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doc_第1页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doc_第2页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doc_第3页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doc_第4页
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摘 要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主要面向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型经济组织,支持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信用环境的优化,是扶贫的有效工具,但是由于还在发展初期,小额信贷公司面临了许多问题,最主要、最关键,直接影响其持续性发展的是其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引起我国小额信贷公司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立足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外国的发展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化发展。关键词: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 Chinas small loan company funds shortag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As a new kind of economic organization that is mostly servicing for rural areas and is seted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services there,micro-finance company has supported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promote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redit environment,and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but at the early stages of its development,its now facing many problem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ritical problem that will directly impact on its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is fund shortage.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it ,and referencing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foreign countries, I will propose some practical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icro-finance companies based on Chinas specific national conditions. Key words:Micro-Finance Company;Shortage of Fund;Measures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短缺原因与对策研究绪论(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它在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下自主选择贷款对象。作为主要面向农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新型经济组织,小额贷款公司具有经营机制灵活、贷款手续简便、审批省时快捷等特点,对激活民间资本市场、缓解农村资金短缺和解决融资难问题、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目前,小额信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已成为小额信贷公司今后发展的一个瓶颈。本文将从目前小额信贷公司的政策约束,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造成其资金不足的原因,以我国的经济现状为出发点,借鉴其他国家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经验,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性的小额信贷公司发展对策。(二)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970年代,尤努斯在孟加拉开创和发展了孟加拉乡村银行,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微型信贷理论得到了世界的关注,与中国相比,西方国家的小额贷款项目开展时间要早一些,相关研究也比较多。目前国外对小额贷款理论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一个是从小额贷款产生和发展的理论背景进行探析,一个是从小额贷款的福利性和可持续性发展角度分析。交易费用和信息理论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为小额贷款奠定了理论基础,(stiglize,WeisS,1994)。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经济活动都会产生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通过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成本支出,进而对厂商和居民的经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交易费用理论的产生为正规金融机构不愿为贷款额度小、居住分散的贫困群体提供贷款服务找到了理论依据,同时也解释了贫困群体宁愿支付更高的利息向附近的高利贷借款,也不愿意花大量时间和费用去赶路、排队等待和办理繁琐的手续从而获得不一定能借到的小额贷款的经济动因。信息理论对小额贷款发展的贡献表现为其通过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各经济行为主体决策的特点和过程的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由于对贷款用户的相关信息不完备而不得不采取抵押的担保的方式来降低风险。这既深化了对无力提供抵押和担保的贫困群体在正规贷款市场上的边缘地位的理解,也为后来小额贷款机构利用小组联保的社会担保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在社会存在巨大小额贷款需求而传统金融理论失效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机构,以一种全然不同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形式出现了。这种崭新的金融组织另辟蹊径,通过一系列完全不同于正规商业银行的特殊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诞生到现在,小额贷款的发展将现代经济改革引入偏僻的农村,反映了在全球政治和经济转型过程中,新自由主义的效率、私有化和个人进取精神等观念对主流发展观的影响(Dale&VonPischke,1992)。其核心内容是,只要提供正确的工具或社会资本,尤其是教育、贷款等,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创业和艰苦的劳动来消除贫穷,这种思想从美国对外援助的削减上明显表现出来。