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2.doc_第1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2.doc_第2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2.doc_第3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2.doc_第4页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20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一 单元 单元分析序号内容个 人 设 计备课组集体讨论意见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识字单元。第1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秋天特征的同类词和反映一些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词集中在一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生字“秋”、“烟”、“芦”、“夕”、“归”、“歌”、“灯”;第三部分是练习。第2课是看图读韵文识词。这些词语与“遵守交通规则”、“检阅军队”、“中华神州腾飞发展”有关。第3课属于看图会意识字。以六幅图来揭示“笔”、“灶”、“歪”、“尾”、“看”的构字特点。附在后面的儿歌为学生提供了识字学习的语言环境。田字格中列出了要求会写的生字。第4课识字彩形声字归类识字的形式。由转盘、字词、儿歌及课后练习这几部分组成,要求学习同声旁的汉字,如“猫”、“锚”、“描”、“瞄”等字,让学生理解形声字的特点和构成规律,提高识字能力。二单元目标要求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这四课中的生字,认识8个新偏旁,采用一定的方法记住生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品析课文语言,体会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学会欣赏大自然美好景色,真情地去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社会和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同学们能掌握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读图能力,为今后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单元设计意图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如果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按照“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可以多识少写,就能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识字”课有以下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看图会意识字。(3) 形声字归类识字。三种不同识字形式的(4) 安排,目的都是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5) 激发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四单元目标达成分析 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时 一教时 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各种朗读、背诵形式,训练正确的朗读、背诵的姿势及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及背诵习惯。2了解课外阅读的内容及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健康的课重点与难点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背书姿势及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读、背诵习惯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背诵5核心过程活动一:勤于朗读一、看图回答问题1.图上的小姑娘在干什么?2.仔细观察她的朗读姿势,她是怎样朗读的?二、通过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小结。三、模仿练习。1 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2 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四、集体训练1. 复习要领。2.指名几位学生摆正朗读姿势一齐朗读。一、分小组进行学生交流二、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交流三、朗读时不仅要姿势正确,还要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嘹亮,态度大方,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正确流利,富有情感,神情专注,边读边想。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顺利导出学习内容预设:学生回答她在 读书,教师在此基础上通过追问使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追问:她的姿势是怎样的?通过集体训练以及老师的纠正使学生勤于朗读15活动二:勤于背诵1. 指导观察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1) 全班集体背诵。(2) 指导学生看图背诵。(3) 同桌互相检查背诵。(4) 在家长面前背诵。(5)课后相互检查背诵。一、 学生说图意1、 学生观察并交流2、 学生背诵课文3、学生明白这些同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图片背诵的。1、背诵课文,可以在安静的地方,一个人边读边想,熟读成诵,或两三个好友合作,互相背诵,切磋记诵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熟记的课文从容自信地背诵给家长听,让家长检查背诵效果;还可以同桌相互合作,像右下方图中的小朋友一样,一个认真背诵,一个仔细倾听,相互指正。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勤于背诵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谈感受从而明白一些背诵的方法。