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工程经济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工程经济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工程经济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工程经济历年自考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一体化 全国 2012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可使拥有者能长期受益 但却没有物质实体的资产称为 p2 A 固定资产 B B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C 递延资产D 流动资产 2 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称为 P7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C 销售费用销售费用D 财务费用 3 以营业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称为 P15 A A 营业税营业税B 所得税 C 增值税 D 消费税 4 劳动力占用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所占用的 P21 A 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B B 全部劳动力数量全部劳动力数量 C 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D 所有的管理人员 5 产品的适用性 可靠性 经济性等指标反映产品的 P24 A 成本B 价格 C 功能 D D 质量质量 6 等额分付现值利率系数的表示符号是 P34 A A F i n B A P i n C PC P A i n A i n D P F i n 7 用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来评价技术方案 反映了初始投资得到补偿的 A 效果B 数量 C 质量D D 速度速度 P40 8 设 K0为投资总额 Hm为年净收益 则投资收益率可表示为 B P41 9 风险性决策的主要三种标准为 P74 A 最大收益标准 最大可能性标准 机会最大标准 B 最大收益标准 最小可能性标准 机会最大标准 C C 最小损失标准 最大可能性标准 机会均等标准最小损失标准 最大可能性标准 机会均等标准 D 最小损失标准 最小可能性标准 机会均等标准 10 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可分为 P107 A 技术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B B 财务评价和社会评价财务评价和社会评价 C 财务评价和技术评价 D 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11 提出工程项目投资方向的建议是在 P79 A 机会研究阶段 B 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 C C 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 D 评价和决策阶段 12 确定企业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 工艺方案和生产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A 消费者的喜好程度 B B 市场调查的结果市场调查的结果 P80 C 投资方的个人意愿 D 技术的成熟度 13 产品基本原理不变 部分采用新技术 新材料 新结构 新工艺 性能指标有显著改进的产品称为 A 全新产品 B B 换代新产品换代新产品 C 改进新产品 D 试销新产品 14 在产品投入期 采取高价格和高促销水平的方式推出新产品的营销策略 称为 P113 机电一体化 A A 快速撇取战略快速撇取战略 B 缓慢撇取战略 C 快速渗透战略 D 缓慢渗透战略 15 进行价值工程分析的目的是 P123 A 降低产品成本B 提高产品功能 C 降低产品费用D 提高产品价值提高产品价值 16 根据设备使用成本最低的原则来确定的设备寿命称为 A 经济寿命经济寿命 B 技术寿命 C 自然寿命 D 折旧寿命 17 在计算设备折旧率的方法中 要求设备残值不得为零的方法是 A 年限总额法B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C 余额递减法D 偿还基金法 18 既能补偿有形磨损 又能补偿无形磨损的设备补偿方式是 A 更新 B B 现代化改装现代化改装 C 大修D 简单改装 19 在编制预算时 不按过去的业绩 而按照经营管理目标实际需要 以零为基点编制预算的方法称为 A A 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法 B 静态预算法 C 弹性预算法 D 增减预算法 20 材料用量差异等于 P199 A 实际用量 标准用量 实际价格B B 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实际用量一标准用量 标准价格标准价格 C 标准用量 实际用量 实际价格 D 标准用量一实际用量 标准价格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O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流动资产包括 P2 A A 现金现金 B B 各种存款各种存款 C C 短期投资短期投资 D D 应收及应付款项应收及应付款项 E E 存货存货 22 市场调查的内容包括 A A 调查国内需求量调查国内需求量 B B 调查国内供应量调查国内供应量 C C 调查国外需求量调查国外需求量 D D 调查国外供应量调查国外供应量 E 调查消费者的购买力 23 功能定义的目的有 P124 A A 明确所要求的功能明确所要求的功能 B B 便于进行功能评价便于进行功能评价 C C 便于构思方案便于构思方案D 找出次要功能 E 发现辅助功能 24 我国设备更新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P180 A A 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挖潜 革新和改造的方针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挖潜 革新和改造的方针 B B 必须具有战略规划必须具有战略规划 C C 要讲究经济效益要讲究经济效益 D D 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合理 充分地利用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合理 充分地利用 E 时间因素可比的原则 25 标准成本的作用包括 P191 A A 用于决策用于决策B 用于考核 C C 用于控制成本用于控制成本 D 用于定价 E E 能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能减少成本核算的工作量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6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26 