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性债务危机,使一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将反贫困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归结为市场失灵,因此,他们提出通过鼓励小型经营活动来激发穷人工作动机。到了90年代,小额贷款越来越成为新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以市场为导的新发展战略强调自我雇佣,将市场经济扩张到非正规部门,使非正规部门通过投资创造就业,在加速原理的作用下,增加资本积累,提高就业、收入和消费,这种作用可以用标准储蓄贷款模型来加以阐释(Lucarel,2005)。从理论上来看,小额贷款战略以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为基础,将小额贷款视为从宏观层面解决发展战略失效的对策。人们对大量规模和耗资巨大的发展项目进行了所谓“华盛顿共识”,政府导向和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被新自由主义政策所替代,“参与型”发展模式广泛传播。总之,国外对小额贷款的研究观点主要是小额贷款可以弥补政府部门和银行金融救助的不足,可以帮助弱势群体改善家庭经济收入,可以帮助贫困者提高对抗风险的能力,可以为弱势群体提供发展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还可以提高弱势群体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对于小额贷款的局限性,国外研究主要观点认为要将政策措施和教育宣传措施与其相配合,还要保证小额贷款的基础设施的晚上和市场发育程度的完善,多种措施一齐实施,才能保证小额贷款的实施效率。 (2)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目前学术界有“小额贷款”和“微小贷款”两个说法,它们在概念上理解都是指数额较小的贷款。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定义,小额贷款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持续的贷款服务活动,是以贫困群体和低收入阶层为服务对象的微型金融方法逐步取得成效和不断扩展而提出的。它包括个人贷款、小组贷款、微型企业贷款和农村银行贷款等多种不同模式。各种模式的小额贷款均包括两个基本层次的含义:第一, 为大量低收入包括贫困人口提供金融服务;第二, 保证小额贷款机构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资中筠通过评述美国的散财之道和卡耐基财富的福音的理念,在我国建立起“积极的、科学的散财之道”,即小额贷款。并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点;认为小额贷款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是长远的、治本的、是有组织的科学管理、是一种责任,还指出社会公正要求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崔鑫(2006)认为,解决我国小额贷款持续发展关键是要保证其财务和金融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目标群体要持续选择、机构及人员的持续发展。要大力加强非政府组织和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贷款业务,也要加强小额贷款机构的内部管理。乔瑜华(2008)认为,要明确我国小额贷款发展模式的目标、健全小额贷款的运作方式、完善小额贷款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小额贷款可以顺利的运行,保证实施效果的有效。汤仁颧在GB贷款扶贫模式的效应思考一文中就指出小额贷款在中国的法律地位还受质疑;它的还贷风险防范措施还不完善;小额贷款的贷款利率不能完全适应扶贫救助要求;小额贷款的管理还不规范;小额贷款的资金来源渠道少、规模过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额贷款对目标群体的扶持作用。从已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应该注重小额贷款的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小额贷款扶持作用的持续有效,使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获得更大发展空间。总之,以往我国对小额贷款的大多数研究主要停留在政策和理论研究层面的阶段,对具体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考虑不足,对出现问题时采用何种措施,采取的措施是否可行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对小额贷款促进再就业的研究就必须要开始从理论层面转向具体操作层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较为充分考虑到受助群体的特征,以及实施效果如何更好更有持久性。要完善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环境,健全小额贷款的机构设置,加强风险防范和监管,健全社会信用环境。参考文献:1 姚志强.当前小额贷款公司运行面临的难点及建议J.经济师,2009,(9):2-9.2 张晓凤.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J.中国商贸,2009,(17):l0-13.3 高晓燕.略论小额贷款公司所遇困境与可持续运营J.现代财经,2010,(10):5-6.4 王爱俭.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现存问题与发展策略J.中国合作金融,2010,(2):22.5 章卫平.我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7):1-2.6 于露.“只贷不存”小额信贷模式探讨J.南都学坛,2009,(3):2-3.7 穆林.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在中国的实践及其启示J.西部金融,2008,(3):72-74.8 张莹.亚洲四国小额信贷模式及启示J.中国劳动,2005,(3):30-32.9 尹仪.冯丽娜.论小额信贷扶贫道路的可持续性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6):201.10 宋秀玲.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选择J.商业时代,2010,(11):50-51.11 孙剑屾.陆卿玮等.浅议小额信贷公司的发展之路J.法制与社会,2009,(7):262-263.12 汪三贵.中国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和前景J.农业经济问题,2000,(22):18-20.13 徐磊.对小额信贷公司盈利难问题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28):59-60.14 罗亚娜.对中国特色小额信贷新途径的思考J.今日南国,2010,(3):102-103.15 唐建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资金来源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35):80.16 王健康.高沐晗.农村小额信贷自组织制度缺陷及完善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6.17 张丹丹.村镇银行与小额信贷公司比较研究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8,(10):46.18 朱元倩.袁平.小额信贷为非正规金融“正名”的可行性及其模式探讨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03):6.19 黄绍刚.小额贷款公司现状、国外经验以及发展思路J.时代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