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四章 第1课时.doc_第1页
010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四章 第1课时.doc_第2页
010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四章 第1课时.doc_第3页
010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四章 第1课时.doc_第4页
010中考化学复习讲学稿第四章 第1课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中学化学讲学稿系列 时间:星期四, 三月 26, 2020第四章 燃烧 燃料第1课时燃烧和燃料 中考要求解读1、了解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并会用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2、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知道两种情况下燃烧产物了解不完全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3、了解CO对人体产生毒害的机理。了解CO产生的主要途径,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意识。4、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懂得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爆炸极限的概念。5、学会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懂得区分不同情况的自救方法。6、了解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课前预习1、燃烧是一种 、 的剧烈的 反应。物质燃烧的条件是(1) ;(2) ;(3) 。以上三个条件 (选填“必须”或“不须”)同时具备。2、物质的燃烧可以分为 和 。当氧气充足时,含碳可燃物发生 ,放出热量 ,燃烧产物主要是 ;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发生 ,放出热量 。分别写出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一氧化碳也可以_,是一种常见的_,是_的主要成分。写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6、一氧化碳是_色、_味的_气体。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_,人体因缺少氧气而中毒。_、_、_等都会增加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5、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化石燃料有 、 、 。它们都是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且都是_ (选填“可再生资源”或“不可再生资源”)13、化石燃料在燃烧时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响:_;_;_。14、(化石燃料中一般都含有相当数量的_,燃烧时会释放出_;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时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出大量的_;煤炭燃烧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_。15、如果把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就可以分解成_、_、_和_等。这个过程称为煤的_或_,主要为_变化。16、石油经过加工后可以得到_、_、_、_等,这个过程称为石油的_,主要为_变化。4、常见的灭火方法有: 、 、 。 例题精析1、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拨打火警电活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等捂住口鼻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行逃生2.、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吸烟时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害人害己。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最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A一氧化碳 B尼古丁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碳3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4炒菜时锅里温度过高油会燃烧起来,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 ( ) A立即向油锅里泼水灭火 B立即把油倒掉灭火 C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D立即向锅里撒沙土灭火5.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6化学是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 题目:“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_釜底抽薪:_7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关最密切的是 ( )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8请用燃烧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蜂窝煤”要比“煤球”燃烧容易。 ;(2)在蜡烛的火焰上放一只平底碟子,碟子上出现一层黑色物质。 ;(3)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铁丝,铁丝不能燃烧。如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的铁丝,立即插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却能燃烧。 ;(4)燃着的火柴正立时容易熄灭,而倒立时却能燃烧更旺。 。(5)用火柴能点燃蜡烛,而不能点燃煤球, 当堂反馈1发生森林火灾时,为防止火势蔓延,常将部分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A.隔离空气或氧气 B. 将可燃物隔离 C.降低可燃物温度 D. 降低可燃物着火点2.小红用普通作业纸叠成小船,往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在小船的底部直接加热,小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纸不是可燃物 B纸未与氧气接触 C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D空气中氧气浓度过低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覆盖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3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物质鉴别洗涤剂洗油污一一乳化作用人体缺锌元素一一甲状腺肿大食盐与亚硝酸钠一一品尝羊毛线与棉线一一灼烧C安全常识D环境保护油锅不慎着火一一可以盖上锅盖灭火火灾烟很大时一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减少白色污染一一少使用塑料制品减少酸雨污染一一不使用化石燃料4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6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氮气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氧气 D一氧化碳和氢气5、下列燃料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石油分馏 B、煤的干馏 C、用粮食发酵制酒精 D、天然气燃烧6、一场大火往往是由一个烟头引起,故防火要从细节做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的“罪状”是(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达到燃烧的温度 C、提供氧气 D、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7、“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据此,你认为最理想的燃料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 )8 燃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散热的速度加快 B聚集的热量增加C柴禾的着火点降低 D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拓展强化】1一实验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下面的两个实验: (1)按图-1实验:(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 火点:240;水温不低于70)可观察到: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 (2)按图-2实验:(集气瓶底部铺有少量沙子)可观察到: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3)对照实验(1)、(2)你对燃烧和灭火有哪些新的认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在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阻燃作用。(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填“有机”或“无机”)。请回答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点化学性质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标号)A提供氧气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可燃物(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一点)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侯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庭用的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得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做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回答有关问题:(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4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1)写出仪器a、b的名称_;b_。 (2)写出A图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3)B图中,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燃着的蜡烛的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_、_和_性质。这一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 _。(4)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