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上海二期课改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同时努力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的要素。因此本节的教学意图就是:1 加强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2 体现知识结论与学习过程的同样重要。3 追求学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促使学生学术潜力和非学术潜力的全面发展,以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上海二期课改的基本指导思想。科学的原子学说是十九世纪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来的,这种学说大约使用了100年。十九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还可以再分。不过,原子内部究竟怎样还说不清楚。不久,卢瑟福用金箔作了粒子的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里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它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于是,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但是,核外电子是怎样排布的还不很清楚。不过,对原子核的认识又近了一步。到了20世纪初,波尔运用先进的量子力学理论,根据诸多的实验事实,提出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各层电子有一定的数目,并解决了物理和化学方面的一些问题。玻尔理论是有局限性的,能成功解释各种原子光谱的是量子力学。怎样让学生体验原子发现的艰巨呢?我设计了以时间为数轴的一条教学主线,在学生感叹时间消逝的过程中,也体会了科学理论的得知不易,并且在辨析合理与否的过程中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再次体验真理的获得要不断地探索。而通过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的讨论,使学生强化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培养构建科学思维与研究方法。第二课时主要探究的是现在的原子结构理论怎样得出的,从19世纪末的1897年发现电子后,在大约20年内科学家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以下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面包结构”、卢瑟福的“核式结构”、玻尔的“能级结构”、量子力学的“电子云结构”。每种原子结构理论的提出都使学生了解其特定的实验基础和背景,提出后也都有应用上的成功和困难;而理论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科学实践与科学家们符合实际的大胆猜想与假设,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回顾科学历史和增强科学素养的同时,学生最终也可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五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再次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她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我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只有学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才能顺利建构新认知体系。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佳效果的。这次的教学方式的设计就是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实现自我教育。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结构发现的过程及相关实验,明确它对现代化学发展的影响。2、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体会踏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 形成探索科学的意识。3、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原子结构发现过程中科学实验的重要性。2.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体验的自主学习方式的培养。教学方式:自主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 流程 引言 阅读绘图 探究1 发现问题 资料1 介绍背景 资料2 探究2 阅读分析 思考讨论1 思考讨论2 积累传承 感悟今天 作业说明:1.引言:浩瀚的宇宙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所有的物质和材料都是由百余种元素的原子通过不同组合而形成。只有认识了原子结构,才能了解和学习化学,所以首先就要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2.绘图:以时间的年为数轴的单位,把出现的人物及时间标记在数轴上。 公元前400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时间(年)3.资料1:战国时期是公元前475221年。4.时代背景:封建社会和国王统治,宗教势力强大,人们信神、鬼,信上帝。科学发展要与人文结合。5.资料2:道尔顿的气体实验:红棕色的NO2和空气可以均匀混合。联想宏观的沙子和石头、大米和小米的混合。6.探究1:人类打开原子世界大门的历程。 探究2:科学实验的重要性。7.阅读分析:道尔顿的学说的合理性。用你的知识举例。科学上是怎样发现它的不足的?(电子的发现和元素的放射性)8.思考讨论1:人们为什么不接受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道尔顿的学说人们相信吗? 思考讨论2:书中出现的科学家都做实验了吗?他们从哪得到的启迪而做的实验呢?9.作业:除了质子中子和电子,你还知道原子中其他微粒吗?今天你对原子结构知识的掌握正确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原子结构模型确立的过程。 2.情感目标:初步体会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奥秘中的科学方法(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的价值,增强科学素养,积累间接经验。教学重难点:1.粒子散射实验的设计和结论。2.对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的初步理解。教学方式:发现、归纳的学习模式。教学过程: 流程 出示资料3 思考讨论3 归纳分析 比较两种 原子模型 指导1 科学研究方法 资料4 科学研究步骤 学生汇报 思考讨论4 作业情况 归纳总结步骤介绍居里夫人 不唯上 作业不惟书 说明:1.资料3:卢瑟福一.生平简介:(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英国物理学家。1871年8月30日生于新西兰纳尔逊的一个手工业工人家庭。1895年在新西兰大学毕业后,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的奖学金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19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10月19日因病在剑桥逝世,与牛顿和法拉第并排安葬,享年66岁。 二.科学成就: 卢瑟福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他的助手和学生中,先后荣获诺贝尔奖的竟多达12人。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1)实验装置:铅盒内放有少量放射性元素钋,向外发射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一束粒子射线射到金箔上。穿过金箔的粒子打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亮点,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整个装置放在真空容器中。 (2)实验现象:绝大部分粒子穿过金箔后仍然沿原来方向前进;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极少数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有的粒子原路返回。2.思考讨论3:为什么用粒子轰击金箔?产生的现象说明了什么?3.指导1:卢瑟福的实验设计以汤姆生的理论做基础,他设计的前提是原子象葡萄干面包一样。粒子当时已知其质量远远大于电子,且带正电,不会被电子阻挡,当然也不会被均匀的正电荷吸引,应畅通无阻。4.科学研究的方法: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5.资料4:192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玻尔原子理论:1913年提出。 1).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这些状态是稳定的叫定态。2).原子从一种定态(设其能量为EM),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设其能量为EN)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与两个定态能量之差的关系是:hv=EMEN。3).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对应于电子的不同运行轨道,电子的可能轨道是不连续的。6.思考讨论4:人类已彻底揭开了原子的秘密了吗?(丁肇中70年代的发现,J粒子、胶子)7.科学研究步骤: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数据分析得出结论(05年上海高考理科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群文摄影知识培训课件
- 放射影像引导下的导管置入与维护
- 钢结构成品抗风保护措施
- 停车位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大型机械安装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 医院集中配送合同协议书
- 房间合同协议书补充协议
- 承包净化板项目合同范本
- 拉卡拉支付服务合同协议
- 政府部门与酒店合同协议
- 《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课件-第6章 基(营)地研学课程操作
- 膀胱炎护理课件
- 搅拌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插秧劳动指导课件
- 幕墙施工培训课件
- 2025年北京东城二中学英语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安徽省蒙城县英语七下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设备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 产房安全核查管理制度
- 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
- (2025)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附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