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画家王富强.doc_第1页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doc_第2页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doc_第3页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doc_第4页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甘以丹青写人生 当代书画家王富强谈书画创作 一位大学学理工科的学子,曾经是一名农业技术员。有过驻村干部、政府公务员、公文写作、乡镇领导、县市领导、下海经商、国企负责人等等经历,已经够耳晕目眩的了,现在又游移于书画的创作与探索,尤其是绘画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专业水准。专业、行业跨度和挑战,都极具神秘色彩。带着一系列疑问,我走进了王富强,试图探开他极富传奇的人生经历。 王富强先生于1965年出生于河南淮阳县。河南省书协会员,河南省美协会员,中国画院特聘画家,河南东方书画院副院长,河南地矿文联副秘书长。从“杂学家”到沉迷书画艺术 王富强先生是从2008年底开始画画的。几乎和所有的画家走的路都不一样。其他书画家都是专业画家,专门从事创作,有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创作实践。而王富强先生则最多也只是在业余状态创作。王富强先生认为画画不应该受专业限制。“傅抱石说过,一幅画应该像一首诗,一阕歌,或一篇美的散文。这说明绘画的内涵是非常宽泛和广博的。”他说。 王富强先生做过农业技术员,又从事过公文写作等,这和绘画几乎没有多少联系。对此,王富强先生认为,这与书画创作是两个层面的问题,即知识层面和文化层面。现在有知识的人多,有文化的人太少。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人的经历非常重要。人通过书本和学校,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首先把知识投入到你所行走的空间里边,去消化去体会去感悟,才能产生文化。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所以文化是跨学科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比如讲农业技术,必须掌握大量的农情,这里就有很多人文的东西在里边,和农民交谈,就会走进他们的心灵。要写好一篇公文,就需要查阅很多资料,阅读很多信息,这就是逼着你向各个领域的知识点渗透。”王富强说,这是非常苦的一件事。每当深更半夜咬文嚼字感到痛苦难耐时,他就暗暗发誓,只要来世还能做人,他就不会再写公文。可每当写完一篇有分量的公文之后,又有一种成就感让他快乐着。他就是在这种矛盾中走过来的。看似和绘画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这些东西一旦积累多了就会发生超然物外的变化,也可以直接间接的借水墨以寄心中的意气。为学书画遍访名家 王富强先生一直以来是写书法的。小学的时候在老家苦练过一阵子美术字,参加工作以后一直痴迷于书法。不仅临摹过二王、颜、欧、柳、米、孙诸帖,还曾经涉足过王铎的行书。这使他的艺术功力得到了提升。“中国有两个同根同源的文化,一个是药膳同源,一个是书画同源。”王富强说,西画讲究色彩,中国国画讲究线条,难能可贵的是王富强先生善于把书法的线条转变成更加灵动的绘画线条。 王富强先生在涉足画界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一位画家画画,2008年他在北京参与一次书画展览时,结识了军旅画家谢呈祥。谢呈祥先生的一番话让他仍然记忆犹新。谢呈祥先生说:“我选择做官,下台之后没有哪一个人能够再记起我,选择画画一两千年以后可能还有人为我的作品而兴奋,我的价值可以穿越历史”。从那一天王富强就一直问自己:我到底能不能画画呢? 后来通过朋友介绍,王富强有幸到画家任广斌家观赏作画,一看就是一天。任广斌边作画边给他讲作画的技法,让他甚是感动。尔后王富强又造访了天津美院何家英教授,何教授讲述了如何通过刻画人物的皮肤而刻画出人的骨骼,使画出来的人体卓然不俗。还有后来逐步结识的画家先后提出的阴阳、知白守黑、非均衡、不对称理论等等。后来还接触了舒乙、罗哲文等文化界的前辈。 王富强先生作画前,其实只有这么多的精神动员,绘画的实践几乎为零。 磨难是一本书 王富强先生读过一本书叫感谢折磨你的人,他认为写得很好。“因为磨难是一本书。你只有受尽折磨,才能造就百折不回的性格和禀赋”。他先后辗转于近十个工作单位和地点,人生的沉浮、理性的堆积、性格的渐定,跌倒与爬起的尴尬。这生命的沉寂与飘摇的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当他下笔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把这些营养转化成腕下的冲动和脑海的性情。这个过程慢慢的、静静地、沉沉的,特别舒服,好像气功态,心里不再有一丝尘埃。会有滋有味地享受这个过程。 他感觉画画又如唱戏,“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啊”。“画画先要做好画外的事:第一是修文。这是由中国画得属性决定的,中国画是文人的事,无论你是画画的、藏画的、研究画的,都要搞文化装备。