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伤仲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体会语言简洁、洗炼的特点,明确仲永“泯然众人矣”的深层原因。2.过程与方法:朗读、小组讨论,教师点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成长中的青少年应把握美好时光,刻苦学习,早日成才。二、过程和方法目标: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二)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三)1、几个句子的停顿。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3、几个难句的大意。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 大家听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南朝梁时,南京有个叫江淹的人,他从小天资非凡,才思敏捷,6岁就能写诗。尽管他家境贫寒,但他勤奋读书,辛勤写作,年轻时就擅长诗赋,享誉文坛。可是,当他官至光禄大夫时,他的才华就慢慢衰退了,不如从前了,写出的诗文平淡无奇。到了晚年更糟糕,他才思枯竭,写来的诗文竟没有一句佳句。人们说他的才思尽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故事,不过这节课我们学的不是“江郎才尽”的故事,而是一个“方郎才尽”小文章。(教师板题:伤仲永) 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一: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全班齐读全文。三、 作者介绍: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课外知识延伸: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四、题解本文是一篇随笔。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一)学生自由诵读。(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1、注意读准字音、掌握节奏,把握语气。 仲 (zhng ) 隶 ( l ) 尝 (chng) 啼 (t) 焉 (yn) 邑(y) 扳(pn) 谒 (y) 泯(mn) 称( chn) 2、重点字词: (1)尝:曾经 (2)旁近:附近,邻居 (3)文理:文采和道理 (4)稍稍:纷纷 (5)宾客:名词作动词,把当做宾客 (6)扳:牵,拉 (7)环谒:四处拜访 (8)称:相当,符合 (10)、闻:名声,动词作名词(11)泯:消失 (12)众人:普通人,一般人重点虚词:(1)忽啼求之的“之”:代词,指书具 (2)异焉的“焉”:兼词,于之 (3)借旁近与之的“之”:代词,指仲永 (4)其诗以养父母的“其”:代他的(5)传一乡秀才观之的“之”:代这首诗 (6)于:介词,向 (7)于:在 (8)复到舅家问焉的“焉”:代词,代方仲永的情况 3、重点句子翻译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为内容,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译:乡里的人感到很奇怪,纷纷把他的父亲当做宾客对待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认为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到处拜访,不让他学习。 (三)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四)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七、教师小结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八、作业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全班齐读课文。三、把握课文内容:教师归纳概括:(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2)理解几个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3)理解下列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四、问题探究,小组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一)、仲永小时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课文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才思敏捷. 天资过人(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二)、乡邑之人对方仲永的神奇有什么反应? v 父异之,邑奇之人 (三)、作者王安石运用了什么写法表现方仲永的神奇? 补充:记叙文的描写从描写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出色的正面描写摹形传神,细致入微,所以很多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行动描写,也叫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四)、后来方仲永的才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v 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五、归纳本文主旨,写作方法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启发学生: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康复医学中营养支持疗法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模拟考试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药学专业综合能力测验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麻醉麻醉科麻醉设备操作规范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疼痛科疾病诊断与治疗知识检测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康复医学康复训练技巧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消化内科急性胃溃疡并发症护理综合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骨科颈椎病非手术治疗方法考核试卷答案及解析
- 配电室设备安装与电力设施安全检测与维护合同
- 学校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色彩的对比-五年级上册美术
- 4.4车体主要伤损形式及检修课件讲解
- 无犯罪证明委托书模板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MOOC 高等数学先修课-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 铅锌矿开采中的环境影响评估与风险防范
- TCACM 1524-2023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