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科尚品A栋.doc_第1页
登科尚品A栋.doc_第2页
登科尚品A栋.doc_第3页
登科尚品A栋.doc_第4页
登科尚品A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90662389登科尚品A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02月倾向,倾角(倾向加减90度走向)登科尚品A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勘阶段) 工程编号:C2011-023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 核: 审 定: 核工业德阳金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二月十二日资质等级:勘察专业类甲级证书编号:224143-kj单位地址:德阳市天山南路二段95号电话号码:(0838)2502336 录1.概述.11.1工程概况.1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11.3勘察工作依据.2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31.5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3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52.1场地地形地貌及气象.52.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52.3气象与水文.72.4场地地层结构.72.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92.6水文地质条件.102.7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03.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113.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 .113.2建筑场地类别 .123.3场地土的液化评价.124. 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125.地基评价 .125.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值 125.2地基土层性质评价 145.3地基均匀性评价 155.4地基承载力计算 155.5桩的沉降估算 156.基础方案评价与建议 .167.岩土工程问题分析与评价 .167.1工程降排水问题 167.2工程设计参数的最终检测与核定 178. 基础施工及检验.179.结论与建议 .19 9.1结论 .199.2建议 .199.3说明 . 20附件:1、岩土水测试报告 3份2、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 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 9张【登科尚品A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概述1.1工程概况受四川易居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的登科尚品A栋工程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巴州区恩阳镇登科居委会二组陈家大院,场地位于恩阳镇北东侧,处于浅丘缓坡地带,西侧为已建街道及居民区,交通方便。拟建建筑物特征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物特征一览表 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m)结构类型建筑基底面积()0.00标高地下室层数对沉降敏感程度拟采用基础形式登科尚品A栋26F/-1F78框架1000361.801一般桩基础商业用房2F/-1F7框架160361.801一般条基、柱基 1.2勘察目的及技术要求 本次勘察工作系针对勘察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进行的,根据勘察技术要求,结合有关规程规范,本次勘察的目的和要求是:a、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论证地基的稳定性,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并对地基土进行液化判别。b、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基础下软弱夹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以及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并提供地基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变形模量等。c、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渗透性,评价地下水及场地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判定地下水在工程项目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并提出防治措施及建议。 d、对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与计算,对地基基础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安全的方案;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建议。e、论证开挖基坑的稳定性,为基坑支护、基坑降水及基础施工提供建议方案和相应的技术参数。1.3勘察工作依据本次勘察在充分收集本地区已有资料的基础上,依据下述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进行工作:a、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c、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d、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e、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f、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g、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h、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i、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894);j、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3)144号文;k、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各市、县、乡镇地震动参数一览表的通知(2009年7月10日)l、业主提供的登科尚品A栋规划总平面图。