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doc_第4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鹬蚌相争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学会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4、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5、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重点: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教学准备: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示意:故事导入自读课文激发兴趣熟读概括了解内容初读指导合作表演指导朗读体会角色回归历史角色换位理解寓意想象交流创编故事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历史故事导入、点燃学习兴趣。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1、指名试读课题。(1)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后人从这个故事提炼出了一个成语,叫什么?鹬蚌相争。(板书:鹬)“鹬”字最难写了,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我也有个好办法:“商”字摘掉帽,上面换个“矛”,右边站只“鸟”。就念“鹬”。)(出示“鹬”图片,认识鹬。)(2)请学生告诉老师“蚌”字的写法,板书。(出示“蚌”图片,认识蚌。)(3)齐读课题。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1)生自己练习朗读。(2)小组读,帮忙指出错处。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完成板书:鹬 蚌 相争渔夫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1、指导有感情朗读。重点指导:(1)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2)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师生分角色读。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生气的语气)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慢条斯理,但很坚定)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学生们都笑起来。)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2)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生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板书:互不相让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师:这就叫生:两败俱伤!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生3(抢着说):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4、回顾历史故事。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伤,谁也得不到好处?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四、体会寓言的魅力。两千多年前,聪明的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故事,巧妙地劝阻了赵王,免去了燕国的一场祸患。你能体会到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吗?(燕赵相争,秦国得利。)你从这个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做事要权衡得失,不要只想自己有利的一面,要相互谦让,退一步海阔天空。一味地相互钳制往往两败俱伤,使第三者得利。)“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劝说君王将士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板书:战国策)一共有33篇。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板书:权衡得失要牢记。)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五、拓展延伸:创编故事,发散思维。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