工程项目总投资是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借款利息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借款利息 和 流动资金流动资金 之和 27 放弃资金使用 也就是失去了一定收益机会 付出了一定代价 一定时期内的这种代价 也称为 机会机会 成本成本 机会成本 28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根据方案的 成本与收益成本与收益 的关系来确定盈亏平衡点 进而选择方案的一种不确定性 分析方法 P59 29 工程建设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有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分析指标 和 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清偿能力分析的指标 指 P99 30 价值工程的方案评价主要有 概略评价概略评价 和 详细评价详细评价 两个步骤 P164 31 在确定设备合理更新期的方法中 常用的有 低劣化数值法低劣化数值法 最小年费用法和更新效益率法最小年费用法和更新效益率法 P181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32 简要回答固定成本的含义及其特点 P7 含义 含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 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 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特点 特点 1 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 2 单位固定成本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单位固定成本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机电一体化 33 时间因素可比原则主要考虑哪两方面的问题 P29 一 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 二 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一 是经济寿命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计算期作为基础 二 是技术方案在不同时期内发生的效益与费 用不能直接相加 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用不能直接相加 必须考虑时间因素 34 简要回答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P70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1 1 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确定敏感性分析指标 2 2 计算目标值计算目标值 3 3 选取不确定因素选取不确定因素 4 4 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计算不确定因素变动对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 5 5 找找 出敏感因素出敏感因素 6 6 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 综合其他对比分析的结果采取措施 35 简要回答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和要求 P189 程序程序 1 1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2 2 揭示成本差异 揭示成本差异 3 3 及时纠正偏差 及时纠正偏差 要求要求 1 1 生产成本控制必须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生产成本控制必须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2 2 必须实行全员控制 必须实行全员控制 3 3 必须抓事前控制 必须抓事前控制 5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30 分 下列参数供计算时参考 F P 8 5 1 469 P F 8 5 O 6806 P F 8 3 O 7938 F P 8 3 1 260 36 本题 6 分 某企业新建一污水处理工程 第一年向银行贷款 50 万元投入工程建设 第 三年初再向银行贷款 100 万元投入工程建设 建设期为 5 年 若贷款利率为 8 不变 该企业 5 年末应偿 还银行本利和多少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参考 P32 例 3 F 50 F P 8 5 100 F P 8 3 50 1 469 100 1 260 73 45 126 199 45 F 50 F P 8 5 100 F P 8 3 50 1 469 100 1 260 73 45 126 199 45 万元万元 37 本题 10 分 为满足某种产品产量增长的需要 有三个工厂的建设方案可供选择 其一 次性投资额和年经营费用如题 37 表所示 设三个方案的基准投资回收期 Pc 10 年 试 用总计算费用法选择最优方案 参考 P45 例 5 参考 P90 表 4 3 3737 由由 Z Z 总总 Ko Pc Cc C Ko Ko Pc Cc C Ko 为总投资额 为总投资额 PcPc 为回收期 为回收期 CoCo 为经营成本为经营成本 则则 ZA 1000 300 10 4000 ZA 1000 300 10 4000 万元万元 ZB 1500 270 10 4200 ZB 1500 270 10 4200 万元 万元 ZC 2100 250 1 4600 ZC 2100 250 1 4600 万元万元 所以选择总得用最少即所以选择总得用最少即 A A 方案为最优方案为最优 3838 取取 n 4 M5 45 64 58 40 4 51 75n 4 M5 45 64 58 40 4 51 75 M6 64 58 40 36 4 49 5M6 64 58 40 36 4 49 5 M7 58 40 36 54 4 47M7 58 40 36 54 4 47 M8 40 36 54 62 4 48M8 40 36 54 62 4 48 M9 36 54 62 60 4 53M9 36 54 62 60 4 53 机电一体化 参考 P152 表 5 18 功能单元功能得分 当前成本 元 功能评价 系数 功能成本 系数 功能价值 系数 按功能评 价系数分 配目标成 本 元 成本降低 幅度 元 A172100 340 350 97171040 B131300 260 221 181300 C101200 200 201 0010020 D6800 120 130 926020 E4600 080 100 804020 合计506001 001 00500100 六 论述题 本大题 1O 分 40 结合我国实际 试阐述企业的设备更新工作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P180 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 1 应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挖潜 