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存瑞中学存瑞中学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 高三数学 文 高三数学 文 一 选择题 一 选择题 1 已知集合 则 3 1 0 1 3a 2 30bx xx ab a b 3 0 3 3 0 c d 0 3 3 1 0 1 3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化简集合 直接利用交集的定义求解即可 b 详解 因为集合 3 1 0 1 3a 2 303 0bx xx 所以 故选 b 3 0ab 点睛 研究集合问题 一定要抓住元素 看元素应满足的属性 研究两集合的关系时 关 键是将两集合的关系转化为元素间的关系 本题实质求满足属于集合且属于集合的元 ab 素的集合 2 在复平面内 复数 为虚数单位 对应的点位于 3 2i z i i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 限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复数分子分母同乘以 化简可得 求出对应坐标即可得结果 3 2i i i1 2i 详解 复数 2 34 22 1 2 iii zi ii 2 则对应的点为 位于第三象限 故选 c z 1 2 点睛 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 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 要注意对实部 虚部的理解 掌握纯虚数 共轭复数 复数的模这些重要概念 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 运算 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 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 防止 简单问题出错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3 若角满足 则角是 sin0 tan0 a 第三象限角b 第四象限角 c 第三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d 第二象限角或第四象限角 答案 b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函数的符号 可直接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时 角可以是第三 第四象限角 或终边在轴负半轴上 sin0 y 又时 角可以是第二 第四象限角 tan0 因此角是第四象限角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定义 熟记定义即可 属于基础题型 4 在 中 为边上的中线 为的中点 则 abcadbceadeb a b 31 44 abac 13 44 abac c d 31 44 abac 13 44 abac 答案 a 解析 分析 首先将图画出来 接着应用三角形中线向量的特征 求得 之 11 22 bebabc 3 后应用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 三角形法则 得到 之后将其合并 bcbaac 得到 下一步应用相反向量 求得 从而求得结 31 44 bebaac 31 44 ebabac 果 详解 根据向量的运算法则 可得 111111 222424 bebabdbabcbabaac 11131 24444 babaacbaac 所以 故选 a 31 44 ebabac 点睛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有关问题 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三角形的中线 向量 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共线向量的表示以及相反向量的问题 在解题的过程中 需要认真对待每一步运算 5 己知数列满足递推关系 则 n a 1 1 n n n a a a 1 1 2 a 2017 a a b c d 1 2016 1 2017 1 2018 1 2019 答案 c 解析 分析 4 an 1 a1 可得1 再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出 n n a a1 1 2n 1n 11 aa 详解 an 1 a1 1 n n a a1 1 2n 1n 11 aa 数列是等差数列 首项为 2 公差为 1 n 1 a 2 2016 2018 2017 1 a 则 a2017 1 2018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列递推关系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 属于中档题 6 已知向量 满足 且 则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a b 2a 1b 2ba a b a b c d 2 2 2 3 2 8 2 4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平方运算可求得 利用求得结果 1 2 a b cos a b a b a b 详解 由题意可知 解得 2 22 2324baba baa b 1 2 a b 12 cos 42 2 a b a b a b 本题正确选项 d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夹角的求解问题 关键是能够通过平方运算求得向量的数量积 5 7 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则数列的前n项和为 n a221 n n an n a n s a b 2 21 n n 12 21 n n c d 12 22 n n 2 22 n n 答案 c 解析 分析 根据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用分组求和的方法 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因为 221 n n an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 n a 12 nn saaa 22 2 1 23 22 2212 1 3 21 nn nn 12 2 1 2 121 22 1 22 n n nn n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求和 根据分组求和的方法 结合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求 和公式即可求解 属于常考题型 8 已知的三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 则此三角形必 abc 2 cos cba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d 钝角三角形 答案 b 解析 分析 先由题中条件 根据正弦定理得到 再化为 sin2sincos cba 6 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即可求出结果 sin 2sincos abba 详解 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到 2 cos cbasin2sincos cba 即 sin 2sincos abba 所以 sincoscossin2sincos ababba 即 