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高考物理高考物理 选择题的解法选择题的解法 内容概要内容概要 物理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的一种类型 它具有信息量大 知识覆盖面宽 干扰性强 命题灵活性大 层次丰富 能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 评卷客观 快捷 准确 可以用计算 机阅卷等优点 是高考中的重要题型 但选择题的题量大 学生解答时可以占用的时间少 而且位于整张试卷的第一部分 对考生来说 选择题完成的好坏 有时直接关系到整场考 试的成败 要准确 迅速地解答物理选择题 前提是准确理解 熟练应用物理基本概念和 基本规律 因此 在对选择题的教学和训练中 教师应在解题方法上多加点拨 从不同的 角度启发学生 积极地开发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选择题教学对培养学生素质能 力方面的作用 而且解选择题所用的一些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解选择题 在解搭其它类型 的题目中也是适用 下面总结一些物理选择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并带有适量的解题训练 典例精析典例精析 一 直接判断法一 直接判断法 直接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物理概念类的选择题 应从基本概念出发 抓住物理概念的本 质 对每一选项的正误判断必须有明确的依据或典型的反例 例例 1 把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平均分为 4 段 已知下落通过最后一段位移的时间为 2 秒 则下落第一段位移的时间为 A 0 5 秒 B 1 7 秒 C 8 秒 D 7 4 秒 分析 分析 根据自由落体越落越快的特点 立即断定 A B 不能选 再根据自由落体经历 相等位移的时间不是整数比的结论 其第四段的位移历时 2 秒 第一段历时就一定不是整 数秒 可断定 D 正确 解答 解答 D 正确 例例 2 关于机械能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 有摩擦力存在时 机械能一定减少 B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 若使物体产 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 则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作变速运动的物体 只受重力作用时 机械能一定守恒 D 在水平面上作变速运动的物体 它的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分析 分析 选项 A 已指出有摩擦力的作用 但不明确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状态间的关系 故 机械能不一定减少 选项 A 错误 选项 B 已指出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力不是重力 但未指 明是弹力或是其它性质的力 选项 B 错误 选项 C 已指出物体作变速运动 又只受重力作 用 则物体一定在空中运动 只有重力对它做功 机械能一定守恒 答案 C 正确 选项 D 与选项 A 类似 但由于不明确所受力的性质 故机械能不一定守恒 解答 解答 C 正确 例例 3 关于匀加速直线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第 1 秒内 第 2 秒内 第 3 秒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 1 3 5 B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它的加速度是均匀增加的 C 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 速度的增量相等 D 若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 第 1 秒内 第 2 秒内 第 3 秒内的位移分别是 2 米 4 米 6 米 它一定作匀加速运动 分析 分析 由于不明确初始条件 选项 A 错误 若初速为零 结论正确 初速不为零 则 结论错误 匀加速运动是指速度均匀变化而加速度恒定的运动 故选项 B 错误 选项 C 正 确 凡匀变速直线运动必有 S S2 S1 S3 S2 常数 但只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间隔内 S 常数的直线运动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选项 D 错误 解答 解答 C 正确 二 综合分析法二 综合分析法 有些选择题是比较复杂 比较综合的问题 要求较高 相当于一个小型的综合计算题 在解答这类选择题时 要仔细分析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 恰当地应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 演算得出结果 然后加以判断 这是所谓 正规 的解选择题的方法 例例 1 一条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 3 米 秒的速度从左向右运动 如在左端轻轻放上一个 没有初速度的工件 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0 3 工件放上后传送带的速度不变 则工件释放后 1 5 秒内工件对地面发生的位移为 A 4 5 米 B 3 375 米 C 3 米 D 7 785 米 分析 分析 答案 A 中是诱导 传送带的速度不变 和 3 米 秒 的条件 认为工件的速度也是 3 米 秒 从而得出 S Vt 4 5 米 答案 B 中诱导工件的初速为零 相对加速度 a g 3 米 秒 2 由 S at2 3 1 52 3 375 米 答案 D 中是上述综合诱导 S V0t at2 7 785 米 而正确的解答是 V0 0 Vt at a g 3 米 秒 2 所以 1 秒钟工件即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 S Vtt at2 3 1 5 1 3 12 3 米 解答 解答 C 正确 例例 2 04 年全国卷 质量为 1 0 千克的小球从高 20 米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 反弹后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5 0 米 小球与软垫接触时间为 1 0 秒 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 量大小为 空气阻力不计 g 取 9 8 米 秒 2 A 10NS B 20NS C 30NS D 40NS 分析 分析 分析小球的运动过程 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与软垫接触时速度为 