革新和改造的方针 要充分发挥本企业的生产和技术应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挖潜 革新和改造的方针 要充分发挥本企业的生产和技术 潜力 对于引进设备项目 要做到由学到创 洋为中用 潜力 对于引进设备项目 要做到由学到创 洋为中用 2 必须要有战略规划 应根据需要与可能 有计必须要有战略规划 应根据需要与可能 有计 划 有步骤 有重点的进行 划 有步骤 有重点的进行 3 要讲究经济效益 合理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 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佳效果 要讲究经济效益 合理确定设备最佳更新期 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佳效果 4 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合理 充分的利用 设备更新的目的在于 提高装备构成的技术先进性 改善设备 更新下来的设备要合理 充分的利用 设备更新的目的在于 提高装备构成的技术先进性 改善设备 改变设备拥有量的构成比 促进技术进步 使先进的 效率高的设备比重逐步提高 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改变设备拥有量的构成比 促进技术进步 使先进的 效率高的设备比重逐步提高 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 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适应国民经济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适应国民经济 全国 2011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 或未选均无分 1 用生产规模指数法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当规模的扩大是以提高工程 或设备 的主要设备 或部件 的效率 功率等达到时 工程能力指数 n 取值为 B3 A 0 4 0 6 B B 0 6 0 70 6 0 7 机电一体化 C 0 7 0 8 D 0 8 1 0 2 企业上缴的土地使用税属于总成本费用中的 D7 A 生产成本 B 财务费用 C 销售费用 D D 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 3 在利润率指标中 反映企业投入与产出之间比例关系的指标是 B14 A 投资收益率 B B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 C 资本金利润率 D 销售收入利润率 4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 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 被称为 D22 A 总产值 B 净产值 C 销售收入 D D 商品产值 商品产值 5 若技术方案在产量 质量和品种方面可比 则为 A27 A A 满足需要上可比原则 满足需要上可比原则 B 消耗费用上可比原则 C 价格指标上可比原则 D 时间上的可比原则 6 未来时点上的资金折现到现在时点的资金的价值称为 B32 A 年值 B B 现值 现值 C 终值 D 未来值 7 在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上 反复分析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效益评价值影响程 度的方法称为 A69 A A 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 B 盈亏平衡分析 C 概率分析 D 风险分析 8 技术方案的投资收益率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 说明 D41 A 方案在技术上合理 B 方案在技术上不合理 C 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 D D 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9 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 如不考虑资金的时间因素 则称为 D A 结构评价 B 质量评价 C 动态评价 D D 静态评价 静态评价 10 技术引进项目的经济评价可分为财务评价和 A A A 社会评价 社会评价 B 功能评价 C 国民经济评价 D 综合评价 11 工程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家统一测定的影子汇率和 B A 行业基准收益率 B B 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 C 行业折现率 D 企业自定收益率 12 可行性研究进行的主要时期是 A78 A A 投资前期 投资前期 B 投资时期 C 产品试制期 D 达产期 13 产品不仅已有一定声誉 占有一定的市场 而且销售增长率达到某一点后将放慢步伐 表明产品进入 C A 投入期 B 成长期 C C 成熟期 成熟期 D 衰退期 14 价值工程是分析功能 成本和价值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 其成本是指 123B A 生产成本 B B 寿命周期成本 寿命周期成本 C 经营成本 D 使用成本 15 进行产品设计时 产品的 A A A 功能是目的 结构是手段 功能是目的 结构是手段 B 功能是手段 结构是目的 机电一体化 C 功能和结构都是目的 D 功能和结构都是手段 16 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 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 使原设备显得陈旧落后 因此产生的磨损 称为 C172 A 第 I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B 第 I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C C 第 第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D 第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17 折旧率按直线折旧法且残值为零时 折旧率两倍计算的折旧方法是 D A 余额递减法 B 偿还基金法 C 年金法 D D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 18 设备的修理或现代化改装是对设备磨损的 A A A 局部补偿 局部补偿 B 完全补偿 C 日常维护 D 基本建设 19 产品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实际就是控制 C A 设计成本 B 固定成本 C C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 D 标准成本 20 制造费用是指发生在生产单位的 B A 直接费用 B B 间接费用 间接费用 C 生产费用 D 加工费用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目前我国流转税的税种组成为 BCD A 