可得 sin a b 0 sincossincosabba 又在三角形中 a b 所以 因此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ab 故选 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性质的判断 熟记正弦定理即可 属于常考题型 9 等比数列前 n 项和为 54 前 2n 项和为 60 则前 3n 项和为 a 54b 64c d 2 66 3 2 60 3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 等比数列中 成等比数列即可求解 232 nnnnn sssss 详解 等比数列中 成等比数列 232 nnnnn sssss 解得 2 3 60546 n s 3 2 60 3 n s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并能熟练运算等比数列前 n 项和的性 质解题 10 如图所示是函数在区间上的图象 为了得到这个 sin yaxxr 5 66 函数的图像 只要将的图象上所有的点 sinyx xr 7 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 纵坐标不变 6 1 2 b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 纵坐标不变 6 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 纵坐标不变 3 d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 纵坐标不变 3 1 2 答案 d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函数的周期和振幅确定 w 和 a 的值 再代入特殊点可确定 的一个值 进而得到函 数的解析式 再进行平移变换即可 详解 由图象可知函数的周期为 振幅为 1 所以函数的表达式可以是 y sin 2x 代入 0 可得 的一个值为 6 3 故图象中函数的一个表达式是 y sin 2x 3 所以只需将 y cos x sinx x r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再 2 3 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 纵坐标不变 1 2 故选 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换的基础知识 根据图象求函数的表达式 时 一般先求周期 振幅 最后求 三角函数图象进行平移变换时注意提取 x 的系数 8 进行周期变换时 需要将 x 的系数变为原来的 属于中档题 1 11 已知 则的值为 2 tan 5 1 tan 44 tan 4 a b c d 1 6 22 13 3 22 13 18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得 tantan 44 tantan 4 1tantan 4 3 22 本题选择c选项 12 设函数对任意的 都有 若函数 4cos f xx xr 3 fxfx 则的值是 sin 2g xx 6 g a 1b 5 或 3c d 2 1 2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于 故函数的一条对称轴是 故是 3 fxfx fx 6 x 0 6 的一个零点 故 sin x 2 6 g 考点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9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13 已知向量 且 则 4 2a 6 bm ab m 答案 12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垂直 得到坐标之间的关系 列出等式 进而可求出结果 详解 因为向量 且 4 2a 6 bm ab 所以 2420 a bm 解得 12m 故答案为 1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向量垂直求参数的问题 熟记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即可 属 于常考题型 14 若数列的前n项和 则通项 n a 1 1 3 nn sa n a 答案 1 3 2 n 解析 分析 根据求出与的关系 即可得出结果 1 2 nnn assn n a 1n a 详解 因为 1 1 3 nn sa 所以 11 11 33 2 nnnnn assana 即 1 2 2 1 nn naa 10 故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n a 1 2 又 所以 111 1 1 3 saa 1 3 2 a 所以 1 3 2 n n a 故答案为 1 3 2 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根据递推关系求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熟记等比数列的定义与等比 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 属于常考题型 15 已知等差数列 满足 其中 三点共线 则数 n a 21152 opa opa op p 1 p 2 p 列的前项和 n a 1616 s 答案 8 解析 分析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先得到 再由等差数列的性质 以及求和公式 即可求 215 1aa 出结果 详解 因为 其中 三点共线 21152 opa opa op p 1 p 2 p 所以 215 1aa 因为为等差数列 所以 n a 215116 1aaaa 因此数列的前项和 n a 16 116 16 16 8 2 aa s 故答案为 8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数列的前项和 熟记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 n 求和公式即可 属于常考题型 11 16 在中 内角a b c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已知的面积为 abc cabc 152bc 则a的值为 1 4 cosa 答案 2 6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 以及 求出 再结合余弦定理 即可得出结果 1 4 cosa bc 详解 因为 所以 1 4 cosa 15 sin 4 a 又的面积为 abc 15 所以 1 si 15 8 n15 2 abc sbcabc 故 8bc 由余弦定理可得 222 2cosabcbca 所以 22 22cos4 16424 abcbcbca 因此 2 6a 故答案为2 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 熟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与余弦定理即可 属于常考题型 三 解答题 三 解答题 17 已知命题实数x满足 命题实数x满足 p 2 650 xx q 11mxm 1 当时 若 p且q 为真 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5m 2 若q是p的充分条件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2 45x 24m 解析 12 分析 1 先由题意得到 再由 p且q 为真 即可得出结果 p 15x q 46x 2 根据q是p的充分条件 得到是的子集 列出不 11x mxm x 