15活动三:乐于课外阅读1、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样摆放?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声音响亮,边背边想,正确流利,富有情感)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5.请同学们猜一猜,图上的同学背诵的是哪篇课文?6.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呢?要注意什么?1. 在背诵以前就要把课文反复朗读,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2. 在背诵时,边背诵边想象课文中所写的景象,按照顺序来背诵。3.在背诵时同样做到不多字.不漏字.正确.流利.有感情。预设回答:学生表述图中内容,教师进行补充指导集体讨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观察本课的图片让学生乐于课外阅读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除了书上的习惯还了解哪几种学习习惯收集资料同学之间相互谈感受板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教学反思课题识字1(一)教时第一教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读准“菱 塘 枫 灯”生字。2、 观察图画,借助图画去理解“芦苇 菱藕 荷塘 夕阳 归舟等”词语。3、了解水乡秋天的特点,积累词语,初步感知金秋水乡的景色。4、会写生字“秋 烟 歌 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点与难点激发兴趣自主识字、读词,写字。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个人为单位5核心过程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画,(出示教学插图)觉得美吗?哪儿美?引导学生交流,揭示主题 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学习15活动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让我们打开书,看看图,读读课文出示相应的卡片大家看看,图上画得是什么季节呀?你怎么看出来的?想知道水乡的秋天是什么样的么?读了这些词语你就知道了。出示韵文。并让学生读一读。在朗读中帮助学生正音。根据拼音自读课文,检查交流词语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朗读中帮助学生正音自读课文,遇到不懂的问题互相解答然后教师指导预设:学生回答图中是秋天,根据图所画的内容看出来的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及时点评、导向,并指导学生深情朗读15活动三:读词成串边读边想 现在我就领着大家去水乡看看吧。出示图片,秋天的水乡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放眼望去,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水面上飘荡着一层雾气,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水乡变得更美了。你们觉得美么?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吧,谁来读?点名读。在图片中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在你认为最美的地方是哪?根据画面自己读读说说,每一排词语你们都读得很好,连起来读,你们还能读好么?请四小组分别读一排词语。读得真好听,真上口,这里有个小秘密,瞧,一、二、四排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ang,所以读起来特别上口,听起来特别悦耳。互相讨论交流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悟文本,拓宽学生思路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完成生字书写练习朗读课文完成生字书写练习朗读课文同学之间互相检查板书设计识字1 金秋 烟波 水乡 芦苇 菱藕 荷塘 夕阳 归舟 渔歌 枫叶 灯火 月光教学反思课题识字1(二)教时 第二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水乡特有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词串。2、学习生字“芦 夕 归”,注意间架结构,体现汉字的形体美。3、能用几句通顺的话说说水乡的美丽,养成乐于与人交流的习惯。重点与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水乡的美丽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复习字词出示词语卡片,复习词语金秋 烟波 水乡 渔歌芦苇 菱藕 荷塘 夕阳归舟 枫叶 灯火 月光先在心里回忆一下齐读词语按照课文的顺序排列 自己读然后齐读15活动二:整体感悟练习说话一起来读课文了解韵文是呀,金秋,我们乘着小舟到水乡游玩,看到了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上了夜幕降临了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学生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学习背诵朗读课文回答问题1、自由背诵2、学生同桌互相背诵4、集体背诵背诵课文追问:能不能用上一些比喻句或拟人句,一些好词呢?15活动三:学习生字接下来我们就来书写几个字,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都带有草字头?还发现了什么?对,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两部分要写得扁而宽。教师巡视指导读一读描红、书写预设:这几个字都有草字头追问:你是怎么记住这几个字的? 书写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背诵、默写课文做一次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美丽的水乡。