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第五课《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 人教版第三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学习要点 4 背诵这首诗 2 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 3 领会作品想象奇特和比喻 对比 夸张等修辞手法 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1 了解七言古诗的一般特点 体会李白作品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李白素有诗仙之称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 今甘肃泰安东 生于碎叶 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 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 认识到朝廷的腐败 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 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 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 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感情热烈 性格豪爽 想象丰富 语言清新自然 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 不论生 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 其创作也出奇 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 多用一个 奇 字 如 以奇文取称 元稹 才大语终奇 钱起 才矣奇矣 白居易 这类评价语很多 其他如贺知章所说 谪仙 杜甫所谓 佯狂 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 虽不言奇 但 奇 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 在 春日忆李白 写道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这种个性 有些用 豪放飘逸 豪爽感激 豪迈俊逸 来概括 虽说法有所不同 但都突出一个 豪 字 联系他的 将进酒 蜀道难 等等诗歌 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 豪 的表面寓于 悲 的实质 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 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作品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济世的抱负 但不屑于经由科举登上仕途 而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 因此他漫游全国各地 结交名流 以此广造声誉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李白的朋友道士吴筠向玄宗推荐李白 玄宗于是召他到长安来 李白对这次长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 在给妻子的留别诗 别内赴征 中写道 归时倘佩黄金印 莫见苏秦不下机 李白初到长安 也曾有过短暂的得意 但他一身傲骨 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 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宠臣高力士脱靴 得罪了权贵 连玄宗也对他不满 他在长安仅住了一年多 就被赐金放还 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从此完全破灭 李白离开长安后 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 结下友谊 随后又同游梁 宋故地 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 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 到兖洲不久 杜甫西入长安 李白南下吴 越故地 这首就是他行前写的 简介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 七古 古诗 又称 古体诗 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 近体诗 而言 七言 分两种 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 杂用四 五 六 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 这样长短交错 换韵自由 富于变化 也称为 歌行体 另一种是每句七字 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 属于前一种 即 歌行体 课题简析 诗题中的 梦游 二字 点明了所写内容是虚幻的 暗示了本诗运用的是一种想像手法 吟 表明了本诗是一首 歌行体 的形式 留别 则表明了写作本诗的动机 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 而是借题发挥 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学生进一步朗读 勾画过渡性语句 理清思路 研习课文 1 整体把握 理清思路 放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听出节奏 听出感情基调 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 圈点难字生词 结合注释理解 学生根据自己朗读中遇到的词语障碍随时向教师提出 教师巡回解答 生字词 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 现实 梦由 梦幻 梦中 现实 梦后 梦游天姥吟留别 具体研习 突破重点 难点 本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明确 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像奇特 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 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 而是以丰富的想像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 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 如用瀛洲 天台来衬天姥山 比喻 如 身登青云梯 夸张 如 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比 如将仙境与人事比 