企业所得税 B B 增值税 增值税 C C 消费税 消费税 D D 营业税 营业税 E 房产税 22 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有 ABCDE A A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 B B 损益表 损益表 C C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D D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E E 外汇平衡表 外汇平衡表 23 功能定义的目的包括 ACE A A 便于功能评价 便于功能评价 B 发现辅助功能 C C 便于构思方案 便于构思方案 D 找出次要功能 E E 明确要求的功能 明确要求的功能 24 由于设备磨损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类 相应地设备寿命有 BCDE A 机械寿命 B B 折旧寿命 折旧寿命 C C 经济寿命 经济寿命 D D 技术寿命 技术寿命 E E 自然寿命 自然寿命 25 按标准成本的效率水平分类 可将标准成本分为 192ABD A A 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 B B 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 能实现良好业绩的标准成本 C 现实标准成本 D D 过去平均业绩标准成本 过去平均业绩标准成本 E 基准标准成本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6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26 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被称为 净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 27 净产值与总产值的区别 就是不包括生产资料的 转移价值转移价值 机电一体化 28 当相互比较的方案均能满足相同需要时 若差额投资回收期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 应选投资 小 的方 案作为较优方案 29 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投资前时期 投资时期和 生产时期生产时期 30 产品处于市场寿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的标志是产品销售量 迅速增长迅速增长 31 加速折旧法中的余额递减法 是用固定的折旧率乘以扣除累积折旧额后的 设备净值设备净值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32 简要回答固定资产的特点 1 1 从实物形态上看 固定资产能以同样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周期服务 而且在长期的使 从实物形态上看 固定资产能以同样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周期服务 而且在长期的使 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 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原有的物质形态 2 2 从价值形态上看 固定资产由于可以以同悦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过程服务 因此固定 从价值形态上看 固定资产由于可以以同悦的实物形态为连续多次的生产过程服务 因此固定 资产的价值应当随着拱顶资产的使用磨损 以折旧的形式分期分批地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构成新产资产的价值应当随着拱顶资产的使用磨损 以折旧的形式分期分批地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构成新产 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3 3 从资金运动来看 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 通过这就得到补偿与收回的部分 从资金运动来看 固定资产所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 通过这就得到补偿与收回的部分 将转化为货币资金将转化为货币资金 33 简要回答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1 1 所谓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就是指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相互配合 较全面地反映或说明与特定 所谓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就是指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相互配合 较全面地反映或说明与特定 技术方案和练习的特定对象的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有机整体性指标 技术方案和练习的特定对象的经济效益的一系列有机整体性指标 2 2 评价工程经济小姨的指标体系有 评价工程经济小姨的指标体系有 反映劳动成果类 或收益类 的指标反映劳动成果类 或收益类 的指标 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 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的指标 同时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 34 什么是净现值 如何运用净现值法计算结果判断方案的经济性 净现值是指技术方案在正个分析期内 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这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净现值是指技术方案在正个分析期内 不同时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这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 和 是反应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若净现值大于零 说明方案可取 如果等和 是反应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 若净现值大于零 说明方案可取 如果等 于零 说明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一般可取 若小于零 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一般不可取 于零 说明方案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一般可取 若小于零 则方案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一般不可取 35 