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doc_第1页
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doc_第2页
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doc_第3页
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doc_第4页
新能源材料结课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新型的NI-MH电池阴极材料 摘要:本文介绍了四种新型的NI-MH阴极材料,概述了他们的一些它们的性能,及研究方法,其中最后一种BN ,C纳米管,是个失败的例子,虽然它们电化学吸氢方面没有特殊性能但是研究过程,让我们了解的BN ,C纳米管吸附氢气的原理,指导了今后的应用。引言:目前大量使用的镍镉电池(NiCd)中的镉有毒,使废电池处理复杂,环境受到污染,因此它将逐渐被用储氢合金(NiMH)所替代。从电池电量来讲,相同大小的镍氢充电电池电量比镍镉电池高约1.52倍,且无镉的污染,现已经广泛地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计算机等各种小型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在合金组分和表面改性上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开发出许多类型的NI-MH阴极材料,包括:AB5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AB2型Laves相储氢合金,及以镁为基础的A2B型稀土镍系储氢合金等。从近些年的研究看出,纳米材料以其特殊的表面性质,很适合作为NI-MH阴极材料。本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的NI-MH阴极材料都是纳米材料,它们有的是已有材料的改造,有的是新类型的材料。他们分别是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Mg1.8La0.2Ni-xNi 纳米复合材料BN ,C纳米管碳(碳掺杂镍)为载体的MH电极。正文:1. 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简介:通过电化学吸氢反应,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高的容量,较好的循环性能。原因是他特殊的非晶态结构和纳米尺寸效应制备简介:1) 250 mL 硼氢化钠(0.5 mol L-1) 用氢氧化钠调节pH = 12 2)二价硫酸钴 (0.1 mol L-1,250 mL) 在冰浴中用脱气的蒸馏水制备。在冰浴中1)逐滴加入2),搅拌一小时脱去氢气,过滤,水洗,丙酮保护防止氧化,真空抽干,既得到分析纯的样品,不用进一步净化,成分结构表征 材料Co、B原子比为1.9,Co-B粉末大小均一在几十纳米的数量级上,并且是非定性结构。电化学性质:1)可逆的电化学性质:通过Co-B合金的伏安特性图,可知其有可逆的电化学性质,还原峰在-1.01V,氧化峰在0.8V。2)充放电容量:构建Ni-MH电池单元,以测试其可行性,从图可知,在100mA/g的充放电速率下,第五次容量为340mAh/g,第二十五次为310 mAh/g,有较大充放电容量,超过了当时含稀土元素的Ni-MH电池。3)功率:在300mA/g的充放电速率下,电池容量仍与100mA/g的充放电速率下基本相同,说明它既是高容量电级,又是高功率的电极。4)循环性能:在300mA/g的充放电速率下,最初其显示了很大容量600 mAh/g,第三次循环变为300 mAh/g,但100次循环之后,仍大于260 mAh/g,有较好的循环性能。5)其他:比起其他电极,不用进行提前的电化学及化学的预处理。电化学机制:可逆的氢吸附,吸氢后Co .H比约为一。总结:Co-B合金表现出良好的电极,且使用前不需在处理,此类型的材料结构还很简单电极容量也还可以通过改性来提高。2、Mg1.8La0.2Ni-xNi 纳米复合材料简介:Mg1.8La0.2Ni-xNi 纳米复合材料在Mg2Ni吸氢合金的基础上逐步改进而来的,由Mg1.8La0.2Ni合金与Ni粉用球磨机制成粒径小于50nm,吸氢性能在x=2时最好为2.55 wt % (通过电化学的压力温度等温线)。相结构:通过球磨机,Mg1.8La0.2Ni合金由晶型转为了非晶型电化学性质:1)阻抗性质:加入Ni进行球磨后,从Mg1.8La0.2Ni的53 m/ g到20 m/ g,原因可能是Ni对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弛豫过程。在 x=2使合金表面到电解液之间阻抗最小31 m/ g。2)容量性质:通过电化学压力温度等温线,可知吸氢性能在x=2时最好为2.55 wt %,x=2时,充放电容量最大,首次为716 mAh/g,达到理论值的0.716,50次后为381 mAh/g,容量大。3)功率性质:在1200mA/g的情况下,只减少0.48的容量,说明其可用做高功率电极。加入了Ni之后无论是容量还是在功率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4)循环性能:Mg1.8La0.2Ni-xNi,由Mg2Ni合金改进而来。Mg2Ni合金一开始具有很高的充电容量可达830 mAh/g,但循环20次后就小于400 mAh/g。加La后仍没能完全改善这一状况循环30次后为220 mAh/g,但Mg1.8La0.2Ni-xNi有较好的循环性质,50次后仍保持为381 mAh/g。总结:Mg1.8La0.2Ni-xNi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是建立在Mg2Ni合金,Mg1.8La0.2Ni合金的研究基础上的,Mg2Ni合金有很高容量但是循环性能很差,加入了La进行了改性后仍没有使用价值,但Mg1.8La0.2Ni-xNi在前两个的基础上有很大提高,单循环性能上还不是很理想,可以进一步研究材料改性,已获得更好的循环性能。3.碳(碳掺杂镍)为载体的MH电极简介:这篇文献按主要研究的是碳掺杂镍作为载体使AB5-type合金对氢气的吸附。这里的碳载体是由间苯二酚和甲醛聚合而成的。研究对象: LmNi4.1Co0.4Mn0.4A10.5(lm=稀土稀土混合基),CX(碳干胶),OX(有机干胶) 例如:CX3003Ni25%=碳干胶 R(间二苯酚)/C(碳酸钠)=300 A(激活剂)/P(碳前体)=3,含有25 wt%的镍。电化学吸氢性质:在50wt%镍之内,似乎镍含量越多,更低的过电位。更多碳干胶的表面积而且镍含量越多,就能有更多的放电容量。这种Ni-MH负极材料改良为载体的改良,当电极的吸氢材料没有改良余地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改良载体甚至电极结构。4.BN ,C纳米管BN ,C纳米管都有一定的氢气吸附能力,故有人研究了BN ,C纳米管电化学吸附氢气的能力。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合成的硼氮纳米管,有证据可推断其存在化学吸附氢气,直径为30-50nm,表现出了830 mAh/g的放电容量,只有很低的放电能力,基本不能用。关于C纳米管已有文献说明了其本身并没有电化学吸氢能力,关于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两个主要的氧化过程,-700mV是代表为物理吸附,-300mV是代表化学吸附,化学吸附主要是由非定性C杂质造成的。并且建议以后的研究用主要建立在改善C纳米管的多孔结构以提升氢气吸附能力。基本上宣告了C纳米管作为电化学吸氢电池负极材料的失败。总结:以上的四种新型的NI-MH阴极材料从三个角度改良阴极材料的性能:1.制造或利用一种新的化合物,极细非晶型的Co-B合金颗粒和BN ,C纳米管的研究2.改性已有的有缺陷吸氢材料,Mg1.8La0.2Ni-xNi 纳米复合材料3.改良吸氢材料的载体,碳(碳掺杂镍)为载体的MH电极。通过这些改良方式,可以让Ni-MH电池的性能更好,价格更便宜,实用性更好。展望:NI-MH电池拥有能量密度高,容量是镍镉电池的1.5-2倍;无镉污染,被称为绿色环保电池;可大电流快速充放电;电池工作电压为1.2V,可与镍镉电池互换的优点。但阴极材料的价格太贵,而且就电池容量不如新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