尤其是画画,就更应该具有这种装备能力,否则就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中国画家。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王富强说,齐白石原来是个木匠,从小就开始学画一些花草虫鱼,画得很好,但他那时候还不能说是一个画家,后来他自己开始学写诗、练书法、搞篆刻,变成了文人,尔后才成为后世称颂的画坛巨匠。王冕也和齐白石同样,都是由画匠变成了画家。“其次是浪漫,也可以叫做诗意。”王富强说,苏东坡讲过“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明确提出画家要具备诗人的浪漫情愫和气概。如果单纯的从这个层面上看,作为画家都要兼修画外的文化根基。比如书法、诗赋,历史等等。也难怪现在有些画家,画出来的画乍一看很专业,但画好之后不会往上题款,因为不会写毛笔字,这是现代画坛的悲哀。绘画人心里所有东西都可以通过他的画中映现出来,想掩盖是不可能的。中国画是具备一定浪漫情怀者,对美好生活的诠释,画出来的东西要有灵魂,有语言,会说话,否则就是画出来的照片,没有丝毫文化价值。如果具备了以上两种装备,你就可以画画了。 “功利心是创作者的大敌。有文化的人与没文化的人画出来的画是绝对不一样的” 面对画画所涉及的问题,王富强说,首是需要创作者有先天的悟性。“有些人回避这个问题,或者不承认这个问题,认为这是宿命论。”王富强认为人与人之间确实存在有差距,西方经济学有两个非常著名的观点:一是资源是有限的;二是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是客观存在,不应该是宿命。但先天禀赋再好,不虚心,不宁静,不勤拙也很难有成。王富强先生认为自己的天赋几乎是零,不同于其他人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阅历,他的知识装备也很杂,和美术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其次是心态淡定。就是指人的心灵的宁静。不静就不能走的深远。静通万物、宁静致远就是这个道理,五日一石,十日一水,方能为画,如是而已。”王富强说:“如果拿起来画笔,想起来是送给哪个领导、朋友的,或是拿到市场上、拍卖会上卖的,你的心里就不净了、也不静了,画的画就俗笔百出。功利心是当下画画者心灵的大敌。”“黄宾虹认为,只有安详、从容、散淡、缓拙、疏于功利、心平气和,才能日臻佳境。王维、苏东坡、黄公望、沈周、文征明、林散之等都是心境淡定、意接高古的榜样。”王富强说,“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国书画市场,对每一位玩味画的人都是一个考验。”作为画家,如何做到“观钱不乱”至关重要。“再次是笔墨情趣。传统中国画都是用毛笔画出来的,西画是用刷子刷出来的,工笔水粉等画种也有用钢笔和其他工具画出来的,但毛笔还是中国画书写的主流。毛笔的功用首先是书法的工具。这就标志着中国画是线的组合与布局,延展与浓缩,但这个线的内涵是很博大的,它可以囊括学识、修养、阅历、道德、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在描绘中体现提、按、顿、挫、干、湿、浓、淡、虚、实、黑、白、阴、阳、远、近等等,并能把人的性情都可以表达出来。艺无止境,这一点需要终生实践。”“第四是读书读画。读书看起来和绘画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曲解。画的画再好,如果不装备知识,到最后也只能是个画匠。读什么书?什么书都可以读。尤其是国学更应该多读。通过读书,人的思想会发生大的转变,这叫胸有诗书气自华。”王富强说,人不读书,身上、脸上、画上的俗气都会显现出来,怎么办?只有读书一条路。读书多了,俗气就会日益减退。如果细致地去观察一张中国画,有文化的人与没文化的人画出来的画是绝对不一样的。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容貌俗不可耐,肯定是读书少,如果一个人的字俗不可耐,也是读书少,如果一个人的画俗不可耐,同样是读书读得太少的缘故。读画也是一种历练,读画比画画更重要,就好像临帖必须先读帖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读画可以读出画家的年龄、心境、禀赋、价值观、文化状况等等,当然也包括技法等因素。 悟性+历练=成功 王富强先生近两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美协举办的新人新作展,第八、九届国画展等,多次获奖。并于2010年5月加入河南省美协。 2008年王富强先生在北京参与了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型书画展。接触了一些画界的名流之后,他就在住的附近潘家园古玩市场,买来笔墨纸砚和颜料,买了几十本绘画方面的书籍,现场临起来,先是画人物、动物、花鸟、山水,后来他发现自己对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先是临了沈周的山水册页,后来又接着临了石涛的山水画上、下集子上的作品。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当时会来这么大的冲动,每天晚上都是画到凌晨4点,第二天上班也不疲惫。他自己也感到纳闷。想到这可能跟小时候学自行车一样,骑一整天、学一整天都不感觉累的道理是一样的。艺术的感染力竟然这么强,完全出乎他自己的意料。然后又分别临画了倪瓒、清四王以及黄公望、傅抱石、钱松岩、黄君璧等名家的精品,但无论如何,他的确是画界新兵,甚至还是个外行,他的绘画的历程就是这么简单。 