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轮必修1三单元检测试卷5.doc_第1页
化学一轮必修1三单元检测试卷5.doc_第2页
化学一轮必修1三单元检测试卷5.doc_第3页
化学一轮必修1三单元检测试卷5.doc_第4页
化学一轮必修1三单元检测试卷5.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必修1三单元5*测试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1.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在50 mL量筒中配制0.1000 molL1碳酸钠溶液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2. 出土的锡青铜(铜锡合金)文物常有Cu2(OH)3Cl覆盖在其表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低B在自然环境中,锡青铜中的锡对铜起保护作用C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D化合物Cu2(OH)3Cl中Cu、Cl的化合价均为1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OHH2OB铝与烧碱溶液反应:Al+2H2O+OHAlO2+ 2H2C碳酸钙溶于醋酸中:CaCO32HCa2H2OCO2D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AlO2CO23H2O2Al(OH)3 CO324. 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上一束束“柳叶”“泉水”“喷泉”礼花弹腾空而起,一排排晶莹剔透的“罗马烛光”烟花同时迸射,将济南夜空装点得灿烂辉煌,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5. 向100 mL 0.250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钠完全反应,恰好生成只含NaCl和NaAlO2的澄清溶液,则加入金属钠的质量是()A3.45 gB2.30 gC1.15 gD0.575 g6. 把Na2O2投入到下列各浓度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不可能有浑浊产生的是( )ABa(HCO3)2BFeCl3CNaHCO3DCuSO47. 若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变成白色粉末;变暗;变成白色固体;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 B.C. D.8. 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B钠露置在空气中表面生成淡黄色的Na2O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可以说明钠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水9.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aTiO2bCl2cCa TiCl4cCO 反应TiCl42MgTi2MgCl2 反应(T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关于反应、的分析不正确的是()TiCl4在反应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中是氧化剂;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还原;在反应、中Mg的还原性大于Ti,C的还原性大于TiCl4;a1,bc2;每生成19.2g Ti,反应、中共转移4.8 mol e。A BC D10. 甲、乙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H2SO4溶液,向甲杯中加入m g Mg,向乙杯中加入m g Zn,完全反应后,一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两烧杯中原来的物质的量X的值为( )Am/24xm/65 Bx = m/64 Cm/24xm/65. Dm/65xm/2411. 有关铁与水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任何条件下,铁与水均不发生反应。 B. 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氢气。C. 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氢气。D. 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12. 下列有水参加的反应,其中是氧化还原反应且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 )A.钠跟水 B.氧化钠跟水 C.过氧化钠跟水 D.电解水13. 将一块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置于一干燥的滤纸上,置于一倒置 的漏斗下,再轻放于一含有酚酞的水溶液表面(如图4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4滤纸A滤纸吸水,水和钠起反应,产生气体B完全反应后,水溶液仍呈无色C酚酞是用来减慢钠和水的反应D本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14. 将23 g钠和24 g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别为a g和b g ,设反应中水分不损失)则a和b的关系为( )Aa =b Bab Cab D无法确定15. 某溶液中有NH4、Mg2、Fe2、Al3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则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NH4和Fe2 BAl3和NH4 CAl3和Fe2 DMg2和Al316.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A滴有酚酞的碳酸氢钠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了碳酸钠B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反应是放热反应D向溴水中滴入植物油,振荡后,油层显无色,说明溴不溶于油脂17. 在Al2(SO4)3、K2SO4和明矾的混合液中,如果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当加入等体积的0.2 molL1的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则原混合物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2 molL-1B0.25 molL-1C0.225molL-1D0.45 molL-118. 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的最佳顺序为()加入氯水 加入KMnO4溶液 加入NH4SCN溶液A. B. C. D.19. 镁比铝元素的金属性强,以下说法不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氢氧化镁是中强碱而氢氧化铝具有两性B.铝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而镁不钝化C.氯化镁的熔点比氯化铝的熔点高D.镁能与沸水发生置换反应而铝不能20. 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组别对应曲线c(HCl)/molL1反应温度/铁的状态1a30粉末状2b30粉末状3c2.5块状4d2.530块状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molL1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molL1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21. 