同桌练习同学交流板书设计识字1芦 夕 归教学反思课题识字2(一)教时 第一教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2、学会本课生字“桥 检 陆 礼 炮 焰”,理解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大典 检阅 海陆空” 3、初步了解国庆大典的盛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与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准确朗读词串,凭图理解词语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1月1日 3月8日 5月1日6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10月1日 2、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新课文,一同欢度一个节日。请小朋友一边照拼音读课文,一边看课文插图,猜猜看:课文写的是一个什么节日? 3、板书课题:识字21、学生讨论并回答2、齐读课题 预设回答:元旦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追问:国庆节有什么仪式呢?通过交流揭示课题15活动二:看图,学文 先看图 1、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1、学生看图。2、学生借助拼音自渎。3、朗读课文4、学生练习读词语5、学生指读、指导朗读、齐读说说看到的画面然后齐读6、学生都会词语 能看图说话,会读韵文,并理解词语的意思15活动三:再读课文升华感情1、看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2、播放礼炮声和国歌及天安门升旗仪式片断。新中国成立50周年国庆大典正在这里隆重举行。出示:“大典”,学生齐读词语。 3、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4、播放“狂欢夜”录像。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1、齐读课文然后讨论2、学生自由说一说。3、学生交流4、读词语预设:1. 看到了升国旗2. 天上有飞机3. 很多漂亮的灯笼4. 有金水桥追问:开国大典在哪里举行?借助课件让学生更生动的学习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写出偏旁是“木”和“火”的字。2、课堂上练习说的话写下来。完成作业互相检查板书设计识字2教学反思课题识字2(二)教时 第二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朗读、背诵识字2。2、会写“狂、神、州、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明确韵文各行排列的意图。能用上韵文中的词语说话。重点与难点理解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词语,将图和词语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 1、检查生词 城楼 红灯 金水桥 大典 检阅 海陆空 礼炮 焰火 狂欢夜 神州 腾飞 中国龙 2谁来为大家读读这些词? 3抽读词语,齐读词语。1、 读生词2、 踊跃为大家朗读2、齐读词语 检查生词的读音教师指正学生发音15活动二:朗读、背诵 1、刚才我们已经读过这些词,现在你是不是已经懂得了这些词语的意思?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呢? 2、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好吗?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比他读得更好? 3、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跟你们比比,行吗?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词语。边读边想像天安门城楼、金水桥、接受检阅的威武雄壮的陆海空三军,夜晚广场上的狂欢情景4、背诵词语 1、训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2交流第一组词语表现天安门城楼的景色。第二组表现了国庆大典阅兵场面。第三组表现了人民欢庆的场面。第四组表现了中国的突飞猛进。3、学生通过赛读的形式来读好识字2。4、自由背5、教师检查 带着问题读课文能更好地了解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纠正词语的发音15活动三:记忆书写教师着重指导以下的生字: 狂,新偏旁“g”(反犬旁),笔顺是: 第二笔“)”像动物直立微微点头的样子。 焰:右上方是“*”第二笔是不带钩的,下方的笔顺为:“r门n闩臼”,其中 第四、五的两笔短横等横且不相连。 州:三点的第一点自右向左下点,其余两点自左向右下点。 笔顺是广J:州丹州。 1、你觉得这些生字怎样写美观呢?好好观察一下。 2、重点指导; 州:是“川”加三点,“川”的最后一竖应比其余两笔高,中间一竖略短些。 3、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放轻音乐。 4、出示写得好的生字,评议再写。 运用好的方法学习生字 书写学生描红仔细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通过偏旁来理解文字 学会采用好的方法记忆生字,会写生字教师范写生字,指导学生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读背识字22、抄写语文1、 完成作业教师检查板书设计识字2狂 焰 州教学反思课题识字3(一)教时 第一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字、儿歌。2、学会本课生字“灶 尖 歪 尾”,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3、学会看图领会字义识字,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重点与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引导自学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引导自学。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朗读课题通过自学读通课文15活动二:复习理解1、 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 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 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 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1、 出示“灶”图。(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2、 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3、 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学生思考回答:“竹”和“毛”做的。学生思考回答:“小”下“大”。学生思考回答:“手”放在“目”。