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评价为什么采用有无比较法 有无比较法是在识别技术改造投资收益时将两方案 改造 不改造 简历在同一时间比较的基础上 有无比较法是在识别技术改造投资收益时将两方案 改造 不改造 简历在同一时间比较的基础上 即对改造 不改造同时进行未来状况的预测 然后加以比较 符合工程经济比较原理即对改造 不改造同时进行未来状况的预测 然后加以比较 符合工程经济比较原理 5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30 分 下列参数供考生计算时参考 A P 10 10 0 1627 A F 10 10 0 0627 P A 10 10 6 144 P A 10 11 6 495 36 本题 6 分 某企业欲购置一台大型机器 购置后每年可以增加收益 1000 元 若该机器可使用 10 年 期末残值为零 预期年利率 i 10 问 该机器的最高投资限额是多少元 如该机器当前售价为 7000 元 是否值得购买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解 该机器的最高投资限额解 该机器的最高投资限额 P P 为为 P 1000 P A 10 10 P 1000 P A 10 10 1000 6 144 1000 6 144 6144 00 6144 00 元元 由于由于 6144 006144 00 小于小于 70007000 即该机器未来收益的现值小于当前售价 所以不值得购买 即该机器未来收益的现值小于当前售价 所以不值得购买 37 本题 10 分 某项目生产中需要材料运送设备 可选方案有题 37 表所列两种 全自动化运送和汽车运 送 若两方案寿命周期均为 10 年 年利率为 10 试用年费用法确定较优方案 运送方案 投资 元 维护费 人工费 残值 元 全自动化运送 100000 元 20007 元 年 12000 元 年 3000 元 汽车运送 80000 元 4000 元 年 15000 元 年 1000 元 题 37 表 全自动化运送年度总费用全自动化运送年度总费用 CACA 机电一体化 CA 100000 3000 A P 10 10 3000 0 1 2000 12000 30081 9CA 100000 3000 A P 10 10 3000 0 1 2000 12000 30081 9 元 元 汽车运送的年度总费用汽车运送的年度总费用 CBCB CB 80000 1000 A P 10 10 1000 0 1 4000 15000 31953 3 CB 80000 1000 A P 10 10 1000 0 1 4000 15000 31953 3 元元 因为因为 CA CB CA CB 全自动化运送年费用较少 故选择全自动话运送方案全自动化运送年费用较少 故选择全自动话运送方案 38 本题 7 分 已知某车床的价值为 6000 万元 使用年限为 10 年 残值为零 试用双倍 余额递减法计算出前 5 年的年折旧额 求直线折旧率求直线折旧率 A 6000 10 6000 100 10 A 6000 10 6000 100 10 双倍折旧率为双倍折旧率为 20 20 计算改直线折旧率的年限计算改直线折旧率的年限 T 2 2 5 2 7 T 2 2 5 2 7 年年 计算计算 5 5 年折旧额为 年折旧额为 A1 6000 20 1200A1 6000 20 1200 万元万元 A2 A2 6000 12006000 1200 20 960 20 960 万元万元 A3 A3 6000 1200 9606000 1200 960 20 768 20 768 万元万元 A4 A4 6000 1200 960 7686000 1200 960 768 20 614 4 20 614 4 万元万元 A5 A5 6000 1200 9600 768 614 46000 1200 9600 768 614 4 20 491 52 20 491 52 万元万元 39 本题 7 分 某企业对原有产品 A 作改进 已知改进前后两产品的费用构成比相等 产 品 A 的原材料费用 M0 150 元 加工费用 F0 50 元 改进后产品的材料费 M1 120 元 试计算改进后的产品生产成本 C1 解 对费用构成比相等的产品属于同类产品 改进后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解 对费用构成比相等的产品属于同类产品 改进后的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C C1 1 M M1 1 M M1 1 M M0 0 F F0 0 120 120 150 50 120 120 150 50 160 160 元元 六 论述题 本大题 10 分 40 试述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以及新产品开发的方式 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和技术创新的步伐继续加快的新形势下 任何国家要增强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在世界经济日益国际化和技术创新的步伐继续加快的新形势下 任何国家要增强自己在世界市场上的 竞争力 必须重视产品开发 时间证明 哪个企业创新的产品多 速度快 哪个企业就兴旺发达 否则 竞争力 必须重视产品开发 时间证明 哪个企业创新的产品多 速度快 哪个企业就兴旺发达 否则 企业就会走向死胡同 开发新产品更是工业企业的头等大事 新产品开发的终于性主要表现在 企业就会走向死胡同 开发新产品更是工业企业的头等大事 新产品开发的终于性主要表现在 1 是社会是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 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3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4 是企业提高经济效是企业提高经济效 益的需要 我国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要方式有 益的需要 我国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主要方式有 1 自行研制自行研制 2 技术引进技术引进 3 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自行研制与技术引进相结合 全国 2010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没有物质实体 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被称为 P2 A 流动资产 B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C 递延资产 D 固定资产 工程概算法中 预备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 设备投资和其他费用之和的比例为 P5 A 3 6 B 4 7 C 5 8 D 6 9 3 影子价格的确定 首先必须区分投入物与产出物是 P19 A 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 B 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 C 自行生产货物和购买货物 D 实体货物和非实体货物 4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 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称为 A P22 A 商品产值商品产值 B 总产值 C 净产值 