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根据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可知,拟建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等级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地基等级为三级地基(简单地基),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1条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PJ72-2004)中表3.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该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5勘察工作方法及工作量1.5.1勘察工作技术方法a、勘察点布置本次勘探点的布设是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PJ72-2004)与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按建筑物柱列线布置勘探点,共布置勘探线4条(南北向)、勘探孔20个、其中控制性钻孔8个,孔间距为9.10-10.40m,剖线间距为11.50m。各钻孔位置详见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b、勘察点深度确定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1.18条的规定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PJ72-2004),并在搜集已有的地质资料基础上,结合场地地层条件,考虑建筑物结构特征、第四系土层的空间分布厚度和基岩的埋深情况,确定本工程控制性勘探孔勘探深度应进入砂岩中风化层不小于6.0m,一般钻孔应进入砂岩中风化层。各钻孔地质情况及孔深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c、工程测量本次勘察测量采用G6型经纬仪进行放孔和孔口高程测量,采用钢尺进行地下水位观测。坐标采用自定义直角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黄海高程系统。d、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1)冲击钻进采用XY-1型液压钻机,取土观察分层,鉴别土层名称、颜色、湿度、状态及组份。(2)回转钻进采用XY-100型液压钻机回转取芯钻进,查明地基土层的类别和分布特征,为地基土地层划分和分层提供直观鉴别依据。e、室内试验勘察期间对场地分布的砂岩中风化层取岩芯样6件并进行室内天然单轴抗压试验,查明其物理及力学指标,其成果见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提交的登科尚品A栋岩土试验成果报告。在ZK05取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试验,其成果见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提交的登科尚品A栋水分析试验成果报告。勘察期间取场地内分布的粉质粘土扰动土样一件,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评价,其成果见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提交的登科尚品A栋土工试验成果报告。1.5.2勘察累计完成工程量本次勘察完成工作量及作业时间见下表1-2:表1-2 勘察工作量统计表 勘察内容单位工作量1、测量放点个202、钻探深度m313.003、室内试验 岩样件6土样件1水样件1作业时间(室内外)2011.01.192011.02.1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恩阳镇北东侧,西侧为已建街道及居民区,场地处于浅丘缓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原斜坡地形坡度8-12,现拟建场地已大致整平,场地内地形较平整,场地内标高介于362.66-363.66m。场地平整时,北侧开挖后形成高差约11.60m的泥岩陡坎,距拟建场地北侧外缘约4-5m,陡坎表层原有的第四系覆盖物在平整场地时已挖除,坎顶及坡面泥岩出露,泥岩大部分成强风化夹中风化状态。2.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工区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地台之四川台拗的北部,地处北北东华蓥山断裂带、大巴山南缘推覆构造带和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围成的块体内。近场区地质构造位于巴中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带内,东南为华蓥山褶皱带、南西为川中褶皱带、北面为米苍山褶皱带,巴中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形迹主要为弧形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两翼倾角大部份小于5。弧内翼略大于弧外翼,见巴州区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图2-1。工区内地质构造较简单,只经历了燕山期及其以后的构造运动,挽近期运动较微弱,主要表现为区域整体性缓慢上升,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场地周围不存在大的断裂构造,工程区地震效应主要受控于外围中、强震波及,区域构造稳定性好。图2-1 巴州区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图工区位于巴中-仪陇-平昌莲花状构造带北翼,岩层产状平缓,倾角3-5。本区主要的物理地质现象表现为风化作用和卸荷作用。卸荷作用在地形切割较深的砂岩陡坎段较发育,该场地及周围不发育。