学生看图学生观察图画后回答问题。学生回答:“歪”。领读、指名读。尸像弯腿的人形。是人的异体,上古的人有时在屁股上系毛为饰,故从尸从毛学生动脑筋思考后回答。看图读字,读准字音。 预设:1.这是笔,是用竹子和动物的毛做的2.小和大和它有点像3.放在眼睛上看东西追问:这些图和字有什么关系?同学们通过看图,理解会意字的特点。了解会意字的相关知识。预设回答:1. 这是炉灶2. 不正追问:为什么呢?15活动三:读儿歌老师范读儿歌学生练读儿歌1、 学生先仔细听老师读2、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3、 齐读儿歌,读通读顺。 学生互相读读听听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细心的同学一起看,这儿有我们要学习的三个汉字。齐读“灶”“尖”“歪”。仔细观察这三个字,看看怎么写才会好看。写字:灶、尖、歪教师巡视指导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火”字做偏旁,捺要改成点。尖:上下结构,上小下大,“小”的竖钩变成竖。歪: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收笔横比起笔横长,“歪”字才站的稳。学生在音乐声中描红,仿影,临贴。相互欣赏,学习。各组推荐一名学生的作业在全班展示。多写几遍进行练习总结:观察字的结构来记忆板书设计识字3“灶”“尖”“歪”教学反思课题识字3(二)教时 第二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张 炉 彩 桌 斜 匹”,认识三撇、弓字旁、斗字旁三个偏旁,将字写得正确、美观。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3、诵读儿歌,培养语感。明白做事要小心。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2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儿歌。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图片导入1、播放图片2、刚才我们一起看了几张图片,从里面看出,宁宁是个怎样的小画家?1、看图片找出宁宁的粗心 图片导入引发学习15活动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1、 从哪儿可以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2、交流讨论,指导朗读从哪看出宁宁很粗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3、过渡:宁宁可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出示:“可真是个粗心的小画家?”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1)找出有关内容,读有关语句:画个炉灶没有门,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张桌子腿歪斜,画匹大马没尾巴。(2)把“炉灶”“鸭子”“桌子”“大马”的正确画法画上。(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儿歌。3、自由尝试读比较读,齐读。以问题形式理解课文更加生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学习课文13活动三:诵读儿歌,读中感悟1、 出示生字:张 炉 彩 匹 桌2、 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3、 教学新偏旁。 4、 学生看笔顺,描红。 5、 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6、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7、 认读课后词语。 8、 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运用语言,改编儿歌 现在如果你们也是一个小画家,让你来画一画,你会怎么画呢?把你的想法也编成一首儿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讨论。 新编儿歌交流。 大家都很细心,儿歌编的也很好。看图,朗读有关的语句学生练读。 指名读,评价,齐读儿歌。 现在如果你们也是一个小画家,让你来画一画,你会怎么画呢?把你的想法也编成一首儿歌,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讨论。 新编儿歌交流。通过儿歌的学习,学生尝试编出不同的儿歌预设: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改编,老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5拓展延伸、总结提升做游戏,找朋友炉 歪 尾 彩 鸭 桌斜 巴 灶 子 子 色色1、认读生字2、当小老师,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认识三个新偏旁多写几遍板书设计识字3炉 歪 尾 彩 鸭 桌斜 巴 灶 子 色教学反思课题识字4(一)教时 第一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2、准确认读本课“苗、描、准等”9个生字,学习独立识字,提高识字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苗 描 准 猫”,采用图片、动作等方法理解“瞄准、描红、铁锚”。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能正确地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情景导入 1(出示字卡)苗,这是什么字?齐读两遍。2“苗”能跟许多部首作朋友呢,我们快去看看。1、 学生回答 齐读两遍2、 找出几个学过的跟苗有关的字同学之间讨论关于苗的字15活动二:转转盘识字1(出示字盘)看一看,“苗”跟哪些偏旁部首作朋友了啦? (芎、韦、口、目、宁)。 2组合后的字都有“苗”这一部分,读音也跟苗”相同或相近,“苗”是声旁,“孑、韦、口、宁、目”就是形旁,表示与字的意思有关的,“描、瞄、喵、猫、锚”都是形声字。 3学习“苗”。 (1)“苗”的偏旁是什么?你想想这与什么有关? (2)你们见过什么植物的苗? (3)读准字音。 (4)能为它组组词吗? 4学习“描”。 (1)“描”为什么用提手旁? (2)谁能给“描”扩扩词? (3)齐读生字两遍。 5学习“瞄”。 (1)读一读字音。 (2)它的意思是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3)读一读“瞄准”。这里“准”是翘舌音。 6学习“喵”。 (1)“喵”谁会读?这种声音是哪种动物的叫声? (2)为什么是口字旁呢? 7学习“猫”。 (1)“猫”的偏旁是什么?这与什么有关? (2)读准字音,齐读词两遍。 8学习“锚”。 (1)你们见过铁锚吗?(出示挂图)看,轮船停泊时,用来稳定轮船的,一端上 有两个带钩的爪儿。