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 优化方案 必修1课件 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核心要点突破 实验探究创新 知能过关演练 基础自主梳理 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 说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 2 阐述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区别 3 正确理解细胞选择透过性及其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重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 难点 主动运输 情景导引游客在漂流时顺水而下 因高度落差 游客不但不消耗能量 还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着 这是因为存在高度落差的缘故 一叶小舟在河流中逆流而上 需要借助外力的推动 事实上 物质的跨膜运输有类似于漂流的借助于顺浓度差的运输 也有类似于需要外力推动的逆浓度运输 那么 跨膜运输有哪些方式 又各具有哪些特点呢 基础自主梳理 一 被动运输1 概念 物质进出细胞时 进行的 的扩散 2 类型 1 自由扩散 概念 物质通过简单的 进出细胞 实例 水 co2 o2 甘油 乙醇 苯等 顺浓度梯度 扩散作用 2 协助扩散 概念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 的扩散 实例 葡萄糖进入 二 主动运输1 运输方向 可以从 一侧运输到 一侧 2 基本条件 1 细胞膜上相应 的协助 2 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 载体蛋白 红细胞 低浓度 高浓度 载体蛋白 能量 3 生理意义 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 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 排出 和 的物质 思考感悟主动运输发生的条件有两个 其中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是主动运输进行的动力 试想若没有氧气 主动运输还能发生吗 提示 可由无氧呼吸供能 营养物质 代谢废物 对细胞有害 三 大分子物质的运输1 胞吞 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 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 包围着大分子 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 形成 进入细胞内部 2 胞吐 细胞需要 的大分子 先在细胞内形成 然后移动到 处 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 小囊 囊泡 外排 囊泡 细胞膜 核心要点突破 2010年高考山东卷 右图中曲线a b表示物质跨 穿 膜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 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 方式b的最大运输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 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运输速率均有影响 尝试解答 解析 分析题中坐标曲线图可知 方式a只与被运输分子的浓度有关 因此方式a表示自由扩散 脂溶性小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运输 物质的运输方式a不需要载体蛋白 物质的运输方式b除了与被运输分子的浓度有关外 还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方式b可能为协助扩散或者是主动运输 它的最大运输速率要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抑制细胞呼吸可能对方式b造成影响 而对方式a无影响 c 跟踪训练关于概念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和 所示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内释放的能量b 只有 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c 大分子只有通过 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d 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 和 有关 解析 选b 图中 代表主动运输 表示协助扩散 过程需要载体 不消耗atp 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大分子物质以胞吞或胞吐的方式通过膜 蜜饯腌制时细胞已经死亡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消失 1 载体载体是细胞膜中的一类蛋白质 其作用就像 小船 一样 能将 货物 被运输的物质 从 河 细胞膜 的一边运到另一边 1 载体有饱和现象 即此时所有 小船 都已启用 没有闲置的 如当血糖浓度过高时 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已达到饱和 不能更多地吸收葡萄糖 多余的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形成糖尿 2 载体具有特异性 即一种载体只能运载特定的物质 如运载k 的载体就不能运载ca2 反之亦然 因此 若细胞膜上有运载某物质的载体 则能吸收该物质 否则不能吸收 如水稻根细胞膜上有运载si4 的载体 则能吸收 而番茄根细胞膜上几乎无运载si4 的载体 故几乎不能吸收 若细胞膜上运载某物质的载体多 则吸收该物质就多 反之则少 如水稻根细胞膜上有大量运载si4 的载体 故能大量吸收si4 2 物质浓度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3 o2浓度 4 温度温度可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和有关酶的活性 因而影响物质运输速率 低温会使物质跨膜运输速率下降 如图表示培养液中k 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细胞吸收k 速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 载体数量未达到饱和且能量充足b 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 过多 细胞大量排出k c 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吸收k d 曲线bc fg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膜上k 载体数量有限 解析 图一中横坐标是培养液中k 浓度 纵坐标是k 吸收速率 因此曲线ab段限制因素是培养液中k 浓度 则载体 能量均充足 bc段限制因素不再是培养液中k 浓度 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也可能是能量供应 cd段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过高 细胞失水 细胞呼吸速率下降 影响了对k 的吸收 图二中横坐标是培养液中氧气的相对含量 因此曲线ef段限制因素是能量 fg段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数量 也可能是培养液中k 浓度 互动探究 1 若将图二中的横坐标含义改为温度 该曲线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2 若将图二中的纵坐标的含义改为水的吸收速率 该曲线应该怎样 提示 1 先上升 再下降 2 水平直线 探规寻律 1 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应结合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去考虑 2 分析坐标曲线图时 应首先明确横 纵坐标及曲线的含义 再结合三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去分析 实验探究创新 实验材料的选取 1 一定要保证选取材料能达到实验目的 如下面题中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的实验中 选取的物质是葡萄糖和甘油 保证这些物质能进入细胞 如果选用蔗糖就达不到实验目的 因为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 2 还要考虑材料要易取 实用等 实战演练红细胞悬液为不透明的红色液体 而红细胞发生溶血 红细胞破裂 后 溶液会逐 渐透明 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溶血速度 进而根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判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1 实验目的 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2 试剂用具 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 0 3mol l的葡萄糖溶液 0 3mol l的甘油溶液 试管 量筒 计时器 试管架 记号笔 3 实验步骤第一步 取两支试管 分别标记为a b 第二步 第三步 4 结果 结论 如果加入葡萄糖液的试管内溶液透明所用的时间短 说明 如果 说明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快 如果 说明 5 实验思考根据研究得知 0 3mol l的葡萄糖溶液和0 3mol l的甘油溶液都和血浆浓度相等 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解析 由于可根据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判断红细胞的溶血速度 进而判断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所以根据对照 变量惟一的原则设计实验判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由于实验具有不确定性 即属于探究性实验 因此结果分析时要考虑全面 答案 3 第二步 分别量取0 3mol l的葡萄糖溶液 0 3mol l的甘油溶液各10ml 注入a b两支试管 第三步 分别量取1ml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注入a b两支试管中 同时开始计时 记录溶液由不透明到透明所用的时间 4 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抗菌药物使用监测与管理指南
- 2026年邢台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湖北省黄石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衡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内蒙古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新版
- 2026年四川长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6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两委换届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主要业绩及研究成果
- 2025广州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考点考试题库和答案
- 2026届广东省珠海市文园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拍立得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生物】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测评试卷
- JJF(苏) 149-2024 黑体辐射源校准规范
- 产房医护协作要点
- 2025年公务员公开遴选笔试试题及答案(综合类)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零售地产与消费市场年度研究报告 China Retail Property Market Research Report
- TCAEPI11-2017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