不良地质作用:通过地质测绘和钻探,场地内未见滑坡、危岩、崩塌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由巴中市已有的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本次勘察查明的场地地层结构综合分析可知,地基岩土层位连续,从区域地震地质背景及工程地质总体特征而言,场地稳定性较好,属可建设的一般建筑场地。2.3气象与水文2.3.1气象巴中市巴州区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湿润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降雨集中,冬暖夏热,夏秋多雨”等特点。据巴中气象资料,本区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5.3,多年平均气温17.1,1月平均气温5.7,7月平均气温27.5,全年无霜期291天。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最大年降雨量达1700mm(1981年),最小年降雨量726mm(2006年)。本区属大巴山暴雨区,降雨强度大,历史上24h最大降雨250mm左右,最大10min降雨约35mm。每年6月为全年降雨高峰期,多夜雨,占全年降雨量的70%以上,7月为暴雨多发期,年降暴雨5次。2.3.2水文拟建场地位于浅丘缓坡地带,地表水主要为拟建场地雨季地表水与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拟建场地相对位置较高,区内主要水系为恩阳河,位于拟建场地西侧约500m,拟建场地高出河床约3540m,河水涨落对其无影响。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不发育。2.4场地地层结构经勘探,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结构较简单,连续性较好,由上至下分别为:上覆第四系土层由粘土(Q4dl+el)组成,下伏基岩为白垩系下统白龙组(K1b)泥岩、泥质砂岩、砂岩,现将场地岩土分布及结构特征分述如下:(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a、粘土(Q4dl+el):黄褐色灰褐色,主要由粉粒、粘粒组成,含泥岩碎石,碎石含量15-25%,属残坡积成因。场地内该层在平整场地时已大部清除,局部零星分布,为受扰动土,成松散状,层厚0.00-0.80米变化。在野外勘察中对该层取扰动土样1件进行土的腐蚀性分析,其成果见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提交的土工试验报告。b、泥岩:砖红色棕红色,中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岩层产状873,主要矿物成份为粘土矿物。岩体呈全风化中风化状态。全风化层:质软,结构松散,岩芯成碎块状、饼状,局部风化成粘土状。在场地中局部分布,层厚0.00-4.80m。强风化层:强风化层夹薄层中风化泥岩,夹层厚度一般为0.2-0.40m,层间裂隙发育,岩体具软硬相间的特性,岩芯成碎块状、短柱状,岩芯采取率2345。该层在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3.30-8.70m。中风化层:该层在强风化泥岩层中成透镜体状不连续分布,透镜体厚0.90-5.30m。c、泥质砂岩:灰褐色,薄中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泥钙质胶结,岩层产状873,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矿物。岩体成透镜体状,位于中上部泥岩层中,呈全风化中风化状态,层间裂隙发育。全风化层厚0.00-0.90m,强风化层厚0.00-1.40m,中风化层岩芯成柱状,质较硬,厚0.00-2.20m。 d、砂岩:浅灰色、灰白色,风化后成淡黄色,中厚层状构造,细粒结构,泥质胶结,岩层产状873,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等矿物。岩体呈全风化中风化状态。全风化层:质软,岩芯成碎块状、粉细砂状。该层位于中上部泥岩层中,成透镜体状,层厚0.00-2.20m。见钻孔ZK01。强风化层:位于下部砂岩表层,局部缺失,层厚0.00-0.50.中风化层:岩石自然抗压强度较大,承载力较高,抗风化能力弱,地下水弱发育,层位较稳定,岩芯采取率6285;勘察期间取砂岩中风化岩芯样进行室内天然抗压试验,依据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提交的登科尚品A 栋岩石试验结果报告,其坚硬程度分类为较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类。2.5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室内试验:在野外勘察中,取砂岩中风化岩样6件进行室内试验,见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提交的成果报告,其成果统计分析见表2-1。室内岩石试验成果统计表 表2-1岩土名称状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数n范围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修正系数统计值x砂岩中风化含水率63.40-4.103.630.2140.0430.983.56密 度(天然)62.58-2.682.6280.0290.0320.992.59天然抗压615.04-21.3017.151.960.2860.8714.92备注:表2-1成果统计公式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14.2岩土参数的分析和选定 公式(14.2.21)、(14.2.22)、(14.2.23)、(14.2.41)、(14.2.42)。由表2-1的统计成果参照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查表可知:砂岩中风化层天然抗压强度值fak为14.92MPa。2.6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场地中表层第第四系覆盖层已清除,不存在第四系土层的上层滞水。勘察期间测得场地稳定地下水位为348.71-349.82m,水位埋深13.44-14.58m,地下水埋藏较深,且水量较贫乏。2.7地下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12.1.2条规定,本次勘察采取场地地下水、土样进行腐蚀性试验分析,水的腐蚀性评价如表2-2。