想想看,为什么这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呢? (2)读一读词语,指读,齐读。认读,读准音认读5个偏旁。认真观察字盘,感知形声字的特点,进一步了解形声字学习生字:朗读生字学生理解字意举例理解“描”“喵”“瞄”认真听老师的分析,检测学习的效果。试着理解、辨别不同的字。自己读课文,边读边记。读给大家听同桌一个读字,另一个用这个字组词小朋友可以说说书上的词语,也可以另外想通过对这5个形声字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形声字的特点,老师这儿还有首小 儿歌,专门来介绍形声字的。 “学习形声字,辨别要仔细。声旁多表音,形旁多表义。掌握规律性,困难变容易”。15活动三:指导书写出示“苗、猫、铁、描、准”,仔细观察这些生字,怎样才能把它们写美观?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师范写。生描红,临写一个。大家都来读一读。“苗”:“仆”的横要比“田”略宽,字形才能美观。 猫、描”:左窄右宽,右旁“仆”的“一”要收,不能超过“田”,这样整个字看起来 才能美观。 “铁”:最后两笔竖撇和撩要分开,整个宇才得舒展。 “准”:第四笔要写在竖中线上。能按一定的方法记忆生字,书写生字。3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 读、记生字1、 找找还有哪些字也可以像“青”“苗”那样可以和许多不同的偏旁交朋友。写出来和老师交流列举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板书设计识字4(一)苗、猫、铁、描、准教学反思课题识字4(二)教时 第二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采用多种形式读熟词语。2、学会本课5个生字“铁 家 脚 莫 偏”,认识金字旁、月字旁2个偏旁,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在语境中辨音,提高识字兴趣。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复习词语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 2你是怎样区分这些形声字的? 3齐读书上的词语。 4我们书上把有些形声字还编成儿歌呢?快读读吧。1、 学生认读2、 回答提出的问题3、 指名认读生字和词语4、 读儿歌 通过转动字盘,让学生读字组词。能更好的记忆这些词语10活动二:读背儿歌 1.教师范读这首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要求:正确、流利。 3指名读,师生纠正。 (相机出示)瓜”,读翘舌音。“两”:是边音。 “停”:后鼻音,不读前鼻音。 “两、偏、淆”,都有三拼音节。 4指导朗读 (1)我们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首儿歌呢?(2)通过读这首儿歌,你懂得了什么?5指导背诵。 (1)谁能背得准,背得快? (2)自背,同座位互背。 (3)比赛背。齐背。1、 自由读儿歌2、 个别读,老师和其余同学一起纠正3、 齐读儿歌4、 做小小朗读家练习背诵(个别背、齐背)帮助学生评价读书的优缺点给读得好的学生表扬奖励,激发读书的兴趣通过教师范读,老师与学生一起纠正预设:1. 要生动的读课文2. 我懂得了猫的基本特征追问:你还知道关于写动物的儿歌吗?15活动三:学习生字 1读准“两、脚,停,英、偏”的字音 2自学课后的笔顺表,并描下来 3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脚:是“月字旁以前古人写“月”时与“肉”有关,因此人体上的大多数器 官都带有月字旁 学生描虹、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两”:里面的“从”应分别写在竖中线两旁。 “脚”,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窄些、紧凑些,中间的“去与左边的“月”略微提升 点,右边的“p与中间的“去”的第三笔持平。 英”:中间的“曰要写扁些,下面的“一要写得最宽。按照笔画顺序以及字的结构书写正确指导学生的书写,即使指正他们的姿势8拓展延伸、总结提升1、加偏旁组词苗 ( ) 青 ( ) ( ) ( ) ( ) ( )兆 ( ) 包 ( ) ( ) ( ) ( ) ( )2、背诵词语默写词语完成练习教师检查并指正板书设计识字4两、脚,停,英、偏教学反思课题练习1(一)教时 第一课时学科语文日期月 日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生字的笔顺和偏旁,能正确书写。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烟、陆、铁”,能做到左窄右宽。4、读读背背成语和小诗,丰富语言积累。重点与难点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了解它的目的和意义。读读背背成语和小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 学 过 程时间活动板块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交流方式2常规性积累古诗积累学生自主积累古诗自主学习5核心过程活动一:学用字词句1、 审题。(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 指导。 (1)指导朗读字母的呼读音。 (2)教唱汉语拼音字母歌,熟记字母名称和顺序。 (3)背诵大写字母并练习默写。 练习。 (1)出示卡片,集体练读。 (2)按字母表顺序背诵。 (3)默写大写字母。反馈。 (1)请学生试背字母表。 (2)展示默写写得好的字母,表扬默写好的同学。 会读、背汉语拼音字母表15活动二:读读背背出示插图看着这幅图,你能想到哪些和它有关的词语。书上给大家推荐了4个成语,自己先读一读。看看图,你能读懂这些成语的意思吗?一些词语可以描写秋天,优美的小诗也可以来描绘秋天,下面我们来读一首小诗秋天到出示诗歌,老师带感情朗读指导朗读成诵自读成语根据自己的理解交流1、指读练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诗歌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第一、二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3)学生边读边想象庄稼的样子和水果的色彩。 (4)再读诗歌,逐步达到生动流畅有感情。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用成语简单说一句话。想象诗歌的内容,并能朗读成诵15活动三:写好铅笔字1、审题 2、 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烟陆铁”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写字、描红要求。 (3)指导书写“棉”。 3、 练习。 教师个别辅导,纠正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