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典型例题_第1页
《光现象》典型例题_第2页
《光现象》典型例题_第3页
《光现象》典型例题_第4页
《光现象》典型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级初中物理提优教学案 光现象光现象典型例题1【典型例题精析】光的直线传播【例题1】图1所示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星空闪烁 B萤火虫飞舞 C明月皎洁 D灯笼鱼游弋图1【变式练习1】图2所示各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 台灯 B水母 C 太阳 D 火柴图2【变式练习2】唐诗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分析诗句描述中的光源有哪些:_。【例题2】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3);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变式练习】在天高气爽的秋夜,为什么星光闪烁不定?【例题3】汉朝时,勤奋好学的匡衡家里很穷,他白天必须干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才能安心读书。由于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照得通亮。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匡衡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有名的学者。这就是凿壁借光的故事。请你在图4中画出匡衡通过小洞A从邻居家所借来的烛光能够照亮的范围。【变式练习】“坐井观天,所见甚少”;请你在图5中画出井底之蛙所能看到天空的范围。图3图5A图4【例题4】如图6所示,A为发光体,B是不透明的遮挡物,C为光屏,试用作图法确定屏上最暗部分的范围。【变式练习1】如图7所示,阴影B是不透明物体A在点光源S的照射下,投影到竖直墙壁上的影子。请你确定出点光源S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变式练习2】在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子,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图8所示则AB箭头所指的方向是_方图6ABC图8图7【例题5】如图9所示是月球的影区分布,当人随地球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变式练习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若光源是方形的,小孔是椭圆形的,则成的像是_形的。(2)请在图10中画出蜡烛AB在半透明纸上成的像AB。(3)当蜡烛和小孔的距离保持不变时,半透明纸离小孔越远,像越_。(填“大”或“小”)图10图9【变式练习2】某同学举了四个例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月食现象 B太阳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还能看见C影子的形成 D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东西【例题6】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5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光现象典型例题2图1【典型例题精析】光的反射定律【例题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老太爷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2)老太爷用到了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写出两条)_;_;(3)在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老太爷的操作方法是:_;此时反射光线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在光屏NOF上 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表明:_;(4)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老太爷进行的操作是:_,重复几次操作;这里多次实验多测出几组数据的目的是:_;(5)老太爷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_;(选填“可逆”或“不可逆”)(6)王鹏正同学实验时在纸板上分别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如图2所示),在实验结束后却分不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对应关系了,请你在如图3所示的表中帮他填出跟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7)课后,贺鹏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50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如图4所示。经检查,三次试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图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AOBOCOEO图3实验次序入射角i反射角r115752306035040图4【例题2】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为_;若入射角增大10,反射角将增大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60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变式练习1】早晨,阳光以与地面30的夹角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图5所示), 则入射角为_,反射角为_,反射光线正好经过点O,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射光将向_(填“A”或“B”)移动。图5图7图6【变式练习2】有一个利用光电控制的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打到光电屏(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处理)上来显示液面高度,然后通过装置调节液面的高度如图6所示的光路图,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高度_了(上升下降不变)【例题3】一束光竖直向下射到平面镜上,如图7所示,即入射角为_ ,现在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使平面镜围绕O点顺时针旋转10,则入射角变为_,反射光和入射光的夹角变为_。【变式练习1】一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如果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成直角,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 )A10 B35 C45 D55【变式练习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例题4】如图8所示是关于小猫和小聪的一幅漫画,图中两条光线的夹角是60,则小聪观察小猫光路的入射角是 度,此现象说明在反射时,光路是 。图5【变式练习】1甲、乙两位同学在灯光下照同一面镜子,甲在镜中能看到乙的眼睛,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同学只能看到甲同学的眼睛 B乙同学也一定能看到甲同学的眼睛C乙同学不可能看到甲的全身 D乙同学不可能看到甲的眼睛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B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A点的乙同学。如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反射角是( )A1 B2 C3 D4光现象典型例题3【典型例题精析】光的反射作图【例题1】如图1所示,一束光与平面镜成45角射到平面镜上,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变式练习1】画出图2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表示;)【变式练习2】画出图3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用字母表示;)【变式练习3】如图4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O图1AO图4O图3AO图2【例题2】如图5甲所示,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5乙中画出通过A点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并标出入射角。(用字母表示)图5【变式练习1】如图6中O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变式练习2】如图7中OA是一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用字母表示)【变式练习3】如图8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入射角为 度。图6图8OA图7【例题3】如图9所示,小聪通过一平面镜看到小猫要偷吃小鱼。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你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小聪看到小猫偷鱼吃时的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平面镜。【变式练习】如图10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1)反射光线;(2)平面镜的位置;(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例题4】如图11所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图9图10图11【变式练习】如图12所示,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AB和发光点s所发出的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CD已经被画出,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并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例题5】如图13所示,两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并标明反射光线与水平镜面的夹角大小。