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 第十四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9讲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近几年广东高考命题主要集中于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尤其是儒家思想主张 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内容及汉代儒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015年复习备考时应准确把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内涵及特点 将汉代儒学放到儒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来考查 同时应认识到儒家思想的发展实际上是儒学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思想的过程 一 百家争鸣 1 形成原因 1 经济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 走向瓦解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 件 井田制 2 政治 周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3 阶级关系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士 4 思想文化 出现私人讲学 出现了一些思想流派 在社会上 一批以传播文化 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统派被 称为 诸子百家 2 主要流派及代表 道家 法家 最主要的思想流派有 儒家 墨家和 3 影响 1 春秋战国时期的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2 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百家争鸣 第一次 3 是中国历史上 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1 孔子思想 1 思想核心 仁 2 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也体现了民本思想 3 主张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使每个 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克己复礼 4 首创私人讲学 主张 扩大教育的社会基 础 有教无类 图说历史 2 孟子的思想 1 主张实行 仁政 民贵君轻 2 提出 的民本思想 3 主张 性本善 3 荀子的思想 1 主张 仁义 和 以德服人 王道 2 提出 君舟民水 的观点 强调人民群众力量的巨大 3 主张 性恶论 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三 道家和法家1 道家 1 老子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 提倡清静无为 知足寡欲 道 提出 的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 有无 难易 贵贱 祸福都是相互依存 不断转化的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庄子 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2 法家 韩非子 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主张 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以法治国 四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 历史背景 1 汉初 的思想不适应统治 无为而治 2 社会危机潜伏 3 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的需要 2 董仲舒发展儒学 1 思想来源 把道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 2 主要内容 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为了加强君权 提出 天人合一 和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为维护统治秩序 提出 的道德标准 3 汉武帝推崇儒学 三纲五常 1 思想方面 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 政治方面 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这一措施扩大了官员的队伍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 3 教育方面 兴办 儒家经典成为教科书 另外还 在全国设立学校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 4 结果 使儒家取得独尊地位 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4 影响 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 百家争鸣 中的主要治国理念 1 儒家推崇 人治 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 强调道德感化 实行仁政 带有民本思想 即所谓的 王道 2 法家提倡 法治 即强调法的作用 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即所谓的 霸道 3 道家主张 无为而治 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 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休养生息 以恢复和发展生产 道家 无为 政治 即所谓的 帝道 材料一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 孟子 梁惠王上 材料二 行一不义 杀一无罪 而得天下 仁者不为也 荀子研读 材料一中孟子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 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的精华 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中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孟学说 主张施政要用 仁义 和 王道 以德服人 二 汉代儒学对封建统治的作用 1 大一统 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 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 有积极作用 2 仁 仁政 及 以德治民 等观点 构成官僚集团 的行为规范 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 3 仁义 孝道 等观点 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 理观 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 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 儒术 扩展之后又延 长 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 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 人本主义之精神 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 研读 抓住材料中的几个关键信息 中央集权 官僚集团 国计民生 等 归纳出汉代儒学能在缓和社会矛盾 规范统治秩序 加强中央集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考向一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1 2012年山东文综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 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 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解析 选d 材料中 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说明此学派代表地主阶级 反对贵族特权 主张社会变革 倡导重农抑商 结合所学可知是法家思想 2 2012年海南单科 儒家经典强调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c 礼法并重 b 仁政思想d 礼治为先 解析 选b 题干中反映的战国时期孟子的有关施政中君民关系的论述 其认为统治者能做到 礼 义 信 则民治 因此 b项正确 3 2012年浙江文综 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 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 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 嗣后又破格授予 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崇尚儒家文化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 解析 选b 清朝是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全国政权 存在满汉矛盾 康熙帝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崇尚儒家文化 恢复开科取士 延揽汉族文士 既缓和了阶级 民族矛盾 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 考向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4 2013年北京文综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 下列属 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 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儒林外史 春秋繁露 孔子改制考 a c 四书章句集注 b d 解析 选b 注意题干的限制性条件 吸收外来文化 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 将儒家思想糅合了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 不是外来文化 朱熹的 四书章句集注 吸取佛 道思想形成 而佛教是外来文化 儒林外史 是讽刺小说 康有为的 孔子改制考 把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的著作 故排除含有 的选项 答案选b项 5 2013年福建文综 春秋繁露 曰 大富则骄 大贫则忧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 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以此为度而调均之 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 故易治也 在此 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c 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b 强制去富以抑其骄d 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 选a 材料中说的是贫富程度与治国难易的关系 但材料中没有强调怎么达到贫富有度 b c d三项都是在强调怎么达到这个度 扩大了材料的信息 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6 2013年重庆文综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 运用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的理论 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 天命攸 所 归 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 a 韩非子c 董仲舒 b 孟子d 朱熹 解析 选c 阴阳五行 天人合一 和 天命攸 所 归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发展儒家思想 糅合了法家 法家 阴阳五行学说形成新儒学 故答案c项符合题意 1 2013年广东韶关二模 礼记 内则 曰 子能食食 教以右手 六年 教之数与方名 七年男女不同席 不共 食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古人重视家庭教育b 日常行为注重伦理道德c 古人重视生活技能教育d 以思想统一促政治统一解析 选d 材料强调让小孩学会用右手吃饭 学会数数和写出自己的名字 男女有别 这体现了古人注重伦理 生活技能的家庭教育 故选d项 2 夏曾佑指出 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之动机 非有契于仁义恭俭 实视儒术为最便于专制之教耳 儒术哪些思想迎 合了汉武帝的专制需要 仁义恭俭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 a b c d 解析 选c 根据材料信息 非有契于仁义恭俭 排除 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神学理论依据 强调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故 迎合了汉武帝专制的需要 限制了君主的行为 故选c项 3 2013年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 汉书 董仲舒传 道之大原出于天 天不变 道亦不变 以教化为大务 正 法度之宜 等记载 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 强调 春秋大一统 c 趋向 三教合一 b 糅合了多学派思想d 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解析 选b 关键信息 道 教化 正法度 由此可知 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 法家等思想 b项正确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董仲舒提出了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和仁 义 礼 智 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后人归纳为 三纲五常 材料二 陈独秀在 宪法与孔教 一文中说 孔教本失 灵之偶像 过去之化石 他还认为 孔教 与 平等人权之新信仰 决不可相容 在1917年1月1日出版的 新青年 上 陈独秀又发表 再论孔教问题 提出 且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 邓绍基 文化论争与学人评价 五四新文化运动若干论争的再认识 材料三 山东省济宁市委秘书长李春兴说 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首先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传统文化是根 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孔子思想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结合到一起 与以德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联系到一起 才能给人们以启迪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董仲舒提出 三纲五常 的目的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它 2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二中陈独秀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儒家思想的现代社会价值 答案 1 目的 加强君权 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看待 三纲 充满封建意识 应当扬弃 五常 既有合理成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农工作新质生产力
- 宣传工作中的新质生产力实践
- 2025年儿科急救技能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全科医生全科门诊诊疗流程规范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操作技能评估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感染病学防控知识考核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神经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管理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急救实操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常见治疗方案考察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肿瘤科化疗药物应用考核答案及解析
- Unit1Developingideaslittlewhitelies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三册
- 培训反馈意见表
- 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课件-健康的情绪表达 全国通用(共16张PPT)
- 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
- 电力系统分析孙淑琴案例吉玲power程序实验指导书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适合微电子专业)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5)
- 发动机装调工技师考试资料
-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 ASME_B36.10M美标钢管外径壁厚对照表
- 桌牌桌签模板正反桌牌会议室三字两字桌牌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