20m s 接着 小球与软垫接触 最后小球离开软垫做竖直上抛运动 由竖直上抛运动可求出小球离开软 垫时的速度为 10 m s 再对小球与软垫接触过程用动量定理 得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 为 30N S 解答 解答 选 C 三 筛选排除法 三 筛选排除法 根据物理基本概念 基本规律和生活经验先排除选项中明显不合理选项 可以使解答 过程更简捷 更准确 这是解选择题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原则上讲 解选择题首先考虑的 是用排除法去掉明显错误选项 然后再用其它方法进一步确定正确选项 即使其它选项不 能确定 用此方法也可以提高正确率 例例 1 03 年江苏卷 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 90 是不稳定的 它经过一系列 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 90 这些衰变是 A 1 次 衰变 6 次 衰变 B 4 次 衰变 C 2 次 衰变 D 2 次 衰变 2 次 衰变 分析 分析 衰变和 衰变的次数可以根据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来计算 但较繁 根据发生 衰变质量数一定变化 而此一系列衰变结果质量数不变可知没有发生 衰变 排除 A C D 直接选 B 解答解答 选 B 例例 2 06 年上海卷 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 若在 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 子 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 并沿电场线从 A 运动到 B 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 设 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 EA EB 电势分别为 UA UB 则 A EA EB B EA EB C UA UB D UA UB 分析 分析 此题选项中 A 与 B 矛盾 由电子的 V t 图可知 电场力不变 则 A 对 B 错 C 与 D 矛盾 由电子加速可知 电场力方向从 A 向 B 则电场方向从 B 向 A 则 D 对 C 错 解答 解答 选 A D 例例 3 06 年上海卷 在均匀介质中选取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的 9 个质点 相邻两 质点的距离均为 L 如图 a 所示 一列横波沿该直线向右传播 t 0 时到达质点 1 质点 1 开始向下运动 经过时间 t 第一次出现如图 b 所示的波形 则该波的 A 周期为 t 波速为 8L t B 周期为 2 t 3 波速为 8L t C 周期为 t 波速为 12L t D 周期为 2 t 3 波速为 12L t 分析 分析 由质点 1 开始向下运动可知 质点 9 开始运动方向也向下 而此时质点 9 运动 方向向上 则 t 不是波的周期 排除 A C 此时质点 9 运动方向向上可知 波在 t 时间内不是刚好传播到质点 9 即波在 t 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不是 8L 所以波速不是 8L t 再排除 B 解答 解答 选 D 四 特殊值代入法四 特殊值代入法 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 需经过比较繁琐的公式推导过程 此时可在 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应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 代入有关算 式进行推算 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的 繁难 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 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性问题来处理 达到迅 速 准确选择的目的 例例 1 1 87 年全国高考试题 如图 4 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 下端挂一 质量为m0的托盘 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 弹簧比自然长度伸 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 L后停止 然后松开 设该弹簧总在弹性限度内 则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 持力为 图 4 A B u 图 6 A 1 L L mg B 1 L L m m0 g C mg L L D m m0 g L L 分析 分析 以上各项都含有 L 可见 L是决定作用力大小的因素之一 如令 L 0 即 系统处于平衡位置 则此时托盘对物块m的作用力应等于mg 将 L 0 这一特殊值代入以 上各选项 只有 A 满足条件 正确答案是 A 解答 解答 选 A 例例 2 2 98 年全国高考试题 如图 5 所示的两种电路中 电源相同 各电阻器阻值相等 各电流表的内阻相等且不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 A1 A2 A3和 A4读出的电流值分别为 I1 I2 I3和 I4 下列关系式中正 确的是 A I1 I3 B I1 I4 C I2 2I1 D I2 I3 I4 分析 分析 从电路连接方式 可 以很快判定 I1R2 即可知 4343 21 2 22IIII RrrR I 则立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是 B D 解答 解答 选 B D 五 图象法五 图象法 利用图象描述物理规律 解决物理问题 能达到迅速 准确选择的目的 例例 1 94 年全国高考试题 图 6 中 A B 是一对平行的金属板 在两板间加上一周期 为 T 的交变电压 u A 板的电势 UA 0 B 板的电势 UB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 在 0 到 T 2 的 时间内 UB U0 正的常数 在 T 2 到 T 的时间内 UB U0 在 T 到 3T 2 的时间内 UB U0 在 3T 2 到 2T 的时间内 UB U0 现有一电子从 A 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 的电场区内 设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 则 A 若电子是在 t 0 时刻进入的 它将一直向 B 板运动 B 若电子是在 t T 8 时刻进入的 它可能时而向 B 板运动 时而 向 A 板运动 最后打在 B 板上 C 若电子是在 t 3T 8 时刻进入的 它可能时而向 B 板运动 时 而向 A 板运动 最后打在 B 板上 D 若电子是在 t T 2 时刻进入的 它可能时而向 B 板 时而向 A 