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_第1页
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_第2页
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_第3页
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_第4页
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危重新生儿急救与转诊演练时间: 2016 年 11 月 07 日 15:30参与人员: 妇产科医师 a、助产士 b、妇产科护士 c、儿科医师 d、儿科护士e、120 调度员 f、急救车司机 g模拟情景:妇产科产妇王 *,29 岁,孕 1 产 1,孕 39 周,超声估计胎儿重3800g ,羊水自然破膜,混浊,胎心率 110 次/分,考虑新生儿出生后可能窒息,通知抢救组成员到位。一、物品准备物品准备需在新生儿出生前准备到位。产房物品准备: 新生儿辐射台(温度 34 摄氏度,温度调好)、喉镜(完好)、注射器( 1 毫升、 10 毫升、 50 毫升)、生理盐水( 250 毫升一瓶)、肾上腺素( 1:10000 )、气管插管导管( 3.0 、3.5 )、 管芯一根(管芯已经置入导管内,管芯距导管开口1 厘米)、吸球一个、12 号吸痰器一根(与吸引装置连接完好, 吸引器压力已经调至0.01mpa )、胎粪吸引管一根、胃管一根、复苏球囊(与面罩、氧气连接好, 氧气浓度 8ml ,一手轻轻挤压球囊, 另一手感受球囊气流 )、新生儿脉氧仪、胶布一卷、剪刀一把、听诊器一个。急救车物品准备: 氧源、吸氧管、复苏球囊(与面罩连接) 、生理盐水(250ml一瓶)、肾上腺素( 1:10000 )、注射器( 1ml 、10ml 、50ml )、新生儿监护仪、吸引装置、吸痰管、气管插管导管(3.0 、3.5 )、 管芯一根、喉镜(完好)、听诊器。二、演练过程:(场景:产房外)妇产科护士 c(电话) :我科有一孕39 周产妇,超声估计胎儿重3800g , 羊水自然破膜,混浊,胎心率 110 次/分,考虑新生儿出生后可能窒息,请求儿科医师支援。儿科护士 e:接电话,复述病史,立即通知儿科医师 d。儿科医师 d 立即赶往产房。(场景:产房)(所有人员均带无菌手套)1. 人员站位1.1 接产时儿科医师 d 站在接生台左侧(以产妇为坐标),抢救时站在辐射恒温床的右侧;负责指挥组织抢救、评估新生儿、行气管插管和胸外按压;1.2 接产时妇产科医师 a 在右侧,抢救时转到辐射台恒温床的正前中位;负责初步复苏(保温、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刺激)、气囊正压人工呼吸;1.3 助产士 b 在产妇与恒温床之间;负责准备用物、药物、传递物品、协助抢救、处理垃圾、维护抢救物品的整理有序、抢救后终末消毒等。2. 抢救过程2.1 第一个 30 秒:妇产科医师 a:接生出一男婴,将婴儿仰卧平放接生台,立即清理呼吸道5秒。助产士 b:报告出生时间。儿科医师 d:5 秒钟内完成初步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羊水清吗 ?有呼吸或哭声吗?肌张力好吗 ?肤色红润吗 ?足月妊娠吗 ?)口述:胎粪羊水,没有哭声,没有呼吸,肌张力差,肤色青紫,足月儿。请大家立即准备抢救。妇产科医师 a:快速断脐,将新生儿抱至新生儿辐射恒温床上保暖、摆正体位、清理呼吸道 (吸痰)、擦干全身、刺激 (弹足底或摩擦背部数下 )并重新摆正体位。儿科医师 d:评估呼吸、心率、肤色。(评估心率方法:数6 秒的心率数乘以 10 所得次数 )。口述:呼吸暂停,心率80 次。请使用呼吸气囊进行正压人工呼吸。以上步骤大约于30 秒内完成。2.2 第二个 30 秒:助产士 b:将复苏气囊递给妇产科医生a;妇产科医师 a :左手将气囊罩住新生儿的口鼻并固定使气囊和面部贴紧密封, 右手挤压呼吸囊,初时两次用拇指与另四个手指对压基本将整个气囊压瘪(压力大概 30-40mmhg) ,后改用拇指与中指食指对压,将压力减少(压力大概20-30mmhg) 。一边报口令: 吸-2-3 。口令吸时挤压气囊,口令 2-3 时放开气囊,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1:2,挤压气囊频率每分钟40-60 次;儿科医师 d:评估正压人工呼吸的效果,口述:挤压气囊时两侧胸廓匀称抬起,胃部不膨胀。以上步骤进行至约30 秒,评估心率,口述:心率55 次/分, 请准备气管插管,插管后同时进行正压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2.3 第三个 30 秒助产士 b:将喉镜、气管插管导管、胶布等用物按顺序递交给儿科医师d。气管插管插入准确位置并固定好后将气囊和插管连接。儿科医师 d:进行气管插管,用胶布固定于新生儿的口角。与助产士b 配合将气囊和插管连接。妇产科医生 a:继续挤压呼吸气囊,将按压频率和口令改为和儿科医生配合的口令: 1-2-3- 吸,口令“吸”时,挤压气囊一次。儿科医师 d:口令 1-2-3 时儿科医师按压新生儿胸部连续3 次。(胸外按压位置:两乳头连线胸骨下方;深度:新生儿胸前后径 1/3 ;按压频率:每分钟 90 次。与人工呼吸配合,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比例是 1:3,两者交替进行不能同时进行。 )儿科医师 d:以上步骤进行30 秒,评估心率。口述:新生儿心率110 次/分,肤色红润,呼吸40 次/分,肌张力好,喉反射存在,复苏成功。准备与家属沟通。助产士 b:处理用物。医患沟通过程(场景:产房外)儿科医师 d:持患儿病情告知书及转诊同意书与患儿家属(杨科长客串)沟通, 家属理解并同意转诊。(场景:办公室)妇产科医生 a(拨打 120 急救电话):喂! 120 吗?妇产科病房有一窒息复苏后新生儿需转诊至省人民医院。120 调度员 f 与妇产科医师 a 询问相关情况后,立即发送调度单,通知急救车司机 g。儿科医师 d:电话联系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告知我院将有一名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转诊过来,并简单告知相关情况。转诊过程(场景:急救车)急救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