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烧瓶B的作用是 ;烧瓶C的作用是 ;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 ;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22. 取一定量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2.33 g沉淀。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评卷人得分四、推断题23. AI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其中A、I为常见金属,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D44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图D44请填写下列空白:(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2)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反应中,属于HTiCl4。反应的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该反应中,Mg作还原剂,还原产物为Ti,即还原性MgTi,从反应、可知,每生成0.4 mol Ti时,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44)3.2 mol。10.【答案】C【解析】等物质的量的H2SO4消耗Zn更多,未溶解的是Mg,故硫酸的物质的量比不小于Zn,而大于Mg,故答案选C11.【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结合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高温时,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12.【答案】C【解析】将四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后分析其中水分子中氢、氧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果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则满足题干的要求。13.【答案】A14.【答案】A【解析】15.【答案】A【解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微热,再加入过量盐酸,发生下列反应:NH4OHNH3H2O(使NH4大量减少);Mg22OH=Mg(OH)2,Mg(OH)22H=Mg22H2O(Mg2不变);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Fe(OH)33H=Fe33H2O(使Fe2变为Fe3而大量减少);Al34OH=Al(OH)4,Al(OH)44H=Al34H2O(Al3不变)。16.【答案】C【解析】A项,对碳酸氢钠溶液微热HCO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B项,粗锌中的Zn、杂质与稀硫酸组成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D项,植物油使溴水褪色,是因为植物油中含有 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17.【答案】B18.【答案】C【解析】先加人加入NH4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Fe3,再加入氧化剂氯水,二价铁被氧化。KMnO4溶液有颜色会干扰观察。19.【答案】B【解析】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可以比较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比较金属单质跟水或酸置换氢的能力;另外MgCl2熔点高于AlCl3,可比较镁、铝金属性强弱。因阴离子相同,Mg2+半径大于Al3+,若同为离子化合物,则应AlCl3熔点高,现MgCl2熔点高是因MgCl2为离子化合物,而AlCl3不属于离子化合物,说明金属性镁强于铝。20.【答案】D【解析】根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分析,本题重点考察的是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的反应。二、实验题21.【答案】(1)普通铁粉(或铁粉),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氢气(每空1分,共4分)(2)固体NaOH(或碱石灰、CaO等碱性固体干燥剂);6摩/升HCl(每空1分,共2分)注:G中如填写酸性干燥剂或液体干燥剂,则此空不给分.(3)A、B、E(必须全对给1分,错、漏1个即不给分)(4)加快氢气产生的速度(1分)(6).检验氢气的纯度(1分) 点燃氢气(2分)【解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本题通过实验考察了铁的化合物的知识。三、计算题22.【答案】0.09mol 0.01mol 四、推断题23.【答案】(1)第四周期第族(2)FeCl2(3)8Al3Fe3O44Al2O39Fe2Al2OH6H2O=2Al(OH)43H24Fe(OH)2O22H2O=4Fe(OH)3(4)【解析】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由G可以与NaOH反应和反应,猜测G是Al2O3,则J是NaAl(OH)4,G电解得到金属铝和氧气,由反应可知,I是金属铝,H是氧气,联想反应为铝热反应,A在氧气中燃烧得到B,可知B是Fe3O4,A是金属铁,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Fe2和Fe3,从反应流程可以看出,C是FeCl2,E是Fe(OH)2,F是Fe(OH)3。反应为Fe3O48HCl=FeCl22FeCl34H2O,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五、填空题24.【答案】(1)2Na2O22H2O4NaOHO2 NaOH2O2NaOH (2) (3)GABF【解析】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和试题给出的实验条件,测定Na2O2试样的纯度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途径1: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的蒸馏水反应。Na2O与水反应但不产生O2,Na2O2与水反应有O2产生。测量得到的氧气的体积,结合试样质量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Na2O2的质量和含量。途径2: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的CO2反应,除去未参加反应的CO2以后,用量度气体体积的装置测生成的O2的体积,再经试样质量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Na2O2的质量和含量。途径3:一定量的样品与足量的6 molL1盐酸反应。NaO与水反应但不产生O2,Na2O2与水反应有O2产生。测量得到的氧气的体积,结合试样质量和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NaO的质量和含量。根据试题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若运用途径1,需使用装置(试样与足量水反应的装置)、和(量度O2体积的装置)。若运用途径2,需使用装置(产生CO2的装置)、(CO2与试样反应的装置)、(除去未反应完的CO2的装置)、和(量度O体积的装置)。相对比之下,途径1较途径2简单。由于酸性条件下H2O2不能完全分解,途径3相当不准确,因而被摒弃。25.【答案】Fe2O3 ; CO、H2 ; FeO 、Fe3O4 26.【答案】(1)H2防止在加热条件下,H2与空气混合时发生爆炸因为Mg与Si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SiH4(2)在加热条件下,Mg能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防止C管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