板运动 分析 分析 本题利用图象法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为 AB 若电子是在 t 0 时刻进入的 将受到大小不变方向指 向 B 板的电场力 F 作用 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半 个周期 速度达到最大值 到 t T 2 时刻 将改受大小仍 A1 R R A2 A3 R R A4 图 5 V Vm 0 t 图 7 为 F 方向指向 A 板的电场力 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仍向 B 板运动 根据对称性 到 t T 时刻 它的速度恰减为零 并将再受到大小为 F 方向指向 B 板的电场力 重复上述过程 一直向 B 板 运动 选项 A 正确 该电子运动对应的速度图象如图 7 所示 若电子是在 t T 8 时刻释放 如前所述 粒子先向 B 板加速运动 3T 8 时间 接着电子受到指向 A 板的电 场力的作用向 B 板方向做匀减速运动 3T 8 时间 速度减为零 此时对应的时刻是 7T 8 此时电子仍受指向 A 板的电场力 F 作用 将向 A 板返回做匀加速运动 T 8 时间 速度达到 某个值 接着改受方向指向 B 板的电场力 F 作用 做匀减速运动 T 8 时间速度减为零 此 时对应时刻为 9T 8 以后重复刚进入时的情况 电子时 而向 B 板运动 前进得多 时而向 A 板运动 后退得少 最终将打在 B 板 其速度图象如图 8 所示 若电子是在 t 3T 8 时刻释放 同理可作出电子的速 度图象如图 9 所示 电子时而向 B 板运动 前进得少 时而向 A 板运动 后退得多 最终将从 A 板穿出 若电子是在t T 2时刻进入的 它不可能向B板运动 解答 解答 选AB 例例2 2 98年全国高考试题 如图10中两单摆摆长相同 平衡时两摆球刚 好接触 现将摆球A在两摆线所在平面内向左拉开一小角度后释放 碰撞后 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 以mA mB分别表示摆球A B的质量 则 A 如果mA mB 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右侧 B 如果mA mB 下一次碰撞将发生在平衡位置左侧 C 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下一次碰撞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右 侧 D 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下一次碰撞不可能在平衡位置左侧 分析 分析 由于碰撞后两摆球分开各自做简谐运动的周期相同 任作出 B 球的振动图象如 图 11 所示 而 A 球碰撞后可能向右运动 也可能向左运动 因此 A 球的振动图象就有两种 情况 如图 11 中 A1和 A2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无论两摆球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下一次碰撞 只能发生在平衡位置 即 CD 选项正确 解答 解答 选 CD 例例3 92年全国高考试题 两辆完全相 同的汽车 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 速度均为V0 若前车 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 在它刚停住时 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 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 若要 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 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 距离至少应为 A B 图 10 t x 0 图 11 B A1 A2 V Vm 0 t 图 8 T 8 V Vm 0 t 图 9 t V V0 O S S S 图 12 图 1 A s B 2s C 3s D 4s 分析分析 依题意可作出两车的 V t 图如图 12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 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2s 即 B 选项正确 解答 解答 选 B 六 估算法六 估算法 例 1 某同学身高 1 8m 他参加跳高比赛 起跳后身体横着跃过了 1 8m 高度的横杆 据此 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 g 取 9 8m s2 A 2m s B 4m s C 6m s D 8m s 分析分析 该题物理模型是力学模型一中的 a 人起跳至横杆的过程是匀加速运动过程 在运动过程中人体重心位移约 hc 0 9m 由 gh2 9 08 92 4 2m s 故选 B 解答 解答 选 B 例例2 92年全国高考试题 已知铜的密度为8 9 103千克 米3 原子量为64 通过估算 可知铜中每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 A 7 10 6m3 B 1 10 29m3 C 1 10 26m3 D 8 10 24m3 分析分析 同学们都应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为 10 10m 所以分子的体积的数量级应为 10 30m3 只有 B 选项与这个数量级接近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解答 解答 选 B 跟踪练习跟踪练习 练习练习 1 1 下列是热学的有关知识 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反映了微粒中分子运动的不规则性 B 对不同种类的物体 只要温度相同 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C 分子间距增大时 分子间的引力增大而斥力减小 D 一定质量的气体 温度升高时 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详细解答 B 本题以常见的热学概念为核心进行命题 考查了热学的基本概念 发散型选项 此类选项需要对每一个选项都作出分析和判断 第一个选项考查对布朗运动 的理解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故 A 错误 第二个选项考查温度的概 念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与哪种物质无关 所以 B 正确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 是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 所以 C 错误 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 决定其体积的因素是温 度和压强 仅从温度的变化还能确定体积的变化 