表2-2 场地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表评价类型腐蚀性介质试验值评价标准腐蚀性等级结论按环境类型水对砼结构的腐蚀性环境类型为类SO42-(mg/L)87.9300微场地地下水对砼结构腐蚀等级为微Mg2+(mg/L)15.72000微NH4(mg/L)-500微OH(mg/L)0.0043000微总矿化度(mg/L)386.720000微按地层渗透性水对砼结构的腐蚀性地层渗透性为强渗透性PH值7.246.5微HCO3(mm0l/L)353.01.0微侵蚀性CO2(mg/L)0.0015微水对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干湿交替Cl-(mg/L)23.5100微场地地下水对砼中钢筋腐蚀等级为微由表2-2分析结果可知,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场地土的腐蚀性试验结果详见表2-3及附件“岩土水测试报告”。表2-3 土的腐蚀性评价表评价类型腐蚀性介质试验值评价标准腐蚀性等级结论按环境类型土对砼结构的腐蚀性环境类型为类SO42-(mg/kg)103.45450微场地土对砼结构腐蚀等级为微Mg2+(mg/kg)8.593000微NH4(mg/kg)-750微OH(mg/kg)0.0064500微总矿化度(mg/kg)-30000微按地层渗透性土对砼结构的腐蚀性地层渗透性为强渗透性pH值7.246.5微土对砼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ACl-(mg/kg)14.21400微场地土对砼中钢筋腐蚀等级为微土对钢结构的腐蚀性pH值7.245.5微场地土对钢结构筋腐蚀等级为微由表2-3分析结果可知,该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对钢结构腐蚀等级为微。综上所述,本场地地下水和土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微;土对对钢结构腐蚀等级为微。3.场地和地基土的地震效应3.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及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各市、县、乡镇地震动参数一览表的通知(2009年7月10日),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特征周期值为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2建筑场地类别场地内现已大致平整,基岩裸露,第四系土层大部缺失,覆盖层厚度为0.00-0.80m,小于3m,按规范GB50011-2001第4.1.3条、第4.1.6条划分,场地类别为类。拟建建筑物为26F/-1F框架结构住宅楼及2F/-1F商业用房,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查得该拟建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3.3场地土的液化评价场地不存在湿饱和粉土、粉砂,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之4.3.1条规定,不需进行液化判别和处理。4.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拟建场地处于浅丘缓坡地带,现已大致整平,表层第四系覆盖物已基本清除,基岩裸露,岩层产状873。勘察中查明场地内无埋藏的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平整场地时场地北侧形成高差约11.60m的泥岩陡坎,陡度65-75,距拟建场地4-5m,坡面及陡坎顶部的第四系覆盖物在平整场地时已清除,坡面泥岩出露,岩层产状873,在自然条件下,坡体稳固,无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但陡坎距拟建场地较近,泥岩大部为强风化中风化状态,泥岩易风化,陡坎高差较大,建设时应进行护坡处理,如采用坡面锚喷护面、坡顶设置排水挡土措施等。5.地基评价5.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值a、 地基承载力确定原则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3条的有关规定采用理论公式、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并结合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理论公式: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附录A,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按下式进行估算:fu=Error! No bookmark name given.1/2*Nb+Nqq0d+Nccck (式i);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公式5.2.5,当偏心距不超过0.033倍基础地面宽度时,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按(式ii)进行计算;对于岩石地基可按公式进行计算;物理力学指标:根据物理力学指标借助承载力经验值确定;原位测试:对于粘性土和粉土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地基土承载力;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根据当地建筑经验综合确定。b、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根据上述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原则,提出主要地基岩土力学指标设计建议值见表5-1: 地基主要岩土物理力学指标设计建议值 表5-1 岩 土名 称状 态天然重度Y(kN/m3)压 缩模 量Es(MPa)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k(Mpa)人工挖孔桩桩周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人工挖孔桩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Kpa)基底摩擦系数U粘土(受扰动)松散19.23.2012025泥岩全风化23.8180800.40强风化24.725011014000.42中风化25.17007.035035000.48泥质砂岩全风化24.01801000.40强风化24.828012016000.45中风化25.37507.545040000.50砂岩全风化24.31801000.42强风化25.130013018000.48中风化25.5140014.9270055000.555.2地基土层性质评价a、粘土:场地内零星分布,为受扰动土,松散,工程性质较差,不具备工程意义。b、泥岩:层位较稳定,以强风化状态为主,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依据拟建建筑物结构、荷载特征,不可选作拟建建筑物主楼的基础持力层,附属商业用房可采用强风化泥岩层(夹泥岩硬夹层)作为浅基础持力层。