理想与现实比 等手法 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 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梦游部分写出了怎样的景物特点 明确 诗中借助丰富的想像 使诗的内容变幻多姿 景色优美 镜湖飘忽 月光照临 绿水荡漾 清猿啼鸣 云梯直上 天鸡晨鸣 熊咆龙吟 电闪雷鸣 楼台耀金 仙人出游 展现了神奇的景象 诗中对梦游景物的极力渲染 描绘 与全文中心有什么联系 明确 作者对洞天美景的描绘 赞颂 是为了鞭挞现实中的丑恶 同时也是突出个人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表明其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欣赏品味名句 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 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 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 富有反抗精神的 是诗中的思想精华 这锵铿有力的十六个字 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 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 也决不向权贵屈服 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 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鉴赏述梦一入梦 便有不食人间烟火味 诗人竟然在镜湖上空飞行 又值月夜 月光把他的身影投在清澈的湖水中 飞过镜湖 月儿依旧伴着他 直送他到登山的起点 谢公宿处 接着写登山 本来是险峻的路 但诗人却毫不费力 他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如同飞升一样到了山巅 这时已是黎明 眼前出现了一幅雄奇的画面 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 四周是莽苍的群山 他又听到了桃都山顶天鸡的啼叫 这当然还不能说是仙境 但已经是接近仙境了 或者说它意味着仙境即将出现 果然 在诗人 迷花倚石 之际 暮色骤然降临 熊在咆哮 龙在吟啸 巨大的声音震得岩石 泉水 深林 峰峦抖动不已 至此 仙境已是呼之欲出了 但诗人却忽然将视线转向天上的云 山间的流水及水上的烟雾 出现了瞬间的宁静 这是为下文蓄势 接着便是雷电大作 地裂山崩 只听轰隆一声 神仙洞府的石门大开 青色的天空一望无际 日 月 金台 银台交互辉映 是真正的仙境 这一段写梦境的进一步展开 时徐时疾 波澜横生 使读者目不暇接 恍若身入仙乡 梦境的高潮是仙人盛会 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 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 云之君 即楚辞中的云中君 由于来者甚多 只拿他作代表 他们都聚集到那金银台上来做什么呢 诗人只写了 虎鼓瑟 这样一个细节 其余一切让读者自己去想 读者一定会想到 这是一次幸福 欢乐的盛会 所有的与会者都在那里亲切地交谈 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 像人世间的朋友们欢聚在一起 这样的 梦游 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李白留别诗举例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段落大意 一 入梦缘由现实天姥神奇雄峻二 梦游幻境梦到剡溪清幽寂静白天景象壮美奇绝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神仙洞府壮丽辉煌梦境消失无限留恋三 抒情表态蔑视权贵反抗现实 课堂小结 这首诗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 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像描绘了梦游天姥的情景 明显地表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 同时 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课堂作业 A 标题上的 吟 字 表明了古诗中的一种体式 这类诗篇的内容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 其形式则较自由 犹如散文中的随笔 B 云霞明灭 4字 诗人运用光线强烈对比 侧面衬托了天姥山的既高且大 有时被云遮掩 足见其硕大无朋 C 连天向天横 5字 诗人正面描写了天姥山的的既高且大 连天 极言其高 向天横 则极言其所占空间之大 D 一夜飞度 之 飞 实为神来之笔 给人飘逸之感 折射出诗人被誉为 诗仙 的气质 若无此 飞 则何以 登云梯 见海日 闻天鸡 B提示 本项的表述失实 云霞明灭 只显其高耸入云 时而被云掩没 时而露将出来 B 1 对一二诗段的诗句与词语的理解 不确切的一项是 2 对一二自然段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天宝元年 742年 李白42岁奉诏入京 他本想借此行施展才能 有所作为 然而他只被玄宗视为 词臣 并不重用 且又受到权贵排挤 仅住一年便放放 这首诗便是他的 发愤 之作 以排遣胸中块垒 B 第二诗段为全诗核心 体现了 游仙诗 特色 尤其主体部分 云青青 仙之人兮列如麻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各种角度描写仙境 给人脱俗之感 C 诗人游仙之念 源于对社会的不满 因而他借助梦境 虚构出万花洞般的迷离幻境 以及自己与仙人们的聚会场面 揭示出与现实世界决不合流的高尚情怀 D 杜甫评价李白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上述二诗段 就体现出这种特质 对天姥山与仙境的精心刻画 有正面直接性 有侧面烘托性的 有实写的 有虚写的 其构思 的确够 不群 其描绘 实在够 飘然 了 C C提示 诗篇虽为对现实不满的曲折反映 想象力极为丰富 但诗人独未写自己与仙人聚会的情节 因而本项末句评价失实 3 对诗篇末段诗句的理解 不确切的一项是 A 世间行乐亦如此 此 指代的是上一诗段描绘的仙人聚会的场境与情景 B 古来万事东流水 可以联想到乐府诗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的诗句 诗人意在激励自己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C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 从句式上审视 似乎是一问一答 然而 下句并未正面回答上句所提 何时还 的问题 D 骑白鹿 访名山 诗人写出了自己无拘无束的潇洒生活 白鹿 相传古代神仙或隐士常骑着它漫游 象征自由自在 B B提示 本项的表述犯了拔高诗句意境的毛病 诗中没有激励自己 少壮不努力 的意思 4 对末尾诗段的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李白的游仙诗 大多只有记游 而无规范的故事情节 本诗的结尾段 也有这一特色 B 诗篇结尾回应了诗标题上的 吟留别 即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