故气体的温度升高 体积可能增大也可 能减小 所以 D 错误 练习练习 2 2 2005 全国 如图 1 所示 绝热隔板 K 把绝热的气缸分隔成体积相等的两部 分 K 与气缸的接触是光滑的 两部分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 相同温度的同种气体 a 和 b 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势能可忽略 现通过电热丝对气体 a 加热一段时间后 a b 各自达 到新的平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的体积增大了 压强变小了 B 的温度升高了 图 2 0 123456 F N t s F1 F2 加热后 a 的分子热运动比 b 的分子热运动更激烈 A 增加的内能大于 b 增加的内能 详细解答 BCD 本题是考查气体压强 物体内能 分子平衡动能等基础概念和热 力学第一定律的 看似独立选项 而实际上各选项又相互关联 由于两部分气体的关联 可以先假设 不动讨论 a 的压强变化 进而讨论其体积变化 然后讨论 b 气体的内能和温 度变化 再根据二者压强相等 讨论其温度的高低 先用假设法 假设 不动 则对 a 加 热 a 气体吸热 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所以压强增大 故活塞 将向右移动 活塞对 b 气体做功 b 不吸热不放热 所以 b 的内能增加 不考虑分子势能 所以 b 气体的温度升 高 达到新的平衡后 a b 的压强相等 由于后来体积 ba VV a 气体单位体积内分子 数少 故要使 a b 压强相等 则 a 气体的温度必然要高于 b 气体的温度 ba TT 故 选项正确 练习练习 3 3 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若物体仅受到 沿水平方向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 取向东为F的正 方向 在两个力开始作用的第 1s 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已知这两个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 2 所示 则 A 在第 2 3s 内 物体向东做加速运动 B 在第 2 3s 内 物体向西做加速运动 C 在第 4 5s 内 物体向东做减速运动 D 在第 6s 内 物体运动的速度最大 分析和解法 BD 本题以运动和力的关系为核心命题 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力的 关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运动性质的分析判断和综合推理能力 试题选项 A B 为一组 C D 为独立选项 因此解题要作三次判断 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不受摩擦力 第 1 秒 静止 则第 1 秒内 F1 F2 为恒力 从第 1 秒末开始到第 3 秒末 即第 2 3 秒内 F1 逐渐 减小到零 F2 始终不变 所以合外力负向 向西 增大 产生向西的加速度而初速度为零 物体在 1 3 秒内向西做加速运动 A B 组中 B 正确 第 4 第 5 秒内 F1 逐渐增大到 F1 F2 但合外力仍向西 产生的加速度仍向西 所以物体仍然向西做加速运动直到第 5 秒末 此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 C 错 D 对 练习练习 4 4 2000 年上海 9 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 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 曝光 记录下每次曝光时木块的位置 如图 4 所示 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由 图可知 A 在时刻t2以及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详细解答 C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 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及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 B 级要求 图 3 错解分析 考生思维缺乏深刻性 无法从图片信息中获取各时刻木块的位置关系 挖 掘出隐含条件 上面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而下面木块匀速运动 进而无法求解两木 块对应各时刻速度从而完成对比判断 解题方法与技巧 设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t 记录木块位置的直尺最小刻度间 隔长为l 由图可以看出下面木块间隔均为 4l 木块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t l v 4 上面木 块相邻的时间间隔时间内木块的间隔分别为 2l 3l 4l 5l 6l 7l 相邻相等时间间隔 t内的位移之差为 l l 恒量 所以上面木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它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得t2 t3 t4 t5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t ll v 2 32 2 t l 2 5 t ll v 2 43 3 t l 2 7 t ll v 2 54 4 t l 2 9 t ll v 2 65 5 t l 2 11 可见速度 t l v 4 介于v3 v4之间 选项 C 正确 练习练习 5 5 一颗速度较大的子弹 水平击穿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 设木块对 子弹的阻力恒定 则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大 B 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C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长 D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详细解答 BD 本题考查对物理过程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运用数学知识 灵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B 级要求 错解分析 考生缺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 不能据子弹与木块的作用过程作出v t 图象 来作出分析 推理和判断 容易据常规的思路依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去列式求解 