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历史同步与探究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2014年高一历史同步与探究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2014年高一历史同步与探究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2014年高一历史同步与探究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2014年高一历史同步与探究学案: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岳麓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 了解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2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约公元前2070年 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朝建立 2 商朝主要政治制度是 与 制度 是王畿 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商王对外服控制有限 西周主要政治制度是 制和 制 在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中 关系占有重要地位 1 夏2 内服外服内服外服分封宗法宗族血缘 3 夏代已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 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 制度 商朝是个弥漫着 色彩的王朝 西周通过分封制 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周朝制定了各种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4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 分封的主体是 宗法制的特点是 制 3 公共权力传子神权天下共主礼乐制度周礼4 同姓亲族嫡长子继承 一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1 夏朝政治制度 夏朝是古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 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开始出现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 商朝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 特点 充满神权色彩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二 封邦建国1 周族的兴起 周族是以农耕著称的古老部族 起初生活在关中地区 于商朝后期兴起 2 西周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东征 灭商建国 定都镐京 史称西周 3 西周建立后 经历了短期的社会动荡 执政的周公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大举实行分封 西周的政局稳定下来 4 西周的分封制对象 王族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功臣 先代贵族 原来的附属国或曾被商朝灭掉的古国 内容 周王为最高统治者 王都镐京 今陕西西安 王畿是周王直接驻地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 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获得土地人口 影响 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形成 周王 诸侯 卿 大夫 士 等级序列 结束 西周后期 王权衰微 分封制受破坏 三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1 严格的大宗 小宗体系目的 巩固统治秩序 解决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矛盾 特点 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体系 大宗 小宗相对 影响 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确立分配继承制度 保障世卿世禄特权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 把 国 和 家 结合起来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2 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礼乐制度 周礼 政治生活准则 实质是宗法分封的工具 3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互为表里 共同构成了西周的政治制度 4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宗法制为核心 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1 什么是内服 外服 商王靠什么来强化自己的权力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 商朝建国后 为了奖励那些跟自己南征北战的诸侯和部下 建立了自己的官吏制度 商朝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 内服 与 外服 的划分 所谓内服 是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即王畿 外服指臣服于商朝的附属国 在某种程度上 外服 具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区划的性质 外服 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 臣服于商族的附属国 大都是迫于武力征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 臣服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结成的一种臣属关系 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另外 商王还依靠神权来强化王权 正因为方国 附属国 只是在商王强大的军事征服下才与之结成臣属关系 附属国的服从与否是随着中央力量的强弱而变化的 所以商王还不得不依靠垄断神权来强化王权 以此加强控制方国联盟的能力 2 什么是分封制 分封的目的是什么 西周都分封哪些人去做诸侯 西周的诸侯国与商王朝的附属国有何不同 分封制的作用如何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 广建子国 用以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统治制度 受封的对象相对广泛 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 功臣 姻亲 先代贵族 原来的附属国或曾被商朝灭掉的古国 等 西周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密切 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作用 通过分封 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 统治加强 通过层层分封使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 周王 诸侯 卿 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 巩固了统治 总之 分封制的实行 起到了扩大疆域 维护统治 稳定秩序的作用 但没有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为解决此矛盾 西周又实行了分封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3 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什么方法 什么是大宗 小宗 大宗和小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宗法制起了什么作用 宗法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即一种权利继承制度 宗法制确定的继承方法是嫡长子 嫡长子 即正妻所生的长子 继承制度 宗法制度的核心和特点 也就是说嫡长子是土地 财产和权力的继承者 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地位最为尊贵 故嫡长子也被称为宗子 而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 小宗则是相对与大宗而言的 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也就是说 对于大宗而言 小宗就是他的臣属 要对大宗绝对的服从 同时 小宗也是大宗的兄弟 具有血缘关系 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 确立起一整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世卿世禄 的特权 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把 国 和 家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4 什么是礼乐制度 起了什么作用 礼泛指宗法等级制度的各种典章 规则 礼节 仪式 乐指音乐 舞蹈 歌咏等 它是由周公制定的 前者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 各安其分 后者的作用在于上下 和同 不同等级 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 但可以共同欣赏 以使上下 和同 5 西周的分封制 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分封制是西周巩固政权的重大政治措施 它将亲族 功臣 先代贵族分封各地 建立侯国 目的是 封邦建国 以屏宗周 受封者则须对周王尽各种义务 并受周王控制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紧紧糅合在一起的以血缘 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 嫡长子继承制使周天子世代皆为大宗 为所有诸侯国政治上的共主 宗法和政权实际合二为一 为维系宗法分封制度 周公又制定了一套完整 严格的等级礼仪制度 作为各级贵族必须遵从的生活准则 谁也不得逾越 分封制度 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 三者互为表里 紧密相连 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昔武王克商 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 以蕃屏周 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选拔德才兼备之人B 扩大疆域C 巩固周王室统治D 团结功臣贵族解析 题干大意是 从前周武王战胜商朝 周成王平定天下 选择有明德的人分封 把他们作为周朝的藩篱屏障 据此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周王室统治 答案 C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 自治区中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 河北B 湖南 湖北C 山东 山西D 广东 广西解析 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 鲁 齐 燕 卫 宋 晋 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 答案 C 封建社会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 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分封制度B 王位继承制度C 郡县制度D 三公九卿制度 解析 封建社会 的概念既然是自近代引入中国的 那么柳宗元所说的 封建论 显然不是后来的社会形态概念 原意应该是 封邦建国 的意思 附注 封建社会 一词最早是马克思 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论述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古代文献所说的 封建 封建社会 均指周朝的分封制 答案 A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宗法制把家 国联系在一起 为人臣者忠于君主 为人子者孝顺长辈 忠孝观念根源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答案 A 2013 广东文综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 从题意可知 百姓 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 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 说明贵族地位下降 只有宗法制的衰落符合 答案 B 一 选择题 1 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C A 宗法制度 B 中央集权制度 C 内服与外服制度 D 分封制度 2 下面关于商朝内外服制度的叙述 错误的是 D A 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B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