【变式练习1】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14所示,夜晚,当有光照射到尾灯时可起到明显警示作用。试画出图中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要求保留必要的辅助线)。【变式练习2】如图15所示的是潜望镜的光学原理图,请你完成图中的光路图12ADBC图15图1460图13光现象典型例题4【典型例题精析】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例题1】如图1所示的是老太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情境,他先把一块平板玻璃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1)老太爷说:为了便于观察,这个实验最好在_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老太爷在实验时选用的是透明玻璃板来代替平面镜,这样观察到所成的像不如用平面镜成像清晰,老太爷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3)老太爷说: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_; 老太爷还说: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_(选填“厚”或“薄”)越好;(4)老太爷在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选用此测量工具是为了:_;(5)老太爷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在玻璃板后出现了蜡烛A的像,老太爷把手指放在像的“烛焰”上,手指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如果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如果在玻璃板后放上一个不透明的挡板,老太爷将_(选填“仍能”或“不能”)再次看到玻璃板后蜡烛A的像;(6)在实验中要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7)老太爷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看起来_,(如图2所示)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8)为了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老太爷采取的是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6)相同的操作。像AA图1BAB图2【变式练习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了一些问题:(1)陈泓宇同学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无论他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2)王嘉显同学在实验中观察到: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李彦妮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你认为这样做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4)周嘉懿他们小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下了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3所示)你认为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处理信息的方法:_;归纳得出的实验结论:_;(5)李昕恬同学发现,杨婧一组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如图4所示)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_;说出你的理由:_;(6)陈柯羽一组的同学在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7)杨强一组的同学在实验中,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组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_。AABCBC玻璃板位置图3AAM图4光现象典型例题5【典型例题精析】平面镜成像特点【例题1】下列关于平面镜成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就是是人的幻觉,没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的眼睛;B虚像由于没有实际光线通过像点处,所以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C我们能够看到平面镜里所成的虚像,是虚像射出的光进入了人的眼睛;D我们能看到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虚像,是人的眼睛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了物体处;【变式练习1】如图1所示,在平面镜成像中,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变式练习2】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2所示,这时她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例题2】如图3所示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120m,江水深10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峰的倒影是_像(选填“实”或“虚”),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_m。图1图3图2【变式练习1】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4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1m B1.5m C2m D3m【变式练习2】如图5,一竖直水井深10m,月球到地球间的距离是3.8105m,则月亮在井中的像离水面_m,在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猴子始终捞不到月亮,原因是:_。【变式练习3】如图6所示,为了测量某玻璃的厚度,观察到手指到手指所成的像之间的距离是lcm,则玻璃的厚度是_cm图4图5图6图7【例题3】如图7所示,物体AB高1.6m,平面镜CD高0.6m,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下列关于物、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该平面镜不能成完整的像 B像高与平面镜的高相同,为0.6mC物体与像的距离为2m D像高与物体的高相同,为1.6m【变式练习1】当你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穿衣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B.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C.人在镜中的像越来越大,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小D.人在镜中的像大小不变,人从镜中观察到的范围越来越大【变式练习2】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米处,从镜子里只看见自己的上半身像,若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 A、应后退到距镜2米远处 B、应前进到距镜0.5米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米远处 D、无论前进或后退多远都不能实现【变式练习3】每天早晨,当你面带微笑走进校园,以1m / s的速度迎面走向整容镜时,你在镜中的像以 m / s的速度向你靠近,你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题4】某同学面对竖直悬挂的平面镜,看到身后墙壁上的电子显示屏上所显示的时间是1251,则实际时间是( )A1251 B1221 C1551 D1521【变式练习1】小强同学到银行取款。他想知道当时是几点了,由于人很多,银行的电子钟被挡住了,他向上看时,发现光滑如镜的天花板上倒映出电子钟的影像为1250 ,则实际的时间应是 。【变式练习2】当你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用右手写字,且正在往右移动笔时,镜中的像正在( )A用右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B用右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C用左手写字,往左边移动笔 D用左手写字,往右边移动笔【变式练习3】如图8所示,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A B C D图8光现象典型例题7【典型例题精析】反射现象及应用【例题1】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变式练习1】站在暗处的人能够看见站在明处的人,而站在亮处的人却看不清暗处的人,这是为什么?【变式练习2】回忆老太爷在演示“光在空气中、光在水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反射规律”等实验时,是怎样显示光传播的路径的,请你解释这样操作的原因。【例题2】在暗室的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镜面朝上),让手电筒正对平面镜照射如图1所示,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变式练习1】如图2所示,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变式练习2】如图3所示,一个雨后的晚上,天刚放晴,地面虽干,但仍留有不少水潭,为了不致踩在水潭里,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B迎着月光走时,地面上暗处是水潭C背着月光走时,地面上发亮处是水潭 D背着月光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