使 计算复杂化 且易出现错误判断 解题方法与技巧 子弹以初速v0穿透木块过程中 子弹 木块在水平方向都受恒力作 用 子弹做匀减速运动 木块做匀加速运动 子弹 木块运动的v t图如图 4 中实线所示 图中OA v0B分别表示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中木块 子弹的运动图象 而图中梯形OABv0的 面积为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块长l 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大变为v0 时 子弹 木块的运 动图象便如图 25 2 中虚线所示 梯形OA B v0 的面积仍等于子弹相对木块的位移即木 块长l 故梯形OABv0与梯形OA B v0 的面积相等 由图可知 当子弹入射速度增加时 木块获得的动能变小 子弹穿过木块的时间变短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 B D 练习练习 6 6 在高纬度地区 高空大气稀薄的地方常出现五颜六色的弧状 带状或幕状的 极其美丽壮观的 发光现象 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 极光 它是由太阳发射的高速带电粒子受到地球磁场 的影响 进入两极附近 撞击并激发高空中的空气分子和原子而引起的 假如我们在北极地 区忽然发现高空出现了沿顺时针方向生成的紫色弧状极光 则关于引起这一现象的高速粒 子的电性及弧状极光的弯曲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高速粒子带正电 B 高速粒子带负电 C 弯曲程度逐渐减小 D 弯曲程度逐渐增大 详细解答 AD 本题选项分为两组 A B 是关于粒子带电性 C D 是关于轨道 半径 按选项 类别可以初步确定这两组中各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题中 在 极光 前的一段文字没有 图 4 有用信息 信息关键词 高速带电粒子 地球磁场 进入两极 顺时针方向等 物理过程 是带电粒子在地磁场中的运动过程 题目以常见的自然现象为背景命题 考查了地磁场 左手定则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等知识点 极光在地球上看为顺时针方向 如果俯视则 应为逆时针方向 在北极上空磁场方向为竖直向下 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粒子带正电 由于 空气阻力的作用 粒子速度逐渐减小 其运动半径逐渐减小 因此弯曲程度逐渐增大 故 选项 A D 正确 练习练习 7 7 轨道电子俘获 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 它是指原子核 称为 母核 俘获一个 核外电子 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 从而变成一个新核 称为子核 并且放出一个中 微子的过程 中微子的质量很小 不带电 很难探测到 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 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 下面关于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 轨道电子俘获 衰变为子核并 放出中微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B 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 子核的动量等于中微子的动量 D 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详细解答 ABC 本题以 轨道电子俘获 为背景进行命题 关键信息是 衰变 物理过程问题已经描述得很清楚了 考查了原子物理知识 该过程的核反应方程式为 m nA 0 1 e m n 1 B v 中微子 因此根据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以判断 A B 正确 在 俘获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 故 C 正确 根据 m p Ek 2 2 和题中中微子的质量很小的信息可以 知道 D 错误 练习练习 8 8 如图 5 所示 斜面上 a b c d 四个点 ab bc cd 从 a 点正上方的 O 点以速度 v 水平抛出一个小球 它落在 斜面上 b 点 若小球从 O 点以速度 2v 水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则它将落在斜面上的 A b 与 c 之间某一点 B c 点 C c 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0414:2025 E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Requiremen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human capital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
- 去年初二数学试卷
- 围网灯光施工方案(3篇)
- 亲子小程序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防冻水管施工方案(3篇)
- 沃尔沃卡车施工方案(3篇)
- 卫浴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应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村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外包合同
- 企业员工薪酬福利外包服务合同书
- Magic Tree House 神奇树屋词汇大全
- 四川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广东省中山一中、仲元中学等七校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学》题库及完整答案(全优)
- 教师工作法律风险防范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渭南万泉330千伏变电站-雷家洼110千伏线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
- 企业后勤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驾驶员安全教育三超一疲劳驾驶案例培训课件
- 外贸安全培训
- 2023年汽车装调工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772题)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通用设备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