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琴俱亡教案教学设想:人琴俱亡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古文。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至爱亲情”,这其中包含了融注在背影中的深深的父爱,蕴含着母爱的甜甜的泥土,而人琴俱亡则用极为简洁的语言,刻画了王子猷的独特形象,表达了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课程标准对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人琴俱亡是世说新语伤逝第十六篇,文章简短、字词难度不大,感情却很深厚,从中我们更能读出魏晋时代独特的士人心态及其情感的个性化表达。八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知识,因此通译全文时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进行自学,找出不会之处,合作解决。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探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在指导学生自学文言文字词的基础上,要侧重于对文章情感内涵的理解,并通过反复诵读加深体会,力求准确把握、读出情味。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借助书中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全文。2.过程和方法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如,笃、索、舆、径、素、卒、而、了、既、俱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文中深厚的兄弟之情。二、教学重点: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了解课文大意,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三、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性格形象,感受深厚的兄弟情谊。四、教学方法:教法:引导、点拨,给以适时地帮助。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悟生活。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用曹植“七步诗”导入,引出刘义庆的人琴俱亡的深厚的兄弟情。导语:“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学们听说过这首诗?对!这是曹植的七步诗,那这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很好!兄弟相残,反目的手足之情!看来,同学们的课外阅读知识面还是蛮广的,那关于手足之情的故事同学们又知道多少,有没有同学可以给我们讲一下?同学们讲的都很好!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中的人琴俱亡,看看这又是怎么的一种手足之情?(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1)解释题目提问“人琴俱亡”是何意?引起学生注意。(2)作者简介刘义庆,彭城人,文学家。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儿,袭封临川王,著书有世说新语。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它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即事见人。通过生活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排除字音障碍a.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一人朗读一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不会读音的字词,全体师生纠正读音。b.学生提出自己不会读的字词,并写到黑板上,师生共同解疑,教师归纳补充讲解1.王子猷(yu) 2.子敬俱病笃(d) 3.此已丧(sng)矣(y) 4.语时了(lio)不悲 5.便索舆(y)来奔(bn)丧(sng) 6.子敬素好(ho)琴 7.弦(xin)既不调(tio) 8.掷(zh)地云 9.因恸(tng)绝良久 10.月余亦(y)卒(z)学生朗读以上字词,每个读两篇。c.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小声跟读,默读,要求学生注意文章字词的读音,节奏,轻重读音等。如,1、因/恸绝良久 2、月余/亦卒3、子敬/素好琴 4、便/径入坐灵床上5、便/索舆来奔丧 6、此/已丧矣7、何以/都不闻消息 8、都/不哭d.全体学生跟着教师的提示有感情、有节奏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四)精读品味1.字词句翻译,了解文章大意a.字词翻译。给五分钟的时间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找出重点字词或他们不理解的字词句或对文章有疑问的地方,之后叫学生上黑板写出来,师生互动解决。教师给重点字词句归类。词类活用1.取子敬琴弹。琴:动词,弹琴。2.语时了不悲。语,动词,说话。宾语前置1.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何以,即“以何”,为什么。实词:笃:(病)重 索:要 好:喜欢 径:直往 舆:轿子。恸:痛哭,极度悲哀 卒:死 绝:气息终止,死亡虚实:而:表承接,不译都:副词,总,竟。矣:语气助词,表肯定语气,可译为“了”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a.让学生看注释结合工具书疏通文意。学生自主翻译,同桌翻译,小组翻译,生生互动,教师四处走动巡视解疑。b.检查翻译情况: 一读一译(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男女朗读,指明学生翻译),全体师生共同纠正,教师指导。3.全体学生再有感情地大声地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五)讨论交流(概括主旨)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问题,教师指导归纳总结。1.课文写了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独特在哪里?明确:“不悲”“不哭”,“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明确: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1.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2.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为什么要强自抑制?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的某种思想性格特点及其文化特征在任由性情、不拘矩度、注重情感的个性表达的同时,还故作旷达追求一种超脱的风度,魏晋风度。) 补充: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原因一: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原因二: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六)总结 “兄弟情深深几许,泪眼问琴琴不语”,王子猷以独特的方式悼念自己的弟弟,那种手足之情令人感动。同样是知音,高山流水中伯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心理健康自评量表设计
- 2026届江西省南昌市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排球技能训练效果评估及分析报告
- 节日主题教学设计与课堂活动方案
- 工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及储能项目投标书
- 3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一般工业固废处置及供热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5G技术在智能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海上风电改造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远程抄表系统研究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课件 第1章 软件测试基础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招聘便民服务中心人员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电力设计安全相关课件
- 2025四川南充市嘉陵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3432-2024新旧规范对比(细集料、填料)
- 企业建扶贫车间申请书
- 季度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 Unit1作文专项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5四川成都新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麦克白课件教学课件
- 电动液压车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