D 销售收入 机电一体化 5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项目 P22 A 生产与产出的比较 B 投入与投资的比较 C 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所得与所费的比较 D 利润与税收的比较 6 当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有倍数关系时 各技术方案的共同计算期应采用 A 最大公约数 B 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C 一般采用 20 年 D 应采用约定的计算期 p29 7 设 K0 为投资总额 Hm 为年净收益 则投资收益率可表示为 p41 A B C 100 D 100 8 差额投资回收期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时 各比较方案投资额的排列顺序为 p43 A 任意 B 由大到小 C 由小到大由小到大 D 大小间隔 9 在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 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为 p52 A 净现值率 B 投资收益率 C 折现率 D 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 10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 确定企业产品方案 工艺方案和生产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规模 B 技术选择 C 经济方案 D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 p83 11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 p81 A 成本变动 B 固定资产变动 C 产量变动产量变动 D 销售量变动 12 在工程项目评价中 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利润总额 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 称为 p97 A 现金流量表 B 损益表损益表 C 资产负债表 D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3 在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称为 p112 A 换代新产品 B 国内新产品 C 世界新产品世界新产品 D 企业新产品 14 价值工程是分析功能 成本和价值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 其成本是指 p123 A 生产成本 B 寿命周期成本寿命周期成本 C 经营成本 D 使用成本 15 制约功能的条件包括 5W 和 p141 A 2A B 2C C 2M D 2H 16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各种力的作用 使零部件产生实体磨损 导致零部件的尺寸 形状和精度 发生改变 直至损坏 称为 p171 A 第第 I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B 第 I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C 第 II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D 第 II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17 如果设备的磨损是可以消除的有形磨损 则相应的补偿方式应该是 p173 A 更新 B 修理修理 C 完全补偿 D 现代化改装 18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中 当设备最佳使用年限 T 为偶数时 改用直线折旧法的年度是 p177 A B 1 C D 2 19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实际就是控制 P189 A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设计成本 D 研制成本 20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 称为 P201 A 偏差 B 有利差异 C 不利差异不利差异 D 误差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特点的是 P2 A 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B 使用期限较长使用期限较长 C 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 机电一体化 D 其使用周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E 其价值逐渐地丧失或减少其价值逐渐地丧失或减少 22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 P78 A 专题研究 B 机会研究机会研究 C 初步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 D 详细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E 评价报告和决策评价报告和决策 23 选择 VE 对象的方法有 P129 P137 A ABC 分析法分析法 B 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 C 最合适区域法最合适区域法 D 费用比重分析法费用比重分析法 E 内部收益率法 24 设备折旧额 计算的方法有 P178 A 直线折旧法 B 加速折旧法 C 最小年费用法 D 复利法 E 双倍余额递减法 25 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包括 P189 A 收集资料 B 揭示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 C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D 及时纠正偏差及时纠正偏差 E 编制成本计划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6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 不填均无分 26 总成本费用由生产成本 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组成 P7 管理费用管理费用 27 把将来某一时点的金额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金额的过程称为 P52 现值现值 28 在评价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时 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的方法称为 P40 静态评价静态评价 29 特尔菲法的三大特征是匿名性 和统一性 P87 反馈性 30 新产品按产品创新和改进程度可分为 