王富强先生的很多优点可能是一些专业的画家所不具备的。比如他近二十年的公文写作的经历。他的体会,公文写作实际上是一个虚实的问题,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把实的问题搞虚,本来一分钟可以表白的事情,想方设法讲成一小时、甚至两个小时。这就要对主题进行切块、打磨、整合、包装。二十个字能全部表达清楚的,用八千到一万个字表述。这是“拆简就繁”。需要把很多虚无的东西包装进来,揉到一块,沙里掺金。掺的好的,就是一篇好公文。而绘画和写公文正好是相反的,是删繁就简。山上有几万块石头、几十万块石头,只能挑出来几十块特征比较突出、个性比较鲜明的画出来,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甚至森林,只能选择你认为有用的画上几棵或几十棵就行了。画哪、画多少、怎么画、放到什么地方,这就要考验一个画家的境界了。一点一画、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逸逸草草,就是一幅山水画了。这中间,要有很多的选择甚至抉择,有取有舍。把一个洋洋洒洒、硕大无边的自然所在,去繁留简,去粗存精,择其最壮美、最优柔、最精彩的部分,展示于方寸之间,这就是山水画创作的过程。这与公文写作的过程是反着的,但道理是一脉相承的。 在基层长期工作的经历,和大自然相处、与农民在一起、与落后贫困在一块、对真诚的东西让他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在基层对身体精神的历练是切肤的、刻骨铭心的。使他感到人的感情都比较脆弱,人的精神也是转眼而逝,如同从眼前飞过的一粒尘埃。只有大自然的东西,才是持久的、恒远的,值得推崇的。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中常有千年树,世上难有百岁人。人的生命有时候不如院子里的一棵树,不如山坡上的一块石头恒远,空谷中的一仞山峦,他就有可能在自然中孕育、生发数百万年啊。每想到此他就会对大自然肃然起敬心。每个人的生命都非常急切而短暂,只有大自然的山山水水才能与这个宇宙共生生灭灭。花鸟、人物、动物等等都无法与之比拟。人们无法不崇尚自然的雄厚、伟岸与持续。这也可能是他热爱画山水画的初衷或价值取向。 在精神层面、王富强先生的收获可能更特别一些,因为任何的挑战都应该是一个人人格成长中的精神食粮。顺境只能使一个人更加刚愎难耐,只有磨难才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催你奋发。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养分供给是生生不息的。王富强先生从内心非常感谢给予他磨难的人,是他们给予他进取的精神营养。纵观古往今来,从熙熙攘攘,到门可罗雀,从前簇后拥,到白茫茫的大地。这个世界就是繁简与有无的大轮回。“阶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说的真好。这可能有些悲情,但有道理。拿起了画笔,这些东西就必须抛掉,自然的阴阳向背就会充斥脑海,物质世界亦不复存在,就只有画了。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王富强先生走了很不平常的路,他能把经历和美术创作结合在一起,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他的画就不像是画出来的,倒是心灵流淌出来的一条小溪,自然、舒缓 “创作过程本身就已经是结果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一部书,有的索然无味,有的妙趣横生。生命是一个书写的过程。人生就是享受每分每秒的这个过程,结尾都是零。”王富强说,有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这些人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王富强先生认为“画画只能是言志吧”。他说:唐伯虎有几句著名的话说的很好:世上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早白。请君细点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坟,一年一半无人扫。唐伯虎是从阴面看人生,有点偏,但不是没有道理。很多人指望到多少岁的时候,成就多少事业,挣多少钱。可实际上呢?到多少岁多少岁两鬓秋霜的时候,生命也将或已经走到了尽头,再想享受人生为时已晚了。生命就是这么简单,这么悲情。怎么办呢?一个人一个活法。选择画画画,就是想画,没有其他理由,画自己的画,让别人看去吧。更没有什么高尚元素。人的生命当中,本来没有画,画画画多了,就像一些文化的碎片点点,散落在这个世界上,留给后人。一个人画下来笔墨多了、可以从中看出来这个时代的历程,像一部书,丰富而鲜活,洞开人的心灵,敦化人的性情,格物言志。这样的事也应该是很有意思的。 “画画是讲究技法的”。他的画技法也不多。纵观古今技法少的画家,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丰富的技法而不用,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是画画的至高境界。如倪云林、徐文长、八大山人等,都属于先繁后简、大道至简的典范。一种是掌握技法比较少的画家,同样也能画出好的作品,但对画家的要求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