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斯大林模式 的得与失 无锡外国语学校龚湘 斯大林模式 形成背景 苏联的建立时间 1922年12月30日国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最初国家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南高加索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列宁逝世1924年1月列宁逝世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 高度集中的工业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方针时间 1925年12月核心内容 优先发展重工业1928年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三个五年计划 列宁与斯大林在一起 苏联的五年计划 苏联 一五 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 第聂伯河水电站 1928年 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 农业国 1933年 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 世界第二 1938年起实施 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1929年 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思考一 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比 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 思考二 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 但谁家有什么苏联时代的家用电器吗 为什么 课堂思考 几乎没有 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 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这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大问题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 高度集中的工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特点 统一制订计划 逐级下达指标 内容无所不包 规定详细 各地区 行业都必须严格执行计划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评价 利 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相适应 取得巨大成就 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弊 以国家指令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存在巨大隐患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 高度集中的农业 农业集体化运动原因 1926年 苏联开始出现粮食供应困难 过程 逐步集体化 全盘集体化 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农民在集体农庄用餐 资料回放 材料1 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 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 而是整村 整乡 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 大转变的一年 1929年11月 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 可能带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 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苏联改变农业政策 加快集体化进程 存在压力 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 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 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 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 材料2 据统计 在苏联农村中 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 牛减少了32 马减少了13 猪减少了33 羊减少了26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 高度集中的农业 1932年 宣布为 完成全盘集体化的一年 1937年底 完全完成 1932年底 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户占总农户数的62 1937年底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超过90 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播种面积几乎占全国播种总面积的100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 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宣布建成 1936年宪法 法律确立内容 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 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 称为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斯大林模式 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 生产资料公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以公有制为主导 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 优先发展重工业 先轻工业后重工业 农 轻 重协调发展 全盘集体化 资本主义农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苏维埃体制 高度集权 一党制 终身制 君主立宪制 内阁制 两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堂活动 分组讨论 关于 斯大林模式 甲组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国内外背景乙组 斯大林模式的历史功绩丙组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丁组 中国从斯大林模式中可以吸取的经验和教训 斯大林模式 评价 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集体化运动 作用及评价 形成背景 过程 结果 苏联建立 列宁逝世 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提出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方针 三个 五年计划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形成标志 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功绩 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 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弊端 政治方面 高度专权 对干部缺乏监督 个人崇拜盛行 经济方面 优先发展重工业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 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牺牲农民利益 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评价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形成过程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 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 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 他们相信 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 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 让历史来审判 探究学习 以 斯大林是民族英雄还是政治暴君 为话题 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 要求 1 四人一组 实行分组合作学习 每人至少搜集一篇相关文章 讨论后确立每组观点与论据 最后由一人形成文章 2 语言要流畅3 杜绝简单抄袭4 文章上交时 应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的记录 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 末代沙皇全家照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苏维埃俄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南高加索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 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是为什么 提示 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 苏联成立后 国内外环境严峻 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 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 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 巩固政权 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 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 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 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 为它提供资金 提示 物力 财力 人力严重匮乏 国外敌视 课堂思考 从苏联经济成分 阶级关系关系上考虑苏联社会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 经济上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取得了彻底胜利 封建与资本主义的成分被消灭 阶级上 剥削阶级 包括富农 被消灭 国内只存在了农民阶级 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 学习延伸 材料一 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 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 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 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 据统计 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 约占其收获量的40 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 一五计划期间 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 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 3 教科书材料二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 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 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上述材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 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 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政府将加大对 三农 的支持力度 用于 三农 农业 农村 农民 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 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增长14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 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 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 三提五统 和农村教育集资等 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 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怎样写承包合同
- 历史文化常识纪年法
- 服务公布协议书安装
- 补充协议书之补充协议书
- 房产转交协议书
- 影视作品知识版权协议书
- 婚礼布置协议合同范本
- 货运运输协议书
- 会计顾问协议合同范本
- 代扫墓协议书
- 国家赔偿法-形成性考核(二):第3-5章(占总成绩10%)-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5版安全生产法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
- TB10752-2018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27张)-完整课件
- 《健康管理学》教案(郭清主编版)
- (高清版)TDT 1061-2021 自然资源价格评估通则
- 2024年三方协议范本-(附件版)
- 高考小说阅读强化训练:孙犁小说专题(附答案解析)
- 培智五年级上次数学期末考试题
- 神鸟的故事作文4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