换代新产品和改进新产品 P111 全新产品全新产品 31 设备合理更新期的确定方法有最小年费用法 更新收益率法和 P181 低劣化数值法低劣化数值法 四 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全新产品 32 经营成本中为什么不包括折旧费 维简费 摊销费和借款利息 P7 33 何谓资金的时间价值 P31 34 简述敏感性分析的基本步骤 P70 35 市场预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P85 五 计算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 共 30 分 以下参数为计算时参考 A P 10 4 0 315 P A 10 4 3 170 P F 10 10 2 594 P F 10 10 0 3855 P A 10 10 6 144 A P 10 10 0 16275 36 本题 6 分 新建一条生产线 初始投资为 500 万元 年利率为 10 要求投资后 4 年内收回全部投 资 那么该生产线每年至少要获利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P58 解 解 A A 500500 A P 10 4 500 500 0 315 5 157 7 5 万元万元 37 本题 10 分 某企业拟投资 12 万元购买一台设备 估计设备的寿命为 10 年 10 年末残值为 6000 元 购买设备同时还需投入 5 万元不能形成固定资产的其它费用 使用该设备每年能节约经营费用 21500 元 若基准收益率 in 10 试用净现值法判断该方案是否可行 P46 解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解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设备每年能节约经营费用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残值 设备每年能节约经营费用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残值 使用年限使用年限 21 500 120 000 6 000 10 3232 900900 净现值 净现值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每年的净现金流量 P A 10 10 残值 残值 P F 10 10 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固定资产原始价值 其它费用其它费用 3232 900 900 6 144 6 000 0 0 3855 120 000 50 000 202202 137 6137 6 2 313 0 3855 120 000 50 000 3434 450 6450 6 元元 由于该项目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 故该方案是可行 由于该项目投资的净现值为正数 故该方案是可行 38 本题 7 分 一设备原始价值为 20000 元 残值为零 使用年限 5 年 试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 的折旧额 P177 解 设备改用直线折旧法最佳折旧年 解 设备改用直线折旧法最佳折旧年 T 2 2 1 21 2 5 25 2 0 50 5 3 3 机电一体化 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 2 2 预计预计使用年限年使用年限年 100 2 52 5 100 4 40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 第一年应提折旧额 20 000 40 8 000 元元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 第二年应提折旧额 20 000 0 8 000 40 4 800 元元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 第三年应提折旧额 12 000 4 800 40 2 000 元元 从第四年起改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从第四年起改用直线折旧法计提折旧 第第 4 4 5 5 年应提折旧额 原始价值 已提折旧额 残值 年应提折旧额 原始价值 已提折旧额 残值 2 2 20 000 8 000 4 800 2 000 2 2 2 600 元元 39 本题 7 分 某企业在报告期共生产 A 产品 600 件 实际耗费 2500 工时 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为 8 5 元 工时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为 8 2 元 工时 单位产品的工时耗用标准为 3 8 工时 试求该产品可 变制造费差异 P201 解 解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 产品生产实际工时产品生产实际工时 产品生产标准工时产品生产标准工时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2500 3 8 600 8 2 1804 元 不利差异 元 不利差异 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 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 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率 产品实际工时产品实际工时 8 5 8 2 2500 750 元 不利差异 元 不利差异 可变制造费用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 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可变制造费用 可变制造费效率差异 可变制造费开支差异 1804 750 2554 元 不利差异 元 不利差异 直观公式 可变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直观公式 可变制造费用 实际工时 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 产品生产标准工时可变制造费实际分配率 产品生产标准工时 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可变制造费标准分配 率 率 2500 8 5 3 8 600 8 2 22542254 元 不利差异 元 不利差异 六 论述题 本大题 10 分 40 什么是价值工程 VE 中的价值 提高价值的途径有哪些 考试大收集整理 P205 VE 中价值的概念 它就是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中得出的 公式为中价值的概念 它就是从上述两者的关系中得出的 公式为 V F C 即产品的价值由它的功能和实现 即产品的价值由它的功能和实现 这一功能所耗费的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确定 这个价值是指对用户的价值 这一功能所耗费的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所确定 这个价值是指对用户的价值 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有 