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1页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2页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3页
《最后一课》导学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州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成员:许静 张韬 孙海杰 薛雯 主备人:牛贵生 审核:【课题】 第7课最后一课【教学目标】1继续进行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熟悉故事情节、理清文章思路、体味作者感情。2品位文中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内容,在揣摩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中体味文章的独特魅力。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重难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2、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心理、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包括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2、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2分钟)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二、独立预习,扎实基础(15分钟)(导语:同学们自己独立预习,在预习基础之上,完成后面的预习问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可查工具书) 挟( )着 踱( )来踱去 诧( )异 懊( )悔 郝( )叟 q( )do( )2、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完成课后练习一)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6)第二个阶段(710)第三个阶段(1123)第四个阶段(2429)3、根据人物活动的地点可将小说内容分为两部分,即:4、按照时间的推移可将课文分为上课前,和 , 。三、合作探究(5分钟)口头展示,抢答。(导语:团结就是力量!请大家同桌之间或者学科组之间,发挥大家的力量,探讨下面问题。)4、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将探究的结果写在句子后面)(1)分析第一阶段。a“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b“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c“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d“又出了什么事啦?”(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平时上课: 最后一课:(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a、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时有哪些不同?结合课后练习二找出有关语句。 b、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小结: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四、认识自己(3分钟)通过学习本文,你学到了什么?五、作业:完成课后第一题,“导练”【学科长评价】 【教师评价】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第二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二、独立预习,扎实基础(15分钟)(导语:同学们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之上,完成后面的问题。)1、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找出相关的句子,练习写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语言描写:2、指导朗读: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2)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a上课一开始:b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c当最后一课结束时: “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三、商议讨论,深入探究(15分钟)(环境)(导语:团结就是力量!请大家同桌之间或者学科组之间,发挥大家的力量,探讨下面问题。)环境描写在本中的作用。(1)分析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描写的作用? (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拓展训练(8分钟)3、精读语段,回答问题。 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象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专心地画“杠子”,好象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者,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我一我一”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一你们走吧。” 选文中画线句子“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小弗朗士这样想的本意是什么?说明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选文看,作者对韩麦尔先生主要运用了_ _ _描写。 小弗朗士觉得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样“高大”,是因为:( ) A.韩麦尔先生站起来了,所以显得高大。 B.韩麦尔先生是老师,在学生眼里自然显得高大。 C.小弗朗士可怜他,出于同情,觉得他高大。 D.小弗朗士受到老师爱中主义情绪的影响,对老师无比崇敬,所以觉得老师的形象高大起来。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下面对这几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韩麦尔先生用手势帮助语言,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