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考前知识点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6-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1页
中考历史-考前知识点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6-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2页
中考历史-考前知识点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6-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3页
中考历史-考前知识点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6-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4页
中考历史-考前知识点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专题6-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新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两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 班级 姓名 1、 选择题(答案写在每小题的题号前)1. “l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比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是南斯拉夫某城一块碑文上的一句话,它记述的史实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萨拉热窝事件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珍珠港事件 D慕尼黑阴谋2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了A同英法结盟 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建立法西斯政权 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3.“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无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一方以援助。”(摘自1882年5月20日签订的同盟条约)这里所说的“其他两缔约国”是指A.德国和奥匈帝国 B.德国和俄国 C.英国和奥匈帝国 D.英国和俄国4.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导致战争的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分割世界 D.帝国主义首先宣战5.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会议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埋下了新的矛盾 都损害了中国的权益A B C D6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涉及中国主权问题的条约有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A. B. C. D.7中国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之祸患。世界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点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以下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日本偷袭珍珠港 德国进攻苏联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A. B . C . D. 9.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希特勒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大不列颠的前奏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他认为英国应该A. 与德国讲和,避免希特勒入侵 B. 与不同制度的国家和人民共同发对法西斯C. 提醒美国有被德国入侵的危险 D. 与资本主义国家和人民共同反对法西斯入侵10.下列事件都是发生在二战中的重要事件,不能体现联合国间协调行动的是 A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援助被围困英军 B莫斯科保卫战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D诺曼底登陆11.小明围绕“两次世界大战”整理了一段学习笔记,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B飞机和坦克在一战中投入使用C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转折点 D两次战争都是规模空前的浩劫12.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A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 B中国都是战胜国之一C都是以德国、日本的失败而结束 D两次战争的性质不同13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0年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请问下列哪次会议讨论了组建联合国的有关问题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1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人口数量 B经济实力 C资源优势 D军事实力1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的一组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6某同学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参考文章是“冷战”的缘起北约与华约的对抗从苏东剧变到多极化趋势。据此判断研究报告的主题应该确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 世界格局的演变 B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C中东局势的动荡 D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17世界格局体现了各种力量的对比。右图反映当今国际形势呈现出A两极格局 B冷战格局 C多极格局 D“一超多强”局面18.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三位历史教师分别作了冷战政策与美苏争霸、“一超多强”的形成、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A“二战”后西方主要国家的发展变化 B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C亚非拉国家的独立与振兴 D“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19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对美英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由于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投了反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获得通过。这充分说明了A.中苏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B.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C.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D. 未来世界将呈现两极化格局202006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以所谓的谋杀和反人类罪被美国操纵的伊拉克政府处以绞刑,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这一现象充分说明当今世界A正义战胜了邪恶 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C呈现多极化趋势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材料题21战争与和平是相伴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对孪生姐妹,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又潜伏着战争。今天就让我们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个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列图片 (图一:巴黎和会) (图二:慕尼黑会议) (图三:雅尔塔会议)材料二:冷战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摘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1)图一是哪次战争后召开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哪些地区的利益?(2)图二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德之间是盟友还是敌对关系?那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是什么关系呢?(3)图三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4)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中,中、美、俄、日以及欧盟五大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 利益一致、追求双赢 B. 相互竞争、相互制约C. 取长补短、共同繁荣 D. 平等互利、力量均衡(5)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北约空袭利比亚等事件充分说明,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因素除了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外,还存在哪种主要因素?(6)通过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学习,你认为它对我们有什么警示?2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在这场战争中有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至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世界范围的战争。在总结人类历史上这一最为惨烈的灾难是,江泽民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材料三: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和科学技术力量的发展,整个世界形势也正在恍然发生变化。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背景下,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也开始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国际关系格局。(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绞肉机”是指哪次战役?(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指哪次战役?请你从二战史实中举出能够谁江泽民观点的一个事例。(3)一战、二战结束后分别形成了怎样的国际关系格局?(4)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方向是什么?23.世界格局是指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多次大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害了中国利益?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3)二战后,出现哪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4)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献出什么特点?你认为中国应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写在每小题的题号前)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BDCB B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CCBAADDBB二、非选择题21.(1)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亚洲、非洲。(2)盟友;敌对。(3)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苏联;(4)B(5)霸权主义(6)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破坏等);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等。22.(1)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2)斯大林格勒战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或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答出任意一个即可得分) (3)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两极格局(或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对峙、美苏争霸)(4)多极化(1分)23.(1)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