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4500字) _第1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4500字) _第2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4500字) _第3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4500字) _第4页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4500字)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4500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目关于中国“房奴”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的调查报告系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提交日期:学生姓名成绩评语:评阅教师年月日题目:关于中国“房奴”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的调查报告目录一、调查背景?1“房奴”的词语追溯“房奴”的要素特征界定XX年中国“房奴”现状2/9二、调查目的?2三、调查对象?2四、调查方法?2五、调查结果与深入分析?2“房奴”产生的原因?21、住房制度改革与房价上涨2、城市家庭结构变化3、人口流动水平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房奴”现象?41、虚荣心理驱使人们重视住宅对社会地位的作用2、我国传统的置业观与住宅的情感价值六、调查心得?6一、调查背景“房奴”的词语追溯:XX年房价飚升成为房市的主要特征。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显示,XX年第一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了%,与房价大涨的XX年全年增长速度相比,增高了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一个抱怨房价高涨的新名词“房奴”也在网上日渐流行。调查显示,超过三成的房贷族月供占收入50%以上,他们成了中国城市中的“房奴”。很多按揭买房的人在享受着高3/9薪、白领、有房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房奴”的要素特征界定:“房奴”是对一种新的社会现实的概念表述,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已经对“房奴”这一群体的生活状态做了比较完整的描述。本文把由“房奴”现象和“房奴”群体两方面构成的“房奴”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但鉴于这一社会现象本身和其概念表述方式尚处于形成初期,所以本文对“房奴”不做具体的定义,而是提出界定本研究所指的“房奴”现象和“房奴”群体的三个要素特征:第一,以贷款形式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第二,由首付款和月还贷共同组成的购房支出占收入之比很大,导致家庭经济压力明显增加,其他支出明显缩减;第三,由于这种经济压力,导致家庭成员的社会心理处于焦虑、紧张和失调的状态。XX年中国“房奴”现状:10多年前,国家大面积施行住房货币化政策,同时银行开始对居民住房贷款“开闸”办理。从本世纪初开始到XX年前后,我国迎来第一波房贷高潮,当时的住房贷款期限以10年至15年居多,如今10年即将过去,很多首批房贷族也将进入无债一身轻的状态。随着首批房奴还清房贷,或意味着一个新群体的出现前房奴群体。4/9二、调查目的:“房奴”现象是一种消费行为,是对住宅这一高额稀缺产品,同1时也是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房奴”现象已经构成当代中国城市居民的一种消费文化。从消费心理学与消费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房奴”现象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源自西方的消费信贷制度和与之如影随形的消费主义观念。通过这次调查,我意在了解中国的住房问题,和该问题所衍生出的“房奴”问题以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并从中对一些心理问题进行剖析,理解心理对行为的影响程度。反观自身,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三、调查对象:广大市民四、调查方法:通过对广大市民采用书面问卷形式抽样调查五、调查结果与深入分析:“房奴”产生的原因原注:平均价并非最高价,亦非最准价。以沈阳为例,市内二手房均在3000元,好的楼盘高达每平方米9000元。资料来源:李刚,不做“房奴”,载企业标准化,XX年第6期5/921、住房制度改革与房价上涨:由于中国城市住房供应制度的重大调整,城市居民满足自身住房需求的主导方式已经由单位分房向购买商品房或二手房转变,购房消费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个人消费中比重最大的项目之一。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与居户年总收入比不应超过31,世界银行认为不应超过51。但在我国许多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远远超过了国际上通行的警戒界限,北京是91,广州是1,温州是101,而青岛则达到了171。住房价格总额巨大,因此以分期付款的形式,借助银行贷款购买住房,这一源自西方的信贷消费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购房者所采用。“按揭”、“月供”等住房消费信贷词汇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2、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社会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在家庭结构方面必然产生的一个现象是家庭小型化、核心化,二人世界、三口之家的家庭类型在城市总体家庭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家庭的住房需求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推力,随之而来的是主力购房群体的日益年轻化。北京市6/9建委XX年底的一个调查显示,在所有年龄段中,21至30岁的购房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这些初入职场的年轻购房者,由于收入有限和对新观念接受快两方面的原因,普遍采用银行贷款的购房方式。而“房奴”这一新概念,主要就是指这部分年轻的购房者。3、人口流动水平提高:在中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中,人口流动的频率和速度都前所未有的提高。一些在平均收入较高的行业中就业的年轻人,因其所在行业的良好发展势头而对自身的未来收入水平产生较高的预期,激发了他们在收入尚比较有限的情况下,通过信贷消费先期享受较高水平住房的想法。而一旦未来收入水平发生波动甚至下降,则住房信贷将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压。城市中众多的白领工作都是由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知识型外来人口所承担,这种趋势在高校扩招之后更为明显。跨3地域的职业流动,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社会因素,也成为“房奴”问题产生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房奴”现象1、虚荣心理驱使人们重视住宅对社会地位的作用7/9人们为了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使自己被评价为社会上“有面子”的人,往往会运用一些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而不论他们是否真的拥有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身份。通过持有住宅来使自我感觉良好可以起到人际互动的作用,也能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极大的满足。房产是家庭的重要财产组成部分,尤其因为房产的价值巨大以及对家庭日常生活质量的重大决定作用,房产的质量常常成为人们对他人和自我进行社会地位评价和认定的重要依据。人们为了在社会比较的时候使自身对面子的需求得到满足,自然希望在房产这一重要的社会评判依据方面,给予外界一种有利于自身的社会表现符号。因此,有些人为了满足这种面子的需求,往往将对经济因素的理性计算放在一个比较次要的地位,而选择贷款购买在单价、总面积等方面与自身经济状况不相符的房产,从而导致经济陷入困窘,走进“房奴”的队伍。2、我国传统的置业观与住宅的情感价值中国的悠久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个稳定的农业国的历史,农业生产的价值体系在中国有深刻的印记。土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恋是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价值观念中的重要内容。而土地恋情结的一种变形的表达方式,就是对房产的独特情感和对购置房产的独特热情。况且中国的父母也把子女留下房产作为自8/9己应担的责任。房产往往成为中国人的自我价值观念的个性化表达空间和自我张扬的一个不受约束的领地。住宅的投资不仅仅是经济投资,同样也是情感投资。人们对作为家庭存在的最主要空间载体和财富象征的住宅具有深厚的感情。相关资料显示,中国的城镇居民房屋私有率已高达80%,而美国才接近60%,瑞士是42%,英国是46%。43、从众心理与社会认同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房奴”往往学历水平较高,对自身未来发展趋向比较乐观。因此其他人为了符合这一群体住宅消费准则,符合群体的消费期望,赢得群体内部其他人的尊重,就可能选择加入购房队伍。而如果这一从众性的购房行为与自己的收入水平不相符合,则会使自己成为“房奴”。六、调查心得在调查时,受调查者都比较积极,对于“房奴”的问题普遍表示比较关注。通过这次调查,我们深入认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