解读不正确 其他三项均符合当时的形势 鲁迅先生在 阿 q 正传 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赵秀才和假洋鬼子 他们想而又想 才想 8 出静修庵里有一块 皇帝万岁万万岁 的龙牌 是应该赶紧革掉的 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 革命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带兵的还是先前的把总 这段描述揭示了 a 辛亥革命深入人心 地主和旧官僚积极主动地参加革命 b 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c 辛亥革命从城市向农村扩展 动摇了地主阶级统治基础 d 除少数人外 未庄人对于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解析 选 b 题干中的材料实际上揭示了脱离人民群众是导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故选 b 二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9 3 材料 1 文适被举为一时公仆 军书旁午 万端草创 文所靖献于国民者 固甚恨不能罄其 悃忱 然国号改建 纪元维新 且本之真正民意 以颁布我民国约法 其基础不可谓不已大 定 何期袁氏逆谋终不自掩 残杀善良 弁髦法律 坏社会之道德 夺人民之生计 文故 主兴讨贼之师 所以维国法而伸正义 成败利钝而不计也 第二次讨袁宣言 材料 2 故本大总统之愚 以为 临时约法 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 适用于临时大 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 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 则其困难将益甚 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两则材料 说明孙中山 袁世凯对 临时约法 的看法有何不同 其根本原因 是什么 2 据材料 1 和有关知识 说明孙中山 故主兴讨贼之师 的原因 3 材料 2 表明袁世凯的政治目的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辨析历史观点的能力 第 1 问 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孙中 山 袁世凯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 因而对 临时约法 产生不同的评价进行作答 第 2 问 可根据材料 1 和所学知识归纳出原因 第 3 问 根据材料二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1 孙中山把 临时约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