5 种 不用记忆 就是把公式种 不用记忆 就是把公式 V F C 中的中的 F C 的值提高 那么就可以提高的值提高 那么就可以提高 F 降低 降低 C 或一个变大 变小 另一个不变 或一个变得多 一个变得少来找办法 思考一下就可以 或一个变大 变小 另一个不变 或一个变得多 一个变得少来找办法 思考一下就可以 得到答案 得到答案 全国 2010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经济试题 课程代码 02194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没有物质实体 能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被称为 P2 A 流动资产 B 无形资产无形资产 C 递延资产 D 固定资产 工程概算法中 预备费用一般占建筑工程 设备投资和其他费用之和的比例为 P5 A 3 6 B 4 7 C 5 8 D 6 9 3 影子价格的确定 首先必须区分投入物与产出物是 P19 A 出口货物和进口货物 B 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外贸货物和非外贸货物 C 自行生产货物和购买货物 D 实体货物和非实体货物 4 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 半成品以及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称为 P23 机电一体化 A 商品产值 B 总产值总产值 C 净产值 D 销售收入 5 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指工程项目 P22 A 生产与产出的比较 B 投入与投资的比较 C 所得与所费的比较所得与所费的比较 D 利润与税收的比较 6 当相比较的各技术方案的经济寿命周期有倍数关系时 各技术方案的共同计算期应采用 A 最大公约数 B 最小公倍数最小公倍数 C 一般采用 20 年 D 应采用约定的计算期 p29 7 设 K0 为投资总额 Hm 为年净收益 则投资收益率可表示为 p41 A B C 100 D 100 8 差额投资回收期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优选时 各比较方案投资额的排列顺序为 p43 A 任意 B 由大到小 C 由小到大由小到大 D 大小间隔 9 在技术方案寿命周期内 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收益率为 p52 A 净现值率 B 投资收益率 C 折现率 D 内部收益率内部收益率 10 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中 确定企业产品方案 工艺方案和生产结构的主要依据是 A 生产规模 B 技术选择 C 经济方案 D 市场调查市场调查 p83 11 规模经济是指因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 p81 A 成本变动 B 固定资产变动 C 产量变动产量变动 D 销售量变动 12 在工 程项目评价中 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利润总额 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 称为 p97 A 现金流量表 B 损益表损益表 C 资产负债表 D 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3 在 世界范围内第一次试制和销售的新产品称为 p112 A 换代新产品 B 国内新产品 C 世界新产品世界新产品 D 企业新产品 14 价值工程是分析功能 成本和价值三者关系的科学方法 其成本是指 p123 A 生产成本 B 寿命周期成本寿命周期成本 C 经营成本 D 使用成本 15 制约功 能的条件包括 5W 和 p141 A 2A B 2C C 2M D 2H 16 设备在使用过程中 由于受各种力的作用 使零部件产生实体磨损 导致零部件的尺寸 形状和精度 发生改变 直至损坏 称为 p171 A 第第 I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B 第 I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C 第 II 种形式的无形磨损 D 第 II 种形式的有形磨损 17 如果设备的磨损是可以消除的有形磨损 则相应的补偿方式应该是 p173 A 更新 B 修理修理 C 完全补偿 D 现代化改装 18 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计算中 当设备最佳使用年限 T 为偶数时 改用直线折旧法的年度是 p177 A B 1 C D 2 19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实际就是控制 P189 A 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B 固定成本 C 设计成本 D 研制成本 20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时 称为 P201 A 偏差 B 有利差异 C 不利差异不利差异 D 误差 二 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 多 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特点的是 P2 机电一体化 A 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实物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B 使用期限较长使用期限较长 C 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占用的资金循环一次周期较长 D 其使用周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E 其价值逐渐地丧失或减少其价值逐渐地丧失或减少 22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包括 P78 A 专题研究 B 机会研究机会研究 C 初步可行性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 D 详细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 E 评价报告和决策评价报告和决策 23 选择 VE 对象的方法有 P129 P137 A ABC 分析法分析法 B 强制确定法强制确定法 C 最合适区域法最合适区域法 D 费用比重分析法费用比重分析法 E 内部收益率法 24 设备折旧额 计算的方法有 P178 A 直线折旧法直线折旧法 B 加速折旧法加速折旧法 C 最小年费用法 D 复利法复利法 E 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25 生产成本控制的程序包括 P189 A 收集资料 B 揭示成本差异揭示成本差异 C 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制定成本控制标准 D 及时纠正偏差及时纠正偏差 E 编制成本计划 三 填空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每小题 1 分 共 6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