15x 等式求解 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 由题意 1 p 15x q 46x p且q 为真 都为真命题 得 p q 45x 又是p的充分条件 则是的子集 2 q 11x mxm x 15x 1 1 15 m m 24m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命题的真假求参数的问题 熟记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即可 属于 常考题型 18 在三角形中 角 所对的边分别是 已知 abca bcabc3b 2c 1 若 求的值 2cos3ac aa 2 若 求的值 cos 1 cos cc bb cosc 答案 2a 3 cos 4 c 解析 试题分析 已知两边一角求第三边 一般利用余弦定理 将角化为边的条件 代入条件即得 同 可先利用余弦定理 将角化为 222 23 2 abc a ab a 2a 边的条件 代入 可得 再利用余弦定理求 222 222 2 1 2 abc c ab acbb ac 3b 2c 5 2 a 13 也可先利用正弦定理 将边的条件转化为角的关系 cosc 222 3 24 abc ab 2bc 再根据正弦定理求的值 cosc 试题解析 1 由余弦定理 3 分 222 23 2 abc a ab a 将 代入 解得 6 分 3b 2c 2a 2 由正弦定理 sincos sin1 cos cc bb 化简得 sinsincossincosccbbc aa 则 8 分 sinsincoscossinsincbcbcbc 因为 所以 0b c 0 b 0 bc 所以或 舍去 则 10 分 cbc cbc 2bc 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sin2sincos bcb bccc 将 代入解得 14 分 3b 2c 3 cos 4 c 考点 正余弦定理 方法点睛 解三角形问题 多为边和角的求值问题 这就需要根据正 余弦定理结合已 知条件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其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 定条件 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 在图形中标出来 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第二步 定工具 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 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第三步 求结果 19 已知函数在处有极值 2 f xaxblnx 1x 1 2 1 求a b的值 2 求的单调区间 f x 14 答案 1 2 单调减区间是 单调增区间是 1 2 a 1b 0 1 1 解析 分析 1 先对函数求导 得到 再由题意 列出方程组 求解 即可得出结 2 b fxax x 果 2 由 1 的结果 得到 对其求导 解对应的不等式 即可得出单 2 1 2 f xxlnx 调区间 详解 解 1 又在处有极值 2 b fxax x f x 1x 1 2 即解得 1 1 2 10 f f 1 2 20 a ab 1 2 a 1b 2 由 1 可知 其定义域是 2 1 2 f xxlnx 0 111 xx fxx xx 由 得 由 得 0fx 01x 0fx 1x 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单调增区间是 yf x 0 1 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由函数极值求参数 以及导数的方法求单调区间的问题 通常需要 对函数求导 利用导数的方法求解即可 属于常考题型 20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n a 2 0s 63 21ss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n a 设 求数列的前项和 1 1 n nn b a a n b n n t 15 答案 23 n an 21 n n t n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已知条件建立方程组 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利用 的结论 进一步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出数列的和 详解 数列为等差数列 n a 263 0 21sss 设数列的首项为 公差为 1 a d 则 1 1 20 47 ad ad 解得 1 1 2ad 故 23 n an 由于 23 n an 所以 1 11111 21232 2321 n nn b aannnn 所以 1111 1 1 1 232321 n t nn 11 1 221n 21 n n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 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及应用 裂项相消法在数列求和中 的应用 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转化能力 属于基础题型 21 已知向量 设函数 1 cos 3sin cos2 2 axbxxxr f xa b 1 求的最小正周期 f x 16 2 求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 f x 3 求在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 x 0 2 答案 1 2 3 最大值为 1 最小值为 t 5 36 kkkz 1 2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到 sin 2 6 f xabx 1 根据周期计算公式 即可求出结果 2 根据正弦函数的单调区间得到 求解 即可得 3 222 262 kxkkz 出结果 3 先由题意得到 结合正弦函数的性质 即可得出结果 5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山西老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上海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焦作新材料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上饶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中建幕墙吊装方案
- 配电房巡视记录表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版教学设计第二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 SAP各模块常用表清单
- HP DL380 G9安装系统、划raid及通过ilo口安装系统
-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
- 1世界法制史专题
- 锥齿轮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 电力系统分析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东北电力大学
- GB/T 41318-2022通风消声器
- 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