c、泥质砂岩:层位不稳定,在强风化泥岩层中成透镜体状分布,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依据拟建建筑物结构、荷载特征,不可选作拟建建筑物主楼的基础持力层。d、砂岩:全风化、强风化层较薄,层位稳定,工程力学性质较好,可以选作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5.3地基均匀性评价由场地岩土工程条件可知,场地内第四系土层零星分布,基岩裸露,基岩面坡度小于10%,为均匀地基。5.4地基承载力计算5.4.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估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 3.9条采用以下公式估算单轴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Qsk+Qrk (5.3.9-1)Qsk=uqsikLi (5.3.9-2)Qrk=rfrk Ap (5.3.9-3)各项参数取值见表5-2:计 算 参 数 取 值 表 表5-2参数指标L1qs1kL2qs2kL3qs3khrdDrfrk取 值7.01100.41201.24502.01.21.81.5714.92说明:1、以砂岩中风化层为桩端持力层;2、以zk13钻孔地层为实例;3、侧阻力按干作业桩施工工艺条件取值; 4、泥岩中风化层单轴抗压强度frk取14.92Mpa。表5-2中各参数指标取值代入以上公式(一)中计算:Quk=41167.1KN因此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41100.00KN。说明:该承载力估算值为ZK13号位置的承载力,不代表其它部位的单桩竖向承载力,建议设计分别进行单桩竖向承载力计算。5.5桩的沉降估算由于拟建建筑物选择砂岩中风化做基础持力层,因此沉降量极小、沉降差异极小,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5条规定,可以不进行桩的沉降计算。6.基础方案评价与建议6.1基础持力层选择及基础型式选择根据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特征、建筑物变形要求和场地周边关系及施工条件综合分析,建议:、拟建登科尚品A栋主楼工程以砂岩中风化层为基础持力层,建议采用桩基础型式(人工挖孔桩)。2、拟建登科尚品A栋附属商业用房以泥岩强风化为基础持力层,建议采用浅基础型式。如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等。6.2成桩工艺选择若采用桩基础,由于场地第四系土层大部缺失,主要为泥岩、泥质砂岩、砂岩地层,冲击难度较大,故不宜采用预制桩和沉管灌注桩;采用机械冲孔灌注成桩施工工艺,具有造价较高、工期相对较长、噪音大、施工难度大、污染环境、质量不易控制等缺点;采用人工挖孔成桩工艺简单,成桩工程费用较低、工期短、桩基质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综合分析,建议首选人工挖孔桩成桩工艺,并辅助桩孔内抽排水措施,但必须进行试挖,并编制针对性较强的施工组织方案。7. 岩土工程问题分析与评价7.1工程降排水问题由场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可知,拟建楼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存在少量基岩裂隙水,场地稳定地下水位在348.71-349.82m,水位埋深13.44-14.58m。拟建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之上,基础施工时若有少量地下水也可在基坑内进行集中抽排,桩基开挖时可用护壁、桩孔内抽排水等综合措施进行处理。工程施工时应考虑的主要是雨季施工场地周边地表水的排水问题,基坑开挖前应在基坑地表四周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严禁地表水流入基坑。7.2工程设计参数的最终检测与核定工程勘察中取岩样6件,做了砂岩的天然抗压试验统计,依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PJ72-2004)之9.2.2规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的检测、核定应采用如下方法:(1)应对每根桩桩端持力层钻取岩芯进行室内单轴极限抗压试验,验证设计参数,钻芯深度大于5米,并查明基底持力层的完整状态;(2)按检测规范要求对桩的承载力及完整性进行检测。8. 基础施工及检验a:桩孔开挖过程中,若发现本报告未述及的重大不良地质现象,施工单位应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汇同勘察、设计及质监部门共同研究,施工队伍不得自行处理。b:桩孔开挖应采用相应的保障措施,场地相邻建筑物较近的部分、基坑开挖严禁大开大挖,应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方法。c:桩孔开挖后的弃土应分散处理,严禁堆土场产生次级地质灾害发生。d:基础施工时应重视验槽工作,桩基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地勘、设计、监理及质监部门,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e:若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应遵循以下条款f:开孔前,桩位应定位放样准确,在桩位外设置定位龙门桩,安装护壁模板必须用桩心点校正模板位置,并由专人负责。g:采用钢护筒或有效的降水措施。h:桩基础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基础施工验收规范进行,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残碴、积水,然后通知设计、质监、地勘等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认可后,应立即封闭和浇注桩身混凝土。i:浇注桩身混凝土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大于3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混凝土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j:当渗水量过大(影响到混凝土浇注质量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k:若采用机械冲孔成桩工艺,应做好泥浆和渣土排放以及防噪音污染工作,达到环保要求,泥浆制备和处理、冲击成孔、水下混凝土的浇注必须满足相关要求。l:成桩质量的检查应包括以下内容(1)成桩质量检查主要包括成孔及清孔、钢筋笼制作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